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波谱与扩散张量成像联合评价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左丘脑损害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艳红 贾彩云 +7 位作者 陈慧芳 吕佩源 李玲 赵秀娟 刘卫刚 胡明 蒋欣 许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应用1H-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及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联合评价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认知障碍患者左丘脑损害,探讨其与... 目的应用1H-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及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联合评价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认知障碍患者左丘脑损害,探讨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对SIVD中14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14例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及14例健康老年人行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等神经心理评估,应用1H-MRS采集左丘脑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I)及肌酸(Cr)浓度,计算NAA/Cr、Cho/Cr及MI/Cr比值。同时进行DTI扫描,测定与1H-MRS所选ROI相同的左丘脑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平均扩散度(mean diffusivity,MD),进一步分析其与TMT时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aD组、VCIND组左丘脑NAA/Cr降低(F=3.656,P=0.038),SIVD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VaD、VCIND组患者左丘脑MD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F=3.882,P=0.030),病例组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左丘脑NAA/Cr、MI/Cr、Cho/Cr与同区域的FA及MD值均无明显相关(P﹤0.05);左丘脑Cho/Cr与TMTb明显正相关(r=0.520,P=0.001),MD值与TMT b呈正相关(r=0.305,P=0.044)。结论1H-MRS与DTI结合能更好地检测出丘脑可能存在的隐匿性损伤;左丘脑Cho/Cr与MD值与执行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 磁共振波谱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超 牛坤 +2 位作者 贾彩云 董艳红 李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2-110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抽搐8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h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头歪向一侧,双眼球向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抽搐,约5 min抽搐停止,随后再次抽搐发作2次,症状与前大致相同,医院救护...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抽搐8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h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头歪向一侧,双眼球向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抽搐,约5 min抽搐停止,随后再次抽搐发作2次,症状与前大致相同,医院救护车到达患者家后,医师给予地西泮肌肉注射,甘露醇静脉滴注。急诊查头颅CT 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 T段广泛压低。入院查体:体温37.8℃,心率82/min ,呼吸20/min ,血压136/84 mm Hg (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嗜睡,反应迟钝,唤醒患者可见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肌力5级,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4级,双侧病理征阴性。以“癫痫发作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既往有脑梗死,无癫痫发作病史。入院后第2天行头颅M RI示:双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缺血性改变;右侧上颌窦炎。入院后第3天下午患者在家人扶持站起数秒钟后,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小便失禁,未发生抽搐。立即给予吸氧,并行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测,血压96/63 mm Hg ,心率97/min ,呼吸29/min ,血氧饱和度79%。心电图示:S T段广泛压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约10 min后患者意识恢复,呼之能应,诉胸闷,血压逐渐升至105/77 mm Hg。吸氧后,血氧饱和度86%~95%。立即请心内科会诊,会诊期间患者突然出现心率增快(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率最快达160~170/min ,给予去乙酰毛花苷静脉注射,并急查心肌酶、血气分析、肌钙蛋白、D-二聚体等。结果D-二聚体增高(4 mg/L ),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前壁运动略减低,右心室轻度扩张,肺动脉压增高。紧急行CT肺动脉造影显示:两侧肺动脉及大部分分支栓塞(图1)。立即转入心内科溶栓治疗。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肝素抗凝治疗,溶栓后患者症状较前好转,病情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症状 癫痫发作 肺栓塞 腔隙性脑梗死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血氧饱和度 下肢肌张力减低 四肢抽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的尿黑酸症一例
3
作者 胡明 郭涛 +4 位作者 李玲 董艳红 贾彩云 崔文柱 吕佩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224,共2页
尿黑酸症(Alcaptonuria)是一种罕见的酪氨酸代谢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尿液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变黑,Scribo-nius于1584年首次描述这一现象[1],1859年Boedekerming命名为尿黑酸症[2]。据报道,本病发生率仅为1∶250 000[3],国内文献... 尿黑酸症(Alcaptonuria)是一种罕见的酪氨酸代谢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尿液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变黑,Scribo-nius于1584年首次描述这一现象[1],1859年Boedekerming命名为尿黑酸症[2]。据报道,本病发生率仅为1∶250 000[3],国内文献中报道极少。通过近期在我院住院的1例尿黑酸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黑酸症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重症肌无力的老年Miller-Fisher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牛坤 张超 +2 位作者 田瑞振 吕佩源 李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5-1216,共2页
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re-Fishre syndrome)是周围神经及神经根脱髓鞘病变和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且受累于脑干及其脑干内神经核团及传出纤维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变.Miller-Fisher综合征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变异... 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re-Fishre syndrome)是周围神经及神经根脱髓鞘病变和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且受累于脑干及其脑干内神经核团及传出纤维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变.Miller-Fisher综合征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变异型之一,主要表现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征.因病变侵犯受累部位不同,故而临床表现不固定,我们对1例疑似重症肌无力的老年Miller-Fisher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FISHER综合征 重症肌无力 老年 疑似 格林-巴利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变 脱髓鞘病变 炎性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山 解丽 +1 位作者 张强 董艳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30-433,共4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指由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及非显性脑血管病(白质疏松和弥漫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指由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及非显性脑血管病(白质疏松和弥漫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综合征。线粒体是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的关键靶区,机体可通过自噬控制线粒体数量,其功能紊乱是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CC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所致VCI的主要机制。通过阐述线粒体自噬机制及其在CCH、CIR所致VCI中的作用,有利于寻找药物作用靶点,早期干预VCI的发生发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血管性认知障碍 慢性脑低灌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