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YOLOv11的药包玻璃瓶缺陷检测方法
1
作者 陈宏彩 程煜 任亚恒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208,共6页
目的针对药包玻璃瓶缺陷检测中目标检测精度低及小目标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11的药包玻璃瓶外观缺陷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在YOLOv11的主干网络中引入动态蛇形卷积网络,通过其自适应地关注不同缺陷特性,有效聚焦不同形状和大... 目的针对药包玻璃瓶缺陷检测中目标检测精度低及小目标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11的药包玻璃瓶外观缺陷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在YOLOv11的主干网络中引入动态蛇形卷积网络,通过其自适应地关注不同缺陷特性,有效聚焦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缺陷特征,增强模型对缺陷局部结构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在浅层网络中构建多尺度空洞注意力机制,全面捕捉并整合多尺度特征信息;最后,设计微小目标检测层,捕捉网络结构浅层特征中丰富的细节信息,进一步提高微小缺陷目标的检测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预灌封注射器数据集上的检测平均准确率达到88.38%,较基准模型提升3.8%,特别是在小目标检测上表现突出。结论改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药包玻璃瓶缺陷的检测精度,为自动化检测领域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包玻璃瓶 缺陷检测 YOLOv11 动态蛇形卷积 多尺度空洞注意力 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玉米茎秆强度的无损检测研究
2
作者 张天亮 张东兴 +4 位作者 崔涛 杨丽 解春季 杜兆辉 肖天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3-1709,共7页
针对传统玉米茎秆强度破坏式检测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数据结合统计学习方法对灌浆期和蜡熟期的19个玉米品种的茎秆穿刺强度和折断力进行检测,给出适于进行玉米茎秆强度检测的特征提取和建模方法。试验在5000株·亩^(... 针对传统玉米茎秆强度破坏式检测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数据结合统计学习方法对灌浆期和蜡熟期的19个玉米品种的茎秆穿刺强度和折断力进行检测,给出适于进行玉米茎秆强度检测的特征提取和建模方法。试验在5000株·亩^(-1)种植密度下种植了19个玉米品种,采集灌浆期和蜡熟期茎秆基部的高光谱图像,使用目标区域分割的方式自动进行光谱图像反射率校正和目标光谱曲线提取。对采集的样本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包裹式特征提取法提取光谱特征,并分别建立了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茎秆强度预测模型。通过对各特征提取方法和各模型交叉验证预测结果的对比,找到适于进行玉米茎秆强度检测的特征提取和建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PCA方法提取光谱特征具有明显的降维效果,但用PCA方法提取特征建立的PCR模型对玉米茎秆强度的预测效果一般,用包裹式特征提取方法建立的PLSR模型在灌浆期和蜡熟期的模型预测效果均优于PCR模型,模型的剩余预测残差(RPD)在2.90~3.93之间,可以用于定量分析预测茎秆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强度 折断力 高光谱成像 主成分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药用玻璃瓶缺陷生成方法及应用
3
作者 陈宏彩 程煜 任亚恒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0,共6页
目的为了克服药包玻璃瓶缺陷样本不足带来的缺陷检测模型精度不准的问题,提出改进StyleGAN2-ADA的缺陷样本生成方法,提升模型鲁棒性。方法首先,基于StyleGAN2-ADA算法,在无缺陷图像集上训练网络模型并作为骨干。其次,在骨干网络上添加... 目的为了克服药包玻璃瓶缺陷样本不足带来的缺陷检测模型精度不准的问题,提出改进StyleGAN2-ADA的缺陷样本生成方法,提升模型鲁棒性。方法首先,基于StyleGAN2-ADA算法,在无缺陷图像集上训练网络模型并作为骨干。其次,在骨干网络上添加缺陷感知残差块,生成缺陷掩码,在少量的缺陷图像数据集上训练网络模型操纵掩码区域的特征,模拟缺陷图像生成过程,合成缺陷图像。最后,采用YOLOv7检测网络验证该样本生成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量正常图像和少量缺陷图像基础上生成逼真且多样性的缺陷图像,应用该缺陷样本合成方法丰富数据集后,西林瓶缺陷检测平均准确率(mAP)达到97.3%,较原始数据集合和StyleGAN2-ADA算法分别提高了33.1%和4.1%。结论该图像生成方法可以在少量缺陷样本下生成高质量的缺陷图像,优化不均衡数据集,增强模型训练的稳定性,提高药用玻璃包装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包玻璃瓶 图像生成 StyleGAN2-ADA 缺陷检测 YOLOv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可控的转换变换心电信号去噪方法
4
作者 李晓云 黎彤亮 +1 位作者 赵环宇 黄世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4,共7页
针对心电信号在去除噪声时不可控误差引起的幅值和形态变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可控的转换变换心电信号去噪方法。通过转换变换可以获取心电信号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通过对特征波形和高频噪声处设置不同的误差界可有效滤除高频噪声... 针对心电信号在去除噪声时不可控误差引起的幅值和形态变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可控的转换变换心电信号去噪方法。通过转换变换可以获取心电信号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通过对特征波形和高频噪声处设置不同的误差界可有效滤除高频噪声,并将特征波的重构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对低频分量进行cubic插值可以获得更加光滑的基线漂移。从而可改善去噪引起的形态改变。在MIT-BIH数据库的心电图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滤除基线漂移和高频噪声,同时特征波形的幅值和形状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与对比方法相比,去噪后心电信号的信噪比、均方根误差、归一化相关系数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去噪 转换变换 基线漂移 高频噪声 信噪比 均方根误差 归一化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最优化的轨迹数据L_(∞)-PLA压缩算法
5
作者 赵环宇 孙国豪 +2 位作者 黎彤亮 杨坚 庞超逸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4-582,共9页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巨量的轨迹数据被实时收集,给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分析带来挑战.基于分段线性近似(piecewise linear approximation,PLA)的数据压缩技术因具有简单直观、压缩存储低和传输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和研究.针对现...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巨量的轨迹数据被实时收集,给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分析带来挑战.基于分段线性近似(piecewise linear approximation,PLA)的数据压缩技术因具有简单直观、压缩存储低和传输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和研究.针对现有轨迹PLA压缩方法不能最优化地在线压缩多维数据的现状,在最大误差限定(maximum error bound,记为L_(∞))下提出多维轨迹数据的最优化PLA压缩问题(记为m DisPLA_(∞)),并给出一种在线MDisPLA算法予以解决.该算法利用“分治-融合”的策略扩展一维最优化PLA算法,以最优化地压缩多维轨迹数据.MDisPLA算法具有线性时间复杂性,可以生成最少的不连续分割,且可以保证生成直线表示的质量,即原始数据点和对应解压缩点之间的同步误差具有上界.通过与基于同步距离锥交(cone intersection using the synchronous Euclidean distance,CISED)的轨迹压缩算法进行理论和实验比较,验证了MDisPLA算法是稳健的,可生成具有保质性的直线表示.MDisPLA算法以更低的内存消耗,较CISED算法提高了14倍左右的处理速度,降低了约48%的分割个数和10.5%的存储个数.MDisPLA算法在保证压缩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处理速度和降低了存储空间,整体上优于CISE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理论 时间序列 轨迹数据 压缩算法 分段线性近似 最大误差限定 同步误差限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董佳 王志强 +2 位作者 盖素丽 檀改芳 吴青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6-201,共6页
针对大规模农田不同灌区的灌溉需求,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实现灌溉设备和施肥设备的集中控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设备监控、轮灌计划及系统参数设定;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实现水肥精准灌... 针对大规模农田不同灌区的灌溉需求,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实现灌溉设备和施肥设备的集中控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设备监控、轮灌计划及系统参数设定;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实现水肥精准灌溉。经试验验证:模拟量理论输出值与实际输出值的最大误差为7.5%;压力传感器输出值与模拟量输入值的最大误差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灌溉 人机交互 CAN总线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s-GA模型的微灌系统管网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颖 郑荣伟 +1 位作者 齐艳芳 陈宏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5,88,共6页
为了优化农业管道输水灌溉中管网的组合方式,提高灌溉效益,节约灌溉成本,在不限定灌溉面积的假设下,以支、毛管的标准段数为决策变量,以系统允许的最大压力差和构成管网的最低管道数目为约束条件,以单位面积的管材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 为了优化农业管道输水灌溉中管网的组合方式,提高灌溉效益,节约灌溉成本,在不限定灌溉面积的假设下,以支、毛管的标准段数为决策变量,以系统允许的最大压力差和构成管网的最低管道数目为约束条件,以单位面积的管材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耦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满足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不同管径支管的标准段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当毛管双向铺设时,单位面积的管材成本达到最低,最低值为8755.7元/hm^(2),灌溉面积为24.15 hm^(2),管网水头差达到系统允许的97.6%~99.7%;与毛管单向铺设相比,每公顷的管材成本降低了6.5%,灌溉面积增加了103%。与已有文献相比,每公顷成本降低了5%,灌溉面积增加了23%。因此支持向量机耦合遗传算法可以较好地优化管网设计,为农业节水灌溉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网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最优组合 成本最低 灌溉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