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顾文源 张帅 +4 位作者 赵云环 李思琪 刘濮毓 范京惠 左玉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7-1294,共8页
为了解当前河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及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2年~2023年上半年于河北省不同规模养猪场采集的229份疑似PRRSV感染猪的组织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RSV阳性率为17.9... 为了解当前河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及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2年~2023年上半年于河北省不同规模养猪场采集的229份疑似PRRSV感染猪的组织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RSV阳性率为17.9%(41/229)。对鉴定的15株PRRSV ORF5基因进行测序、遗传进化分析、以及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显示,15株PRRSV ORF5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81.8%~99.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1.1%~100.0%;15株PRRSV均属于PRRSV-2型,其中的10株属于谱系1(Lineage 1),1株属于Lineage 5,4株属于Lineage 8;属于Lineage 5的HB-HD-2株为一株类RespPRRS MLV疫苗株。部分病毒株的GP5蛋白氨基酸序列毒力相关位点出现R13Q、R151I、R151K突变,属于Lineage 1的10株PRRSV GP5蛋白在诱骗表位出现V27A和V29A突变,在其它中和表位区及高变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显示,GP5蛋白在aa44~aa46、aa51~aa53位N-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在aa30~aa32、aa33~aa35、aa34~aa36和aa57~aa59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突变。以上结果表明,当前河北省PRRSV流行株复杂多样,Lineage 1 PRRSV(NADC30-Like、NADC34-Like)正成为优势病毒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本研究为掌握当前河北省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及PRRS疫苗开发和防控提供了新数据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N-糖基化位点 GP5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河北省部分地区鸡H9N2亚型AIV HA基因和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丁芳 许利军 +6 位作者 张诚 段淇凡 陈立保 戴美丽 刘聚祥 陈立功 王学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49,共8页
为了解河北省鸡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及其重要基因的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2019—2020年自患呼吸道疾病鸡群收集的131份病料进行H9亚型AIV检测,并对4株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的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 为了解河北省鸡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及其重要基因的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2019—2020年自患呼吸道疾病鸡群收集的131份病料进行H9亚型AIV检测,并对4株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的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H9亚型AIV阳性率为6.1%,肉鸡病料H9亚型AIV检出(6/38)高于蛋鸡病料(2/93);4株分离毒株HA基因属于近年流行的h9.4.2.5分支,NA基因属于Y280-like分支;HA基因和NA基因均与疫苗株的遗传距离较远;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均存在Q234L突变,具有结合人流感受体的分子特征。研究结果丰富了河北省H9亚型AIV流行病学资料,可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血凝素基因 神经氨酸酶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的毒代动力学和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璐 韩镕博 +3 位作者 沈佳雪 王霄 包永占 史万玉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粮食和饲料作物中。由于AFB_(1)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一定的光稳定性,其在食品加工和传统储存条件下难以彻底去除,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隐患,严重威... 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粮食和饲料作物中。由于AFB_(1)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一定的光稳定性,其在食品加工和传统储存条件下难以彻底去除,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隐患,严重威胁畜牧养殖业和公众健康。因此,AFB_(1)的毒代动力学特征及其毒性机制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相关新发现不断涌现,持续深化对其科学认知。本文综述了AFB_(1)的主要暴露途径、体内生物活化和解毒过程,重点探讨了不同细胞色素P450(CYP450)与AFB_(1)代谢物间的复杂关系,并总结了AFB_(1)诱发的肝毒性、肾毒性、肠毒性和免疫毒性等研究进展,为AFB_(1)解毒策略开发、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提供了理论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代谢 细胞色素P450酶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1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王飞燕 刘超凡 +5 位作者 张亚楠 周晓甜 任静 袁晨 李潭清 宋勤叶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3452,共11页
旨在制备猪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IL-15-ELISA定量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猪IL-15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15,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随后用其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在加强免疫后第3天,分离小... 旨在制备猪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IL-15-ELISA定量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猪IL-15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15,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随后用其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在加强免疫后第3天,分离小鼠脾细胞,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对其分泌的IL-15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然后基于单克隆抗体建立IL-15夹心ELISA方法。结果显示:获得9株分泌抗IL-15 McAb的杂交瘤细胞(1E8、1F4、2D3、2C10、2F3、2D10、3F4、3D4、3D5),分泌的抗体均为IgG2bκ型。以制备的单抗2D10和2C10分别为捕获抗体及酶标抗体建立的夹心ELISA最低可检测31.25 ng·mL^(-1)的IL-15蛋白,与其它细胞因子或蛋白(IL-1、IL-2、IL-4、IL-6、IL-10、IL-12、Gzms-B、IFN-γ、TNF-α)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6%和3.39%。该夹心ELISA可定量检测血清、组织液和细胞培养物等样品中的IL-15。综上,成功制备了猪IL-15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定量检测IL-15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IL-15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IL-15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分子伴侣促进牛冠状病毒病毒样颗粒可溶性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郭晓旭 顾文源 +3 位作者 赵云环 张帅 范京惠 左玉柱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了获得可溶性表达的牛冠状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并对其进行免疫效果评价。本研究将5种分子伴侣pTf16、pG-Tf2、pG-KJE8、pGro7和pKJE7分别转入E.coli BL21(DE3)中制备伴侣感受态细胞,将携带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重组质粒pET-32a(+)-HBcAg... 为了获得可溶性表达的牛冠状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并对其进行免疫效果评价。本研究将5种分子伴侣pTf16、pG-Tf2、pG-KJE8、pGro7和pKJE7分别转入E.coli BL21(DE3)中制备伴侣感受态细胞,将携带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重组质粒pET-32a(+)-HBcAg-BCoV S1+S2转化至制备好的5种分子伴侣感受态细胞中,各种共表达菌株通过双抗板筛选、诱导剂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检测上清液是否表达来筛选有效的伴侣质粒。纯化共表达的重组蛋白,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是否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用制备好的VLPs乳化成疫苗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IgG特异性抗体及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4的水平。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上清液表达的BCoV VLPs,将VLPs乳化成疫苗后免疫小鼠,小鼠产生的BCoV IgG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分子伴侣pG-KJE8在16℃条件下可以更好地促进牛冠状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可溶性表达,且与分子伴侣共表达的BCoV VLPs具有免疫活性,对制备效价高、成本低的牛冠状病毒样颗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病毒样颗粒 可溶性表达 分子伴侣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FV EP402R编码蛋白CD2v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帅 顾文源 +3 位作者 赵云环 刘莹 左玉柱 范京惠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98,共7页
为深入了解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EP402R编码蛋白CD2v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病毒-宿主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在线工具对Pig/HLJ/2018中国分离株CD2v蛋白进行了遗传进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ig/HLJ/2018株与格鲁吉亚Georgia 2007、Geor... 为深入了解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EP402R编码蛋白CD2v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病毒-宿主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在线工具对Pig/HLJ/2018中国分离株CD2v蛋白进行了遗传进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ig/HLJ/2018株与格鲁吉亚Georgia 2007、Georgia 2008以及其他中国毒株处于同一分支,基因型同为Ⅱ型;同一基因型CD2v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100%,不同基因型间蛋白氨基酸序列表现出差异,氨基酸一致性在76.8%~81.7%之间;该CD2v蛋白表达的蛋白大小为41.00889 kD;蛋白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为主;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存在4个优势B细胞表位和5个T细胞表位。结果表明:当前中国流行株为基因Ⅱ型;CD2v蛋白在ASFV入侵机体、免疫逃逸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ASFV的深入研究和ASF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CD2v 作用机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耐热保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玉龙 何平有 +2 位作者 刘明超 刘涛 焦玉兰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疫苗保护剂及其冻干工艺是影响疫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疫苗保存、运输及免疫效果有很大影响。为提高疫苗质量,在常规保护剂(明胶、蔗糖)基础上添加卡波姆、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基质,组成新型保护剂,分别在病毒液保存和疫苗冻干过... 疫苗保护剂及其冻干工艺是影响疫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疫苗保存、运输及免疫效果有很大影响。为提高疫苗质量,在常规保护剂(明胶、蔗糖)基础上添加卡波姆、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基质,组成新型保护剂,分别在病毒液保存和疫苗冻干过程添加,并评价其病毒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在半成品病毒液储存时加入10%新型保护剂,可使半成品保存期由原来的2个月延长至12个月。采用新型保护剂制备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溶解性显著优于常规保护剂活疫苗,保存期由原来-20℃保存18个月提高到2~8℃保存36个月,且病毒活性及攻毒保护效力均优于原工艺产品,实现了储运过程中疫苗的冷藏储运,提升了疫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腹泻 二联活疫苗 耐热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8
作者 侯佳璐 任静 +5 位作者 王亚文 袁晨 马天天 杨柳 李清艳 宋勤叶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91-100,共10页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PCV3衣壳(capsid,Cap)蛋白,制备了2株Cap蛋白单克隆抗体(1D8和3B5),测定了单克隆抗体的解离常数(dissociation constant,KD);选择...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PCV3衣壳(capsid,Cap)蛋白,制备了2株Cap蛋白单克隆抗体(1D8和3B5),测定了单克隆抗体的解离常数(dissociation constant,KD);选择亲和力高的1D8用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然后基于Cap蛋白和HRP标记的单克隆抗体1D8建立了PCV3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当血清阻断率(present inhibition,PI)≥29.3%时,判定PCV3抗体阳性;当血清PI<23.4%时,判定PCV3抗体阴性;当23.4%≤PI<29.3%时,判为可疑。建立的方法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等病原抗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敏感性为1:160,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87%~6.64%和1.03%~9.33%,与Western-blot检测的符合率为95.5%。用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检测2021—2024年间从河北省部分猪场采集的205份血清,发现PCV3抗体阳性率为28.8%(59/205),其中仔猪、育肥猪、母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0%、32.8%和19.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V3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可用于PCV3感染的血清学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具有极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3 CAP蛋白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方剂对巴氏杆菌和猪丹毒丝菌的抗菌作用
9
作者 刘晓瑜 王彤 +2 位作者 周帮会 姜国均 朱伟峰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中药连花清瘟方剂对2种常见畜禽病原菌(巴氏杆菌、猪丹毒丝菌)的抗菌作用,为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连花清瘟方剂对巴氏杆菌3株不同菌株(巴氏杆菌X7株、巴氏杆菌YU株、巴氏杆菌SD株... [目的]分析中药连花清瘟方剂对2种常见畜禽病原菌(巴氏杆菌、猪丹毒丝菌)的抗菌作用,为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连花清瘟方剂对巴氏杆菌3株不同菌株(巴氏杆菌X7株、巴氏杆菌YU株、巴氏杆菌SD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取4~6周龄小鼠50只,分为5组,巴氏杆菌攻毒后给予各组不同的治疗方案(连花清瘟方剂、无菌水、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治疗3 d,通过治疗有效率评价连花清瘟方剂对巴氏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参照连花清瘟方剂抗巴氏杆菌的试验方法,测定连花清瘟方剂对猪丹毒丝菌的MIC、MBC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连花清瘟方剂对巴氏杆菌不同菌株的MIC和MBC分别为4~8、8~16 mg/mL,对巴氏杆菌感染的治疗有效率为60%,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抗生素灌服组治疗无显著差异。连花清瘟方剂对猪丹毒丝菌SE38株的MIC值为64 mg/mL,MBC值为128mg/mL,小鼠感染模型中无显著治疗效果。[结论]连花清瘟方剂对巴氏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可作为抗菌药替代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方剂 巴氏杆菌 猪丹毒丝菌 减抗 替抗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蛋白纳米载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恺 范葶莉 宋勤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9-919,共11页
铁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生命体中的储铁蛋白,具有储存和转化铁、维持细胞铁代谢平衡以及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等功能。铁蛋白亚基能够自组装成纳米笼,装载和运输各种金属、药物、显影剂等多种物质,并且铁蛋白具有易被修饰以及良好... 铁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生命体中的储铁蛋白,具有储存和转化铁、维持细胞铁代谢平衡以及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等功能。铁蛋白亚基能够自组装成纳米笼,装载和运输各种金属、药物、显影剂等多种物质,并且铁蛋白具有易被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的非病毒天然纳米材料。本文重点综述了铁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基于铁蛋白搭建的纳米载体平台在疾病检测、纳米疫苗和药物载体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旨在为基于铁蛋白纳米颗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纳米载体 结构与功能 生物医药 应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IL-21基因的密码子优化、表达及生物活性分析初探
11
作者 朱爱臣 朱凯晴 +3 位作者 孙鹏 张建楼 李妍 霍书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本研究旨在对鸡IL-21基因进行克隆、密码子优化、表达分析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鸡IL-2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然后,通过RT-PCR扩增鸡的IL-2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IL-21-wt/... 本研究旨在对鸡IL-21基因进行克隆、密码子优化、表达分析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鸡IL-2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然后,通过RT-PCR扩增鸡的IL-2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IL-21-wt/MH,根据人偏爱密码子对鸡IL-21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IL-21-opt/MH。测序正确后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经His标签纯化后,通过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鉴定纯化后的IL-21蛋白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扩增的鸡IL-21序列与Genbank中的IL-21序列相对比有2个碱基发生突变(141C→141T,312C→312T),但不影响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鸡IL-21基因含有信号肽序列可介导其分泌表达,同时含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Western blot在培养基和细胞内均检测到鸡IL-21蛋白的表达;密码子优化后IL-21表达水平与野生型相比显著升高(P<0.0001);MTT法检测发现,纯化后的IL-21具有增强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构建了鸡IL-21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密码子优化提高了IL-21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且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探索IL-21蛋白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1基因 真核表达 密码子优化 生物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消毒剂对猪场4种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钊 李妍 +7 位作者 代飞 王敬友 顾文源 张帅 赵云环 任晓祥 范京惠 左玉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4,共6页
为了研究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戊二醛-癸甲溴铵在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灭活效果,为猪场选用消毒剂提供参考。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研究3种消毒剂... 为了研究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戊二醛-癸甲溴铵在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灭活效果,为猪场选用消毒剂提供参考。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研究3种消毒剂在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以杀菌对数值5.00作为评价标准来判断,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在500mg/L、5min内对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杀灭对数值>5.00;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在2000mg/L、5min内对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杀灭对数值>5.00;戊二醛-癸甲溴铵在2000mg/L、10min内对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大肠埃希氏菌杀灭效果评测试验中,在试验浓度和时间中没有结果显示杀灭对数值5.00。结果表明除了戊二醛-癸甲溴铵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杀灭效果相对较差外,3种消毒剂在试验浓度下均具有良好的杀灭细菌繁殖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过硫酸氢钾复合物 戊二醛-癸甲溴铵 灭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酸对肉鸡肝脏和十二指肠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文梅 寇晨雨 +2 位作者 孙雨昕 刘涛 王晓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全氟辛酸(PFOA)是环境中常见的一种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饲料或饮水进入机体,对家禽的健康产生威胁。为探究PFOA对肉鸡生长性能、胸肌肉品质、肝脏和十二指肠的影响,本试验将160羽1日龄健康爱拔益佳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于试验4~42 d... 全氟辛酸(PFOA)是环境中常见的一种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饲料或饮水进入机体,对家禽的健康产生威胁。为探究PFOA对肉鸡生长性能、胸肌肉品质、肝脏和十二指肠的影响,本试验将160羽1日龄健康爱拔益佳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于试验4~42 d在饮水中添加0 mg/L PFOA(C组)、0.5 mg/L PFOA(D组)、1 mg/L PFOA(Z组)和1.5 mg/L PFOA(G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于试验42 d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4羽鸡处死,收集胸肌、肝脏和十二指肠,计算平均日增重和肝脏指数;检测胸肌亮度值、红度值、黄度值、pH和蒸煮损失;组织病理学观察肉鸡肝脏和十二指肠的形态变化;检测肉鸡肝脏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力;检测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肉鸡肝脏和十二指肠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与C相比,PFOA处理会对肉鸡肝脏和十二指肠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1.5 mg/L的PFOA会使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极显著增加(P<0.01),蒸煮损失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和核固缩,且AST和ALT的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MDA、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SOD、CAT和GSH-Px的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并引起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变低、肿胀,且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1.5 mg/L PFOA会增加肉鸡胸肌蒸煮损失,导致肝脏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使抗氧化能力降低;且导致肉鸡十二指肠绒毛变短、水肿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肉鸡 肝脏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胞内域与胞外域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蕊 任静 +6 位作者 崔锦蔷 袁晨 王云霄 马亚娟 刘志昌 李永社 宋勤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0-1670,共11页
【目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CD2v蛋白胞外域(N-端,CD2v-N)与胞内域(C-端,CD2v-C)并分析两者的抗原性,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和指导。【方法】构建CD2v-N和CD2v-C的重组... 【目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CD2v蛋白胞外域(N-端,CD2v-N)与胞内域(C-端,CD2v-C)并分析两者的抗原性,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和指导。【方法】构建CD2v-N和CD2v-C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体外表达并纯化CD2v-N和CD2v-C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用表达的CD2v-N和CD2v-C蛋白分别肌内接种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每次免疫后14 d,应用ELISA方法测定CD2v-N或CD2v-C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用纯化后的CD2V-N和CD2v-C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ELISA方法检测95份ASFV感染猪的血清CD2v-N或CD2v-C特异性抗体,比较CD2v-N和CD2v-C在猪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水平。【结果】重组蛋白CD2v-N和CD2v-C分别以包涵体和可溶性形式表达,分子质量分别为22.9和34.0 ku,均能与猪抗ASFV血清特异性结合;用CD2v-N蛋白首免家兔后14 d,血清中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而在CD2v-C首免的家兔血清中检测到了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三免后14 d,CD2v-N和CD2v-C蛋白免疫家兔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分别为1∶125000和1∶107;ELISA检测结果显示,ASFV感染猪的血清中CD2v-C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CD2v-N(P<0.05)。【结论】本研究表达了ASFV CD2v蛋白胞内域和胞外域,前者的抗原性比后者高,CD2v胞内域作为ASFV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靶标更具优势。该研究结果对ASFV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CD2v蛋白 胞外域 胞内域 蛋白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CSFV E2线性表位的PCV2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15
作者 李岩岩 张帅 +5 位作者 赵云环 任晓祥 李思琪 王文钊 左玉柱 范京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制备携带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样颗粒(VLP),并在小鼠体内评价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采用PCR扩增PCV2 Cap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将PCV2 Cap蛋白的诱饵表位(aa169~aa180)替换成编码两个连续的CSFV E2蛋白线性表位(a... 为制备携带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样颗粒(VLP),并在小鼠体内评价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采用PCR扩增PCV2 Cap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将PCV2 Cap蛋白的诱饵表位(aa169~aa180)替换成编码两个连续的CSFV E2蛋白线性表位(aa829~aa837)的融合基因(PCV2-Cap^(169~180)-E2^(829~837))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克隆至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Cap-E2并采用PCR方法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PCV2-Cap-E2),采用改良的镍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并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及反应原性鉴定;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否形成VLP;利用本研究制备的VLP、PCV2及CSFV商品化疫苗分别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及细胞因子含量。SDS-PAGE结果显示,在49 ku处出现目的条带,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得到单一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够与猪源PCV2多克隆抗体(PAb)、猪源CSFV PAb及HRP标记的6×His-Tag小鼠单克隆抗体(MAb)发生特异性反应,在49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电镜观察可见重组蛋白形成规则的VLP;抗体的ELISA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相比,VLP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PCV2及CSFV抗体水平(P<0.01),与各商品化疫苗均无显著差异。细胞因子的ELISA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VLP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细胞因子(P<0.01)。体外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VLP免疫的小鼠血清中具有中和PCV2的活性。综上所述,本实验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并获得了纯化的重组蛋白(PCV2-Cap-E2),且其能够在体外自组装成VLP,并可刺激小鼠产生针对PCV2 Cap蛋白及CSFV E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为研制针对PCV2和CSFV的新型二联VLP疫苗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病毒样颗粒 猪瘟病毒E2蛋白 CAP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HB/CZ01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6
作者 翟刚 刘莹 +5 位作者 赵云环 刘濮毓 王传文 李妍 范京惠 左玉柱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为了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地方分离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初步了解。本研究在河北省开展PEDV的收集与分离鉴定,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评价分离毒株在仔猪上的致病性。将在该地区... 为了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地方分离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初步了解。本研究在河北省开展PEDV的收集与分离鉴定,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评价分离毒株在仔猪上的致病性。将在该地区收集到的PEDV样品接种Vero细胞连续盲传,经RT-PCR检测以及基因测序鉴定,成功分离了CH/HB/CZ01毒株。利用GenBank中公布的PEDV毒株序列对该毒株进行S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我国近年来流行毒株序列的同源性为97.1%~98.3%,明显高于CV777、LZC和DR13等传统毒株的同源性,属于GⅡb亚群。将分离的PEDV病毒液按照2.0 mL/头接种健康仔猪,均出现腹泻等症状且接种2 d后直肠拭子经RT-PCR鉴定均为PEDV阳性。结果表明,分离株为变异毒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掌握河北省PEDV最新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遗传进化 S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d型Cap蛋白-VLP对仔猪的免疫保护效果
17
作者 王亚文 张亚楠 +4 位作者 袁晨 任静 苏恺 杨柳 宋勤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猪圆环病毒2d基因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d,PCV2d)为猪场当前流行的PCV2优势基因型,为了研究针对PCV2d基因型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提高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能够自组... 猪圆环病毒2d基因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d,PCV2d)为猪场当前流行的PCV2优势基因型,为了研究针对PCV2d基因型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提高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能够自组装为VLP的PCV2d-Cap蛋白,然后将9头21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VLP组、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n=3)。VLP组的每头仔猪经颈部肌肉注射400μg Cap蛋白-佐剂复合物(PCV2d-VLP),攻毒组注射等体积的PBS与佐剂混合物,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的PBS。共接种2次,每次间隔14 d。于第2次免疫后21 d,VLP组和攻毒对照组的仔猪通过鼻腔感染PCV2 HBDX-2018株(106TCID50/头),评价PCV2d-VLP诱导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PCV2d-VLP能够诱导仔猪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刺激IFN-γ水平升高,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降低病毒经鼻腔和直肠的排毒率及病毒血症阳性率,减轻腹股沟淋巴结和脾脏的病理损伤,降低组织中的病毒载量。上述研究表明,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的PCV2d-Cap蛋白能自组装为VLP,并能诱导仔猪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应,具有进一步开发为PCV2d-VLP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d CAP蛋白 病毒样颗粒 杆状病毒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B蛋白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王玮珠 王俊丽 +7 位作者 李丽杰 雷白时 孙茂源 张武超 赵卓 赵款 袁万哲 王林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为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抗体检测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σB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NDR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该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抗体检测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σB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NDR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该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0.5μg/mL抗原4℃包被过夜,待检血清1∶400稀释37℃孵育60 min,显色时间为15 min,Cut off值为0.432。该方法对新城疫病毒(NDV)、鸭圆环病毒(DuCV)、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和鸭坦布苏病毒(DTMUV)阳性血清均不存在交叉反应,且检测阳性血清的敏感度为1∶6400,批间和批内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8%,该检测方法与市售NDR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6.88%。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NDRV抗体检测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σB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酮纳米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19
作者 张彦翠 邱晨旭 +2 位作者 高建亭 王飞 赵兴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为提高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的溶解度,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K30为载体,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金雀异黄酮纳米固体分散体(GEN-PVP K30 SD);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体外溶出试验筛选最佳比例;利用... 为提高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的溶解度,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K30为载体,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金雀异黄酮纳米固体分散体(GEN-PVP K30 SD);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体外溶出试验筛选最佳比例;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并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粉末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中,不同药载比(1∶3、1∶5、1∶7、1∶9)的旋蒸样品均无GEN晶体特征峰和吸热峰,表明GEN以无定形态分散于载体,固体分散体制备成功;GEN的累积溶出率仅为0.17%,不同药载比固体分散体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20%、46%、82%、99%;药载比1∶9的样品黏度大,因此最佳选择为药载比1∶7。红外结果显示,GEN与载体间产生了氢键;GEN-PVP K30 SD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粒径为156 nm±3 nm,且GEN-PVP K30 SD在180 d内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通过旋转蒸发法成功制备了金雀异黄酮纳米固体分散体,累积溶出率显著高于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固体分散体 纳米 聚乙烯吡咯烷酮 累积溶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博 陈立功 +5 位作者 武华 阴雅洁 孟利佳 郭康康 侯绍华 董世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本试验采用NDRVσB基因的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NDR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本试验采用NDRVσB基因的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NDR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方程为y=-3.354x+44.818,扩增效率为98.7%,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NDRV,但对MDRV、ARV、TMUV、DHAV均无反应信号;该方法检测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浓度为10拷贝/μL,是普通PCR方法检测敏感性的1000倍;该方法的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用该方法检测临床样品,结果显示NDRV阳性率为45%,而常规RT-PCR阳性率为33%,比常规RT-PCR敏感。说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为NDRV的监测和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σB基因 荧光定量 RT-PCR TAQMAN探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