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切除颅内胶质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岳向勇 武江 郭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切除颅内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2月3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下手术治疗的42例颅内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胶质瘤...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切除颅内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2月3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下手术治疗的42例颅内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胶质瘤切除程度及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控制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无血肿、感染、偏瘫。术后48 h复查MRI,结果显示肿瘤全切除34例,大部切除8例。术后1年评估癫痫控制情况,Engel’sⅠ级17例,Engel’sⅡ级11例,Engel’sⅢ级5例。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同时,切除肿瘤,控制癫痫发作,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可以实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及致痫灶,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 术中超声 胶质瘤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肖向建 赵景茹 +2 位作者 董晓莉 王建华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2-503,共2页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upem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S)是由于过多的铁沉积在脑干、小脑、脊髓及部分脑神经等表面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upem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S)是由于过多的铁沉积在脑干、小脑、脊髓及部分脑神经等表面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神经性耳聋和锥体束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脊 髓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磁图联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所致额颞癫痫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韬 刘倩薇 +1 位作者 武江 郭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探讨脑磁图(MEG)联合神经导航在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所致额颞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例FCD所致额颞癫痫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行致痫灶定位及智商、记忆和语言评估;MEG检查确定语言优势半球,明确语言、体感、... 目的探讨脑磁图(MEG)联合神经导航在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所致额颞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例FCD所致额颞癫痫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行致痫灶定位及智商、记忆和语言评估;MEG检查确定语言优势半球,明确语言、体感、运动功能区位置。术中应用美国Medtronic Stealhealth S7手术导航系统引导手术切除FCD,保护神经功能。术后1年复测智商、记忆和语言检查,手术前后数据统计分析。癫痫术后随访13~44个月,依照Engel′s分级标准,判定癫痫疗效。结果 MEG能够精确定位语言、体感、运动功能区和FCD致痫灶位置。44例患者中28例患者语言优势半球为左侧,16例在右侧。术后1年言语智商与总智商提高(P<0.05),记忆商、操作智商无明显变化(P>0.05)。FCD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语言及肢体功能损伤。癫痫疗效:Engel′sⅠ级18例,Engel′sⅡ级22例;Engel′sⅢ级4例。结论 MEG联合神经导航对于FCD所致额颞癫痫患者术前语言优势半球、FCD致痫灶的定侧、定位和指导手术切除FCD,术中保护皮层功能、避免严重术后并发症,提高癫痫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图 神经导航 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 癫痫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评价冠心病患者中枢神经功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瑞振 郝媛媛 刘德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471-472,共2页
目的应用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SEP)评价冠心病中枢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刺激43例无明显中枢神经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18例、心肌梗死慢性期25例)以及14例正常对照的正中神经,同时记录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和脊髓体感诱发电位,观察中... 目的应用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SEP)评价冠心病中枢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刺激43例无明显中枢神经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18例、心肌梗死慢性期25例)以及14例正常对照的正中神经,同时记录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和脊髓体感诱发电位,观察中枢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的N13、N20、P25波潜伏期及中枢传导时间(CC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0.001);心绞痛患者的N20、P25波潜伏期及CCT均较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延长( P〈0.01~0.001).结论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其脊髓到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的中枢躯体感觉通路存在亚临床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 中枢传导时间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槐雅萍 李阔 +3 位作者 徐金秀 贾子善 李娜 高俊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5只,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30,独居于标准笼),社交组(n=30,5只一组群居于标准笼),探索学习组(n=30,15...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5只,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30,独居于标准笼),社交组(n=30,5只一组群居于标准笼),探索学习组(n=30,15只一组居于迷宫笼),丰富环境组(n=30,5只一组居于丰富环境笼)和假手术对照组(n=5,5只一组居于标准笼)。各试验组分别于1d、3d、1周、2周、3周、4周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测定皮层梗死灶周围区NF光密度(OD)。结果探索学习组及丰富环境组在1周后各时间点NF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丰富环境及探索学习均能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N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丰富环境 探索学习 大鼠 神经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杰 刘英丽 +3 位作者 康进生 崔雪花 桑琳霞 李文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1-1094,1100,共5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8例PCNSL患者脑组织,同时收集27例脑挫裂伤患者挫伤灶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8例PCNSL患者脑组织,同时收集27例脑挫裂伤患者挫伤灶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探讨USP22对PCNS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PCNSL组织中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挫伤灶脑组织(P<0.05)。随着USP2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肿瘤的大小和数量也相应增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USP2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结论USP22高表达与PCNSL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今后可作为治疗的靶点以改善PCNS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干预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贾子善 李阔 +2 位作者 槐雅萍 高俊淑 李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8-580,共3页
目的:研究独居、社会交往、探索学习和丰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65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电凝大脑中动脉,其余步骤与手术组相同。术后24h随机分为独居组(n=15)... 目的:研究独居、社会交往、探索学习和丰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65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电凝大脑中动脉,其余步骤与手术组相同。术后24h随机分为独居组(n=15)、社交组(n=15)、探索学习组(n=15)、丰富环境组(n=15)和假手术组(n=5),分别于术后第1、3、7、14、21、28d对大鼠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及修订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进行评定。结果: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及mNSS评分均显示探索学习组及丰富环境组在术后14—28d后明显优于独居组和社交组(P<0.05)。结论: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的行为学恢复有明显影响,丰富环境及探索学习均能改善大鼠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探索学习 独居 社会交往 行为学恢复 脑梗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俊淑 李阔 +1 位作者 李娜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4-585,588,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5)。于不同时点... 目的:观察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5)。于不同时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数。结果: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探索学习组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独居组和社交组(P<0.01),独居组在7天、14天、28天时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低于社交组(P<0.01或P<0.05)。结论:探索学习及社会交往均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学习 社会交往 脑梗死 大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阔 高俊淑 +1 位作者 李娜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1-58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9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丰富环境...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9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丰富环境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5)。于不同时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阳性细胞数。结果: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阳性细胞数第1d时即增多,1—4周时探索学习组和丰富环境组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独居组和社交组;社交组1—4周时GFAP阳性细胞数多于独居组,1—2周时GAP-43阳性细胞数多于独居组;第4周时GFAP阳性细胞数,丰富环境组高于探索学习组。结论:丰富环境、探索学习及社会交往均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探索学习 脑梗死 大鼠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设置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Sy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娜 高俊淑 +2 位作者 李阔 陈景红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突触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丰富环境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突触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丰富环境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5)。于不同时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皮质Syn阳性表达。结果:MCAO后梗死灶周围皮质Syn阳性表达均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其表达进一步增高。探索学习组、丰富环境组于MCAO术后各时间点Syn表达均明显优于独居组和社交组(P<0.05,P<0.01);探索学习组在3、4周表达高于丰富环境组(P<0.05);社会交往组表达高于独居组(P<0.05)。结论:丰富环境;探索学习及社会交往均能促进梗死灶周围Sy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探索学习 脑梗死 大鼠 突触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桂芳 高俊淑 +1 位作者 李娜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5... 目的:观察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假手术对照组(n=5)。于不同时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皮质bFGF阳性细胞数。结果:梗死灶周围皮质bFGF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探索学习组bFGF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独居组(P<0.001或P<0.01),在第7天、14天时多于社交组(P<0.001);独居组在第7天、14天、21天时bFGF阳性神经元数量低于社交组(P<0.01)。结论:探索学习及社会交往均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bF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学习 社会交往 脑梗死 大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肌阵挛失神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哲 杨春清 +3 位作者 高俊书 李攀 赵磊 李文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探讨眼睑肌阵挛失神综合征(EM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8月我院确诊的8例EMA患者的临床及视频脑电图资料。结果 8例EMA患者中男1例,女7例;眼睑肌阵挛(EM)平均起病年龄(8.5±3.4)岁;1... 目的探讨眼睑肌阵挛失神综合征(EM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8月我院确诊的8例EMA患者的临床及视频脑电图资料。结果 8例EMA患者中男1例,女7例;眼睑肌阵挛(EM)平均起病年龄(8.5±3.4)岁;1例仅有EM一种发作形式,3例伴有失神发作,6例伴有全面强直阵挛发作。8例患者第1次脑电图检查仅1例发现全导棘慢波,均未能确诊EMA。2例患者有高热惊厥病史;1例患者有高热惊厥家族史。所有患者EM以眼睑的节律性抽动为最突出症状,抽动频率为3~6次/s,每次发作持续1~8 s。3例患者伴有眼球上视及头后仰的强直成分,3例患者在眨眼发作>3 s后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例伴有双手抖动。脑电图特征:发作间歇期癫痫样放电主要表现为广泛性的3~6 Hz棘波节律、棘慢复合波或多棘慢复合波单发或节律性爆发;发作期脑电图主要表现广泛性高波幅3~6 Hz棘慢波或多棘慢波节律性爆发。所有患者在闭目异常放电增多,6例患者对间断闪光刺激敏感,3例过度换气诱发异常放电增多。结论眼睑肌阵挛失神综合征症状相对较轻、发作时间短暂,易被误诊,视频脑电图对于该综合征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痉挛 癫痫 肌阵挛性 脑图 脑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缺乏与女性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艳艳 赵磊 +2 位作者 尹楠 代聪伟 吕佩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299-4304,共6页
雌激素是女性体内主要的性激素,循环中的雌激素能够维持女性生殖、正常性欲及女性第二性征,大脑中的雌激素能够帮助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缺乏,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认知功能减退,如注意力不集中、记... 雌激素是女性体内主要的性激素,循环中的雌激素能够维持女性生殖、正常性欲及女性第二性征,大脑中的雌激素能够帮助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缺乏,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认知功能减退,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痴呆的发生。本文主要从雌激素影响女性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雌激素对认知功能管理中枢形态学的影响、雌激素与女性认知功能相关性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多角度分析雌激素缺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绝经后女性认知障碍的关注,从而提高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认知障碍 绝经期 雌激素替代疗法 女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脑电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俊淑 陈景红 高永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及其与脑电图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6-01/2009-01收治癫痫患者7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发作后1 h、24 h血清TNF-α和IL-2水平,...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及其与脑电图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6-01/2009-01收治癫痫患者7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发作后1 h、24 h血清TNF-α和IL-2水平,同时做常规脑电图检查,研究患者TNF-α和IL-2表达水平与脑电图的关系。结果:癫痫患者发作后1 h、24 h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2例癫痫患者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9,P<0.01);癫痫组患者发作后1h脑电图异常率为80.6%(58/72),发作后24 h为68.1%(49/72),发作后1 h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发作后24 h(P<0.05);癫痫发作后1 h及24 h,脑电图异常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患者表达水平(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离癫痫发作期的时限越近,血清TNF-α和IL-2的水平越高,脑电图异常率越高,脑电图改变与TNF-α及IL-2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TNF-Α IL-2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岳向勇 武江 +6 位作者 梁传栋 邱刚 陈尧 郑杰 李文玲 康进生 董长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42-3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患者2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放疗组9例,放化疗同步组12例。单纯放疗组采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患者2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放疗组9例,放化疗同步组12例。单纯放疗组采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放化疗同步组采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化疗。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毒副作用,随访患者生存时间(治疗开始至死亡)。结果治疗前,单纯放疗组KPS评分为(68.3±5.0)分,放化疗同步组为(69.2±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3,P〉0.05)。治疗6个月后单纯放疗组KPS评分为(66.7±24.5)分,放化疗同步组为(76.7±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9,P〈0.05)。化疗毒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偶见头痛、皮疹和血细胞减少,均属Ⅰ~Ⅱ级,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Ⅲ级及以上毒副作用。随访3年,死亡18例,存活3例。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疗同步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个月和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单纯放疗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7.8%和11.1%,放化疗同步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50.0%。结论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化疗可明显改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脑干 放射疗法 适形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桂芳 李娜 刘卫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20-1620,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缘于2005年3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麻木,开始以手指尖起,逐渐出现双手麻木,后病情逐渐加重,近15d双上肢肘关节以下麻木,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麻木,伴双下肢沉重,踩棉花感,走路尚平稳,门诊以“多发...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缘于2005年3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麻木,开始以手指尖起,逐渐出现双手麻木,后病情逐渐加重,近15d双上肢肘关节以下麻木,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麻木,伴双下肢沉重,踩棉花感,走路尚平稳,门诊以“多发性神经病?”于2006年4月5日收入院。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20余年,常年大量饮酒,严重时测胃酸浓度为0,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量50~55kg(身高170cm)。查体: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的贫血貌,神清、言语清楚,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上肢肘关节以下、双下肢痛觉稍减退,深感觉触觉、震动觉、位置觉正常,双侧指鼻试验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艳艳 赵磊 +3 位作者 李攀 代聪伟 梁传栋 褚兆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分析女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频率与月经周期的关系,鉴别不同类型的月经期癫痫,评价其与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2014年在我院神经外二科(癫痫中心)就诊的16~45岁女性癫痫患者59例,记录其连续3个月经周期的... 目的分析女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频率与月经周期的关系,鉴别不同类型的月经期癫痫,评价其与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2014年在我院神经外二科(癫痫中心)就诊的16~45岁女性癫痫患者59例,记录其连续3个月经周期的癫痫发作情况及生理特征,按照围月经期型、围排卵期型和黄体功能缺陷型将月经期癫痫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共记录59例患者总计177个月经周期,其中排卵性周期161个,无排卵月经周期16个。在无排卵周期中,癫痫发作频率为(0.34±0.96)次/d,高于排卵性周期[(0.17±0.48)次/d]。在所有月经周期中共记录到42.4%(75/177)月经期癫痫,(28/59)47.5%患者被诊断患有月经期癫痫。在排卵性周期中,月经期癫痫主要出现在围月经期(27/63,42.9%)和围排卵期(28/63,44.4%);而在无排卵周期中,主要出现在非月经期(8/12,66.7%)。在75次月经期癫痫中,排卵性周期中围排卵期的发作频率(0.57±0.31)次/d要高于其他三期;而无排卵周期中非月经期的癫痫发作频率(0.33±0.12)次/d是围月经期(0.11±0.02)次/d的3倍。在月经期癫痫中,肌阵挛发作频率增加常表现为排卵性周期中的围月经期型。结论 月经期癫痫出现在47.7%的青春期和生育期女性癫痫患者中,在排卵性周期中,围排卵期癫痫发作频率更高;在无排卵周期中,非月经期癫痫发作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 癫痫 排卵性周期 无排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能型间变性垂体腺癌1例
18
作者 康林 马晓丽 +3 位作者 陈琛 武江 何磊 赵焕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4,共2页
患者女性,62岁。因间断头晕、头痛2周,恶心呕吐2天入院。入院检查:右眼睑稍下垂,双眼复视,其余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生化检查垂体六项无异常;头颅CT及MRI示垂体腺瘤可能性大(图1、2);PET—CT示:除鞍区外其他部位未发现肿瘤。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间变 诊断 预后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