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霉素、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1b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丁淑玉 李亚伟 +5 位作者 杨新丽 闫海燕 杨慧卫 尚庚 潘晓 张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红霉素、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BO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 目的探讨红霉素、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BO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红霉素、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呼吸时间比(Ti/Te)、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RR、Ti/Te、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VT、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RR、VT、Ti/Te及血清IFN-γ、IL-4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红霉素、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BO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红霉素 布地奈德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热疗辅助常规治疗类炎性胸腔积液对患者肺通气功能和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芳 姜国荣 +5 位作者 王紫汀 闫姗姗 肖剑 董维维 李丹华 李润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3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结合常规方法治疗对类炎性胸腔积液患者炎性反应、肺功能情况、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类炎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结合常规方法治疗对类炎性胸腔积液患者炎性反应、肺功能情况、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类炎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联合深部热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炎性指标、肺功能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热疗结合常规方法治疗类炎性胸腔积液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积液吸收,提高抗感染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热疗 类炎性胸腔积液 肺功能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紫汀 赵芳 +4 位作者 姜国荣 王建 陈景 邰艳秒 孙砚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8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深部热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5 d为1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胸腔积液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情况。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且研究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疗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热疗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特点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砚诚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7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诊断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诊断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特点。结果经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有大部分患者有吸烟史,患者还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等,经痰培养试验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阳性率高。影像学检查显示,约79%以上的患者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胸片无特征性结核表现,所以在临床诊断上容易误诊。结论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复杂多变,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被漏诊,所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时候要认真、仔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诊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