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1
作者 彭秀晴 郭明珂 +2 位作者 刘廷江 孙福振 王振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对比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传统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促进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3—8月实施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4例,围术期护理采用FTS理念指导的优化护理措施;调取以往住院... 目的对比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传统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促进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3—8月实施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4例,围术期护理采用FTS理念指导的优化护理措施;调取以往住院同种手术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式的患者24例为传统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资料。结果FTS护理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2.6)d,传统护理组为(7.8±3.9)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S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7.5%(9/24),传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58.3%(14/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理念指导的围术期护理缩短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泌尿外科手术 康复护理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的研制
2
作者 李静坡 许丽霞 +3 位作者 李守宾 张盼英 李娜娜 孙素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157-14163,共7页
为了评估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程度,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参考文献,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创建了初始调查问卷。接着,采用德尔菲法对泌尿造口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条目内容进行专家函询。结果表明,在两轮咨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9%... 为了评估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程度,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参考文献,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创建了初始调查问卷。接着,采用德尔菲法对泌尿造口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条目内容进行专家函询。结果表明,在两轮咨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9%和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7,协调系数分别为0.341和0.362(均P<0.000)。最终,形成了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健康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在内的4个维度、共30个条目的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该量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以提高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可见,这一评估量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作为评估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程度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造口 出院准备度 量表 德尔菲法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磁共振成像评估大鼠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的实验性研究
3
作者 陈子琦 李宜泽 +4 位作者 单春辉 俞秀巧 张璐瑶 王振显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3.0 T MRI在评估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prostatitis,EAP)严重程度及补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以传统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建模方式为基础构建5... 目的探讨3.0 T MRI在评估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prostatitis,EAP)严重程度及补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以传统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建模方式为基础构建5组大鼠模型,分别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6只)、模型组A(EAP-A组)(6只)、治疗组A(EAPZ-A组)(6只)、模型组B(EAP-B组)(6只)以及治疗组B(EAPZ-B组)(6只)。其中,EAP-A组与EAPZ-A组大鼠采用15 mg/mL异体前列腺抗原混合物皮内注射进行造模,EAP-B组与EAPZ-B组大鼠采用30 mg/mL异体前列腺抗原混合物皮内注射进行造模,NC组大鼠则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皮内注射进行造模。在模型构建前(12周龄)、模型构建后(18周龄)及治疗组补锌结束后(22周龄)对各组大鼠行MRI扫描,包括轴位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在22周龄磁共振扫描结束后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病理染色进行观察。测量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及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行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其中,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时进一步开展最小显著差异(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多重比较;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ADC值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ADC值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2周龄时,各组之间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18)。18周龄建模成功后,除NC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未下降外,其余四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且EAP-A组/EAPZ-A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均高于EAP-B组/EAPZ-B组(P均<0.001),但EAP-A组及EAPZ-A组、EAP-B组与EAPZ-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40、0.113)。22周龄治疗结束后,EAPZ-A组、EAPZ-B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回升,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EAP-A组及EAP-B组(P均<0.001)。各组大鼠在不同周龄的ADC值行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0 T MRI能够有效评估大鼠EAP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监测补锌治疗效果的无创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 Wistar大鼠模型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福振 宋华芹 +2 位作者 王刚 杨涛 谷守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19岁青年男性输尿管IMT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行输尿管肿物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 目的:探讨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19岁青年男性输尿管IMT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行输尿管肿物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后出院。病理检查证实为输尿管IMT。结论:IMT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或梗阻造成相应临床症状,与恶性肿瘤不易鉴别,其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输尿管IMT治疗多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输尿管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显 胡志娟 +3 位作者 庞国勋 陈康宁 孙福振 杨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对比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5月—200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因BPH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患者导尿前、导尿后1d、导尿后1周... 目的对比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5月—200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因BPH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患者导尿前、导尿后1d、导尿后1周、导尿后2周时血清PSA水平。结果40例患者导尿前和导尿后不同时间点PSA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2.40,P<0.05)。导尿前患者血清PSA水平(13±9)ng/ml与导尿后1d、导尿后1周、导尿后2周的血清PSA水平分别为(9±6)ng/ml、(5±5)ng/ml和(5±5)ng/ml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01、7.34和7.47,P<0.05);导尿后1d与导尿后1周时比较,患者血清PSA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q=7.47,P<0.01);导尿后2周与导尿后1周比较,患者血清PSA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q=0.13,P>0.05)。结论留置导尿可以显著降低BPH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其约在导尿后1周时降至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潴留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技术对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单春辉 暴云锋 +3 位作者 赵明娟 郭留雄 黄晓颖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技术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内分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经超声引... 目的探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技术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内分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经超声引导直肠穿刺后病理证实为PCa的患者49例,入选患者采用统一的药物内分泌治疗方案。疗前行3.0 T常规MRI平扫加增强及11个b值(0~3000 s/mm^2)的IVIM-DWI序列扫描,分别测量病变区的表观扩散系数(standard apparent diffiusion coefficent,ADCstand)、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low ADC,ADCslow)、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st ADC,ADCfast)、快速扩散所占比例(proportion of fast diffusion,Ffast)、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d diffiusion coefficent,DDC)和扩散异质性指数(α)。疗后6个月复查MRI,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31例)和无效组(18例),使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疗前各参数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预测效能,以P<0.05为统计学标准。结果有效组的ADCfast大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的Ffast小于无效组(P<0.05),其余各参数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ADCfas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0.900),其次为Ffast(0.878),两者的敏感性相同(96.8%),ADCfast的特异性最高(83.8%)。结论疗前IVIM-DWI技术的双指数模型ADCfast与Ffast可以对PCa内分泌治疗效果进行有效预测,能够为PCa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18例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娟 吴娟 +5 位作者 魏东 隋爱霞 阎晓路 赵静 张宏涛 王泽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共20个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粒子活度1.11×107~2.96×107B...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共20个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粒子活度1.11×107~2.96×107Bq(0.3~0.8 m Ci),处方剂量60~110 Gy,CT引导下经皮、经肝植入粒子,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53~107 Gy,评价患者临床受益反应(CBR)、2个月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间2~15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1年生存率22.2%。临床受益率72.2%,有效率70%,2个月局部控制率9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 ^125I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造瘘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康宁 王振显 +2 位作者 王刚 孙福振 杨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3月68例复杂性肾结石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以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至F16,建立皮肾操作通道,置入F8/9输尿管硬镜,科以人100 W钬激光碎石机将结石...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3月68例复杂性肾结石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以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至F16,建立皮肾操作通道,置入F8/9输尿管硬镜,科以人100 W钬激光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取出,常规留置F14肾造瘘管。结果 59例(86.8%)一期单通道碎石取石,其中54例一次取净结石,一次结石清除率为79.4%(54/68);余5例残留小结石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排净结石。2例中转开放手术取石,7例二期碎石或取石。手术时间105~220 min,(120.5±39.1)min;术后住院8~13 d,(10.6±2.5)d。68例随访3~36个月,(21.6±7.8)月,3例结石复发,体外震波碎石后治愈。结论微造瘘经皮肾镜下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高效,对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肾结石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穴位刺激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彭秀晴 董素婷 +2 位作者 王书霞 王红欣 郭明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72-1473,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无创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9月全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266例,随机分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回病房即行内关、足三里点压...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无创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9月全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266例,随机分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回病房即行内关、足三里点压按揉穴位刺激每穴3min,1次/2h,有恶心症状随时按揉;而对照组患者不施加上述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内关、足三里穴位点压按揉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足三里 穴位按压 手术后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脱细胞羊膜移植物用于兔膀胱切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振显 庞国勋 +2 位作者 宋永周 陈康宁 蔡文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13-1915,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脱细胞羊膜(HAM)移植物用于兔膀胱重建的效果。方法:用物理和酶消化方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将12只兔行半个膀胱切除后用人脱细胞羊膜移植物进行修补,另外6只兔行半个膀胱切除后单纯缝合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2、4、8周测定膀... 目的:探讨人脱细胞羊膜(HAM)移植物用于兔膀胱重建的效果。方法:用物理和酶消化方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将12只兔行半个膀胱切除后用人脱细胞羊膜移植物进行修补,另外6只兔行半个膀胱切除后单纯缝合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2、4、8周测定膀胱容量并取膀胱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应用人脱细胞羊膜行兔膀胱重建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2、4、8周膀胱最大容量(Volmax)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容量均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组织学观察,2周时人脱细胞羊膜即已吸收降解,膀胱移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开始形成,炎性反应明显;4、8周后膀胱的三层结构明显,炎性反应轻微,接近正常兔膀胱。而对照组仅2周时有轻微炎性反应,4、8周炎性反应消失。膀胱三层结构均正常。实验组大多数重建膀胱均有结石形成(8/11),对照组仅1例结石形成(1/6)。结论:人脱细胞羊膜作为膀胱移植物进行膀胱修补吸收降解迅速,移行细胞和膀胱平滑肌细胞可在移植物支架上再生,可以用做组织工程膀胱的支架材料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移植 脱细胞羊膜 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IL-6、TLR-2水平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云鹏 李艳 +1 位作者 韩朋 苏晓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 研究隆乳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及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风险并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某院行隆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研究隆乳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及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风险并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某院行隆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参数及血清IL-6、TLR-2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影响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依据筛选出的因素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此模型。结果 共纳入446例行隆乳术患者,平均年龄(28.50±3.39)岁。其中感染组42例(9.42%),未感染组404例(90.58%)。感染组患者IL-6和TLR-2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合并糖尿病、乳腺炎病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IL-6和TLR-2水平是术后假体周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前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58(95%CI:0.804~0.911)和0.842(95%CI:0.799~0.890),切点值为0.56,内部验证前后灵敏度分别为88.1%、88.2%,特异度分别为92.3%、91.7%,准确度良好。结论 合并糖尿病、乳腺炎病史,CRP、WBC、IL-6和TLR-2水平对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可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临床治疗方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2 假体隆乳术 假体周围感染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涛 宋华芹 +1 位作者 孙福振 王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182,共1页
患者女,59岁,主因下腹部憋胀疼痛不适感半月余2012年8月入院。主要症状有轻度尿频,未见明显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排尿中断,无发热等症状。查体无异常。入院肿瘤全项化验显示,
关键词 膀胱 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新辉 鲁向新 谭文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87-3788,共2页
肝脏对缺血缺氧甚为敏感,在缺血一定时间后肝脏的结构功能必然受到损害,当血流恢复后,肝损伤会更为严重,即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肝脏的IRI是肝外科手术后常见的肝损伤过程.其损伤的程度对治疗... 肝脏对缺血缺氧甚为敏感,在缺血一定时间后肝脏的结构功能必然受到损害,当血流恢复后,肝损伤会更为严重,即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肝脏的IRI是肝外科手术后常见的肝损伤过程.其损伤的程度对治疗效果影响甚大,因此对肝IRI的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损伤过程 injury 外科手术后 缺血缺氧 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液和膀胱匀浆上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14
作者 王振显 蔡文清 +1 位作者 宋永周 瞿长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52-2054,共3页
目的:探讨已经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的培养液和膀胱匀浆上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的影响,期望为组织工程膀胱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分离得到的大鼠MS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体外扩增、传代。第4代MSCs用10%碱性成纤维生长... 目的:探讨已经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的培养液和膀胱匀浆上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的影响,期望为组织工程膀胱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分离得到的大鼠MS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体外扩增、传代。第4代MSCs用10%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预诱导1d后加入已分化成熟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液和低糖培养基(1∶1)诱导培养2d,然后加入膀胱匀浆上清进行诱导分化7d。以未进行诱导的MSCs为阴性对照组,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干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并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特异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的表达。结果:MSCs经诱导分化的细胞形态呈梭形平滑肌样,融合后形成峰谷状排列,并表达平滑肌特异性蛋白标志物α-肌动蛋白。诱导分化率为(25.6±3.5)%,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SCs经体外诱导可分化为平滑肌样细胞,可作为膀胱修复的种子细胞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平滑肌 细胞培养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易感的相关性
15
作者 李静 王立立 +5 位作者 杨涛 温丽 肖华 李晓红 张倩倩 李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168例患者的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68名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2.4岁(36岁~83岁),其中男性121例(72%)、女... 目的:分析168例患者的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68名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2.4岁(36岁~83岁),其中男性121例(72%)、女性47例(28%),采用SSP-PCR和SBT-PCR对样本WT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M患者中有11种WT1等位基因被检测出,WT1*010、WT1*012两等位基因在MM组中占有较高频率(WT1*010:OR=6.13,95%CI:3.5~10.75,PC<0.000;WT1*012:OR=2.06,95%CI:1.23~1.44,PC<0.051)。WT1*A5的STR基因频率检测量到明显增多(OR=1.62,95%CI:1.18~2.23,PC<0.05)。基因型频率检测到WT1*010/010的频率明显增多(OR=6.28,95%CI:1.81~21.76,PC<0.05)。结论:WT1等位基因在MM患者中具有高度多态性,WT1*010/010纯合子是MM的易感基因型,这表明MM的发生发展与WT1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多态性 分布规律 多发性骨髓瘤 易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在间质性膀胱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魏东 刘学军 董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1-943,共3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在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6在I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盆腔症状(PUF)评分高于15分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IC组和非IC组;应...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在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6在I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盆腔症状(PUF)评分高于15分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IC组和非IC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膀胱黏膜组织中IL-6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表达水平有无差异。结果IL-6蛋白在非IC患者的膀胱尿路上皮细胞质中有表达,在IC患者的尿路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有表达。IL-6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IC组为(5.1±1.8)分,非IC组为(1.1±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患者的PUF评分与IL-6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IL-6蛋白在IC患者膀胱黏膜中表达增高,膀胱黏膜活检组织中IL-6的高表达有助于IC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间质性 诊断 白介素6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敏感试验在间质性膀胱炎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魏东 刘学军 董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1-1292,共2页
目的评价钾离子敏感试验(potassium sensitivity test,PST)在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盆腔症状(PUF)评分高于15分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PST与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同步... 目的评价钾离子敏感试验(potassium sensitivity test,PST)在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盆腔症状(PUF)评分高于15分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PST与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同步对30例患者进行测试,采用盲法分别进行IC诊断,计算PST真实性指标。结果IC患者PST评分为(3.8±0.6)分,非IC患者为(0.9±0.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对IC诊断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2%,漏诊率为25%,误诊率为28%。结论IC患者PST试验评分高于非IC患者,PST对IC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间质性 诊断 药物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