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胡美丽 张倩 +5 位作者 申斗 李红丽 刘跃华 杨雯 杨金兰 顾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06-2713,共8页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医防融合”“医防协同”“防治结合”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文献,筛选出对医共体、医联体等整合型服务体系案例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文献18篇,案例15个。基于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支持要素确定系统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功能整合、规范整合为条件变量,以良好医防融合效果为结果变量,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的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结果共有4条组态路径能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4条路径分别符合多层面整合型、中微观整合型路径,同时得出以下结果:(1)依托整合型服务体系开展医防融合更为有效,在整合型服务体系下存在多种路径可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服务整合对提升医防融合效果起着基础保障作用;(3)对提升医防融合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和功能整合相关政策指标设置尚不健全。结论(1)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中国特色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充分发挥服务整合的基础保障作用;(3)参考多层面整合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均衡设置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指标,同时完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以及支持要素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管理 医防融合 整合型服务体系 定性比较分析 彩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分子分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健 张旭 +3 位作者 田茹 郭瑞峰 梁化印 董红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对乳腺导管内癌进行分子分型。方法收集50例乳腺导管内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CK5/6、CK8、CK18、34βE12、p63、S-100、SMA、CD10、CD117、EGFR、ER、PR和HER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按照免疫...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对乳腺导管内癌进行分子分型。方法收集50例乳腺导管内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CK5/6、CK8、CK18、34βE12、p63、S-100、SMA、CD10、CD117、EGFR、ER、PR和HER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按照免疫表型分为5种类型:腺腔A型(ER+/PR+/HER2-)、腺腔B型(ER+/PR+/HER2+)、正常乳腺样型(ER-/PR-/HER2-且不表达基底/肌上皮标记及EGFR)、HER2过表达型(ER-/PR-/HER2+)和基底细胞样型(ER-/PR-/HER2-,且至少表达一种基底型角蛋白和(或)肌上皮标记物或EGFR)。结果腺腔A型16例(32%),腺腔B型19例(38%),HER2过表达型13例(26%),基底细胞样型2例(4%),无正常乳腺型。2例基底细胞样型,均表达CK5/6、CD117,例1同时表达SMA,例2表达CK8、CK18、34βE12、S-100,均为高级别导管内癌。结论乳腺导管内癌可按免疫表型进行分子分型,部分导管内癌具有与基底细胞样癌相同的免疫表型,可能是基底细胞样癌的前驱病变,其诊断依赖于免疫组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 导管内癌 免疫表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AR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健 张旭 +4 位作者 田茹 刘艺 董红梅 郭瑞峰 梁化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AR在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ER、PR在17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组:(1)AR状态分组:AR阳性组和AR阴性组;(2)ER、PR状态分组:En组(ER、PR均阴性)、Ep组[ER和(或)PR阳性];(3)AR、E... 目的探讨AR在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ER、PR在17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组:(1)AR状态分组:AR阳性组和AR阴性组;(2)ER、PR状态分组:En组(ER、PR均阴性)、Ep组[ER和(或)PR阳性];(3)AR、ER、PR联合分组:En-AR+(En组且AR阳性)、En-AR-(En组且AR阴性)、Ep-AR+(Ep组且AR阳性)、Ep-AR-(Ep组且AR阴性),其中En-AR-又称为均阴性组,其他三组统称为部分或完全阳性组。不同分组方法比较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p组AR阳性率62.8%(54/86),En组AR阳性率37.9%(33/8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AR阳性组体积小、核分裂少、组织学分级低(P<0.05);En-AR-组表现为核分裂多、组织学分级高(P<0.01),此外En组内AR阳性者核分裂少、组织学分级低(P<0.05),Ep组内AR阳性者临床分期高(P=0.000),En-AR+、Ep-AR+、Ep-AR-比较均无差异。结论AR在不同激素状态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不同,ER、PR均阴性乳腺癌表达AR者预后较好,ER、PR阳性乳腺癌表达AR者临床分期高。在选择针对性药物时应考虑到不同激素受体状态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受体 雌激素 P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预防及早期诊断:附60例报告 被引量:8
4
作者 葛惠 徐月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4,共1页
早产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年来本院共收治早产儿ICH 6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一般资料 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月我科共收治早产儿193例,60例经临床诊断。
关键词 颅内出血 早产儿 预防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