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联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循环内皮细胞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孔祥慧 田曦嘉 马立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联合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循环内皮细胞(CEC)对冠心病患者心肌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检查无心... 目的研究磁共振联合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循环内皮细胞(CEC)对冠心病患者心肌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检查无心血管疾病者为对照组(6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心脏MRI检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vWF、CEC水平与心肌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首过灌注时间、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节段射血分数(rEF)、首过灌注最大上升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vWF、CEC水平与rEDV、rESV、首过灌注时间、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呈正相关性,与rEF、首过灌注最大上升斜率呈负相关性(P<0.05,P<0.01)。有存活心肌患者rEDV、rESV、vWF、CEC显著低于无存活心肌患者,rEF显著高于无存活心肌患者(P<0.01)。磁共振、vWF、CEC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5.0%,磁共振、vWF、CEC单独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5.0%、75.0%、80.0%,联合诊断显著高于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0.886~0.951)。结论外周血vWF、CE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心肌活性及左心室功能具有相关性,联合磁共振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对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von Willebrand因子 内皮细胞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胺碘酮、三磷酸腺苷致心跳骤停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振祥 李爱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21-121,共1页
静脉注射胺碘酮、三磷酸腺苷致心跳骤停一例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任振祥,李爱民近年来,国内已有单用胺碘酮、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静注)引起心跳骤停的报道,而两药并用致此后果的报告尚未见到。我科收治1例阵发性... 静脉注射胺碘酮、三磷酸腺苷致心跳骤停一例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任振祥,李爱民近年来,国内已有单用胺碘酮、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静注)引起心跳骤停的报道,而两药并用致此后果的报告尚未见到。我科收治1例阵发性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间动(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胺碘酮 三磷酸腺苷 心跳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血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袁晋青 靳翠彬 +9 位作者 陈纪林 高润霖 陈珏 戴军 乔树宾 尤士杰 吴元 秦学文 杨跃进 姚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观察和评估国人在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3 0 5例符合入选标准并接受封堵器治疗的患者 ,男性 2 2 9例 ,女性 76例。其中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 :观察和评估国人在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3 0 5例符合入选标准并接受封堵器治疗的患者 ,男性 2 2 9例 ,女性 76例。其中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者 (诊断组 ) 161例 ,而接受PCI者 (PCI组 ) 14 4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 10 0mg/d及氯吡格雷 75mg/d。通过采用经股动脉途径的Judkins技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主要安全终点为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包括 :任何需要血管外科治疗 ,外周动脉的PCI或需超声引导的加压如假性动脉瘤 ,需输血的严重出血 ,腹膜后血肿 ,血栓形成或远端脉搏消失 ,腹股沟感染 ,明显腹股沟血肿 ,死亡。结果 :①诊断组及PCI组 ,成功放置封堵器分别为 98 8%和 98 6% (P >0 0 5 ) ,即刻止血分别为 96 9%和 94 4%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封堵器放置失败的所有患者经手工压迫和压力绷带包扎均成功止血。诊断组 7例 ,PCI组 8例( 4 4%vs 5 6% ,P >0 0 5 )必须经压力绷带包扎方能完全止血 ;② 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 0 98% ) ,诊断组 1例 ,PCI组 2例 ,其中 1例死亡。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诊断组 0 6% ,PCI组 1 4% ,P >0 0 5 )。结论 :在诊断性造影和PCI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封堵器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 止血 患者 临床应用 结论 终点 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控起搏器20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任振祥 李爱民 +2 位作者 曹世涛 寇建会 孙正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根据患者病情程控起搏器工作参数,使起搏器最大限度地适应患者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适当降低起搏频率使11例患者尽量维持自身心律;适当提高起搏频率抑制室性早搏2例,改善起搏器综合征1例;降低输出电压或脉宽消除胸部肌肉抽搐... 目的:根据患者病情程控起搏器工作参数,使起搏器最大限度地适应患者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适当降低起搏频率使11例患者尽量维持自身心律;适当提高起搏频率抑制室性早搏2例,改善起搏器综合征1例;降低输出电压或脉宽消除胸部肌肉抽搐3例;增加输出能量解决电极微脱位致阀值升高1例;降低感知灵敏度消除肌电感知1例;延长心房不应期消除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MT)1例。结果:全部患者经上述程控均减轻或消除相应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根据患者病情程控起搏器工作参数,可减轻或消除相应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程控起搏器 心脏病 冠心病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