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3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于广军 李辉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0-695,共6页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等三省7地近年来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北方冬麦区小麦越冬前积温变化规律,提出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播种期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研究提出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原理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节省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应在传统播期基础上推迟播期5-7 d,基本苗应控制在12万-20万株/666.7m^2,一般年份不灌返青水,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氮素1-3 kg/666.7m^2,建立以调整播期、调整基本苗和省水、省肥为核心内容的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高产 高效 应变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5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丰明 马少康 杨桂霞 徐凤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9-694,共6页
为给叶面施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不同品质类型的2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品种和叶面喷施不同营养元素(硼、锌、锰、铁、磷、钾、氮)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和追肥相同的... 为给叶面施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不同品质类型的2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品种和叶面喷施不同营养元素(硼、锌、锰、铁、磷、钾、氮)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和追肥相同的条件下,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差异显著。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处理的千粒重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喷施营养元素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叶面喷施硼肥产量最高。叶面喷施营养元素对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面包评分有显著影响,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对不同蛋白组分有显著影响。叶面喷施铁和锌分别提高了籽粒中铁和锌的含量,但喷锰并未增加籽粒中锰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叶面喷施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5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李振华 周双月 郭庆侠 刘月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8-1833,共6页
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47.9 mm的条件下,对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以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最高... 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47.9 mm的条件下,对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以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最高,与灌1水(春5叶露尖灌水40 m3)处理差异显著。烟农19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不同灌水处理对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以灌3水处理最高,与灌1水和2水(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各蛋白质组分差异均显著,品种间谷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品种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均表现为谷蛋白含量>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其比例约为3.6∶2.7∶1.7∶1。不同灌水处理间沉降值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极显著。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春季灌3次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强筋小麦 籽粒产量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2
4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4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池忠志 杨丽珍 李振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3-727,共5页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顷施用300 kg氮素仅比施225 kg的处理增产3.1%,因此,中产条件下施用氮素以225 kg/hm^2左右较为适宜.施氮处理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可溶性蛋白)影响小,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贮藏蛋白)影响大.施氮可显著提高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进而改善加工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与对照相比,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性等重要烘焙品质指标均有改善.但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有些品种的某些指标差别较大,但其面包体积和评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强筋小麦 产量: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5)N研究施氮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的效应 被引量:24
5
作者 赵广才 何中虎 +4 位作者 田奇卓 李克民 刘利华 李振华 张文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应用1 5N示踪技术研究氮素不同底施和追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的效应。结果表明 ,籽粒蛋白质含量随追施氮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 ,颖壳、根系、茎秆的含氮量也呈随追氮比例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收获时植株各器官中 ,籽粒含氮量最多 ,依次为颖... 应用1 5N示踪技术研究氮素不同底施和追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的效应。结果表明 ,籽粒蛋白质含量随追施氮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 ,颖壳、根系、茎秆的含氮量也呈随追氮比例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收获时植株各器官中 ,籽粒含氮量最多 ,依次为颖壳、叶片、茎秆、根系。在两种肥料的比较中 ,施用尿素比硫酸铵在植株营养器官中残留量少 ,而籽粒中氮素吸收量大。各器官NDFF % (氮素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 )随追肥比例增加而呈低高低的变化曲线。均可用Y =a +bx +cx2 (Y =NDFF ,x =处理代号 )方程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施氮比例 小麦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措施对中优9507小麦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广才 何中虎 +4 位作者 田奇卓 刘利华 李振华 张文彪 张全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8-412,共5页
通过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蛋白质组分及面包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减少浇水次数 ,可以提高球蛋白、谷蛋白质和总蛋白含量 ,并可提高沉降值 ,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 ,使面包体积有所增加。增施氮、磷肥使... 通过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蛋白质组分及面包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减少浇水次数 ,可以提高球蛋白、谷蛋白质和总蛋白含量 ,并可提高沉降值 ,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 ,使面包体积有所增加。增施氮、磷肥使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有所增加。适当叶面喷氮可以增加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 ,并可提高籽粒硬度和湿面筋含量 ,增加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中优9507 小麦 蛋白组分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灌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4 位作者 陈新民 刘利华 杨玉双 李振华 周双月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47-450,共4页
在小麦生育期间降水47.9 mm的条件下,以3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肥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施氮量300 kg/hm2和225 kg/hm2的处理子粒产量... 在小麦生育期间降水47.9 mm的条件下,以3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肥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施氮量300 kg/hm2和225 kg/hm2的处理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50kg/hm2的处理。在中产条件下氮肥底施和追施比例以7∶3时产量最高。春季灌4水产量显著高于灌2水的处理,但与灌3水差异不显著,子粒蛋白质含量以灌2水时最高。供试品种中以京冬8号的产量、千粒重、容重最高,CA0206和核优1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京冬8号。CA0206的沉降值显著高于另两个品种。以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春季灌3水、施氮量225 kg/hm2、底施和追施比例为7∶3的处理为宜,与超高产条件下氮素底施和追施比例5∶5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灌水 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4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丰明 马少康 杨桂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9-865,共7页
以不同品质类型的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品种和氮肥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追施氮肥,产量显著提高。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各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除吸水率... 以不同品质类型的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品种和氮肥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追施氮肥,产量显著提高。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各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除吸水率外,不同品种各项品质指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B2和B3(增加追施氮肥)的拉伸度、拉伸面积、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显著优于B1(未追施氮肥)。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它14项品质指标呈正相关。吸水率、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阻力、拉伸比值、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值、拉伸面积、面包体积、面包评分等11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品种并非各项品质性状均优于中筋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施氮肥 冬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4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丰明 马少康 杨桂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8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苗225×104~375×104/hm2范围内,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基本苗增... 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苗225×104~375×104/hm2范围内,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基本苗增加而减少,产量随基本苗增加而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随基本苗增加而降低,清蛋白含量的变化与此相反,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底施氮素均为135kg/hm2的条件下和追氮量45~135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随追氮量增加而提高。A(品种)×C(追氮量)的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的互作显著,B(基本苗)×C(追氮量)的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互作显著。可溶性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37.03%,与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1**),贮藏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55.94%,与总蛋白含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2**)。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占总蛋白比率分别为23.87%,13.17%,25.83%,30.11%,剩余蛋白占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苗 氮肥运筹 冬小麦 产量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3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刘月洁 王秀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3,共8页
采用二因素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和施氮量的处理间株高、穗长、穗粒数和产量均有显著差异。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 =0.884^(**))。在播种偏... 采用二因素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和施氮量的处理间株高、穗长、穗粒数和产量均有显著差异。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 =0.884^(**))。在播种偏晚的情况下,以基本苗较大和施氮量较多的组合(375×10~4/hm^2,N 300 kg/hm^2)产量表现最好;随基本苗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逐渐减少。对产量而言,基本苗以375×10~4/hm^2最为适宜,但其与300×104/hm^2基本苗和450×10~4/hm^2基本苗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在偏晚的播期内,可以根据实际播种时间和地力条件,在300~450×10~4/hm^2基本苗范围内调整。在施氮量150~30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基本苗225~450×10~4/hm^2范围内,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随基本苗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各种蛋白组分及总蛋白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逐渐提高,除谷蛋白外,处理间差异均极显著。春5叶期追总施氮量50%的处理穗最长,穗粒数和产量最多,处理间差异显著;开花期追总施氮量50%处理的总蛋白含量最高,与春2叶期追总施氮量50%的处理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氮肥运筹 冬小麦 产量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付立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85-185,189,共2页
介绍了谷子白发病、谷瘟病、纹枯病和谷子锈病的发生症状,分别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谷子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谷子病害 症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大素在块根(茎)作物及小麦大豆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文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3期14-14,16,共2页
膨大素在块根(茎)作物及小麦、大豆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块根、块茎生长调节剂膨大素能增加作物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的光合效率,使作物的根、茎粗壮膨大,提高块根、块茎的含糖量和药物有效成分,同时对小麦和大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膨大素 块根(茎)作物 小麦 大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麦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文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2期159-159,161,共2页
对从意大利引进的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I-93、穗15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继续试验鉴定;I-54产量最高,植株较高,可作旱地品种试种,其他品种各有优点,可作亲本利用。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品种 引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缺乏微量元素的症状及预防补救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振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184-184,共1页
小麦一旦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就会通过植株的外部形态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应根据不同的缺素症状,准确判断出缺乏哪种微量元素,然后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微量元素 缺乏症状 预防补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振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7期20-21,共2页
1 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3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造成籽粒干瘪,重者植株枯死。 1.1 症状识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人红斑”,说出了3种锈病... 1 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3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造成籽粒干瘪,重者植株枯死。 1.1 症状识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人红斑”,说出了3种锈病的主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锈病 症状识别 防治 病害 发病部位 黄疸病 俗称 病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振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0期16-17,共2页
了解掌握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产量损失。
关键词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