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江琦 贾枕枕 +2 位作者 王玲玲 刘相君 刘洪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1-587,共7页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机制 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春芝 李素彦 +1 位作者 刘琼 牛占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12至2015-02我院收治的DHVD 120例为DHVD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12至2015-02我院收治的DHVD 120例为DHVD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并依此将DHVD组分为正常水平亚组(18.8ng/ml≤血清骨桥蛋白水平≤30.0 ng/ml,n=35)和高水平亚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30.0 ng/ml,n=85)。比较健康组和DHVD组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NP水平和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治疗前比较,高水平亚组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升高,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均降低。与正常水平亚组比较,高水平亚组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较高,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则较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DHVD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降低,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则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其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936,P=0.00),与其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则均呈负相关(r=-0.869,-0.884,-0.858;P均=0.00)。结论: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较高且与其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均相关,这可能与骨桥蛋白促进心脏瓣膜钙化、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等相关,血清骨桥蛋白可用于DHVD患者病情和心功能评估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骨桥蛋白 利钠钛 心脏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T-proBNP和总胆固醇浓度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病病人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春芝 赵鑫 郭士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病病人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的价值。方法以心脏瓣膜病病人168例作...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病病人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的价值。方法以心脏瓣膜病病人16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前(T_0)、术后1 d(T_1)、3 d(T_2)、1周(T_3)和1个月(T_4)的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统计研究组随访2年期间MA的发生情况,并根据其MA发生情况分为MA组(n=18)和非MA组(n=150)2个亚组,比较2组围术期的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心脏瓣膜病病人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预测其MA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围术期的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均升高;与T_0比较,研究组T_1、T_3和T_4的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均降低(P<0.05)。研究组MA发生率为10.71%(18/168),且MA组围术期的血浆T-proBNP和TC水平均高于非MA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以728.28 pg/m L和4.15 mmol/L为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临界值时AUC=0.884(95%CI:0.791~0.936),ROC上MA病人17例,灵敏度为94.44%,曲线下非MA病人148例,特异度为98.67%,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1%、89.47%和99.33%,心脏瓣膜病病人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联合预测其MA的价值良好。结论心脏瓣膜病病人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均较高且两者联合预测其MA的价值良好,这可能与NT-proBNP与病人心功能损伤相关和TC调节心脏电解质平衡作用相关,因此心脏瓣膜病病人血浆NT-proBNP和TC浓度可能用于其MA的预测从而为其预后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 胆固醇 预测 心脏瓣膜病 恶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任珊 何聪 +2 位作者 李亚轻 申丽旻 赵鹤龄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病人。对每例入选病人填写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一病例报告表,通过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肠内营养不耐受... 目的:探讨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病人。对每例入选病人填写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一病例报告表,通过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症状有腹胀(44.9%)、高胃残留量(20.2%)、消化道出血(11.2%)、恶心(10.1%)、腹泻(9.0%)、呕吐(4.5%)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APACHEII)评分、喂养途径、腹高压、低蛋白血症、及促胃肠动力药对喂养不耐受有影响,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监测,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肠内营养 危重病人 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血脂比值和氧化应激状态及其与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春芝 闫莉 许金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8-1174,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脂比值和氧化应激状态与其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COPD患者120例为COPD组,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脂比值和氧化应激状态与其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COPD患者120例为COPD组,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和COPD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HDL、总胆固醇(TC)/HDL等血脂比值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OC)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统计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其血脂比值和氧化应激状态与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LDL/HDL,TG/HDL,TC/HDL等血脂比值和血清MDA水平均升高,血清SOD和T-AOC水平则降低;与稳定期比较,COPD组急性加重期的血脂比值和血清MDA水平均升高,血清SOD和T-AOC水平则降低(P<0.05)。COPD组随访3年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6.67%和81.67%,且出现肺动脉高压和死亡的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血脂比值和血清MDA水平均高于无肺动脉高压和存活患者,血清SOD和T-AOC水平则低于无肺动脉高压和存活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LDL/HDL,TG/HDL,TC/HDL等血脂比值和血清MDA水平与其3年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均呈正相关(r=0.752,0.748,0.773,0.734;P<0.05),与其3年生存率则呈负相关(r=–0.722,–0.751,–0.736,–0.748;P<0.05);COPD患者血清SOD和T-AOC水平与其3年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均呈负相关(r=–0.711,–0.734;P<0.05),与其3年生存率则呈正相关(r=0.726,0.733;P<0.05)。结论:COPD患者血脂比值和氧化应激水平均较高,抗氧化能力则降低,且其血脂比值和氧化应激状态与其肺动脉高压及预后均相关,这可能和血脂与动脉硬化及营养状态相关和氧化应激影响COP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等相关,因此COPD患者血脂比值和氧化应激状态可能用于其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血脂比值 氧化应激 肺动脉高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春芝 闫莉 宋津晓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6-683,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浆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150例作为COPD组,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OPD组根据其体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浆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150例作为COPD组,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OPD组根据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消瘦组(BMI<18.5 kg/m2,n=116)和非消瘦组(BMI≥18.5 kg/m2,n=34)两个亚组。采用ELISA检测对照组和COPD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血浆chemerin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脂水平,统计COPD组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等预后情况,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其血浆chemerin水平与其血脂水平的关系和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其血浆chemerin和脂质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血浆TC,TG,HDL水平均降低,血浆chemerin和LDL水平则升高(P<0.05);与非消瘦组比较,消瘦组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血浆TC,TG,HDL水平均降低,血浆chemerin和LDL水平则升高(P<0.05)。消瘦组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较非消瘦组高,且COPD组半年内再住院患者和死亡患者的血浆TC,TG,HDL水平均低于半年内未住院患者和存活患者,血浆chemer in和LDL水平则高于半年内未住院患者和存活患者(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与其TC,TG,HDL水平均呈负相关(r=–0.695,–0.748,–0.722;P<0.05),与其血浆LDL水平则呈正相关(r=0.668,P<0.05)。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浆TC,TG,HDL水平与其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呈负相关(TC:r=–0.716,–0.737;TG:r=–0.748,–0.753;HDL:r=–0.736,–0.728;P<0.05),其血浆chemerin和LDL水平与其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呈正相关(chemerin:r=0.753,0.766;LDL:r=0.742,0.755;P<0.05)。结论:COPD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较高且与其脂代谢状况相关,血浆chemerin和脂质水平均与COPD预后情况相关,这可能与chemerin作为脂肪细胞因子和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及COPD患者营养不良引发血脂水平降低相关,COPD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可能反映其脂代谢情况并作为其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CHEMERIN 脂代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硫酸钠抑制脂多糖引起的A549细胞损伤
7
作者 牛占丛 杨圣俊 +3 位作者 段国辰 刘军肖 陈红光 王彦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观察氢硫酸钠(Na H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肺癌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Na HS处理组和LPS联合Na HS处理组。处理24 h后,采用ELISA测定培养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MTT法与乳酸... 目的观察氢硫酸钠(Na H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肺癌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Na HS处理组和LPS联合Na HS处理组。处理24 h后,采用ELISA测定培养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MTT法与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损伤情况;测定A549细胞单层模型的跨上皮电阻(TER)值;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A549细胞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与Na HS处理组比较,CRP的水平、TER值、细胞活力和ZO-1表达与分布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中的CRP水平明显升高、TER值显著减少、细胞活力下降、细胞膜ZO-1表达减少且边界不清;与LPS处理组相比,LPS联合Na HS处理组中的CRP水平明显降低、TER值增加、细胞活力增加,ZO-1在细胞膜处的表达增强且分布情况部分恢复。结论 Na HS通过增强A549细胞活力、降低CRP水平、增加TER值并增加ZO-1表达抑制LPS诱导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氢硫酸钠(Na HS) 肺上皮细胞 闭锁小带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