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如何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彦宁 张新伟 王晓玄 《河北农机》 2016年第5期57-58,共2页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非常重要,不仅涉及每个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劣质食品不仅给消费者带来重要损失,同时也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因此,对产品质量检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非常重要,不仅涉及每个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劣质食品不仅给消费者带来重要损失,同时也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因此,对产品质量检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作为产品质量检验的一种手段,在提高企业质量水平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国家掌握产品质量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监督抽查制度的介绍入手,叙述该制度存在的重要意义,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完善监督抽查制度,这对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检验 监督抽查 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石丽丽 谷建才 +3 位作者 何淑娟 冯莎莎 庞海慧 陈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河北省未来8年的人口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造成全省耕地面积的减少,但由于其改善了粮食...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河北省未来8年的人口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造成全省耕地面积的减少,但由于其改善了粮食生产环境,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产,从而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河北省未来人口持续增长,对耕地和粮食资源产生很大压力;在影响河北省粮食总产的诸因素中,粮食单产和灌溉是决定粮食总产的首要因素,而化肥施用量则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粮食生产 GM(1 1)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农机产品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海军 《河北农机》 2008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安全防护装置 农机产品 制造产品 设计 农业生产力 农业机械化 农民增收 产品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历史的食品级塑料再生料鉴别方法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璐 孙占英 +5 位作者 赵雄燕 张仕飚 肖继君 马劲松 王磊 秦万宝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3,共6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PE–LD),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及聚碳酸酯(PC)等常用食品级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多次挤出加工,以模拟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所经历的加工历史,然后考察了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 以低密度聚乙烯(PE–LD),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及聚碳酸酯(PC)等常用食品级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多次挤出加工,以模拟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所经历的加工历史,然后考察了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热重(TG)分析以及拉伸强度测试在鉴别具有不同加工历史的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TR-FTIR法可初步用于鉴别PE–LD再生料,其经6次加工后的再生料会出现新的甲基特征峰,但经1次加工后的再生料甲基特征峰并不明显,故ATR-FTIR法存在一定局限性;PS及PC只有在经多次加工后其分子量或多分散性指数才有明显下降或上升,故GPC法仅能用于鉴别具有多次加工历史的PS及PC再生料;PC再生料的TG曲线相对新料有所不同,但其它3种食品级塑料再生料的TG曲线与新料相差不大,故TG法仅能对PC再生料进行鉴别;随加工次数的增加,PE–LD的MFR逐渐降低、拉伸强度逐渐升高,而PP,PS和PC的MFR逐渐升高,拉伸强度有所下降,故MFR和拉伸强度测试均可用于这4种常用食品级塑料再生料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级塑料 加工历史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被引量:23
5
作者 曹小妹 吴晓燕 +2 位作者 李挥 张敬轩 高文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1-254,共4页
建立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检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方法。研究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水、65%乙... 建立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检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方法。研究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水、65%乙醇、4%乙酸、正己烷4种模拟液中的溶出及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浸出液进行富集的情况,考察气相色谱操作条件对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6~0.9994之间;回收率在80.63%~95.50%之间;DBP、BBP、DCHP和DEHP的检测限分别是0.050、0.010、0.055μg/mL和0.012μg/mL。该方法样品预处理简便,测定方法灵敏、可靠,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模拟物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甲基磺草酮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爱军 齐犇 +4 位作者 李凤兰 牟峻 王明泰 张代辉 符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589,共4页
食品用乙腈-水(3+1)溶液进行提取,经凝胶色谱、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色谱分离用甲醇和甲酸-水(0.1+99.9)溶液以不同体积比混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负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 食品用乙腈-水(3+1)溶液进行提取,经凝胶色谱、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色谱分离用甲醇和甲酸-水(0.1+99.9)溶液以不同体积比混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负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甲基磺草酮的质量浓度在0.01~0.2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以4种食品样品为基体,加入3种浓度水平的甲基磺草酮标准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3.2%~10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4.1%~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品 甲基磺草酮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测定食品中碱性橙含量 被引量:11
7
作者 夏立娅 匡林鹤 吴广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4-306,共3页
改进了食品中碱性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甲醇提取,Cleanert Alumina N固相萃取柱净化黄鱼和豆制品中的碱性橙,以XDB-C18(5μm,150mm×4.6mm)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为452nm,以甲醇-0.02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 改进了食品中碱性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甲醇提取,Cleanert Alumina N固相萃取柱净化黄鱼和豆制品中的碱性橙,以XDB-C18(5μm,150mm×4.6mm)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为452nm,以甲醇-0.02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碱性橙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06~100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L,RSD为3.06%,加标回收率为90.2%~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橙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梯度洗脱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苏丹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凤池 孙汉文 +1 位作者 吕红英 李凤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86-889,共4页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法同时鉴定和分析食品中四种苏丹染料的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XB-C18,采用ESI离子源,离子阱质谱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分析了苏丹染料分子在质谱中的碎裂方式,对碰撞解离电压进行了优化选择.方...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法同时鉴定和分析食品中四种苏丹染料的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XB-C18,采用ESI离子源,离子阱质谱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分析了苏丹染料分子在质谱中的碎裂方式,对碰撞解离电压进行了优化选择.方法检出限为1μg·L-1,线性范围为5~100μg·L-1,回收率在85.5%~9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苏丹染料 离子阱质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在炼焦过程中热解脱硫降低焦炭中硫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朱银惠 张现林 +1 位作者 李文红 边习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8,共3页
通过模拟工业焦化过程,针对一种高硫煤考察了不同气体种类、流量及加热速率下,焦炉煤气返回焦化过程对物焦炭中硫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焦化过程中通入H2,CH4和N2气体可以抑制热解气中的硫返回固体焦炭中,H2达到的焦炭脱硫量... 通过模拟工业焦化过程,针对一种高硫煤考察了不同气体种类、流量及加热速率下,焦炉煤气返回焦化过程对物焦炭中硫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焦化过程中通入H2,CH4和N2气体可以抑制热解气中的硫返回固体焦炭中,H2达到的焦炭脱硫量最大,其次是CH4和N2;增大气体流量、减小加热速率有利于使硫向气相转移,从而使固体焦炭中的硫分配降低;固体焦炭中硫含量变化亦表明,H2效果较佳,在3.0,1.5℃/min2种加热速率下可使焦炭中硫含量分别降低0.36%~0.39%和0.46%~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法提纯维生素C发酵液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银惠 马东祝 +1 位作者 李文红 边习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57,共4页
维生素C发酵液中存在蛋白质、菌丝体和固体悬浮颗粒等杂质,超滤法提取发酵液中的古龙酸,采用Suntar-Ⅲ膜组件,滤液质量高,过滤收率可以达到99.45%,操作温度为30℃,压力为0.45MPa ̄0.50MPa,过滤中的平均膜通量达到110.5L(/m·2h)。
关键词 超滤 提纯 古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水-氨法制备碱式氯化镁纤维的SEM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爱东 王红 翟学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碱式氯化镁 制备条件 纤维状 氨法 卤水 氢氧化镁 结晶质量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镁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申玉双 伊赞荃 王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1,共1页
关键词 溶胶-水热法 纳米氧化镁薄膜 晶格常数 表面张力 热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函数变换原理的铂电阻传感器非线性校正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大勉 徐学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57-245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变换原理的铂电阻传感器非线性校正方法.在函数变换原理的基础上导出了线性化条件的解析式,并给出了三种铂电阻温度计非线性校正电路,这三个电路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为此对其中一个电路做了验证性实验.实验证明:... 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变换原理的铂电阻传感器非线性校正方法.在函数变换原理的基础上导出了线性化条件的解析式,并给出了三种铂电阻温度计非线性校正电路,这三个电路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为此对其中一个电路做了验证性实验.实验证明:在-200℃~+650℃范围内,测温误差小于±1℃.这种方法也可用于其它传感器非线性输出的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函数变换 非线性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制备氧化镁晶须的SEM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爱东 翟学良 王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氧化镁晶须 液相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晶格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上和地下植食者互作对水稻氮分配及土壤活性氮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瑞华 罗琌 +3 位作者 张腾昊 刘满强 陈小云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3-502,共10页
植物茎叶和根系植食者虽然在空间上隔离,但二者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联系地上和地下部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氮素有效性通过植物影响植食者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但有关地上和地下部植食者互作对土壤氮素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以水稻褐飞... 植物茎叶和根系植食者虽然在空间上隔离,但二者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联系地上和地下部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氮素有效性通过植物影响植食者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但有关地上和地下部植食者互作对土壤氮素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以水稻褐飞虱和潜根线虫分别作为地上和地下的植食者,采用两因素交互试验设计,两个褐飞虱水平(未接种褐飞虱、接种褐飞虱),两个潜根线虫水平(未接种潜根线虫、接种潜根线虫),探讨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水稻氮吸收和土壤活性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和潜根线虫相互抑制,二者的共存加剧了对水稻茎叶和根系生长的危害。褐飞虱未影响水稻茎叶和根系含氮量,而潜根线虫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系含氮量(p<0.05)。褐飞虱和潜根线虫对土壤活性氮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交互作用,在未接潜根线虫的处理中,褐飞虱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硝态氮含量(p<0.05);潜根线虫显著影响了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活性氮总量。总之,褐飞虱和潜根线虫的相互抑制关系对土壤活性氮的影响格局较为复杂,相比褐飞虱,潜根线虫趋向于提高土壤活性氮水平,这可能影响与氮转化有关的土壤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潜根线虫 氮分配 微生物生物量氮 可溶性有机氮 矿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铝酸盐LaMnAl_(11)O_(19-α)催化合成甲基二氯化膦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学军 朱翠肖 +2 位作者 秦玫 王红 林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45-1048,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六铝酸盐 LaMnAl_(11)O_(19-α);以 LaMnAl_(11)O_(19-α)为催化剂、CH_4和 PCl_3为原料,合成甲基二氯化膦。考察了 n(CH_4):n(PCl_3)、催化剂粒径、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并考察了催化...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六铝酸盐 LaMnAl_(11)O_(19-α);以 LaMnAl_(11)O_(19-α)为催化剂、CH_4和 PCl_3为原料,合成甲基二氯化膦。考察了 n(CH_4):n(PCl_3)、催化剂粒径、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甲基二氯化膦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以焙烧温度为1 200℃的 LaMnAl_(11)O_(19-α)为催化剂,n(CH_4):n(PCl_3)=10:1,催化剂粒径425~850μm,反应温度300℃。在此条件下,PCl_3的转化率为6.84%。使用LaMnAl_(11)O_(19-α)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反应中不需通入氧气作为辅助催化剂,解决了高温通氧气易爆炸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LaMnAl_(11)O_(19-α)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铝酸盐 催化剂 甲烷 三氯化磷 甲基二氯化膦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塑料回收技术及设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任晓红 赵雄燕 +3 位作者 姜志绘 王磊 赵颂 秦万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3-816,共4页
综述了近年废旧塑料的物理和化学回收技术及设备。物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和机械再生法;化学方法包括气化法、增容法、热解法、流化催化裂化法;回收设备有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reco STAR PET 330、reco STAR165、第二代手工DI... 综述了近年废旧塑料的物理和化学回收技术及设备。物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和机械再生法;化学方法包括气化法、增容法、热解法、流化催化裂化法;回收设备有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reco STAR PET 330、reco STAR165、第二代手工DIY塑料再生设备和热风循环熔融塑料回收造粒机。并对未来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利用废旧塑料制备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以及开发高效多功能回收设备将是今后废旧塑料回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塑料 物理回收 化学回收 回收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酿酒酵母谷物发酵性能的诱变研究
18
作者 石婷婷 张光一 +1 位作者 陈连文 筐林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95-398,共4页
酿酒酵母经诱变获得有效利用麦汁糖的优良性能。突变菌株经5d摇床培养使YNB基础培养基的麦芽三糖发酵度从32.4%提高到81.8%。薄层层析证明突变株麦芽三糖转运能力得到改善。模拟工业发酵实验证明突变菌株的麦汁糖发酵性能大大改善,而原... 酿酒酵母经诱变获得有效利用麦汁糖的优良性能。突变菌株经5d摇床培养使YNB基础培养基的麦芽三糖发酵度从32.4%提高到81.8%。薄层层析证明突变株麦芽三糖转运能力得到改善。模拟工业发酵实验证明突变菌株的麦汁糖发酵性能大大改善,而原有发酵优良性状未受到影响。说明该突变株益于工业啤酒生产和低热啤酒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三糖 诱变 啤酒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伪劣钛白粉中钙镁钡硅铝锌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丽明 耿晓红 +2 位作者 刘静 赵娜 刘贞敏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6,共4页
不法企业在钛白粉中常掺入碳酸钙、立德粉、高岭土。基于上述事实,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伪劣钛白粉进行杂质成分剖析。选择碱熔处理,采用基体匹配减少基体效应干扰,对分析谱线、仪器工作参数、钠盐浓度等相关... 不法企业在钛白粉中常掺入碳酸钙、立德粉、高岭土。基于上述事实,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伪劣钛白粉进行杂质成分剖析。选择碱熔处理,采用基体匹配减少基体效应干扰,对分析谱线、仪器工作参数、钠盐浓度等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分析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005~0.047μg/m 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5.75%,加标回收率为94.6%~104.7%。该方法适用于伪劣钛白粉中钙、镁、钡、硅、铝、锌等杂质的定量分析,为开发伪劣钛白粉鉴别及主含量检测技术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伪劣 钛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现行标准锌含量测定方法的局限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耿晓红 戴丽明 刘静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4-46,共3页
氧化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和新型材料,随着近年来伪劣氧化锌的出现,使得氧化锌现行标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通过理论基础和实验验证,对氧化锌现行标准中锌含量测定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论证。中国现行氧化锌标... 氧化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和新型材料,随着近年来伪劣氧化锌的出现,使得氧化锌现行标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通过理论基础和实验验证,对氧化锌现行标准中锌含量测定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论证。中国现行氧化锌标准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仅局限于纯品或近乎纯品的氧化锌。如果被测氧化锌是含有大量杂质金属元素的伪劣氧化锌,那么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定量分析时,由于大量杂质金属元素的存在,超出了掩蔽剂掩蔽的限量,使得锌含量的检测结果高于实际锌含量。因此,中国氧化锌现行标准目前无法正确评价伪劣氧化锌的质量水平。目前,急需针对伪劣氧化锌的关键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制定可行有效的伪劣氧化锌的鉴别与氧化锌含量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现行标准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