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氧催化技术降解造纸废水中COD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春胜 程德竹 +4 位作者 曾晓桂 杜秀 孙德文 李厦 李昌帅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76-181,共6页
为解决Fenton氧化技术引进的铁泥及二次污染,实验采用单氧催化技术降解造纸废水中的COD。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某造纸厂生化处理单元出水。针对该企业生化处理单元出水探究了pH值、单氧通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 为解决Fenton氧化技术引进的铁泥及二次污染,实验采用单氧催化技术降解造纸废水中的COD。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某造纸厂生化处理单元出水。针对该企业生化处理单元出水探究了pH值、单氧通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7.0、单氧通量为1 L/min、反应时间20 min及催化剂用量0.2 mL/L时,COD的去除率最高,为该企业的废水处理提供了最优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 单氧催化 造纸废水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过滤组件应用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新香 李平 +4 位作者 魏肖 万传铜 杜秀 杨小博 孙德文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71-74,共4页
本研究分别考察了4种滤芯样品(纸基过滤组件滤芯、进口过滤组件滤芯、国产同款过滤组件滤芯及高性能纤维滤芯)在2种油(润滑油和液压油)中的吸水性能、过滤效率、纳污量和兼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再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影响各方面性能的主... 本研究分别考察了4种滤芯样品(纸基过滤组件滤芯、进口过滤组件滤芯、国产同款过滤组件滤芯及高性能纤维滤芯)在2种油(润滑油和液压油)中的吸水性能、过滤效率、纳污量和兼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再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影响各方面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纸基过滤组件吸水效率达99.58%,对4μm以上颗粒污染物过滤效率达99.73%,纳污量超过1500 g,过滤性能优于进口和国产同款滤芯产品,并对油液酸值和各种金属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过滤组件 过滤性能 润滑油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刺激响应行为和自修复能力的纤维素纳米晶增强聚乙烯醇水凝胶
3
作者 赵姣 孙少妮 +2 位作者 姜春胜 孙丽丽 曹学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目的】水凝胶在生物传感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药物控释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传统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功能较为单一且缺乏自修复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赋予PVA水凝胶多刺激响应性和自... 【目的】水凝胶在生物传感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药物控释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传统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功能较为单一且缺乏自修复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赋予PVA水凝胶多刺激响应性和自修复能力,对于拓展其应用领域至关重要。【方法】通过在PVA中引入纤维素纳米晶(CNC)和硼酸酯键,并结合冻融处理,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多刺激响应行为的自修复PVA/CNC/四硼酸钠水凝胶(PCBs)。【结果】(1)CNC和四硼酸钠的加入可显著提高PCBs的力学性能。当PVA/CNC/四硼酸钠的质量比为10∶1.5∶1(PCB_(0.1))时,PCB_(0.1)的抗拉强度是纯PVA水凝胶的4.4倍,且该凝胶具有良好的自修复能力,PCB_(0.1)的自修复效率达90%以上。(2)PCB_(0.1)具有多刺激响应行为。在温度、pH等外部环境刺激下,PCB_(0.1)表现出良好的可逆凝胶-溶胶转化特性。(3)当PCB_(0.1)的拉伸率从60%提高到220%时,PCB_(0.1)的光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偏光下该凝胶的干涉色从蓝色逐渐变为绿色、黄色、红色和紫色。(4)PCB_(0.1)具有良好的离子响应性,对SO_(4)^(2-)、Ca^(2+)表现出敏感性。【结论】通过简单共混PVA、纤维素纳米晶(CNC)和四硼酸钠,并结合冻融处理,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多刺激响应行为和自修复能力的PVA/CNC/四硼酸钠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廉、力学强度高和响应性能优异等优点,在多功能传感器和防伪材料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A) 水凝胶 纤维素纳米晶(CNC) 冻融 自修复材料 多刺激响应行为 多功能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催化剂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健 李洪才 +3 位作者 张浩 苏艳群 刘浩泉 肖贵华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6,共9页
为了延长果蔬储藏寿命,高效去除所产生的过量乙烯是提高保鲜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贵金属低温(0~25℃)催化氧化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及运行成本可控等特点,在果蔬冷链保鲜高效除乙烯方面表现出更多潜在应用优势。本文系统... 为了延长果蔬储藏寿命,高效去除所产生的过量乙烯是提高保鲜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贵金属低温(0~25℃)催化氧化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及运行成本可控等特点,在果蔬冷链保鲜高效除乙烯方面表现出更多潜在应用优势。本文系统分析了铂(Pt)、银(Ag)、金(Au)基催化剂在氧化除乙烯过程中的催化机制、催化性能优化策略及催化抗失活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瓶颈,对潜在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构建稳定高效除乙烯的贵金属催化氧化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催化剂 乙烯脱除 低温催化 果蔬保鲜 失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滤纸的制备及其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涛 江骁雅 +5 位作者 陈雪峰 毛宗久 肖贵华 王月江 杨小博 王萌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7,共8页
针对市售活性炭滤纸中活性炭含量低的问题,本研究从原料和制备工艺出发,探究了植物纤维的分丝帚化及涤纶短切纤维的添加对活性炭滤纸中活性炭留着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构建了具有特殊添加顺序的双元助留体系来协助活性炭粉末的留着,最... 针对市售活性炭滤纸中活性炭含量低的问题,本研究从原料和制备工艺出发,探究了植物纤维的分丝帚化及涤纶短切纤维的添加对活性炭滤纸中活性炭留着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构建了具有特殊添加顺序的双元助留体系来协助活性炭粉末的留着,最终获得活性炭含量高达46.2%的高强度活性炭滤纸,其四氯化碳吸附值为34.0%。以室内空气净化为目标场景,本研究创新性地将活性炭滤纸设计制作成“瓦楞蜂窝”结构。该结构活性炭滤纸对5种室内常见气体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乙酸和甲苯的去除率可达100%,对甲醛的去除率为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滤纸 活性炭粉末 植物纤维 双元助留 瓦楞蜂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碱性电池隔膜现状和发展方向
6
作者 王萌 毛宗久 +7 位作者 杨小博 孙德文 陈雪峰 江骁雅 林建兴 叶永进 江铭 廖江辉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13-216,共4页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碱性电池隔膜的技术和市场现状,分析了隔膜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指出碱性电池隔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碱性电池 电池隔膜 特种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气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德文 杜秀 +10 位作者 姜春胜 杨小博 曾晓桂 祝欣 吴运泉 程德竹 郭建池 李玉彬 郝子涵 丁政堯 刘文波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00-207,共8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臭气处理工艺,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探讨了7种主要的臭气处理方法,包括冷凝回收法、水吸收法、吸附法、光氧催化法、热破坏法、生物法、膜分离法。通过对不同臭气处理工艺的原理、效果评价的详细分析,以期为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臭气处理工艺,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探讨了7种主要的臭气处理方法,包括冷凝回收法、水吸收法、吸附法、光氧催化法、热破坏法、生物法、膜分离法。通过对不同臭气处理工艺的原理、效果评价的详细分析,以期为企业的臭气治理决策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气 处理工艺 原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龄竹柳特性分析及其溶解浆纺丝工艺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小博 刘艳钊 +9 位作者 倪建萍 田超 龚琛 石瑜 杜秀 赵涛 肖贵华 王月江 江骁雅 孙德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76,共7页
通过对不同树龄竹柳进行化学组分和纤维质量的分析,确定用于制浆的竹柳树龄。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ECF漂白等处理,研究了不同蒸煮条件对竹柳成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竹柳溶解浆成丝品质的检测,评价了竹柳溶解浆的纺丝性能。结果表... 通过对不同树龄竹柳进行化学组分和纤维质量的分析,确定用于制浆的竹柳树龄。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ECF漂白等处理,研究了不同蒸煮条件对竹柳成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竹柳溶解浆成丝品质的检测,评价了竹柳溶解浆的纺丝性能。结果表明,3年生竹柳的应用价值较高,以其制备的溶解浆,预水解后多戊糖脱除率达56.31%,与桉木相当。经过总用碱量(Na2O计) 19%、硫化度18%的硫酸盐蒸煮后,竹柳成浆特性黏度605 mL/g,聚合度861。经D0EpD1P四段ECF漂白后,竹柳溶解浆关键性能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竹柳溶解浆与常规商品阔叶木溶解浆无明显差异,纺丝后的黏胶过滤性能较好,丝束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中合格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柳 溶解浆 化学分析 预水解 漂白 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