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粱籽粒灌浆动态及产量品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永亮 崔江慧 +5 位作者 方路斌 高玉坤 罗河月 常金华 李平 薛薇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为了研究高粱籽粒灌浆动态规律,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3份高粱品系dk81、a8203、sh18在开花期测定开花速率;在灌浆期对穗部上、中、下3层定期取样,测定百粒重、籽粒含水量、总淀粉含量等性状。经回归分析发现高粱穗部灌浆上、中... 为了研究高粱籽粒灌浆动态规律,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3份高粱品系dk81、a8203、sh18在开花期测定开花速率;在灌浆期对穗部上、中、下3层定期取样,测定百粒重、籽粒含水量、总淀粉含量等性状。经回归分析发现高粱穗部灌浆上、中、下层不完全同步;中部百粒重干重与开花后天数符合三次方曲线;中部淀粉含量随着灌浆出现多峰曲线;百粒重干重与籽粒含水量也符合三次方曲线。因此,可以用籽粒含水量与百粒重干重建模结合淀粉含量预测最适收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开花期 籽粒 灌浆动态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温国昌 李保军 +3 位作者 史明山 杨璞 范子洋 张娜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冀南平原玉米种植的缓/控释肥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邯玉398为材料,选取3种常见的玉米缓/控释复合肥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用硫包衣缓/控释复合肥的玉米产量... [目的]探究冀南平原玉米种植的缓/控释肥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邯玉398为材料,选取3种常见的玉米缓/控释复合肥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用硫包衣缓/控释复合肥的玉米产量、利润及农学利用效率较常规复合肥分别降低1.95%、3.27%、8.27%~31.21%;施用树脂包衣缓/控释复合肥的玉米产量提高0.65%,但利润、总养分量、磷、钾偏生产力和总养分量农学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1.45%、22.59%、49.67%、49.67%、20.09%;施用脲甲醛缓/控释复合肥的玉米产量、利润及总养分量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较常规复合肥分别提高5.98%、5.50%、5.99%、25.22%,且产量、利润显著提高。[结论]综合分析,脲甲醛缓/控释复合肥可作为冀南平原玉米种植中的优先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缓/控释肥 产量 经济效益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生理生长应答机制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平 蔺桂芬 谢淑芹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制约着绿豆生长发育。逆境胁迫条件下,绿豆一方面通过调整生长形态、改变体内细胞结构以及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系统活性等多个途径来提高绿豆抗逆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控内部生理分子机制,即在分子调控水平上... 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制约着绿豆生长发育。逆境胁迫条件下,绿豆一方面通过调整生长形态、改变体内细胞结构以及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系统活性等多个途径来提高绿豆抗逆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控内部生理分子机制,即在分子调控水平上通过发掘和鉴定抗性资源以及抗性基因,力求揭开抗逆基因遗传基础。综合前人研究结果,从模拟外界非生物环境胁迫条件、外源激素调控、物理辐射以及抗逆基因调控这4个方面来综合阐述,力求探明绿豆在非生物胁迫下内部生理调控机制,旨在为绿豆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以及更深层次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非生物逆境胁迫 生理生长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蕾椒1号的选育
4
作者 李悦 程功 +4 位作者 李媛媛 李炎艳 贾文章 赵栋 张现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蕾椒1号是以河北鸡泽地方品种羊角红为母本,以自交系蕾线18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株型紧凑,平均株高61.3 cm,开展度56.1 cm;果实羊角形,商品果红色,果面光滑,平均果长17.99 cm,横径2.38 cm,肉厚0.15 cm,单果质量28.6 g,... 蕾椒1号是以河北鸡泽地方品种羊角红为母本,以自交系蕾线18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株型紧凑,平均株高61.3 cm,开展度56.1 cm;果实羊角形,商品果红色,果面光滑,平均果长17.99 cm,横径2.38 cm,肉厚0.15 cm,单果质量28.6 g,单株结果数68个,连续坐果能力强;抗CMV、TMV、疫病和炭疽病,VC含量1776.0 mg·kg^(-1),辣椒素含量0.03%,每667 m^(2)鲜椒产量2000 kg左右,适宜河北(除唐山、秦皇岛外)、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新疆春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蕾椒1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份陆地棉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耐旱种质筛选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永亮 李世云 +6 位作者 路正营 孙璐 杨玉枫 尹国 李平 崔红印 常金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8,共11页
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苗期对干旱引发渗透胁迫的适应性反应,通过多指标鉴定和综合评价苗期棉花供试品种(系)抗(耐)旱性,分析耐旱材料和干旱敏感材料苗期的植株和根系形态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棉花抗(耐)旱育种早代选择提供依据。采用15%PEG... 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苗期对干旱引发渗透胁迫的适应性反应,通过多指标鉴定和综合评价苗期棉花供试品种(系)抗(耐)旱性,分析耐旱材料和干旱敏感材料苗期的植株和根系形态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棉花抗(耐)旱育种早代选择提供依据。采用15%PEG 6000营养钵砂培法对62份陆地棉种子进行苗期抗(耐)旱性鉴定筛选,分别测定在胁迫条件下以及对照条件下的棉花苗期植株形态、根部形态、以及生物量等18个抗(耐)旱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苗期的18项相关指标进行抗(耐)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这18个指标在15%PEG 6000(-0.4 MPa)胁迫条件下,除根冠比和根全长外其他指标均比对照显著降低,说明棉花苗期生长受PEG 6000的抑制,且根系受抑制程度低于地上部植株。通过对这18个指标的处理相对值进行因子分析,抗(耐)旱指标简化可得到6个主因子,包含根部投影面积、根像素面积、根表面积、根部体积等16个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35.01%、16.53%、12.46%、8.99%、6.60%、6.31%。利用这16个指标对62份陆地棉新材料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以平均隶属函数值代表抗(耐)旱性强弱,平均隶属函数值越大,抗(耐)旱性越强,结合品种聚类分析结果选出相对抗旱品系7个、相对耐旱品系4个、敏感品系6个;45份材料介于耐旱与敏感之间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旱性 苗期 因子分析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不同褪黑素浓度处理下谷子种子萌发特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平 谢淑芹 +2 位作者 方璐斌 罗河月 蔺桂芬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3,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分析褪黑素对谷子种子萌发及抗旱指数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明确干旱胁迫下褪黑素处理对谷子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方法]以邯谷2号为材料,用20%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不同褪黑素浓度(0、10、20...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分析褪黑素对谷子种子萌发及抗旱指数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明确干旱胁迫下褪黑素处理对谷子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方法]以邯谷2号为材料,用20%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不同褪黑素浓度(0、10、20、50、100、150μmol·L^(-1))处理。[结果]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呈现下降态势。在褪黑素浓度处理为10、20、50μmol·L^(-1)时,谷子种子萌发生长和抗旱活力指标等虽呈现上升趋势,但与CK之间差异并不显著。150μmol·L^(-1)浓度的褪黑素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降低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而100μmol·L^(-1)浓度的褪黑素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种子的伤害,提高谷子的抗旱指数。[结论]适宜褪黑素浓度处理能有效促进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萌发特性,提高谷子种子耐旱性。其中100μmol·L^(-1)褪黑素浓度处理可作为调控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褪黑素 干旱胁迫 萌发特性 抗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G胁迫的不同棉花资源幼苗根系特征与抗旱性鉴定
7
作者 张清华 韩永亮 +3 位作者 孙璐 刘红耀 高彩虹 唐光雷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1期5-9,14,共6页
为研究棉花(Gossypium spp.)苗期根部性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现,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17个耐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系为材料,通过PEG6000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资源的根系特征进行比较。采用根系图像扫描和WinRHIZO软件进行根系分析,比较不同... 为研究棉花(Gossypium spp.)苗期根部性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现,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17个耐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系为材料,通过PEG6000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资源的根系特征进行比较。采用根系图像扫描和WinRHIZO软件进行根系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根长度相对增长率、根表面积相对增长率、根系平均直径相对增长率等5个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系统聚类等统计分析方法,判别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在质量分数为15.0%的PEG6000胁迫下,抗旱性存在一定差异。依聚类分析和抗旱性表现可将棉花品种分成3类,第一类为HL64;第二类包括HL28、HL59、HL66、HL60;第三类为HL31、HL47、HL68、HL27、HL45、HL33、HL44、HL29、HL69、HL34、HL43、HL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spp.) 苗期抗旱性 PEG 根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胺鲜酯·27%乙烯利和硫酸锌混合喷施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温国昌 李保军 +2 位作者 杨璞 史明山 范子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7期13-16,共4页
为探究3%胺鲜酯·27%乙烯利和硫酸锌混合喷施对夏玉米生长的调控效果,本试验以邯玉398为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F0(不施肥)、F1(常规复合肥)、F2(硫包衣缓/控释复合肥)、F3(脲甲醛缓/控释复合肥)、F4(树脂包衣缓/控释复合肥);3个喷... 为探究3%胺鲜酯·27%乙烯利和硫酸锌混合喷施对夏玉米生长的调控效果,本试验以邯玉398为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F0(不施肥)、F1(常规复合肥)、F2(硫包衣缓/控释复合肥)、F3(脲甲醛缓/控释复合肥)、F4(树脂包衣缓/控释复合肥);3个喷施处理:P0(喷施清水)、P1(喷施3%胺鲜酯·27%乙烯利)、P2(喷施3%胺鲜酯·27%乙烯利+硫酸锌),分析各处理对夏玉米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中,P1的玉米株高、穗位、千粒重、穗粒数较P0分别降低3.0~14.6 cm、3.0~12.3 cm、2.5~15.0 g、3.1~59.5个,产量降幅在1.5%~18.9%;P2的玉米株高、穗位、千粒重、穗粒数较P1分别提高1.0~14.5 cm、1.5~10.5 cm、0.5~16.0 g、4.4~40.8个,产量增幅在1.2%~17.9%。综合来看,在玉米种植中,3%胺鲜酯·27%乙烯利与硫酸锌配合施用可达到较好的化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3%胺鲜酯·27%乙烯利 硫酸锌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