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任慧媛 徐月清 +4 位作者 武变英 臧晓霞 申文增 李立平 孙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通过术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对兔结膜瘢痕的影响,确立适宜用药浓度和时间,为MMC治疗翼状胬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实验部分:60只青紫蓝兔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MMC组。将兔双眼内眦侧角结膜缘结膜瓣切... 目的通过术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对兔结膜瘢痕的影响,确立适宜用药浓度和时间,为MMC治疗翼状胬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实验部分:60只青紫蓝兔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MMC组。将兔双眼内眦侧角结膜缘结膜瓣切开,结膜瓣下贴敷浸有不同药物的棉片,冲洗后再制造角膜创面(逆行术式)。术后进行光镜、电镜观察。(2)临床应用:翼状胬肉患者 65眼行逆行术式,术中应用 0. 2 mg/ml MMC 3 min。结果 0. 2 mg/ml MMC能有效抑制家兔结膜纤维组织增生,无角膜、巩膜并发症;病人术后随访6~22月未见复发和角膜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0.2mg/ml MMC 3 min,能有效抑制结膜纤维组织增生,对角膜和巩膜无损害;逆行术式可有效地保护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MMC 动物实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韦旭 孙继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DR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2004年9月—2007年3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对比两...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DR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2004年9月—2007年3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和高血压病程。结果(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最高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DR的危险性随着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空腹最高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128.87、107.14、58.81,P<0.01);(2)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的危险性有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χ2=22.29、23.54,P<0.01);(3)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58.99,P<0.01)。结论空腹血糖、空腹最高血糖、糖尿病病程及收缩压为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DR的危险性有随空腹血糖、空腹最高血糖水平的升高,DM病程延长,收缩压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2型 危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角膜溃疡为首诊的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五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1689-1690,共2页
目的探讨以角膜溃疡为首诊的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10眼)硫酸二甲酯化学烧伤致角膜溃疡的患者彻底冲洗结膜囊,局部处理给予抗感染、解毒等治疗。结果5例患者全部治愈,恢复原来视力,康复出院。结论硫... 目的探讨以角膜溃疡为首诊的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10眼)硫酸二甲酯化学烧伤致角膜溃疡的患者彻底冲洗结膜囊,局部处理给予抗感染、解毒等治疗。结果5例患者全部治愈,恢复原来视力,康复出院。结论硫酸二甲酯入眼易引起眼痛、灼伤感或异物感、流泪、睁眼困难及睫状充血,应迅速冲洗结膜囊,再行对症及全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中毒 硫酸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巧玲 陈卫东 郝红燕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证实在先天性青光眼常规手术失败的儿童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 C(mitomycin- C,MMC)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9例 (9眼 )曾行常规手术失败的先天性青光眼儿童在小梁切除术中一次应用 MMC棉片 (0 .2 g· L- 1 )置于手术... 目的 证实在先天性青光眼常规手术失败的儿童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 C(mitomycin- C,MMC)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9例 (9眼 )曾行常规手术失败的先天性青光眼儿童在小梁切除术中一次应用 MMC棉片 (0 .2 g· L- 1 )置于手术创面 5 min,平均随访时间 17.6 4mo± 8.41mo(0 .2 5~ 36 mo)。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4.0 0± 0 .6 3k Pa(3.0 7~4.93k Pa) ,术后平均眼压 1.83± 0 .10 k Pa(1.38~ 2 .0 3k Pa) ,均保持了术前的视力水平 ,成功率 88.89% (8眼 )。基本成功率 11.11% (1眼 )。常见并发症浅前房 8眼 (88.89% )。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 MMC治疗在常规手术失败的先天性青光眼儿童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