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燕 王颖 +4 位作者 王彬 王子平 张湘茹 储大同 孙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靶向药物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对18例资料完整的NSCLC脑转... 背景与目的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靶向药物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对18例资料完整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发生脑转移后均口服吉非替尼250mg/天,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其中12例患者做了脑部放疗(A组),另6例单纯服用吉非替尼(B组)。结果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总有效率为27.8%,疾病控制率为88.9%(1例CR,4例PR,11例SD,2例PD)。未观察到疗效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是否做过脑部放疗等临床特点有相关性。中位随访期6月(1~24月),两组患者生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可耐受,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有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靶向治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田津生 张怡静 +2 位作者 冯晓燕 张国英 李保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38-314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36例,分为F60组(使用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0)和CA130组(使用低通量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CA130),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后患...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36例,分为F60组(使用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0)和CA130组(使用低通量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CA130),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尿毒症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治疗8个月后,F60组患者CRP、IL-6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高通量合成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肾透析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析膜对血透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津生 徐金升 张怡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93-25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54例,分为醋酸纤维素膜(CA130)组、低通量聚砜膜(F6)组及高通量聚砜膜(F60)组,另选取30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54例,分为醋酸纤维素膜(CA130)组、低通量聚砜膜(F6)组及高通量聚砜膜(F60)组,另选取30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作为非透析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透析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透析组患者透析前及非透析组患者CRP、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F6组及F60组透析后CRP、IL-6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30组透析后CRP、IL-6水平与透析前相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这种炎症状态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有关,而采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并不增加这种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微炎症状态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逆转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崔丽君 张丽 +6 位作者 谈丽丽 王锋 王志禄 许哲通 李万玲 贾军正 郭文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进行造模。5周后将造模成功者再分为CHF组和CEPO组,后者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进行造模。5周后将造模成功者再分为CHF组和CEPO组,后者腹腔注射CEPO50μg/kg,2次/周,CHF组和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5),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LVW/BW也显著升高(P<0.05)。与CHF组相比,CEPO组LVSP、±dp/dtmax均显著升高,而LVEDP则显著降低(P<0.05),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LVW/BW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CEPO可通过降低血浆BNP水平、减轻左心室重构来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 B型脑钠肽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羟基喜树碱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锦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27-1728,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HFL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化疗方案为羟基喜树碱3mg/m2d1-10,5-氟尿嘧啶200mg/m2d1-10,亚叶酸钙15mg/m2d1-10;对照组化疗... 目的观察小剂量HFL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化疗方案为羟基喜树碱3mg/m2d1-10,5-氟尿嘧啶200mg/m2d1-10,亚叶酸钙15mg/m2d1-10;对照组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200mg/m2d1-10,亚叶酸钙15mg/m2d1-10,连续3~4周为1周期,治疗2~3个周期(为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试验组38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具有可评价者35例,有效27例,有效率为77.1%;对照组37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具有可评价者33例,有效17例,有效率为5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羟基喜树碱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有效率较高,适合于老年体弱及术后复发的晚期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小剂量 输注 静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急性重症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春鹏 赵卫东 耿得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387-1388,共2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0月入住我院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A组)和标准治疗组+无创正压通气与氯胺酮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0月入住我院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A组)和标准治疗组+无创正压通气与氯胺酮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hB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值、痰液中硝酸盐/亚硝酸盐(NO3/NO2)、呼吸频率(R)与A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与氯胺酮治疗重症哮喘患者,不但能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气管插管的需求,而且能减轻患者与呼吸机相拮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无创正压通气 哮喘 急性重症 血气分析 硝酸盐/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逢春 祁艳艳 +7 位作者 张敬 高兵 王雪红 赵凤丽 王素丽 方之勇 乔淑冬 毕齐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7期657-663,共7页
目的研究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非劣效性设计的临床研究,在国内21个中心入组发病21~90 d的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 目的研究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非劣效性设计的临床研究,在国内21个中心入组发病21~90 d的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每晚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和对照组(每晚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服药及随访共52周。比较两组的卒中复发率(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和TIA)、主要负性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共入组567例患者,试验组287例,对照组28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卒中复发率(4.53%vs 4.29%,P=0.8454),MACE发生率(1.05%vs 1.07%,P=1.0000)及全因死亡率(0 vs 0.36%,P=0.4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劣效检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卒中和(或)TIA复发率差值为-0.0011,95%CI为-0.0300~0.0278。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vs 3.21%,P=0.4045),其中1例胃溃疡出血发生在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vs 0.71%,P=0.2434),严重不良事件包括骨折1例,卒中复发后死亡1例,均发生在对照组。结论每日口服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程度有相对较轻的倾向,预防卒中复发的效果不劣于每日口服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轻型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报道一例
8
作者 张霞 吴瑞格 周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IGA肾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