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涞源县支家庄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国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42-345,共4页
支家庄铁矿是夕卡岩型矿床。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观察研究,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成矿作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矿床成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主要赋矿围岩为高于庄组白云岩;黑云母花岗岩为同熔型花岗岩... 支家庄铁矿是夕卡岩型矿床。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观察研究,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成矿作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矿床成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主要赋矿围岩为高于庄组白云岩;黑云母花岗岩为同熔型花岗岩类,其成岩年龄为147Ma;成矿作用主要是接触交代作用,通过接触交代作用在内带形成一套钙夕卡岩,在外带形成一套镁夕卡岩,铁矿体主要赋存于外带蛇纹石夕卡岩中。母岩暗色矿物的钠长石化(即母岩的退色蚀变)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矿石物质成分、围岩蚀变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床经历了简单夕卡岩期(高温阶段)、复杂夕卡岩期(中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期(中低温)的演变过程,磁铁矿化主要发生于复杂夕卡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分带 富集规律 矿床成因 支家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床构造控矿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超 牛树银 +6 位作者 马宝军 张福祥 孙爱群 王宝德 张建珍 马国玺 陈志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1-871,共11页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段,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拆离带上盘的次级断陷盆地中,是太行山北段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据最新勘探成果,重点分析了矿区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段,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拆离带上盘的次级断陷盆地中,是太行山北段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据最新勘探成果,重点分析了矿区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讨了构造控矿模式,得出矿床受侵位于断陷盆地中的闪长玢岩体及其与之相关的断裂构造体系和强烈围岩蚀变带所控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浮图峪等矽卡岩型铁、铜矿-合儿沟等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多金属矿床,具典型的系列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成矿作用 构造控矿 控矿模式 木吉村铜(钼) 矿床 河北涞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多金属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超 王宝德 +8 位作者 牛树银 张福祥 马宝军 张建珍 孙爱群 王海涛 马国玺 陈志宽 王自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木吉村铜(钼)矿田位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主要由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外围热液脉型铅锌矿构成,是河北省目前探明的唯一大型铜(钼)多金属矿田... 木吉村铜(钼)矿田位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主要由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外围热液脉型铅锌矿构成,是河北省目前探明的唯一大型铜(钼)多金属矿田,找矿远景巨大。鉴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在研究矿床成因和指导找矿中的重要作用,对木吉村矿田主要矿床矿石中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钼矿、磁铁矿、石英和石膏等单矿物进行了硫、铅、碳、氢、氧、硅、铼等同位素测定、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矿田中硫同位素主值域δ34S=-3.5‰~3.2‰,主平均值为0.3‰;铅同位素206 Pb/204 Pb=15.566 0~17.072 0,平均为16.547 0,207Pb/204Pb=15.031 0~15.523 0,平均为15.258 0,208 Pb/204 Pb=36.292 0~37.375 0,平均为36.721 0;碳同位素δ13 C为-2.94‰^-2.18‰,平均为-2.62‰;硅同位素δ30 SiNBS-28值域为-0.3‰~0.2‰,平均0.0‰;辉钼矿w(Re)为(23.65~266.50)×10-6,平均值为142.33×10-6;δ18 OH2O值为-10.64‰~7.70‰,极差为18.34‰,平均值为-1.47‰,较标准岩浆水值稍低,δD值为-148.4‰^-89.0‰,极差为59.4‰,平均值为-113.7‰,略低于岩浆岩δD值域。从而认为,木吉村矿田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部分来自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 铜(钼)矿床 木吉村矿田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床蚀变分带过程中元素迁移定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超 牛树银 +8 位作者 张建珍 马宝军 张福祥 孙爱群 王宝德 张醒 张浩亮 马国玺 陈志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18-2130,共13页
为了研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拟推流体演化规律,笔者通过对赋矿闪长玢岩体的强硅化带、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中分别取样测试分析,利用Grant方程定量探讨了各蚀变带围岩中主量元素... 为了研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拟推流体演化规律,笔者通过对赋矿闪长玢岩体的强硅化带、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中分别取样测试分析,利用Grant方程定量探讨了各蚀变带围岩中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带入、带出特征,结果表明:岩浆初始热液流体富K而贫Na。相对原岩(蚀变弱的青磐岩化带),在各蚀变带中Fe2O3、MgO、P2O5和TiO2从深部强硅化带到浅部石英绢云母化带总体上由带出变为带入,SiO2、MnO则与上述大体相反,FeO在各蚀变带主体为带出元素。各稀土元素从深部向浅部石英绢云母化带带入特征明显,同时各蚀变带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上表现出斜率一致的右倾型特征,说明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Cu和Mo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富集尤为明显,其次在钾长石化带也明显富集,即海拔400~500m为主要的Cu、Mo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铜(钼)矿床 元素迁移 Grant方程 闪长玢岩 河北木吉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吉村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3
5
作者 马国玺 陈志宽 +4 位作者 陈立景 马晓凤 马金虎 提云生 窦玉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1-1111,共11页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矿床目前已探明为一大型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铁铜-热液脉型铅锌银"三位一体"多金属矿床。作者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矿床目前已探明为一大型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铁铜-热液脉型铅锌银"三位一体"多金属矿床。作者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表明,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山西断窿与燕山台褶带的过渡地带,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中。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为F4断裂,成矿母岩闪长玢岩与古火山构造关系密切。该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分带及矿化分带。其矿床成因主要为斑岩-矽卡岩型高(中)温热液矿床,以"多位一体"和多阶段成矿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特征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木吉村铜(钼)矿 涞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木吉村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超 王宝德 +7 位作者 牛树银 马国玺 张建珍 孙爱群 马宝军 陈志宽 张福祥 王自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89-1901,共13页
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河北省涞源县杨家庄镇木吉村,大地构造处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已探明为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 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河北省涞源县杨家庄镇木吉村,大地构造处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已探明为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钻孔不同深度矿心中5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测定,获得模式年龄变化范围(143.2±2.2)Ma^(144.9±2.3)Ma,加权平均值为(144±1)Ma;并计算得出等时线年龄为(143.8±1.2)Ma,可厘定成矿时限为燕山晚期,这与太行山中北段区域多金属成矿大爆发事件基本一致。此外,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矿石辉钼矿Re含量,表明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二氧化碳包裹体和气液固多相包裹体4种类型。液相成分和气相成分均以H2O为主,其中气态包裹体还可见CO2;成矿温度大体为中温,盐度为中低盐度;成矿物质来源于地球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成矿流体 铜(钼)矿床 河北木吉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钨矿化区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瑞玲 段超 +2 位作者 陈志宽 李伟 张志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1770,共10页
太行山北段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以发育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金矿床为主要特征,最近在南部赤瓦屋岩体内部发现新类型铜钨矿体.文章选择赤瓦屋岩体为对象,开展不同岩相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Pb测年工作,... 太行山北段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以发育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金矿床为主要特征,最近在南部赤瓦屋岩体内部发现新类型铜钨矿体.文章选择赤瓦屋岩体为对象,开展不同岩相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Pb测年工作,确定赤瓦屋岩体不同岩性的成岩时代,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赤瓦屋岩体有边缘相石英闪长岩、边缘相花岗闪长岩和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及晚期中酸性岩脉,其中铜钨矿化主要发育于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脉的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34±1)Ma、(133±1)Ma、(131±2)Ma和(128±1)Ma,表明赤瓦屋岩体不同岩相体形成于早白垩世(134-131Ma).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提出太行山北段晚中生代至少存在两期岩浆-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赤瓦屋岩体 铜钨矿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涞源杂岩体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春天 张丽 +3 位作者 赵海龙 王丽丽 杨鑫 马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679,共13页
涞源杂岩体是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作用强烈、成矿作用方式多样,许多矿产地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等"多型一体",成矿元素Mo、Cu、Fe、Pb、Zn、Au、Ag等共伴生。该杂岩体内已查明大型矿产... 涞源杂岩体是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作用强烈、成矿作用方式多样,许多矿产地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等"多型一体",成矿元素Mo、Cu、Fe、Pb、Zn、Au、Ag等共伴生。该杂岩体内已查明大型矿产地4处、中型矿产地5处,是河北省有色金属的主要集聚区。高侵位的超浅成闪长玢岩、流纹斑岩等小岩株控制了斑岩型铜钼矿,中深成中酸性侵入岩与矽卡岩型、热液型铁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赋矿围岩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钙矽卡岩与铜矿、镁矽卡岩与铁铅锌矿多金属关系密切。同时,本文对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矽卡岩叠加型、热液型等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涞源杂岩体的找矿勘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涞源杂岩体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木吉村髫髻山组安山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区域成岩成矿规律的指示 被引量:20
9
作者 段超 毛景文 +5 位作者 谢桂青 陈志宽 马国玺 王志敏 陈焘 李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66,共17页
太行山北段是中国东部中生代重要的成矿区带,髫髻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该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事件发生的时代和有关岩浆作用源区的信息。髫髻山组安山岩中锆石大多具有明显的核幔结构,LA-MCICP-MS测试得出,锆石幔部年龄为144~145Ma左右... 太行山北段是中国东部中生代重要的成矿区带,髫髻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该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事件发生的时代和有关岩浆作用源区的信息。髫髻山组安山岩中锆石大多具有明显的核幔结构,LA-MCICP-MS测试得出,锆石幔部年龄为144~145Ma左右,核部年龄为2.08~2.65Ga。两组锆石年龄中,前者代表了髫髻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两件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5.28±0.44Ma和144.61±0.76Ma;后者年龄与华北克拉通在前寒武纪增生变质等演化时代一致,揭示出火山岩形成过程中华北克拉通古老地壳的参与。对应两组年龄,锆石Hf同位素特征也明显的分为两组,中生代εHf_(l)值集中于-25^-10之间,表现为壳幔混合源区特征;新太古代—古元古代εHf_(1)值集中于0~10之间,表现为地壳增生的特征,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的演化时代相一致。结合已有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髫髻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或混合)了华北克拉通的古老地壳,在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后侵位产出。髫髻山组火山岩是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构造背景转换的代表,在其形成后发育有大量与之相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通过总结对比中生代中国东部成岩成矿规律,我们推测太行山地区在中生代可能形成有两期重要的成矿事件,一期以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形成为特征,另一期由金矿床的产出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木吉村 髫髻山组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地下水咸化机制的区域氘盈余解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雨山 郭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5,共7页
定量研究干旱区地下水的咸化机制对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已有研究需要考虑补给源水δ18O和δ2H值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利用区域氘盈余计算初始水、蒸发和溶滤对地下水咸化贡献的方法,并以罗山地区第四系地下水为例进行了分析。... 定量研究干旱区地下水的咸化机制对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已有研究需要考虑补给源水δ18O和δ2H值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利用区域氘盈余计算初始水、蒸发和溶滤对地下水咸化贡献的方法,并以罗山地区第四系地下水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误差较小,可以有效区分蒸发和溶滤的贡献。地下水先溶滤后蒸发的自然咸化过程决定了溶滤作用的主导地位,咸化规模主要取决于溶滤作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氘盈余 蒸发作用 溶滤作用 地下水咸化 罗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和蒸汽热力性质IAPWS-IF97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及方程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伟 李慧君 王丽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8-411,共4页
国际水和水蒸汽协会(IAPWS)于1997年提出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模型(IAPWS-IF97),具有适用范围较大、区域划分简洁、计算方程形式简单及精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接受。但在诸多文献中当由参数h、s求其它参数时,对其相关边界条件却很... 国际水和水蒸汽协会(IAPWS)于1997年提出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模型(IAPWS-IF97),具有适用范围较大、区域划分简洁、计算方程形式简单及精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接受。但在诸多文献中当由参数h、s求其它参数时,对其相关边界条件却很少提及。通过分析和研究,确定了相关边界条件及方程,由已知参数h、s编程计算,保证了各区域内的其它参数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能够通过所获得的边界条件及方程,根据参数h、s准确地确定所要计算的区域并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因此为开发各区域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程序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和水蒸汽 热力性质 边界条件 边界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滑坡形成机理及其预测判据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国庆 王新峰 +1 位作者 王艳 李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02期137-139,147,共4页
降雨型滑坡分布地域广,发生频度高,致灾程度重,是滑坡灾害研究的最主要对象。在明确降雨型滑坡概念及其分类属性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降雨型滑坡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动力因素,并由滑坡触发因素的作用机理推及降雨对降雨型滑坡的形成... 降雨型滑坡分布地域广,发生频度高,致灾程度重,是滑坡灾害研究的最主要对象。在明确降雨型滑坡概念及其分类属性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降雨型滑坡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动力因素,并由滑坡触发因素的作用机理推及降雨对降雨型滑坡的形成机理。并在整理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按降雨型滑坡预测判据研究现状进行了纵向论述,认为降雨型滑坡预测判据不能单靠降雨量,还要结合遥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系统研究,才能得出更准确、合理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降雨型滑坡 形成机理 预测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