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腰肌平面阻滞对中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
1
作者 黄瑾 王晟昱 +7 位作者 韩亚楠 乔琳珊 袁利娟 白艳辉 陈旭 刘一博 宋立杰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腰肌平面阻滞对中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术后镇痛效果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40~7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0.25...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腰肌平面阻滞对中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术后镇痛效果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40~7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0.25%罗哌卡因组(R1组)、0.375%罗哌卡因组(R2组)、0.5%罗哌卡因组(R3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三组分别采用0.25%、0.375%和0.5%罗哌卡因10 ml行髂腰肌平面阻滞。三组均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分别于入PACU、术后2、4、6、24和48 h时评估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48 h内地佐辛用量、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和头晕、尿潴留、恶心呕吐、神经损伤、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院内跌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R1组比较,R2和R3组术后2、4、6和24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减少(P<0.05),术后2、4和6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R3组术后2、4和6 h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降低(P<0.05),R2和R3组术后地佐辛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R2组比较,R3组术后6 h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0.375%罗哌卡因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中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优于0.25%和0.5%罗哌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髂腰肌平面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股四头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应用雷米芬太尼实施“快通道”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丁彦玲 董振明 赵沛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快通道” 雷米芬太尼 麻醉应用 临床观察 OPCABG 血液动力学 心脏外科 早期拔管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手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彦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 外科手术 麻醉 循环稳定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姜卜维 马凤丹 +7 位作者 黄瑾 张珈硕 韩亚楠 王晟昱 宋立杰 柳进宁 赵克非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9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9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PB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N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IP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IP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FN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FN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采用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估术前、术后1、2、3 d的恢复质量。记录术后12、24、48 h最高VAS(VAS_(max))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测试(MMT)评分。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穿刺部位感染和局麻药中毒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头晕、恶心呕吐、深静脉血栓和谵妄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FNB组比较,IPB组术后1、2、3 d QoR-15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FNB组比较,IPB组术后12、24 h股四头肌MMT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VAS_(max)疼痛评分、术后48 h股四头肌MMT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神经阻滞等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加速患者康复,效果优于股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平面阻滞 股神经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洋 杨明玉 +5 位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刘蕊 董星 任京天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30例。I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腰肌平面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F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两组均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5 ml。随后两组均行全麻。术后若患者VAS疼痛评分≥4分,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记录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MMT)分级。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补救镇痛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头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I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 h MMT分级明显升高(P<0.05),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补救镇痛率、患者满意率、术后48 h MM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保留患者运动能力,安全性较好,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腰肌平面阻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肌管阻滞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或胫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春光 刘蕊 +5 位作者 李艳军 李永旺 王旭伟 胡蕴伟 李艳青 赵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或选择性胫神经阻滞(T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或选择性胫神经阻滞(T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PACK组(I组)和TNB组(T组)。I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IPACK,T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TNB。I组与T组完成IPACK或TNB后行ACB,并留置神经周围导管,术后连接患者自控神经阻滞镇痛泵。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时,患者按压镇痛泵,30 min未缓解,皮下注射羟考酮5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 h腓总神经运动阻滞情况及术前、术后24、48、72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1~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及步行距离。记录术后72 h内患者补救镇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I组腓总神经运动阻滞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两组不同时点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3 d步行距离及术后1~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B联合IPACK或TNB均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地术后镇痛,但IPACK对运动功能影响小于T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 胫神经阻滞 收肌管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金立 闫红丽 张艺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行急诊开腹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苏醒质量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肝胆科急诊行开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完成后缓慢静脉滴...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行急诊开腹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苏醒质量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肝胆科急诊行开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完成后缓慢静脉滴注或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1、盐酸羟考酮0.1 mg·kg-1,15 min内滴完;对照组滴入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麻醉诱导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结束后1 min(t2)、拔管结束后10 min(t3)、拔管结束后30 min(t4)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评价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观察记录患者t1、t2、t3、t4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镇静评分(Ramsay)等;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检测t0、t1、t3、t4时点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浓度和血糖(Glu)浓度。结果治疗组在t1、t2、t3时SBP、DBP、H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t2、t3、t4时VAS评分、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所有时间点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困倦发生率相似,且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P>0.05);t1、t3及t4时血浆Cor、E、NE、Glu浓度较t0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Cor、E、NE、Glu血浆浓度在t1、t3及t4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可为开腹手术患者提供更稳定血流动力学环境,减轻疼痛反应及躁动发生程度,减轻拔管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 羟考酮 腹部闭合损伤 联合麻醉 苏醒期 躁动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100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金立 白艳辉 +3 位作者 贾军 王鹏 王磊 杨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盐酸羟考酮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盐酸羟考酮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患者入镜前(t_1)、入镜后1 min(t_2)、入镜后3 min(t_3)、入镜后5 min(t_4)、退镜时(t_5) 5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体动例数,观察麻醉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及丙泊酚用量情况。结果盐酸羟考酮组MAP在t_2、t_3、t_4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个时间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盐酸羟考酮组RR、SpO_2在t_2、t_3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盐酸羟考酮组丙泊酚注射液使用剂量明显减少,患者意识恢复较快,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体动的例数减少,镇痛、镇静效果良好。结论羟考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注射液麻醉可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盐酸 丙泊酚 无痛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彦玲 韩爱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连续硬膜外阻滞 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 钩椎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丛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明玉 刘蕊 +6 位作者 杨洋 马凤丹 姜卜维 董星 袁栋欣 柳进宁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观察腘丛神经阻滞(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目的观察腘丛神经阻滞(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PB联合ACB组(P组)和ACB组(A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P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后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PPB,A组单纯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总量和手术时间。记录术后4、8、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1、2、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术后4、8、24 h患肢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P组术后4、8、24、48、72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时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明显增大(P<0.05),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肢运动阻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术后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院内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腘丛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不影响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丛神经 收肌管 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 被引量:24
11
作者 周春兰 王超 +2 位作者 王兰 曹哲丽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65~79岁,体重46~68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羟考酮1组(O1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65~79岁,体重46~68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羟考酮1组(O1组)、羟考酮2组(O2组)、羟考酮3组(O3组)及对照组(C组)。O1、O2、O3组分别静脉注射羟考酮0.025、0.05、0.075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 min后四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术中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依托咪酯0.1 mg/kg。记录胃镜检测时间;追加依托咪酯的情况;记录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肌震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O1、O2和O3组追加依托咪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O2和O3组追加依托咪酯例数明显少于O1组(P<0.05)。O1、O2和O3组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和肌震颤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O2和O3组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和肌震颤发生率明显低于O1组(P<0.05)。O3组呼吸抑制和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C、O1和O2组(P<0.05)。结论羟考酮0.025、0.05、0.075 mg/kg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其中羟考酮0.05 mg/kg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依托咪酯 胃镜检查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4 位作者 黄瑾 张珈硕 杨明玉 杨洋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8-1000,共3页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血管系统代偿能力较差,气管插管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甚至导致全麻诱导期间发生心脑血管意外[1],因此,麻醉诱导时需要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抑制气管插管反应[2]。阿芬太尼是作用于μ阿片受体的芬太...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血管系统代偿能力较差,气管插管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甚至导致全麻诱导期间发生心脑血管意外[1],因此,麻醉诱导时需要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抑制气管插管反应[2]。阿芬太尼是作用于μ阿片受体的芬太尼衍生物,其起效快、代谢快,且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呛咳、痛觉敏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其他阿片类药物[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阿芬太尼 Μ阿片受体 心脑血管意外 代偿能力 心动过缓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于 王泽广 +2 位作者 黄凡 缪妍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34例2017年8—11月行宫腔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6~74岁,体重45~58 kg,ASAⅡ或Ⅲ级。静脉给予0.06 mg/kg羟考酮,2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患者意识消失... 目的观察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34例2017年8—11月行宫腔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6~74岁,体重45~58 kg,ASAⅡ或Ⅲ级。静脉给予0.06 mg/kg羟考酮,2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宫腔镜检查。采用Dixon's up-and-down法计算依托咪酯的ED50。设定依托咪酯0.2 mg/kg为初始剂量,如果检查中出现皱眉或体动反应,下一患者增加剂量,反之降低剂量,相邻剂量比为1∶1.2。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依托咪酯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ED50为0.21 mg/kg(95%CI 0.18~0.25 mg/kg)。结论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ED50为0.2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依托咪酯 宫腔镜 老年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