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lC型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萌 周冉 +1 位作者 张新颖 程亚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0-1425,共6页
目的:探讨2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cblC型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MMA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例晚发型MMA cblC型患儿的临床表型、生化检查结果、血尿有机酸分析、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和基因型等临床资料,并... 目的:探讨2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cblC型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MMA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例晚发型MMA cblC型患儿的临床表型、生化检查结果、血尿有机酸分析、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和基因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特征。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性,青少年期起病。患儿1以精神症状起病,患儿2以认知障碍起病,2例患儿均出现双下肢无力和语言障碍。初诊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重度升高,尿甲基丙二酸水平升高,头颅磁共振显像均提示脑萎缩,脑电图均提示双侧大脑半球慢波活动增多,患儿2双侧额区和颞区癫痫样放电,基因检测显示MMACHC基因c. 482G>A突变。2例患儿均给予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同时口服叶酸、维生素B6、左卡尼汀和甜菜碱。2例患儿症状均改善,血清Hcy水平降低,尿甲基丙二酸水平恢复正常。结论:晚发型MMA cblC型表型多样,以神经精神损害为主,基因型以c. 482G>A突变最为常见。血清Hcy水平升高和脑萎缩可作为晚发型cblC型患儿早期识别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自身免疫性脑炎 同型半胱氨酸 脑萎缩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胎龄儿生后血清Klotho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变化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2
作者 李晓沛 王鑫 +3 位作者 王婵 郑有宁 罗雷 程亚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4-811,共8页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生后血清Klotho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并阐明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SGA和53例适于胎龄儿(AGA)作为研究对象,分为SGA组(n=35)和AGA组(n=53),其中早产儿组51例,早产SGA组20例,早产...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生后血清Klotho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并阐明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SGA和53例适于胎龄儿(AGA)作为研究对象,分为SGA组(n=35)和AGA组(n=53),其中早产儿组51例,早产SGA组20例,早产AGA组31例;足月儿组37例,足月SGA组15例,足月AGA组22例。收集各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别检测新生儿生后第7和14天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及临床生化指标,分析新生儿生后第7和14天血清Klotho及FGF23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和考普氏(Kapu)指数等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及钙磷代谢的相关性。结果:与AGA组比较,SG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和Kapu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生后第7和14天,与早产儿组比较,足月儿组新生儿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生后第7天比较,生后第14天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新生儿血清Kloth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FGF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AGA组比较,SGA组新生儿生后第7和14天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生后第7天比较,生后第14天AGA组和SGA组新生儿血清Klotho水平明显升高(P<0.01),FGF23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早产AGA组比较,早产SGA组新生儿生后第7和14天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足月AGA组比较,足月SGA组新生儿生后第7和14天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SGA组新生儿生后第7天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与胎龄、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和Kapu指数等生长发育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血清Klotho水平与FGF2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钙磷代谢方面,SGA组新生儿生后第7天血清Klotho水平与血清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FGF23水平与血清钙和磷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Klotho和FGF23蛋白与新生儿生长发育及磷酸盐代谢有密切关联。SGA新生儿生后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较低,但随着各器官发育逐渐完善,Klotho分泌增加,而FGF23水平降低可能是机体的代偿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小于胎龄儿 适于胎龄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后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维平 娄燕 +2 位作者 李攀 段瑞生 霍会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戊四氯(pentylenetetrazole,PTZ)化学点燃癫癎大鼠在Y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癫癎患者的记忆损害及其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目的:探讨戊四氯(pentylenetetrazole,PTZ)化学点燃癫癎大鼠在Y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癫癎患者的记忆损害及其治疗提供线索。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组、SE对照组、慢性癫癎(chronic epi- lepsy,CEP)组和CEP对照组。SE模型按40 mg/kg腹腔注射PTZ溶液.10 min后注射20 mg/kg,然后每10 min注射10 mg/ kg,直至诱发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发作。CEP模型按35 mg/kg腹腔注射PTZ溶液,每48 h一次,直到连续3次RacineⅣ~Ⅴ级癎性发作。对照组与相应模型组同时腹腔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用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中,SE组大鼠与SE对照组相比致癎后1d和2d的选择错误总数明显增加(P<0.05);CEP组致癎后1 d、30 d、31 d的选择错误总数与CEP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5)。在海马中,致癎后1 d的SE组和CEP组以及致癎后30 d的CEP组BDNF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低。结论:癫癎持续状态可导致大鼠短时间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而慢性癫癎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持续时间较长。癫癎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BDNF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癫癎 学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治疗前后矮小症儿童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玉 解欣 +1 位作者 柏金秀 程亚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38-3041,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不同病因矮小症儿童体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 lin)、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 1)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种生... 目的探究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不同病因矮小症儿童体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 lin)、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 1)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种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激发试验将患儿分为3组,生长激素缺乏(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CGHD)组27例,生长激素部分缺乏(partial ab sence of growth hormone,PGHD)组32例,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组39例。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0名健康同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98例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比较4组患儿不同时刻血清ghrelin、nesfatin 1水平和生长速率。结果治疗前PGHD组、ISS组患儿的血清Ghr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CGHD组患儿的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CGHD组和PGHD组患儿的血清nesfatin 1水平均高于ISS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GHD组、PGHD组、ISS组患儿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身高和生长速率(growth rate,GV)均低于对照组;CGHD组患儿治疗后血清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逐渐升高,PGHD组和ISS组患儿治疗后血清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CGHD组和PGHD组患儿治疗后血清nesfatin 1水平较治疗前逐渐下降,3组患儿治疗后身高和GV较治疗前均逐渐升高,BMI变化不大;各时间点血清ghrelin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CGHD组、ISS组和PGHD组,血清nesfatin 1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ISS组、PGHD组和CG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矮小患儿可能存在ghrelin抵抗,血清ghrelin及nesfatin 1可能影响了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临床中可通过检测血清ghrelin及nesfatin 1水平预测矮小患儿治疗期间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生长激素 血清 生长激素释放肽 摄食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曹静 陈伟华 +2 位作者 梁秋瑾 尹建英 程亚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IE新生儿34例,分为轻度脑病组(18例)及中、重度脑病组(16例),分别于生后24h、72h及7d取静脉血;对照组20例,生后24h取血,各组均应用ELISA方法...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IE新生儿34例,分为轻度脑病组(18例)及中、重度脑病组(16例),分别于生后24h、72h及7d取静脉血;对照组20例,生后24h取血,各组均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MCP-1值。结果HIE组患儿血清MCP-1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HIE患儿血清MCP-1值明显高于轻度患儿(P<0.01)。结论MCP-1参与了HIE的发病过程,且病情越重,MCP-1值越高,提示MCP-1作为趋化性细胞因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因子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厥性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维平 娄燕 +2 位作者 李攀 段瑞生 陈伟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惊厥性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海马磷酸化的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NCSE)两种动物模型,采用水迷宫... 目的探讨惊厥性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海马磷酸化的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NCSE)两种动物模型,采用水迷宫和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观察致痫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pCREB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SE大鼠致痫后近期出现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及其百分比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电Y迷宫错误次数增多(P<0.05),而远期均恢复正常。GNCSE组大鼠在致痫后近期水迷宫部分时段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而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及其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电Y迷宫错误次数近期有所增加(P<0.05),远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的同时伴有海马组织pCREB蛋白水平表达的下降。结论SE较GNCSE更易导致实验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无论哪种癫痫发作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均有一定的时限性。海马组织pCREB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惊厥性 癫痫 非惊厥性 学习记忆 迷宫 PCRE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岁小于胎龄儿血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程亚颖 宋光耀 +3 位作者 赵秀勉 周利霞 井丽娟 尹建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以及对小于胎龄儿(SGA)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期足月小于胎龄、现年龄为2~7岁儿童30例作为SGA组,根据有无追赶生长(CUG)分为SGA-CUG组(19例)和SGA-无CUG组...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以及对小于胎龄儿(SGA)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期足月小于胎龄、现年龄为2~7岁儿童30例作为SGA组,根据有无追赶生长(CUG)分为SGA-CUG组(19例)和SGA-无CUG组(11例);足月适于胎龄(AGA)的2~7岁矮小儿童20例作为AGA矮小组;同时选择足月适于胎龄的2~7岁正常身高儿童19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体质量的标准差计分(SDS)、身高SDS、72h摄入热卡,检测空腹血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血糖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SGA-CUG组和SGA-无CUG组血浆Ghrelin水平(mg.L-1)(0.371±0.093和0.446±0.076)均高于AGA矮小组及对照组(0.263±0.174和0.245±0.080)(均P<0.05),SGA-无CUG组升高最为显著,SGA-CUG组与SGA-无CU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和IGFBP-3水平(mg.L-1)在SGA-无CUG组(123.882±46.275和33.310±8.836)和AGA矮小组(171.83±65.77和42.150±13.515)明显低于SGA-CUG组(380.037±137.548和147.389±46.430)和对照组(354.121±95.023和145.058±30.706)(均P<0.05)。SGA-CUG组和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Ghrelin与摄入热量、体质量SDS、IGF-1和IGFBP-3均呈负相关关系(SGA-CUG组r=-0.628,P<0.01;r=-0.658,P<0.05;r=-0.854,P<0.000 1;r=-0.685,P<0.001;对照组r=-0.808,P<0.000 1;r=-0.664,P<0.001;r=-0.771,P<0.000 1;r=-0.502,P<0.05);与年龄、身高SDS及血糖无明显相关关系(SGA-CUG组r=0.255,r=-0.218,r=-0.135,均P>0.05;对照组r=0.203,r=-0.328,r=-0.228,均P>0.05)。结论:Ghrelin与GH-IGF轴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长发育。SGA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Ghrelin抵抗及GH-IGF轴损害,且生后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GHRELIN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8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4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张会丰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7天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并留取静脉血检测MBD和S100B。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p H、PCO2、乳酸值、BE值和S100B蛋白、MBP的水平第7天与第1天存在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分别比较各指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第1天检测动脉血气分析、S100B蛋白和MBP水平能够帮助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S100B 血气分析 早产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英从 张庆云 +2 位作者 曹蕾 张俊莲 杜彦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89-890,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 96例住院新生儿以静脉输注葡萄糖的速度不同分为 3组 ,分别对 3组新生儿的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3组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的发生率 ,足月儿分别是 81%、37%、 0 (P <0 0 1) ,...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 96例住院新生儿以静脉输注葡萄糖的速度不同分为 3组 ,分别对 3组新生儿的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3组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的发生率 ,足月儿分别是 81%、37%、 0 (P <0 0 1) ,早产儿分别是 95 %、 5 7%、 2 2 % (P <0 0 0 5 )。结论 静脉输注葡萄糖超速是引起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的主要原因。胎龄、日龄、体重和血糖值呈负直线相关。病情越重越易发生高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源性高血糖 相关因素分析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10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3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47-2850,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7天查血气,留血检测NSE和GFAP。结果:两组第1天动脉血气分析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第1、7天两组间NSE和GF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NSE第1、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气分析、NSE及GFAP水平能较早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并为之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神经烯醇化酶 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早产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桑文淑 杨素勉 +1 位作者 刘秀敏 李雅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7分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低频脉冲电治疗,干预组同时加以心理干预。结果...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7分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低频脉冲电治疗,干预组同时加以心理干预。结果两组产妇产后48h泌乳量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情况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泌乳及子宫复旧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疗法 心理干预 剖宫产 泌乳 子宫复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观察血管支架植入术与药物治疗青年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旭东 姚冬静 +4 位作者 刘增品 周存河 王聪 连云成 于江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90-594,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脑血管支架植入术与药物治疗青年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71例(30~44岁)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药物组,n=39)和支架植入术(支架组,n=32),比较2组相关指... 目的对比观察脑血管支架植入术与药物治疗青年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71例(30~44岁)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药物组,n=39)和支架植入术(支架组,n=32),比较2组相关指标。结果支架组手术成功率100%,共植入32枚支架。2组患者入组时及随访3、6、12、24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RS、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药物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卒中再发率及再发卒中致残率(mRS评分≥2分)分别为20.51%(8/39)、20.51%(8/39)及20.51%(8/39),支架组分别为6.25%(2/32)、3.13%(1/32)及3.13%(1/32),2组间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支架组卒中复发率(P=0.04)及再发卒中致残率(P=0.04)均低于药物组。结论相比药物治疗,植入支架可降低青年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支架 化学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江娅 李文玲 +3 位作者 武江 赵焕芬 毛金丽 娄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8例颞叶癫痫患儿的病理资料。结果 38例患儿年龄2.5-14岁,男21例、女17例。病理诊断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21例,其中FCDⅠa 1例、FCDⅠb ...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8例颞叶癫痫患儿的病理资料。结果 38例患儿年龄2.5-14岁,男21例、女17例。病理诊断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21例,其中FCDⅠa 1例、FCDⅠb 2例、FCDⅡa 2例、FCDⅡb 3例、FCDⅢa 5例、FCDⅢb 1例、FCDⅢc 1例、FCDⅢd 6例;微皮层发育不良3例;单纯海马硬化3例;神经系统肿瘤7例,其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5例,星形胶质瘤2例;脑炎2例;蛛网膜囊肿2例。结论 FCD是引起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最常见的原因,其中FCDIIId型为最常见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难治性癫痫 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江娅 孙萌 郑有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45-1448,共4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儿童少见的组织细胞疾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结合目前EBV-HLH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便临...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儿童少见的组织细胞疾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结合目前EBV-HLH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便临床工作者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为患儿争取生存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疱疹病毒4型 EB病毒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儿童血浆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亚颖 蔡宝萍 +2 位作者 赵秀勉 宋光耀 井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及其在矮小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矮小儿童65例,分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CGHD)组、生长激素部分缺乏(PGHD)组、特发性矮小(ISS)组,正常身高儿童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ghrelin...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及其在矮小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矮小儿童65例,分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CGHD)组、生长激素部分缺乏(PGHD)组、特发性矮小(ISS)组,正常身高儿童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ghrelin、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结果:血浆ghrelin水平在CGHD组低于其他组(均P<0.01)。IGF-1与IGFBP-3水平在CGHD组、PGHD组、ISS组低于对照组(均P<0.01),CGHD组亦低于PGHD组与ISS组(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ghrelin与IGF-1在CGHD组无明显相关(r=0.42,P>0.05),在对照组呈负相关(r=-0.633,P<0.05)。结论:Ghrelin与GH-IGF轴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儿童的生长发育。Ghrelin、IGF-1及IGFBP-3水平是评价矮小儿童GH分泌状态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矮小儿童 GHR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血清、肺泡灌洗液及呼出气冷凝液中sTREM-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婵 徐丽瑾 +1 位作者 王鑫 程亚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新生儿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新生儿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 TREM-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疑似VAP的328例住院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VAP组(152例)和非VAP组(176例)。统计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及28天死亡情况,于诊断为疑似VAP当天采集患儿血清、BALF及EBC,并测定其sTREM-1水平。结果 VAP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BALF、EBC中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_均<0.05);BALF中sTREM-1水平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点为125.16 ng/L,此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6%、73.1%;152例VAP组患儿均接受随访,28天病死率为21.71%(33/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LF和EBC中,高sTREM-1水平是导致VAP患儿预后差的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检测BALF和EBC中sTREM-1水平对新生儿VAP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也可将其作为评估新生儿VAP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呼出气冷凝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旭东 姚冬静 +2 位作者 刘增品 周存河 于江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的13例阻塞范围较广泛的CVST患者,并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治愈,1例死亡。有8例患者...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的13例阻塞范围较广泛的CVST患者,并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治愈,1例死亡。有8例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至出院时除1例死亡外,7例均意识清楚。12例患者出院时、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1(1.5,16)分、5(0,2.75)分,与术前14(2.5,1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3(0,3.75)分、0(0,1.75)分,与术前5(2,5)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CVST有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抽栓治疗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8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秋瑾 李晓梅 王瑞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2,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白介素-18 细胞因子 发病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8与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静 刘桂芬 +3 位作者 尹建英 徐丽瑾 王瑞杰 梁秋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早产儿PVL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经头颅B超诊断为PVL早产儿21例,对照组早产儿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出生6h内血清IL-18值。结果...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早产儿PVL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经头颅B超诊断为PVL早产儿21例,对照组早产儿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出生6h内血清IL-18值。结果根据头颅B超结果,将PVL组患儿分为Ⅰ级8例,Ⅱ级6例,Ⅲ级5例及Ⅳ级2例。Ⅰ级PVL患儿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PVL患儿明显高于Ⅰ级(P<0.05);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0.05)。PVL组脑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IL-18水平升高与早产儿PVL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出生时可作为一个早期预测指标,并为防治早产儿PVL发生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白介素18 围产期感染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途径介入手术与单纯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旭东 姚冬静 +3 位作者 于江华 刘增品 周存河 刘桂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对比多途径介入手术与单纯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CVS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CVST患者,其中47例接受多途径介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41例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出院时、3... 目的对比多途径介入手术与单纯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CVS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CVST患者,其中47例接受多途径介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41例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出院时、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1,2)、1.43±0.50,1(0,2)、1.04±0.33,1(0,1)、0.87±0.28,均低于对照组[2(1,2)、2.20±0.62,2(1,2)、1.59±0.49,1(0,2)、1.37±0.37,P均<0.05]。结论多途径介入手术治疗CVST疗效优于单纯抗凝,可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 血管内治疗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