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寿命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1
作者 黄诗晋 杨洁 +1 位作者 杨永宾 李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1,共6页
红细胞寿命(red blood cell survival,RBCS)检测技术有2种:一种是红细胞标记试验,另一种是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呼气试验,前者存在测量时间长、操作繁琐等缺点;而后者具有简单、便捷、价格适中,以及可动态监测治疗前后RBCS变化... 红细胞寿命(red blood cell survival,RBCS)检测技术有2种:一种是红细胞标记试验,另一种是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呼气试验,前者存在测量时间长、操作繁琐等缺点;而后者具有简单、便捷、价格适中,以及可动态监测治疗前后RBCS变化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上逐步开展。RBCS不仅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病,还可应用于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非血液系统疾病;可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评估药物治疗效果、预测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寿命 一氧化碳呼气试验 贫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福仪 李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957,共9页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大多数预后差。BPDC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损伤、骨髓受累、肿瘤细胞扩散。它经常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其确诊常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大多数预后差。BPDC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损伤、骨髓受累、肿瘤细胞扩散。它经常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其确诊常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其中,免疫表型的检测对BPDCN的诊断起主要作用。虽然BPDCN十分罕见,且目前尚无达成共识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新药的开发以及大家对BPDCN的认识增加,有许多新药及方案可以有效治疗本病。本文总结了BPDCN的研究背景、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起源及BPDCN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3
作者 任莉莉 魏影非 杜惠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47-950,共4页
关键词 人参 抗肿瘤 免疫 凋亡 分化 浸润转移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愿 杨洁 +6 位作者 李杰 王瑞仓 袁军 李燕 王素云 王超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探索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体外培养人CML细胞株K56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ATO处理K562细胞;MTT法检测经ATO处理24、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探索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体外培养人CML细胞株K56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ATO处理K562细胞;MTT法检测经ATO处理24、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K562细胞表面分子CD44的表达水平;RT-PCR分析K562细胞β-catenin和cyclinD1基因的改变。结果:2μmol/L ATO处理的细胞即出现显著的细胞增殖抑制效应,且抑制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r=0.997,r=0.813),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CD44的表达率逐渐下降。AnnexinV/PI双染FCM显示,2.5-10μmol/L的ATO作用48 h均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r=0.985)。不同浓度ATO作用细胞48 h后,G_0/G_1期的细胞比例随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增高(r=0.813),S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r=-0.800)。RT-PCR结果显示,随着ATO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β-catenin及CylinD1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r=-0.924)。结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ATO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D44影响Wnt/β-catenin通路的传导,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影响基因转录,从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急性髓系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对K562细胞SHP-1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罗建民 李燕 +6 位作者 杨琳 刘小军 温树鹏 王福旭 张敬宇 张学军 董作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09-314,共6页
本研究探讨5-氮杂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K562细胞中抑癌基因SHP-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生物学影响,为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提供实验依据。采用MSP方法检测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MTT法检测不同剂量(0.5... 本研究探讨5-氮杂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K562细胞中抑癌基因SHP-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生物学影响,为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提供实验依据。采用MSP方法检测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MTT法检测不同剂量(0.5,1,2μmol/L)5-aza-CdR作用K562细胞1,3,5天时对K56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分析5-aza-CdR作用1,3,5天时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实时定量PCR(F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5-aza-CdR处理前后SHP-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STAT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K562细胞中存在SHP-1基因的甲基化,5-aza-CdR作用使K562细胞中SHP-1mRNA和蛋白重新表达,而p-JAK2蛋白表达随之呈下降趋势;5-aza-CdR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5-aza-CdR可使K562细胞凋亡率增加,且作用也呈时间依赖性,用药1,3,5天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3%,24.2%,37.7%。2μmol/L的5-aza-CdR处理24小时后,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G2/M期细胞逐渐减少,细胞阻滞在G0/G1期。5-aza-CdR作用1,3,5天时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0.7%,23.4%,19.3%。结论:特异性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能使K562细胞中沉默的SHP-1基因重新表达,并可能通过JAK/STAT路径活化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抑制剂 5-氮杂脱氧胞苷 K562细胞 SHP-1基因 白血病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9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CDX2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瑞仓 杨洁 +1 位作者 张晓霞 高晓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RNA-9(Hsa-miR-9)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对尾侧型同源盒基因(CDX2)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本院近5年诊治的130例初治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RNA-9(Hsa-miR-9)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对尾侧型同源盒基因(CDX2)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本院近5年诊治的130例初治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T)分别测定2组儿童Hsa-miR-9的表达量及ALL患儿不同治疗阶段CDX2基因的表达量,分析Hsa-miR-9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并探讨Hsa-miR-9与CDX2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Hsa-miR-9在ALL患儿中的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ALL患儿Hsa-miR-9的表达与血清WBC、浸润淋巴结、脾肿大及危险程度分级有关(P<0.05);高表达Hsa-miR-9的ALL患儿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低表达组(P<0.001);不同治疗阶段ALL患儿的Hsa-miR-9表达均与CDX2基因的表达呈显著相关(rB-ALL初治期=0.54,rB-ALL缓解期=0.94,rT-ALL初治期=0.74)(P<0.05)。结论:Hsa-miR-9在ALL患儿中表达降低,高表达Hsa-miR-9的ALL患儿可获得更长的总体生存时间,Hsa-miR-9在ALL患儿中的表达与CDX2基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微小RNA 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尾侧型同源盒基因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倩倩 封亚丽 +4 位作者 董雯 李燕 肖华 李晓红 李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03,211,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AML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6例。对照组予地... 目的研究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AML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6例。对照组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水煎剂,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支持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IgG、IgA、IgM)及凋亡相关指标(Bcl-2、Bax、Bak、Bcl-xl)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支持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CD3^(+)、CD4^(+)、CD8^(+)细胞比例及IgG、IgA、IgM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CD3^(+)、CD4^(+)、CD8^(+)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Bcl-2、Bcl-x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ax、Ba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Bcl-2、Bcl-xl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Bak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未使用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不良反应(P<0.01)。结论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能显著改善老年AML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黄芪水煎剂 地西他滨 CAG方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4-5p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袁军 韩虎 +2 位作者 董巍 王瑞仓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424-5p(mi R-424-5p)调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诱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CRL2631细胞构建CRL2631-CHOP耐药细胞株。RT-q PCR和Wes... 目的:探讨微小RNA-424-5p(mi R-424-5p)调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诱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CRL2631细胞构建CRL2631-CHOP耐药细胞株。RT-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中mi R-424-5p、PD-L1 m RNA和蛋白及多元药物抗性基因-1(MDR-1)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 R-424-5p的靶标基因。使用mi RNA模拟/干扰技术和噻唑蓝法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与CRL2631细胞相比,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高,细胞中MDR-1蛋白水平(P<0.05)、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01),而mi R-424-5p相对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PD-L1是mi R-424-5p下游直接靶标基因(P<0.001)。转染mi R-424-5p inhibitor后,CRL2631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高,且MDR-1蛋白水平(P<0.01)、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转染mi R-424-5p mimics后,CRL2631-CHOP细胞对CHOP药物的耐药性降低,且MDR-1蛋白水平(P<0.001)、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过表达PD-L1可逆转上调mi R-424-5p对PD-L1的抑制作用(P<0.001)。结论:下调mi R-424-5p通过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增强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24-5p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霞 李杰 +5 位作者 王瑞仓 耿瑞丽 王素云 王超 赵晓云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71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定量RT-...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E1及COX-2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0.955),24 h的IC50值为63.037μmol/L。塞来昔布可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也呈剂量依赖性(r=0.988)。塞来昔布可使HL-60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期,可下调cyclin D1、cyclin E1 mRNA的表达。塞来昔布可使细胞COX-2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塞来昔布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cyclin E1的表达引起细胞G0/G1期阻滞,下调COX-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塞来昔布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R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军 郝洪岭 +2 位作者 李燕 王瑞仓 张晓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52-1255,共4页
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在目前尚无诊断的金标准,需要综合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基因突变、流式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检测手段予以确诊。JAK2相关突变已可作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特异性诊断标准... 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在目前尚无诊断的金标准,需要综合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基因突变、流式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检测手段予以确诊。JAK2相关突变已可作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特异性诊断标准,但JAK2相关突变阴性的MPN尚无特异、敏感的检测指标。CALR突变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项空白。本文就CALR突变的发现、检测手段、与疾病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等内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R突变 钙网蛋白 骨髓增殖性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S与AA患者骨髓CD34^+和CD71^+CD45^-细胞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振宇 田旭 +5 位作者 李莹 杨美荣 张嵩 王雪明 张海霞 陈乃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2-386,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MDS和AA患者骨髓血CD34+和CD71+CD45-细胞数的变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的25例初治MDS和43例AA患者(其中SAA 18例,NSAA 25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 本研究旨在观察MDS和AA患者骨髓血CD34+和CD71+CD45-细胞数的变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的25例初治MDS和43例AA患者(其中SAA 18例,NSAA 25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骨髓血细胞免疫分型检测(主要是CD34+、CD71+CD45-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比较CD34+和CD71+CD45-细胞在MDS组、AA(SAA、NSAA)组中的变化;比较MDS和NSAA组CD71+CD45-细胞数≥15%或<15%有核细胞数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MDS组CD34+数明显高于AA组、NSAA组和SAA组(P<0.05);MDS组CD71+CD45-细胞数明显高于SAA组(P<0.05),MDS组与NSA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71+CD45-≥15%的MDS组外周血小板数明显高于NSAA组(P<0.05);而CD71+CD45-<15%的MDS组白细胞、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与NSA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S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AA组和SAA组。MDS组CD71+CD45-细胞数显著高于SAA组。CD71+CD45-细胞≥15%的MDS组外周血小板数显著高于NSA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CD34+细胞 CD71+CD4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芳 姚建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662-1663,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治疗 毛细血管脆性 通透性 致敏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俊祥 王金铠 +1 位作者 郑师陵 孟建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9-581,590,共4页
目的:探讨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方法:用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IL-4在体外诱导培养K-562细胞,获得树突状细胞(DC)检测其细胞表型,并观察其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抗肿瘤效应。... 目的:探讨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方法:用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IL-4在体外诱导培养K-562细胞,获得树突状细胞(DC)检测其细胞表型,并观察其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抗肿瘤效应。用ELISA法测定DC培养及D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IL-12及IFN-γ的量。结果:联合GM-CSF及IL-4可诱导K-562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K-562 DC体外激活的CTL对K-562细胞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活性;诱导DC培养上清及D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上清测出一定量IL-12及IFN-γ。结论: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抗原提呈细胞表型,具有诱导CTL反应和分泌IL-12以及促进T细胞分泌IFN-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导分化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烷类化合物抗氧化应激作用与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段瑞生 张慧平 +4 位作者 谢涛 李燕 李俐涛 董玫 王维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适当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紫杉烷类化合物7-Deacetyl-taxine B干预氧化... 目的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适当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紫杉烷类化合物7-Deacetyl-taxine B干预氧化应激模型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筛选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其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经过浓度为100μmol.L-17-Deacetyl-taxine B处理后,细胞活力为(99.32±4.30)%(P>0.05),7-Deacetyl-taxine B化合物浓度1,10,100μmol.L-1时氧化应激细胞活力分别为(25.90±1.61)%,(31.20±1.25)%,(57.60±3.74)%(P<0.05)。Annexin-v/PI染色后阴性对照组细胞生存率为(50.23±5.31)%,细胞模型凋亡率为(23.27±1.62)%;EGCG处理后生存率为(71.20±3.20)%(P<0.05),凋亡率为(19.20±2.11)%(P<0.05);7-Deacetyl-taxine B处理后生存率为(79.95±6.13)%(P<0.05),凋亡率为(13.09±1.80)%(P<0.05)。阴性对照组超微结构呈凋亡改变,应用7-Deacetyl-taxine B后超微结构显示超微结构破坏减轻,凋亡减少,7-Deacetyl-taxine B干预后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比值为(0.77±0.20),阴性对照组为(1.30±0.16),7-Deacetyl-taxine 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Deaceyl-taxine B可通过抗氧化应激起到抑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烷化合物 神经保护 氧化应激 过氧化氢 氧自由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PAP水平与单核细胞组织因子、t-PA和PAI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影非 林果为 +2 位作者 倪赞明 王晓明 俞丽云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测定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组织因子(TF)及t-PA:a和PAI: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测定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组织因子(TF)及t-PA:a和PAI: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法、凝血酶和反应法发色底物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20例健康对照及20例非血栓疾病病例对照的血浆PAP、TAT、Fgn含量、PBMCPCA、PBMCTPA和PAI活性。结果①脑梗死患者血浆PAP、TAT及Fgn水平明显增高,与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②脑梗死患者PBMCTF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病例对照组(P<0.01)。PBMCt-PA活性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及病例对照组(P<0.01)。PBMCPAI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及病例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TAT及PAP水平检测可较好的评价脑梗死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状态。脑梗死患者在细胞水平已处于高凝状态。并在细胞水平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PAP TAT T-PA PAI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HL-60细胞AP-1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李杰 杨洁 +4 位作者 袁军 李燕 王瑞仓 王素云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转录因子AP-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A3D8干预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3D8对HL-60细胞中c-JUN及c-FOS在mRNA... 目的: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转录因子AP-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A3D8干预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3D8对HL-60细胞中c-JUN及c-FOS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A3D8对HL-60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A3D8可诱导细胞周期G_0/G_1期阻滞;A3D8可降低HL-60细胞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对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A3D8通过下调c-JUN转录及蛋白表达影响急性白血病细胞转录因子AP-1活性,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3D8 HL-60细胞 AP-1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分析
17
作者 杨洁 杨永宾 +7 位作者 王瑞仓 刘净悦 李燕 袁军 李杰 张晓霞 高晓晗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93-169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初诊AL患者基因突变特点,以及患者年龄、外周血细胞、原始细胞、白血病FAB分型、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初诊AL患者基因突变特点,以及患者年龄、外周血细胞、原始细胞、白血病FAB分型、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等临床特征。结果:102例AL患者中,基因突变阳性89例(87.25%)。共检测到275次基因突变,平均每例患者发生2.70个基因突变。突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EBPA(6.91%),NPM1、ASXL1(6.18%),TET2(5.82%),DNMT3A(5.45%),IDH2、FLT3-ITD(5.09%),基因突变常伴发出现。CEBPA突变发生在M2亚型10例,TET2突变发生在M2亚型9例;MPO低表达组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中,NPM1、DNMT3A、IDH2、RUNX1、SF相关基因突变发生率较MPO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NPM1、DNMT3A、FLT3-ITD对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有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PM1突变阳性者可能有更高的白细胞水平(P=0.038),DNMT3A突变阳性者可能有更高的血小板水平(P=0.042)。结论:AL患者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且常伴随出现。CEBPA及TET2基因突变更常见于M2亚型。MPO低表达患者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NPM1、DNMT3A及IDH2。伴随NPM1基因突变的AL患者有更高的白细胞水平,伴随DNMT3A基因突变的AL患者有更高的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易感的相关性
18
作者 李静 王立立 +5 位作者 杨涛 温丽 肖华 李晓红 张倩倩 李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168例患者的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68名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2.4岁(36岁~83岁),其中男性121例(72%)、女... 目的:分析168例患者的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68名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2.4岁(36岁~83岁),其中男性121例(72%)、女性47例(28%),采用SSP-PCR和SBT-PCR对样本WT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M患者中有11种WT1等位基因被检测出,WT1*010、WT1*012两等位基因在MM组中占有较高频率(WT1*010:OR=6.13,95%CI:3.5~10.75,PC<0.000;WT1*012:OR=2.06,95%CI:1.23~1.44,PC<0.051)。WT1*A5的STR基因频率检测量到明显增多(OR=1.62,95%CI:1.18~2.23,PC<0.05)。基因型频率检测到WT1*010/010的频率明显增多(OR=6.28,95%CI:1.81~21.76,PC<0.05)。结论:WT1等位基因在MM患者中具有高度多态性,WT1*010/010纯合子是MM的易感基因型,这表明MM的发生发展与WT1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多态性 分布规律 多发性骨髓瘤 易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单独或联合IL-2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洁 杨洁 +6 位作者 李杰 李燕 袁军 王瑞仓 王素云 王超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37-114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IL-23单独或联合IL-2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及作用机制。IL-23(50 ng/ml)单独或联合IL-2(100 U/ml)体外诱导正常人PBMNC 72 h,并与白血病细胞株K562共同培养。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 本研究旨在探讨IL-23单独或联合IL-2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及作用机制。IL-23(50 ng/ml)单独或联合IL-2(100 U/ml)体外诱导正常人PBMNC 72 h,并与白血病细胞株K562共同培养。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诱导后的PBMNC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采用ELISA方法检测杀伤活性最大时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应用RQ-PCR法检测诱导后PBMNC的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IL-23单独或联合IL-2作用后的PBMNC均对K562细胞有杀伤活性,随着时间延长,杀伤率明显增加,各个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细胞因子组培养液中分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IL-23联合IL-2组诱导PBMNC表达IFN-γ的水平最高,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细胞因子组PBMNC的穿孔素、颗粒酶B mRNA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IL-23联合IL-2组的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IL-23能促进PBMNC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IL-2联合具有协同增强作用,并呈时间依赖性。IL-23作用于PBMNC后IFN-γ、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且与IL-2具有协同作用。推测IL-23可能通过诱导PBMNC表达IFN-γ、穿孔素、颗粒酶B发挥抗白血病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IL-23 IL-2 IFN-γ 穿孔素 颗粒酶B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不典型CALR突变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璐遥 李杰 +2 位作者 杨洁 张晓霞 郝洪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4-264,共1页
患者男性,76岁,主因疲劳、皮肤瘙痒、盗汗及腹部不适等原因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格检查无异常,血常规:血小板1 094×10^9/L,升高6天,余正常。血涂片:血小板多见,成片分布。降钙素原、血沉、抗核抗体谱及胸腹CT均正常。骨髓象:... 患者男性,76岁,主因疲劳、皮肤瘙痒、盗汗及腹部不适等原因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格检查无异常,血常规:血小板1 094×10^9/L,升高6天,余正常。血涂片:血小板多见,成片分布。降钙素原、血沉、抗核抗体谱及胸腹CT均正常。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70.0%,红系14.0%,全片共见巨核细胞约51个,血小板多见,成大片分布。骨髓活检示: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散在或簇状分布,可见胞体大、分叶多的巨核细胞;网状纤维(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ALR突变 骨髓增殖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