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树仁 齐晓勇 +10 位作者 张建清 吴迪 胡福丽 王进华 王小平 赵晓云 党懿 王天红 董洁 荀丽颖 杨国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成药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狭窄超过50%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肌供血等... 目的研究中成药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狭窄超过50%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通心络。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分别利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其比值、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以及血脂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急性心肌梗死、血管重建、死亡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6个月及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FMD、NO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T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NO/ET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TNOS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3)6个月时患者的FMD与NO呈正相关(P<0.01),12个月时NO与TNOS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心络可显著减少ACS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率;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可进一步改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提高血一氧化氮的浓度、降低内皮素浓度,提高NO/ET比值;通心络改善内皮功能与用药后TNOS增高,促进NO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