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24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跃红 赵文清 +3 位作者 李文玲 潘宝根 梁传栋 赵晓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4基因转染对胶质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载有人白介素-24cDNA的新型重组腺病毒(Ad5F35-IL24)感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体外观察Ad5F35-IL24对该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建立人胶质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Ad5F35-IL24,观察肿瘤生长情... 目的探讨白介素-24基因转染对胶质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载有人白介素-24cDNA的新型重组腺病毒(Ad5F35-IL24)感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体外观察Ad5F35-IL24对该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建立人胶质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Ad5F35-IL24,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和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Ad5F35-IL24感染U251细胞和肿瘤组织后,IL-24蛋白高表达,U251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凋亡率明显升高,Bax/Bcl-2也明显升高。结论白介素-24具有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Ad5F35-IL24转导白介素-24基因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胶质瘤基因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4 基因治疗 胶质瘤 腺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免疫耐受的EAE大鼠外周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研究
2
作者 陈慧芳 吕佩源 +2 位作者 郑师陵 陈竞清 林嘉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低剂量 免疫耐受 EAE 大鼠 外周免疫器官 细胞凋亡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雅楠 邢邯英 郝玉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微小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可由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液,如血清、血浆、组织液及各类体液中,即循环miRNAs。在疾病状态下如乳腺癌,循环miRNAs表达谱...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微小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可由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液,如血清、血浆、组织液及各类体液中,即循环miRNAs。在疾病状态下如乳腺癌,循环miRNAs表达谱发生改变,良好的稳定性及疾病相关性使得miRNAs成为肿瘤等疾病的非创伤性新型生物标志物,是肿瘤诊断与防治的研究热点。现就循环miRNAs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树仁 齐晓勇 +10 位作者 张建清 吴迪 胡福丽 王进华 王小平 赵晓云 党懿 王天红 董洁 荀丽颖 杨国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成药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狭窄超过50%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肌供血等... 目的研究中成药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狭窄超过50%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通心络。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分别利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其比值、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以及血脂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急性心肌梗死、血管重建、死亡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6个月及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FMD、NO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T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NO/ET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TNOS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3)6个月时患者的FMD与NO呈正相关(P<0.01),12个月时NO与TNOS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心络可显著减少ACS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率;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可进一步改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提高血一氧化氮的浓度、降低内皮素浓度,提高NO/ET比值;通心络改善内皮功能与用药后TNOS增高,促进NO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脑组织HO-1 mRNA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一飞 郭力 +2 位作者 曹文珍 赵晓云 檀国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91-993,共3页
目的 :探讨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 1(HO- 1)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雌性 Wistar大鼠 78只 ,随机分为 3组 (n=2 6 ) :对照组 ,不做任何处理 ;EAE组 ,应用豚鼠脊髓匀浆 -完全弗... 目的 :探讨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 1(HO- 1)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雌性 Wistar大鼠 78只 ,随机分为 3组 (n=2 6 ) :对照组 ,不做任何处理 ;EAE组 ,应用豚鼠脊髓匀浆 -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 EAE模型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DTC)组 ,EAE模型诱导前 1h腹腔注射 NF- 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10 0 mg/ kg,以后 1次 / d,连续 7d。诱导后 1、7、14、2 1d以 RT- PCR法测定 EAE大鼠脑组织中 HO- 1m 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并观察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仅有少量 HO- 1m RNA表达 (0 .2 7± 0 .0 5 ) ;诱导 EAE后 ,随着大鼠 EAE症状的出现和加重 ,脑组织 HO- 1m RNA水平逐渐升高 ;在发病潜伏期 (免疫后 7d)达高峰 (1.11± 0 .12 ) ;发病期(免疫后 14 d)保持较高水平 (1.0 6± 0 .18) ;恢复期 (免疫后 2 1d)逐渐下降 (0 .37± 0 .10 ) ,大鼠 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 κB特异性抑制剂 PDTC后 ,大鼠 EAE症状明显减轻 ,脑组织 HO- 1m RNA水平显著下降 ,显示脑组织 HO- 1m RNA的动态变化与 EAE病情密切相关 ;NF- κB特异性抑制剂可以调节 HO- 1m RNA表达水平。 结论 :脑组织 HO- 1m RNA表达在EAE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血红素氧合酶1 核因子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炎症风险中的意义
6
作者 吕彩霞 臧玉琴 +6 位作者 苑晓烨 邵伟华 王素星 孔超敏 白雪冬 姚丽霞(指导) 张明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34-1936,1942,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残余炎症风险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且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根据hsCRP水平筛选并分为血清hsCRP正常组(0~2 mg/L)及hsCRP升高组(≥2 mg/L);检测... 目的:探讨合并残余炎症风险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且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根据hsCRP水平筛选并分为血清hsCRP正常组(0~2 mg/L)及hsCRP升高组(≥2 mg/L);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炎症标志物水平,并进行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于hsCRP正常组,hsCRP升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显著降低,致炎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血清hsCRP与调节性T细胞表达、炎症标志物明显相关(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炎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残余炎症风险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