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筠 赵永克 +1 位作者 张寒 吴湘锋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探讨了碳纳米管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均先提高后降低;当其质量分数为0.6%时,复合材料拉... 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探讨了碳纳米管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均先提高后降低;当其质量分数为0.6%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达到最优值且比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82.5%,40.2%和43.8%。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呈现典型的渗阈行为,当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1.8%时,复合材料电导率为1.31×10-5S/m,达到了半导体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拉伸性能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POSS掺杂没食子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永刚 王一鸣 +3 位作者 于月茹 白增彩 席彤彤 任世通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合成了没食子环氧树脂及2种不同分子结构的经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修饰的环氧基笼形倍半硅氧烷(DOPO-POSS),采用浇注工艺制备了新型没食子环氧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DOPO-POSS分子结构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合成了没食子环氧树脂及2种不同分子结构的经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修饰的环氧基笼形倍半硅氧烷(DOPO-POSS),采用浇注工艺制备了新型没食子环氧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DOPO-POSS分子结构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OPO-POS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但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当DOPO-POSS末端基均为DOPO且体系磷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及极限氧指数较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3.29 kJ/m^2,6.4%,初始降解温度达309℃;DOPO-POSS可以用作没食子环氧树脂的高效增韧剂及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硅笼 没食子酸 增韧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7
3
作者 郭柱 朱浩 +1 位作者 崔少朋 王彦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6,117-118,共7页
根据搅拌摩擦焊特点及库伦摩擦做功理论,以厚度为6 mm的7075-T7351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搅拌摩擦焊双热源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转速、焊接速度对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接过程峰值温度... 根据搅拌摩擦焊特点及库伦摩擦做功理论,以厚度为6 mm的7075-T7351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搅拌摩擦焊双热源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转速、焊接速度对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接过程峰值温度在500℃左右,接头最高温度出现在搅拌头后部大约5 mm处;接头残余应力以纵向残余应力为主,在垂直焊缝方向上呈M形分布,最大值约为150 MPa;当搅拌头转速一定时,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峰值温度减小,峰值纵向残余应力增大;当焊接速度一定时,温度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且转速越大,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温度场 残余应力场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KH-560对粉煤灰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丽洁 刁建志 +1 位作者 李龙 邵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6-178,共3页
为改善粉煤灰的表面活性,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粉煤灰表面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前后的粉煤灰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KH-560能够在粉煤灰表面产生很好的化学键合,包覆在粒子表面,阻止颗粒的团聚... 为改善粉煤灰的表面活性,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粉煤灰表面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前后的粉煤灰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KH-560能够在粉煤灰表面产生很好的化学键合,包覆在粒子表面,阻止颗粒的团聚,从而使改性粉煤灰均匀分散在聚氨酯弹性体中,与基体形成物理和化学交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3铝合金TIG焊接头的变形行为及等效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浩 郭柱 +1 位作者 崔少朋 齐芳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1,116,共6页
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平板对接6063铝合金TIG焊接头进行拉伸模拟,研究了HAZ宽度及板厚对焊接接头变形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TIG焊接头有限元等效模型,并用带焊缝的6063铝合金薄壁方管的压缩模拟来验证等效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与母材相... 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平板对接6063铝合金TIG焊接头进行拉伸模拟,研究了HAZ宽度及板厚对焊接接头变形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TIG焊接头有限元等效模型,并用带焊缝的6063铝合金薄壁方管的压缩模拟来验证等效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力学性能不均匀的焊接接头中应力状态较为复杂,三向应力度在母材与HAZ交界处和焊缝与HAZ交界处存在突变,三向应力度最大值的位置从母材与HAZ交界处转变为焊缝与HAZ的交界处;力学性能不均匀的焊接接头中的三向应力度不仅取决于试样的厚度,还取决于接头的几何尺寸;铝合金TIG焊接头有限元等效模型宽度为20 mm;带焊缝铝合金薄壁方管的精细模型和等效模型的载荷-位移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TIG焊接头 变形 有限元分析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毒PVC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永刚 张筠 +3 位作者 王娟 王宗玉 赵旭辉 王丽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9,共6页
合成了新型无毒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没食子环氧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并利用复配工艺制备了新型复合热稳定剂,考察了不同组成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体系、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复... 合成了新型无毒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没食子环氧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并利用复配工艺制备了新型复合热稳定剂,考察了不同组成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体系、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复配没食子环氧树脂体系和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复配邻甲酚醛环氧树脂体系的热稳定效果均优于传统的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体系。其中,没食子酸锌/没食子酸钙复配邻甲酚醛环氧树脂体系稳定性最好,具有最佳协同效果,试样的初始热降解温度比传统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体系提高了41.6℃,静态热稳定时间提高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有机热稳定剂 没食子酸锌 没食子酸钙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缝强度匹配对铝合金焊接接头三向应力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浩 郭柱 +1 位作者 崔少朋 王彦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8,117,共6页
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焊缝强度匹配的6063铝合金焊接接头进行拉伸模拟,研究了焊缝强度匹配对焊接接头中三向应力度分布的影响.同时,在每种强度匹配条件下,研究了HAZ宽度对焊接接头中三向应力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不同... 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焊缝强度匹配的6063铝合金焊接接头进行拉伸模拟,研究了焊缝强度匹配对焊接接头中三向应力度分布的影响.同时,在每种强度匹配条件下,研究了HAZ宽度对焊接接头中三向应力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不同焊缝强度匹配的焊接接头中应力状态较为复杂,三向应力度在母材与HAZ交界处和焊缝与HAZ交界处存在突变;高强匹配接头中三向应力度最大值最高,低强匹配接头中三向应力度最大值最小;等强匹配条件下,随着HAZ宽度的增大,三向应力度最大值的位置从母材与HAZ交界处转变为焊缝与HAZ的交界处;高强匹配条件下,三向应力度的最大值都出现在焊缝与HAZ的交界处,随着HAZ宽度增大,三向应力度的最大值逐渐减小;低强匹配条件下,三向应力度的最大值都出现在母材与HAZ的交界处,随着HAZ宽度增大,三向应力度的最大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焊接接头 强度匹配 热影响区 三向应力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无机填料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邵迪 刁建志 +1 位作者 王丽洁 李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以聚醚多元醇和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为原料,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扩链剂,采用预聚法分别填充玻璃纤维、石墨片和浮石不同的无机填料制得聚氨酯弹性体(PUE)/玻璃纤维、PUE/石墨片和PUE/浮石3种复合PUE。采用扫描电镜(S... 以聚醚多元醇和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为原料,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扩链剂,采用预聚法分别填充玻璃纤维、石墨片和浮石不同的无机填料制得聚氨酯弹性体(PUE)/玻璃纤维、PUE/石墨片和PUE/浮石3种复合PUE。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及力学性能测试对3种复合PUE的断面形貌、热稳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玻璃纤维、石墨片和浮石后对复合PUE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有增强作用。纯PUE抗压强度为3.53MPa,添加质量分数为40%的玻璃纤维、石墨片和浮石制得的3种复合PUE抗压强度分别为3.73、4.30和4.33MPa,比未添加填料的PUE分别提高5.67%、21.81%和22.66%;在失重率为5%时,纯PUE的分解温度为253.70℃,3种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分别为277、261和260℃,比未添加无机填料的PUE分别提高9.18%、2.88%和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复合弹性体 无机填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合金激光增材制造凝固组织演变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齐海波 张云浩 +2 位作者 冯校飞 韩日宏 吴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7,I0005,共8页
针对多元合金激光熔覆过程,基于有限元方法和元胞自动机技术建立了多元合金激光熔覆熔池三维传热传质及凝固组织形貌演变模型,通过自行开发的宏微观耦合接口程序实现了三维熔池模型和多元合金凝固组织演变模型的耦合.针对IN718激光熔覆... 针对多元合金激光熔覆过程,基于有限元方法和元胞自动机技术建立了多元合金激光熔覆熔池三维传热传质及凝固组织形貌演变模型,通过自行开发的宏微观耦合接口程序实现了三维熔池模型和多元合金凝固组织演变模型的耦合.针对IN718激光熔覆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和凝固组织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基板初始晶粒尺寸、异质形核及多层熔覆扫描路径对熔覆层凝固组织形貌的影响机理,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物理过程吻合较好,所开发的耦合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多元合金激光熔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合金 激光增材制造 凝固组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振动下SiC陶瓷颗粒与Zn-Al液态合金的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洋 宋博瀚 闫久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4,共7页
采用半固态机械搅拌结合超声波振动过程制备了SiC颗粒增强的Zn-Al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SiC陶瓷颗粒与液态Zn-Al合金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在Zn基复合材料上可以在液态Zn-Al合金内产生强烈的空化作用,空化作用... 采用半固态机械搅拌结合超声波振动过程制备了SiC颗粒增强的Zn-Al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SiC陶瓷颗粒与液态Zn-Al合金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在Zn基复合材料上可以在液态Zn-Al合金内产生强烈的空化作用,空化作用可以破坏Zn-Al合金表面的氧化物及陶瓷颗粒表面吸附的气膜,使Zn-Al合金润湿裸露的SiC陶瓷颗粒表面并形成冶金结合。在超声振动下,SiC颗粒与Zn-Al合金界面非常平直且洁净,没有孔洞存在,是一种润湿型结合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振动 SiC/Zn-Al复合材料 润湿机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对双组分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丽洁 刁建志 +1 位作者 邵迪 郑学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19,共3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为改性剂对粉煤灰表面进行改性。以聚醚多元醇(TDB2000、TMN305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为原料,合成聚氨酯弹性体预聚体,选用粉煤灰作为填料,制得聚氨酯/粉煤灰复合材料。研究了粉煤灰对复合材料的抗压...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为改性剂对粉煤灰表面进行改性。以聚醚多元醇(TDB2000、TMN305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为原料,合成聚氨酯弹性体预聚体,选用粉煤灰作为填料,制得聚氨酯/粉煤灰复合材料。研究了粉煤灰对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耐碱性和耐盐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改性粉煤灰复合材料与聚氨酯/未改性粉煤灰复合材料、纯聚氨酯弹性体相比较,具有优异的耐抗压强度、耐碱性、耐盐性及较高的弹性模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粉煤灰 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列车制动盘高熵合金耐磨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曹振飞 齐海波 +3 位作者 林齐 包大志 门晓玲 王健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35,共6页
目的对磨损后的高速列车制动盘进行修复,以降低列车运营成本。方法采用机械自混粉末,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制备CrMnFeCoNi高熵合金熔覆层对制动盘进行修复,对熔覆层组织、组成相、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实验工艺为:激光功率100... 目的对磨损后的高速列车制动盘进行修复,以降低列车运营成本。方法采用机械自混粉末,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制备CrMnFeCoNi高熵合金熔覆层对制动盘进行修复,对熔覆层组织、组成相、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实验工艺为:激光功率1000 W,扫描速度5 mm/s,送粉电压7.5 V,对应单道宽度2.42 mm,高度0.44 mm,搭接率50%。激光熔覆过程中存在烧损,造成粉末成分不是等摩尔原子比,最终熔覆层组成相为BCC和FCC两相。熔覆层铸造组织较均匀,生长方向趋于一致,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晶和纳米级组织。CrMnFeCoNi高熵合金熔覆层可降低材料磨损量,摩擦系数为0.3655,更耐磨;腐蚀电流密度为1.24×10^(-5) A/cm^2,腐蚀速率为0.146 475 mm/a。结论通过激光熔覆工艺制备的高速列车制动盘高熵合金修复层,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均优于基体,延长了磨损后制动盘的使用寿命,满足制动盘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制动盘 激光熔覆 修复 耐磨性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变形及失效行为 被引量:9
13
作者 崔少朋 朱浩 +1 位作者 郭柱 赵熠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0,130,共4页
使用搅拌摩擦焊(FSW)设备对厚度为6 mm的7075高强度铝合金平板进行对接试验.设计出双径试样,采用液压伺服试验机对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并借助奥林巴斯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接头的变形及失效过程.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 使用搅拌摩擦焊(FSW)设备对厚度为6 mm的7075高强度铝合金平板进行对接试验.设计出双径试样,采用液压伺服试验机对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并借助奥林巴斯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接头的变形及失效过程.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双颈缩现象,颈缩首先在后退侧出现,随着加载的进行,前进侧也出现颈缩现象.微裂纹在接头中的前进侧和后退侧颈缩区内晶界处由微孔洞聚集产生.随着应变的增加,微孔洞数量明显增加,当应变足够大时,微孔洞连接形成微裂纹.微裂纹沿着与加载方向成45°向焊核区进行扩展,导致接头断裂,断裂位置位于接头中的焊核区,断裂方式为剪切断裂混合着微孔聚集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双径试样 变形 失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耐候钢Q450NQR1激光复合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春涛 胡连海 +4 位作者 张小红 胡庆福 许昌玲 杨栋 刘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0-252,共3页
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对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进行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当热输入为3.54 k J/cm时,焊缝组织主要是马氏体,热输入为4.06 k J/cm时,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热输入为4.93 k J/cm时,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粗晶区组织由马氏体和... 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对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进行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当热输入为3.54 k J/cm时,焊缝组织主要是马氏体,热输入为4.06 k J/cm时,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热输入为4.93 k J/cm时,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粗晶区组织由马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粗晶区的晶粒尺寸增加,马氏体含量减少,粒状贝氏体含量增加,焊缝和粗晶区的显微硬度减小。不同热输入下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高于母材,断裂位置位于母材,热输入为4.06 k J/cm的焊缝金属低温冲击韧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耐候钢 激光复合焊 热输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焊熔池及匙孔动态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长才 胡连海 +4 位作者 许昌玲 赵阳 靳旭乐 冷宇轩 付坤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137,142,共5页
综合考虑了金属基体对Nd:YAG激光的吸收机制,包括激光瑞利散射和菲涅耳吸收,利用光线追踪法建立激光热源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法追踪气/液界面。模拟和试验结果显示,当形成的匙孔深度小时,熔池与匙孔间能形成稳定的动态过程,当形成的匙孔... 综合考虑了金属基体对Nd:YAG激光的吸收机制,包括激光瑞利散射和菲涅耳吸收,利用光线追踪法建立激光热源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法追踪气/液界面。模拟和试验结果显示,当形成的匙孔深度小时,熔池与匙孔间能形成稳定的动态过程,当形成的匙孔深度大时,熔池与匙孔间不能形成稳定的动态过程,熔池多次塌陷,匙孔闭合,形成的气泡不能及时逸出,导致气孔缺陷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 光线追踪法 匙孔 熔池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1耐热钢焊接接头服役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长才 侯德彬 +4 位作者 邓英林 胡连海 刘晓林 付坤 许昌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5-247,255,共4页
P91耐热钢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高温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不同服役年限的P91耐热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随服役年限增加,接头各区晶粒尺寸逐渐... P91耐热钢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高温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不同服役年限的P91耐热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随服役年限增加,接头各区晶粒尺寸逐渐长大,析出相逐渐粗化并向晶界聚集,析出相数量先增大再减小;焊缝区显微硬度逐渐下降,焊接接头高温抗拉强度逐渐减小,均断裂于母材,焊接接头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1耐热钢 微观组织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废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志勇 刁建志 +1 位作者 李龙 王丽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144,147,共3页
利用开放式塑炼机和平板硫化机制备了聚乙烯/废天然橡胶的共混物。研究了聚乙烯/废天然橡胶(60/40)中硫磺加入量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熔体流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聚乙烯/废天然橡胶(60/40)时,硫磺加入1.0份时其综合性... 利用开放式塑炼机和平板硫化机制备了聚乙烯/废天然橡胶的共混物。研究了聚乙烯/废天然橡胶(60/40)中硫磺加入量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熔体流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聚乙烯/废天然橡胶(60/40)时,硫磺加入1.0份时其综合性能最佳,共混物的拉伸强度达到9.3MPa,断裂伸长率为344%,熔体流动速率为0.25g/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废天然橡胶共混物 拉伸强度 熔体流速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断裂机理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熠朋 朱浩 +2 位作者 姜月 刘家伦 王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7-81,共5页
使用MTS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镜加载台分别对7075铝合金FSW接头进行拉伸卸载和原位拉伸试验,并借助Olympus金相显微镜对卸载后接头损伤行为进行观察,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接头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FSW接... 使用MTS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镜加载台分别对7075铝合金FSW接头进行拉伸卸载和原位拉伸试验,并借助Olympus金相显微镜对卸载后接头损伤行为进行观察,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接头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FSW接头在拉伸过程中微裂纹分别在前进侧热影响区(HAZ)与热力影响区(TMAZ)交界处和焊核区(WNZ)底部形核,最终前进侧HAZ与TMAZ交界处裂纹发展成主裂纹,主裂纹沿HAZ与TMAZ交界扩展导致接头断裂.原位拉伸试验接头同样在该区域发生断裂.该处由于三向应力度较高、显微硬度较低、过渡组织不连续以及沉淀相MgZn_2取向分布而成为整个7075铝合金FSW接头的最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断裂机理 有限元分析 沉淀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CrMoG耐热钢高温过热器爆管失效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付坤 王长才 +2 位作者 刘晓林 胡连海 薛永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3-255,共3页
对大型电站锅炉15CrMoG耐热钢高温过热器爆管进行失效分析。采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布氏硬度计、材料试验机等对失效管子进行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氧化、硬度及拉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珠光体球化和内壁氧化严重,布氏... 对大型电站锅炉15CrMoG耐热钢高温过热器爆管进行失效分析。采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布氏硬度计、材料试验机等对失效管子进行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氧化、硬度及拉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珠光体球化和内壁氧化严重,布氏硬度偏小,力学性能下降,尤其抗拉强度不能满足GB5310标准要求,是导致爆管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CrMoG耐热钢 氧化 微观组织 珠光体球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对接头沉淀相析出行为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月 朱浩 +2 位作者 刘家伦 赵熠朋 王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91-2198,共8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FSW)对厚度为6mm的7075铝合金进行不同工艺下的平板对接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X射线衍射仪(XRD)及透射电镜(TEM)对接头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沉淀相种类与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头中沉淀相主要有棒状MgZ... 采用搅拌摩擦焊(FSW)对厚度为6mm的7075铝合金进行不同工艺下的平板对接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X射线衍射仪(XRD)及透射电镜(TEM)对接头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沉淀相种类与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头中沉淀相主要有棒状MgZn_2、椭圆状AlCuMg以及胶囊状Al_2CuMg三种,AlCuMg和Al_2CuMg强化效果好于MgZn_2的。焊核区(WNZ)中沉淀相主要是AlCuMg与Al_2CuMg,显微硬度较高;相比WNZ,热机影响区(TMAZ)中沉淀相AlCuMg和Al_2CuMg相对较少,MgZn_2相对较多,显微硬度降低;热影响区(HAZ)中的MgZn_2相对更多,显微硬度进一步降低。随着转速(ω)的增加,WNZ和TMAZ中沉淀相尺寸增大,显微硬度先升高后降低;HAZ中沉淀相尺寸和数量变化不大。随着焊速(v)的增加,WNZ、TMAZ和HAZ中沉淀相数量增多、尺寸变小,显微硬度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工艺 沉淀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