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CM5和p16^(INK4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晓燕 何琳 孙志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讨HPV 16感染的子宫颈癌中MCM5与p16^(INK4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PV 16感染正常子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 1与CIN 2~3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CM5、... 目的探讨HPV 16感染的子宫颈癌中MCM5与p16^(INK4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PV 16感染正常子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 1与CIN 2~3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CM5、p16^(INK4A)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MCM5、p16^(INK4A)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χ~2=-6.589,P<0.001;χ~2=-4.349,P<0.001);且随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57.141,P<0.001;χ~2=47.628,P<0.01);子宫颈癌中MCM5 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Ⅰa~Ⅰb期明显低于Ⅱa~Ⅱb期(χ~2=-4.93,P<0.01),其表达随病理分级降低而降低(χ~2=-4.017,P<0.01);子宫颈癌中p16^(INK4A)mRNA表达随病理分级的降低而降低(χ~2=8.560,P<0.01);MCM5、p16^(INK4A)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最明显;MCM5和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7)。结论子宫颈癌中MCM5和p16^(INK4A)高表达,MCM5可较好的反应子宫颈的恶性增生,与p16^(INK4A)联合检测对完善CIN分级及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P16^INK4A MC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孙燕茹 屈慧启 +3 位作者 王晓娟 田会欣 郄聪慧 朴香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953-2956,2960,共5页
目的:分析千金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千金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分析千金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千金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金刚藤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与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盆腔肿块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白带恢复正常时间、下腹坠胀缓解时间比较对照组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检测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检测水平比较对照组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千金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腹痛、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金刚藤胶囊 千金胶囊 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