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富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8,共8页
文章从分析我国政治体制入手,认为我国的监督体制偏重于事后监督,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进行控制。监督工作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督机构不能保持相对独立,监督主体的地位低于监督客体的地位,受制于监督客体。自上而... 文章从分析我国政治体制入手,认为我国的监督体制偏重于事后监督,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进行控制。监督工作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督机构不能保持相对独立,监督主体的地位低于监督客体的地位,受制于监督客体。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制约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造成不少监督环节的空档和误区;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造成不少环节的"弱监"和"虚监";重视监督违法违纪,疏忽监督失策。追惩性的事后监督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完善社会主义监督体制要做到:一、强化对权力的约束,以权力制约权力;二、完善司法体制,实现以法治国;三、发扬人民民主,保障公民权力,实行人民监督;四、加强制度建设;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 民主监督 舆论监督 监督客体 社会主义国家 监督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监督权 自上而下 监督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