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0年河北省儿童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分析
1
作者 于文静 李梅 +3 位作者 郭映辉 徐茜茹 李圆龙 王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 了解儿童患者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特性和分布特征,为儿童CRKP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182株CRKP,并采用MALDI-TOF MS鉴定细菌。... 目的 了解儿童患者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特性和分布特征,为儿童CRKP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182株CRKP,并采用MALDI-TOF MS鉴定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VIM)、bla_(OXA-48))。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82例感染CRKP的患儿主要为婴儿(>28 d~<1岁),占49.45%(90/182);其次为新生儿(≤28 d),占36.26%(66/182)。182株CRKP主要来源于痰液(50.55%,92/182)、血液(15.93%,29/182)和尿液(13.19%,24/182);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30.22%,55/182)、普外科(21.43%,39/182)、心外科(13.19%,24/182)和重症科(11.54%,21/182)。药敏结果显示182株CRKP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0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97.8%;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4%、81.9%和75.8%;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为69.2%;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为2.7%。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bla_(KPC-2)(73.63%,134/182),其次为bla_(NDM-5) (15.38%,28/182)和bla_(NDM-1) (11.54%,21/182)。MLST共鉴定出15种不同的序列型,其中最常见的分型是ST11型(72.53%,132/182);其次为ST17型(11.54%,21/182)。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CRKP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携带bla_(KPC-2)基因的ST11型CRKP可能已在医院内播散,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耐药菌株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2
作者 李梅 徐茜茹 +5 位作者 张文超 曹贝贝 史楠楠 何宝花 贾肇一 郭映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0-707,共8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梅里埃自动化仪器VITEK-2 Compact、BD Phoenix 100和E试验方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参考美国临... 目的了解2020—2022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梅里埃自动化仪器VITEK-2 Compact、BD Phoenix 100和E试验方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文件标准判断,用WHONET 5.6软件对该院分离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2022年共分离11909株非重复临床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45.1%和54.9%。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为36.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为73.8%。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6%和93.5%,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2%和66.2%,屎肠球菌对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中非脑脊液标本分离株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和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分别为1.7%和95.7%。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47.4%和32.3%,两种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0%和22.4%。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9.5%和22.1%。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3.8%,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76.1%,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7.7%。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中β内酰胺酶产酶株占98.0%。结论多重耐药菌株在儿童中的感染形势严峻,临床分离的常见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应重视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耐药细菌的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儿童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梦川 李贵霞 +5 位作者 李文辉 张文超 李梅 段素霞 翟玉磊 郭映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河北省儿童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7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70.59%的患... 目的探讨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河北省儿童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7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70.59%的患儿为男孩,47.06%的患儿年龄大于6岁,94.12%的患儿来自农村,52.94%的患儿有牛羊接触史,另有2例有狗接触史,64.71%的患儿首发症状为不明原因发热,70.59%的患儿从发病到确诊所经历的时间≤1月。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其次为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最常见的体征是咽充血,其次是肝和/或脾脏肿大。未发现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和睾丸炎的患儿。大部分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贫血、CRP升高、血沉增快、转氨酶升高和肌酸激酶升高较常见。影像学检查中关节腔积液和肺纹理增多增粗最常见。结论河北省布鲁氏菌病患儿多来自农村,男孩多见,暴露史多为牛羊接触史,大部分患儿以不明原因发热伴或不伴肢体/关节疼痛就诊,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儿童 临床症状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博卡病毒感染流行特征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翟宇 段素霞 +3 位作者 贾凡平 贾永萍 张京京 郭映辉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0,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人博卡病毒(HBoV)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石家庄地区某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液或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学检测数据。检测采...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人博卡病毒(HBoV)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石家庄地区某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液或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学检测数据。检测采用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盒,描述并分析HBoV的人群分布、季节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HBoV总检出率为3.73%(1315/35220),男性患儿检出率(3.91%)高于女性患儿(3.49%)(χ^(2)=4.08,P<0.05)。在年龄分布上,1~<3岁组检出率最高(9.25%,722/7805),其次为3~<6岁组(3.42%,362/10585),不同年龄段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15,P<0.001)。不同年份HBoV检出率不同。2021至2022年HBoV检出率最高(5.20%,443/8519),2022至2023年检出率最低(2.22%,204/9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2,P<0.001)。研究期间夏季检出率最高(8.56%,823/9610),其次为秋季(3.15%,276/8773),不同季节感染患者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36,P<0.001)。在检出HBoV感染的患者中,557例未检出其他病原,而758例合并检出至少一种其他病原微生物。结论HBoV是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3岁儿童在夏、秋季多发,男性多于女性,常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博卡病毒 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流感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危重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亚坤 侯伟 +3 位作者 贾美轩 王倩 张文超 田利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9-1343,共5页
背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且目前儿童流感发生危重症的相关机制仍在探索中。目的分析儿童重症流感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危重症的危险... 背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且目前儿童流感发生危重症的相关机制仍在探索中。目的分析儿童重症流感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危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确诊的重症流感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52例)与危重症组(24例),收集入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发病月龄、流感分型、有无基础性疾病、并发症受累系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乳酸脱氢酶(LDH)]、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结果等信息,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76例重症患儿中19例存在基础性疾病(25.0%);重症流感最常见并发症为呼吸系统受累(100.0%),其次为神经系统受累(28.9%)、消化系统受累(15.8%);危重症组神经系统受累比例、LDH水平高于重症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重症组(P<0.05)。患儿胸部影像显示,肺部淡片或斑片影56例、肺实变30例、胸腔积液9例、双肺透光度不均10例、气漏综合征8例,死亡患儿均发生肺实变、3例并发气漏综合征、2例出现胸腔积液;危重症组肺实变发生率高于重症组(P<0.05)。76例重症患儿中88.2%(67/76)与其他病原微生物共检出;病毒共检出67例(88.2%),以腺病毒为主59例(77.6%);细菌共检出23例(30.3%),以流感嗜血杆菌11例(14.5%)为主;肺炎支原体共检出10例(13.2%);危重症组患儿细菌检出率高于重症组(P<0.05)。结论儿童重症流感大多呼吸系统受累,当出现肺实变、神经系统受累、贫血、LDH增高、合并细菌感染时发生危重症的风险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重症 危重症 儿童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筛查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赫莉 左路杰 +4 位作者 耿江桥 王乐 崔莉 李国慧 宋英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目的分析过敏原筛查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SOM组,选取40例不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对照组,对血清过敏原筛查结果进行不同组间比较。结果总体过敏原阳性率、食入性... 目的分析过敏原筛查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SOM组,选取40例不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对照组,对血清过敏原筛查结果进行不同组间比较。结果总体过敏原阳性率、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SOM组均高于对照组;食入性过敏原中牛奶、鸡蛋白、牛/羊肉组合SOM组均高于对照组;总体过敏原阳性项数、食入性过敏原阳性项数、吸入性过敏原阳性项数SOM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OM组中,总体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总体过敏原阳性项数中位数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两者在四个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原刺激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病因之一,6岁以下患儿表现较为突出,其中食入性过敏原刺激作用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筛查 分泌性中耳炎 不同年龄组 食入性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酮酯对抑郁大鼠脑内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宁 周珊珊(指导) +3 位作者 胡蕊 高媛媛 王潮敏 王育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对抑郁大鼠前额叶与海马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分养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采...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对抑郁大鼠前额叶与海马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分养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实时PCR检测大鼠前额叶、海马ERK1/2和磷酸化p-ERK1/2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海马ERK1/2蛋白和磷酸化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给药前比较,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旷场试验得分显著提高(P<0.05),模型组旷场试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前额叶与海马p-ERK1/2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前额叶与海马p-ERK1/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ERK1/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前额叶与海马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磷酸化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解郁饮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宁 周珊珊 +4 位作者 胡蕊 高媛媛 王潮敏 王育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饮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额叶C-反应蛋白(C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肝解郁饮低剂量组、舒肝解郁饮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饮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额叶C-反应蛋白(C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肝解郁饮低剂量组、舒肝解郁饮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敞箱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Western blot法测定额叶CRP、FGF、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额叶F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额叶CRP、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舒肝解郁饮低剂量组、舒肝解郁饮高剂量组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额叶F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额叶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舒肝解郁饮低剂量组比较,舒肝解郁饮高剂量组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额叶F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额叶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舒肝解郁饮可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行为,降低额叶CRP、TNF-α水平,升高F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解郁饮 抑郁 额叶 C-反应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凝血纤溶变化与病情危重度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艳红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刘建华 刘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危重症评分将患儿分为SIRS1(≥90分)、SIRS2(80~90分)及SIRS3(≤80分)3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于急性期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危重症评分将患儿分为SIRS1(≥90分)、SIRS2(80~90分)及SIRS3(≤80分)3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于急性期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AT-Ⅲ)、纤维蛋白溶酶原(PLG)活性,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IRS患儿急性期血浆DD及PAI-1含量均增高,AT-Ⅲ、PLG、t-PA含量降低,随着危重症评分的减少,变化程度更显著;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及PAI-1含量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AT-Ⅲ、PLG、t-PA含量与危重症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T-Ⅲ、DD、PLG、t-PA、PAI-1水平可反映SIRS患儿体内凝血纤溶紊乱程度,并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纤维蛋白溶酶原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 B和Apo AⅠ/Apo B比值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颜丽 付晓艳 +3 位作者 周珊珊 刘维娟 何津祥 何津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目的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家系成员之间血脂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探寻用于FH和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FH家系6个(共47人),FCHL家系23个(共94人),正常对照组家系10个(共57... 目的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家系成员之间血脂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探寻用于FH和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FH家系6个(共47人),FCHL家系23个(共94人),正常对照组家系10个(共57人),在FH家系和FCHL家系内又分为血脂升高的受累组和血脂正常的未受累组,比较各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包括CO2CP、BUN、Cr、BUN/Cr、UA)。结果 FH家系受累组TC、HDL-C、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Apo AⅠ/Apo B比值明显低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LP(a)、BUN和Cr水平也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TAG水平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CHL家系受累组TC、TAG、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Apo AⅠ/Apo B比值明显低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LP(a)和BUN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家系受累组间相比,FH家系LDL-C和Apo B水平明显高于FCHL家系,TC水平和Apo AⅠ/Apo B比值也高于FCHL家系,而TAG水平明显低于FCHL家系。结论除常用的TC、TAG和LDL-C之外,Apo B和Apo AⅠ/Apo B有望成为FH与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