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优化配置生产技术规程
1
作者 邵立威 刘青姗 +1 位作者 张泽伟 于丛娜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产中,为实现周年产量不降低且显著降低灌溉用水量的目标,根据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长期试验结果总结编制了该技术规程,为河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播期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与探析——以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推广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斐 孟建 +5 位作者 夏雪岩 刘猛 赵宇 南春梅 李顺国 王慧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从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运行机制入手,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新问题。以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实践为案例,对技术采用情况、推广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项技术的推广经验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农业技... 从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运行机制入手,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新问题。以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实践为案例,对技术采用情况、推广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项技术的推广经验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模式 谷子简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书芝 张保军 +1 位作者 董静 张建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79-381,共3页
针对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对策,包括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畅通科... 针对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对策,包括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效能、探索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培育实用型技术创新队伍、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与推广 现状 问题 影响因素 对策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农业发展——以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亚楠 张新仕 +4 位作者 周语潮 王鑫 许春 刘强 曹刚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6,共3页
河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也是优质小麦生产大省,但并非小麦强省。节水、优质、绿色、高效已经成为河北小麦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农产品安全、地下水超采、一控两减等瓶颈问... 河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也是优质小麦生产大省,但并非小麦强省。节水、优质、绿色、高效已经成为河北小麦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农产品安全、地下水超采、一控两减等瓶颈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开展多项科技攻关,取得多项科技成果,促进了河北省优质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小麦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技术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蔡淑红 赵俊杰 +1 位作者 韩秀玲 蔡海燕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8期164-166,共3页
农业技术推广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实现农技信息化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就河北省当前农业技术信息化工作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农业技术信息化发展方向及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 信息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冀东地区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大俐 董秀英 李振胜 《花生学报》 2003年第B11期429-433,共5页
花生是河北省冀东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因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产花生以质优、含油率高享誉国内外,具有发展优质地膜花生的生态、技术条件,并有较高的技术推广经验和群众基础。本文结合2001~2002两年农业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 花生是河北省冀东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因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产花生以质优、含油率高享誉国内外,具有发展优质地膜花生的生态、技术条件,并有较高的技术推广经验和群众基础。本文结合2001~2002两年农业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丰收计划项目执行情况,在现有高产品种的基础上,选用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逐步引进专用花生品种,按照产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围绕高产优质相配套的要求,走增加亩穴数高产途径,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指标和肥水运筹措施;拓展种植区域,实行轮作倒茬;综合运用病虫草等综合防灾减灾措施。推行“一优、二适、三推、四防”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冀东地区 花生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期间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世辉 王书芝 +1 位作者 董静 钟秀华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6-7,共2页
文章针对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社会背景,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如何结合改革加强体系建设提出了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依托法律政策增强体系建设保障;创新推广理念,拓展推广服务内涵;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推广体系活力;... 文章针对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社会背景,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如何结合改革加强体系建设提出了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依托法律政策增强体系建设保障;创新推广理念,拓展推广服务内涵;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推广体系活力;倡导和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期间 农业技术推广 体系建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蔬菜育苗技术“六到场”推广做法及成效
8
作者 张忠义 车寒梅 +3 位作者 康振宇 冷杨 张胜平 何铁锁 《长江蔬菜》 2017年第4期22-24,共3页
主要介绍了河北省蔬菜育苗场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育苗技术推广实践中所采用的责任落实到场、品种试验到场、设施设备到场、关键技术到场、培训宣传到场和行业服务到场等"六到场"经验做法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 蔬菜育苗 育苗场 技术推广 验到 礼品西瓜 品种试验 蔬菜生产 日光温室 蔬菜品质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南高产冬小麦田水分高效循环及利用技术推广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大山 李月华 +12 位作者 王云超 孙明清 王维莲 范存智 柴玉博 董胜旗 王路彩 侯丽敏 钮琪 李光 李明远 谢松青 李娟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3期26-28,共3页
[目的]实现水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方法]总结了高产冬小麦田水分高效循环及利用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项目推广措施和实施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结果]该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农田节水与小麦高产相统一,增加土壤水用量... [目的]实现水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方法]总结了高产冬小麦田水分高效循环及利用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项目推广措施和实施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结果]该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农田节水与小麦高产相统一,增加土壤水用量,明显提高水分利用率。[结论]该研究为冀中南地区粮食作物节水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南 冬小麦 水分循环利用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棉铃虫种群分布
10
作者 李耀发 安静杰 +6 位作者 窦亚楠 张尚卿 党志红 李明远 袁文龙 郭江龙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棉铃虫种群发生数量大,并在多种寄主作物田中广泛分布,其中冀南地区棉田棉铃虫有4个成虫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诱捕虫量均达到100头/个(诱捕器)以上,最高达到了272.67头/个(诱捕器);(2)棉铃虫种群数量从南到北呈逐步递减趋势,南部、中部、北部的最高诱捕虫量分别为272.67、118.00和94.50头/个(诱捕器);(3)除棉田外,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田以及葡萄等果园的棉铃虫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河北省新的种植结构布局下不同地理区域内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动态,可为华北地区不同作物布局下棉铃虫的区域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作物布局 种群动态 黄河流域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优壮大优势产业 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以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新仕 王亚楠 +4 位作者 王鑫 王淼 郭佳 李英杰 常清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4-7,共4页
河北省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区,优质强筋麦种植面积持续不断扩大。为了培优壮大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实现小麦生产大省向小麦产业强省转变,对该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河北省具有适宜种植强筋小麦的... 河北省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区,优质强筋麦种植面积持续不断扩大。为了培优壮大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实现小麦生产大省向小麦产业强省转变,对该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河北省具有适宜种植强筋小麦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强筋小麦品质突出,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价格优于普通小麦。同时,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做强、做大优质麦产业,制定“以技术带动发展,提升强筋小麦种植质量”“以企业试验站带动,扩大生产模式辐射范围”“以科技促进增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并实施,解决了强筋小麦品质不达标、性状不稳定、优质不优价的难题,完善并形成了“从订到种,从种到收,从储到售”的优质强筋麦产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优质麦 产业模式 高质量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原种良种繁育技术
12
作者 宋亚辉 王瑾 +2 位作者 安艳阳 王平 韩鹏 《河北农业》 2025年第5期39-40,共2页
花生是河北省第三大作物、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400万亩。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兼具高营养价值与化学稳定性,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2024年,河北省高油酸花生面积约215万亩,占全省花生面积的60%以上。经过... 花生是河北省第三大作物、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400万亩。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兼具高营养价值与化学稳定性,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2024年,河北省高油酸花生面积约215万亩,占全省花生面积的60%以上。经过多年的种植发现,高油酸花生因其与普通花生在外观识别上难以区分,生产中普遍存在混杂现象,种子纯度无法保证,致使生产出的高油酸花生纯度下降,花生及其制品油酸含量降低,不能充分发挥高油酸花生的品质优势,导致农民收入降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良种繁育 高油酸花生 种子纯度 混杂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水供应下基于土壤墒情预报的地面精准控灌技术规程
13
作者 邵立威 刘娜 +1 位作者 张泽伟 刘勇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74-75,共2页
准确预报土壤墒情是实施农田高效灌溉管理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农田以一家一户种植管理为主要种植方式,田块土壤墒情差异大,需根据不同田块的实际管理情况开展土壤墒情预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制定了小麦玉米... 准确预报土壤墒情是实施农田高效灌溉管理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农田以一家一户种植管理为主要种植方式,田块土壤墒情差异大,需根据不同田块的实际管理情况开展土壤墒情预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制定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田块尺度基于手机APP的墒情预报与地面精准控灌技术规程,以确保所有田块都能获得适量实时供水,提升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管道 地面灌溉 土壤墒情预报APP 精准控灌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张新仕 王晓夕 +4 位作者 李敏 高策 闫相如 王桂荣 刘斐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0-13,共4页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规模化经营程度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活力;加大领头雁培养计划,提升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规模化经营程度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活力;加大领头雁培养计划,提升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打造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环境;组建全产业链联合生产体,构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省 经营主体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设施茄子高效栽培技术集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建新 潘秀清 +2 位作者 武彦荣 许宁 成铁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76,共4页
河北省茄子常年种植面积4.7万~5.3万hm2(70万~80万亩)。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较好,设施茄子生产已成为河北省蔬菜主产区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加大,不同茬口没有筛选、确定专用品种,品种的适应... 河北省茄子常年种植面积4.7万~5.3万hm2(70万~80万亩)。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较好,设施茄子生产已成为河北省蔬菜主产区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加大,不同茬口没有筛选、确定专用品种,品种的适应性、特征特性未能充分表现;不同种植模式均采用常规密度与整枝方法,既不能体现早熟高效优势,也不能体现省工省力优势;化肥、农药、激素的滥用,导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产量与效益。针对以上问题,近几年,笔者在饶阳、定兴、丰南、乐亭等茄子生产大县以高效栽培为核心,对不同茬口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集成,形成了不同模式的高效无害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使单位面积茄子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河北省茄子不同茬口、品种和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深受当地菜农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集成 高效栽培 河北省 茄子 设施 产品质量安全 经济效益 专用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黑龙港区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婷 门杰 +5 位作者 卢萍萍 马阳 付鑫 郝立岩 张忠义 彭正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27,共9页
探索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科学依据。在河北省黑龙港区武强县3个不同地块分别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置5个有机肥替代氮肥处理:常规施肥... 探索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科学依据。在河北省黑龙港区武强县3个不同地块分别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置5个有机肥替代氮肥处理:常规施肥(T1)、优化施化肥(T2)、有机肥替代15%氮肥(T3)、有机肥替代30%氮肥(T4)和有机肥替代50%氮肥(T5),研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氮肥对冬小麦叶绿素SPAD值、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氮肥提高生育期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其中小麦灌浆期有机肥替代30%氮肥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SPAD值。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植株体内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量逐渐增加,成熟期有机肥替代30%氮肥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15.83%~61.77%,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12.38%~53.95%、7.88%~21.03%、10.31%~30.32%,小麦产量较其他处理提高14.96%~15.73%。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平衡各菌门间的相对丰度。综合分析,有机肥替代30%氮肥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养分吸收、提高小麦养分利用、增加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对减少化肥用量、推动有机肥安全利用、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氮肥 小麦 养分利用 产量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推广棉田间作套种的几种模式及保证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新敏 邓祥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河北 棉花 间作 套种 栽培技术 组织领导 中心示范区 订单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蔬菜节水主推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建新 于凤玲 +3 位作者 张忠义 聂承华 郭明霞 赵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6-37,共2页
河北省筛选出适宜大面积推广的4项蔬菜节水技术,包括膜下滴灌、膜下暗灌、膜下微灌和喷灌技术,初步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目标。
关键词 河北省 蔬菜 推技术 资源性缺水 节水 水资源总量 人均水资源 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蔬菜绿色发展十大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狄政敏 郄东翔 +1 位作者 张建峰 闫相如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3,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河北省蔬菜绿色发展水平,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2010年提出的"河北省蔬菜提质增效十大关键技术"基础上,联合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通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吸收... 为进一步提高河北省蔬菜绿色发展水平,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2010年提出的"河北省蔬菜提质增效十大关键技术"基础上,联合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通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吸收了河北省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创新成果和当前国内先进技术,总结归纳出符合河北省地域特色的"河北省蔬菜绿色发展十大技术",在全省进行重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绿色 十大技术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功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亚楠 王绍楠 +3 位作者 王鑫 闫增军 王烁凯 张新仕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97-99,共3页
河北省地貌类型多样,微量元素丰富,是我国重要农业大省,功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过了解河北省功能农业发展,从产业政策、产业链条、消费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发展的短板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功能农业 富硒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