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翔 黄媛媛 +3 位作者 宋聪 贾振华 贾良良 宋水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0,共7页
为了研究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辛集市马兰农场钾肥定位试验田的8个小麦根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得到2组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信息,结合河北省... 为了研究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辛集市马兰农场钾肥定位试验田的8个小麦根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得到2组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信息,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提供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NP组(不施加钾肥)优势细菌菌群集中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优势真菌菌群集中在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锥盖伞属(Conocybe)以及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而NPK组(施加钾肥)的优势细菌菌群集中在假诺卡氏菌科(Pseudonocardiaceae)、Terrimonas,优势真菌菌群集中在光柄菇科(Pluteaceae)、花褶伞属(Panaeolus)。在细菌属水平上,2组间差异较大的细菌菌属有15种,其中NP组显著增多的是Terrabacter、长绳菌属(Longilinea)、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Mangroviflexus、Rhizorhabdus、Tahibacter,而NPK组显著增多的是Methyloceanibacter、Terrimonas、德克斯氏菌属(Derxia)、伦茨氏菌属(Lentzea)、Chryseolinea、间孢囊菌属(Intrasporangium)、Maricaulis、纤维微杆菌属(Cellulosimicrobium)。在真菌属水平上,差异显著的只有NP组中较多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球腔菌属(Phaeosphaeria)。结合小麦产量和养分数据可以得出,钾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氮磷钾吸收量,而参与小麦吸收钾元素的菌群应该有Ohtaekwangia、Gp3、其他菌属和一些未知细菌菌属,以及毛球壳科的一个未知菌属(unclassified_Lasiosphaeriaceae)、未知真菌菌属(unclassified_Fungi)和地星科的一个未知菌属(unclassified_Geastraceae)等真菌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小麦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植物根和微生物互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侯鹏飞 贾振华 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共6页
植物在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共生体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不仅调控植物的自身发育,而且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综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植物根和土壤微生物包... 植物在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共生体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不仅调控植物的自身发育,而且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综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植物根和土壤微生物包括有益菌或病原细菌和真菌间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揭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功能的共性和特异性,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抵抗微生物病害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抗病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菌剂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尹淑丽 张丽萍 +6 位作者 张根伟 黄亚丽 崔冠慧 梁然 段普凡 程辉彩 麻耀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黄瓜移苗时施入复合微生态菌剂对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菌剂施入前期可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生育时期的延长效果变弱,于生育后期可有效...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黄瓜移苗时施入复合微生态菌剂对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菌剂施入前期可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生育时期的延长效果变弱,于生育后期可有效降低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复合微生态菌剂处理可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但随生育时期的延长,对中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效果减弱。可见复合土壤微生态菌剂的施入应该于适宜时期补施,才能保证其积极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菌剂 根际土壤 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防治初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聪 黄亚丽 +2 位作者 谢晨星 贾振华 宋水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5-89,共5页
冬枣黑斑病是冬枣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多以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河北省是冬枣种植大省,进行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冬枣黑斑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8月至10月从河北省沧州、衡水、邯... 冬枣黑斑病是冬枣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多以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河北省是冬枣种植大省,进行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冬枣黑斑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8月至10月从河北省沧州、衡水、邯郸、邢台等地采集冬枣黑斑病病果,采用PDA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从病样中共分离出2株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经过回接和再分离实验筛选出河北省冬枣黑斑病的致病菌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为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以枯草芽胞杆菌J18进行冬枣采后黑斑病的防治,浓度为1×108cfu/m L的菌液对病害的防效为8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细交链格孢 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泳动技术原理及其在研究生物分子互作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艾秋实 曹向宇 +2 位作者 赵芊 牛亚利 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3,共7页
微量热泳动(MS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新技术。其检测是基于热泳动现象,即分子在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及由此引起分子性质的变化,如分子大小、电荷和水化层及构象等。该方法把精确的荧光检测与灵敏的热泳动... 微量热泳动(MS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新技术。其检测是基于热泳动现象,即分子在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及由此引起分子性质的变化,如分子大小、电荷和水化层及构象等。该方法把精确的荧光检测与灵敏的热泳动相结合,从而提供了一个灵敏的、快速的精确分析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检测方法。就MST的工作原理和检测过程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泳动 互作分析 结合性研究 生物分子间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纹夜蛾中肠微生物中产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媛媛 马宏 +3 位作者 贾振华 黄亚丽 宋水山 张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6-200,共5页
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026)报告系统从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中肠中分离出两株可以产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菌株Tni-9和Se-9。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知,分离菌株均与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ATCC 431... 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026)报告系统从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中肠中分离出两株可以产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菌株Tni-9和Se-9。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知,分离菌株均与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ATCC 43186)有高度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内位于同一分支。选取菌株Se-9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进一步证实该菌株为蒙氏肠球菌。将菌株Se-9进行薄层层析分析,发现该菌株可以产生两种群体感应信号分子C6-HSL和3OC6-H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纹夜蛾 中肠微生物 群体感应 薄层层析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渣在黄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亚丽 李书生 +1 位作者 尹淑丽 张丽萍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0,共3页
沼渣是一种含多种营养成分的物质,对其应用效果及增产机理的研究对我国沼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肥料对比实验,本研究确定了施用沼渣肥和1/2沼渣+1/2鸡粪肥与目前常规的鸡粪肥和不施肥对照在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黄... 沼渣是一种含多种营养成分的物质,对其应用效果及增产机理的研究对我国沼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肥料对比实验,本研究确定了施用沼渣肥和1/2沼渣+1/2鸡粪肥与目前常规的鸡粪肥和不施肥对照在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黄瓜产量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施用沼渣的两个处理相比,施用沼渣能够提早黄瓜开花、延长黄瓜的结果时间、提高黄瓜产量,沼渣还能够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使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黄瓜 生长发育 产量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信号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牛亚利 赵芊 +2 位作者 张肖晗 艾秋实 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7,共7页
赤霉素(GA)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赤霉素这一激素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通过调节GA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及其生物活性提高胁迫耐受性。综述了赤霉素在应对常见的几类非生物胁迫中所... 赤霉素(GA)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赤霉素这一激素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通过调节GA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及其生物活性提高胁迫耐受性。综述了赤霉素在应对常见的几类非生物胁迫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其合成、信号转导通路调控机制以及赤霉素与其他激素在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非生物胁迫 调控机制 其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耕地土壤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翔 宋水山 +3 位作者 黄亚丽 贾振华 黄媛媛 宋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6-203,共8页
为了研究大棚土壤与大田土壤中细菌多样性的差异,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南部地区大棚与大田土壤的14个样品进行测序,并得到了2组样品中的物种组成信息与相对丰度信息。结果表明,在大棚(M1)与大田(N1)土壤样品中,优势菌群的... 为了研究大棚土壤与大田土壤中细菌多样性的差异,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南部地区大棚与大田土壤的14个样品进行测序,并得到了2组样品中的物种组成信息与相对丰度信息。结果表明,在大棚(M1)与大田(N1)土壤样品中,优势菌群的组成基本一致,在门水平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和芽单胞菌门这7个细菌门类,其中,放线菌门在大田中的相对丰度多,厚壁菌门在大棚中的相对丰度较多。在纲水平有α-变形菌纲、酸杆菌纲、γ-变形菌纲、放线菌纲、Δ-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芽单胞菌纲、纤维粘网菌纲等15种优势菌群,其中,大棚中相对丰度明显增高的是纤维黏网菌纲、杆菌纲和黄杆菌纲等,而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的是酸杆菌纲和β-变形菌纲等。在属水平有节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德沃斯氏菌属、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溶杆菌属6个优势菌群,其中,节细菌属在大田中较多,而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溶杆菌属在大棚中较多。另外,一些具有固氮和降解修复能力的菌群在大田中的相对丰度要高一些。这应该是由大田与大棚不同的种植环境导致的。研究结果对改善耕地土壤,提高产量与抗病能力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大棚土壤 大田土壤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氮肥对小麦籽粒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翔 李冉 +3 位作者 宋聪 贾振华 贾良良 宋水山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143-148,172,共7页
[目的]研究长期施加氮肥对小麦籽粒成分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大河氮肥定位试验田的8份小麦根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得到2组微生物群落组成信息,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供的小麦籽粒... [目的]研究长期施加氮肥对小麦籽粒成分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大河氮肥定位试验田的8份小麦根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得到2组微生物群落组成信息,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供的小麦籽粒和土壤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细菌方面,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加氮肥的处理(ENO)组的优势菌群集中在了Lacibacterium和Delt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而小麦生长过程中施加全氮的处理(ENA)组的优势菌群集中在了Flavobacteriia(黄杆菌纲)、Sphingobacteriaceae、Hyphomicrobiaceae(生丝微菌科)、Massilia(马赛菌属)、Xanthomonadaceae(黄单胞菌科)及Verrucomicrobiae(疣微菌纲)。土壤真菌方面,ENO组的优势菌群有Ascomycota(子囊孢子门)和Coprinopsis。ENA组的优势菌群有Ascochyta(壳二孢属)、Myrothecium(漆斑菌属)、Sordariaceae(粪壳科)、Pluteaceae(光柄菇科)以及Exidiaceae(黑耳科)。[结果]氮肥施加量与小麦的产量、总氮、硝态氮及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与细菌菌属的WPS 1_genera_incertae_sedis、Sphingomonas、Ohtaekwangia以及其他一些相对丰度低的菌属呈正相关,与真菌菌属的Psilocybe、Epicoccum、Cladosporium、unclassified_Hypocreales、unclassified_Russulales呈正相关。[结论]施加氮肥后,氮循环相关菌群富集在根际周围帮助小麦将氮元素转化成可以利用的形式,添加相关菌群可以增加氮肥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减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小麦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渣沼气资源化利用技术初探 被引量:24
11
作者 习彦花 程辉彩 +4 位作者 崔冠慧 陈佶 张根伟 尹淑丽 张丽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确定中药渣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为其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种不同中药药渣为原料,采用排水集气法,在(35±1)℃条件下进行室内批式厌氧消化。结果两种不同成分中药渣总固体产气潜力分别为0.15 L/g、0... 目的确定中药渣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为其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种不同中药药渣为原料,采用排水集气法,在(35±1)℃条件下进行室内批式厌氧消化。结果两种不同成分中药渣总固体产气潜力分别为0.15 L/g、0.23 L/g,可挥发性固体产气潜力0.16 L/g、0.29 L/g;总固体去除率分别达到33.45%和49.28%;CH4量58%~60%。结论中药药渣可以作为厌氧消化产沼气的优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厌氧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SD-2的GFP标记及其在黄瓜上的定殖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郝慧娟 刘洪伟 +3 位作者 尹淑丽 刘倩倩 张丽萍 宋水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D-2在黄瓜植株上的定殖情况,采用稍加改进的电击转化方法将含有GFP基因的p GFP4412质粒导入枯草芽孢杆菌BSD-2菌株中,并测定了其生长曲线、质粒遗传稳定性及其对枯萎病菌和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D-2在黄瓜植株上的定殖情况,采用稍加改进的电击转化方法将含有GFP基因的p GFP4412质粒导入枯草芽孢杆菌BSD-2菌株中,并测定了其生长曲线、质粒遗传稳定性及其对枯萎病菌和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具有绿色荧光的菌株BSD-2-GFP;标记菌株的生长趋势与野生型菌株基本一致;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连续培养56 h,菌株BSD-2-GFP的遗传稳定性为86%;其对植物枯萎病菌和灰霉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野生型菌株相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标记菌株处理24 h后即可在黄瓜根内部发现,5 d后可在叶脉发现,且50 d后仍可在叶脉观测到。结果表明,菌株BSD-2-GFP可以很好地在黄瓜体内定殖,从而阻止病原菌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枯萎病 灰霉病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灰霉病菌的芽孢杆菌筛选、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昆昂 黄亚丽 +2 位作者 贾振华 马宏 宋水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0-207,共8页
筛选获得对灰霉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明确其胞外抑菌物质的活性及稳定性,为灰霉病提供安全、高效、易行的生物防治方式,并为其后续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我国云南、黑龙江、新疆、河北等地蔬菜种植土壤样品129个... 筛选获得对灰霉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明确其胞外抑菌物质的活性及稳定性,为灰霉病提供安全、高效、易行的生物防治方式,并为其后续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我国云南、黑龙江、新疆、河北等地蔬菜种植土壤样品129个,采用稀释涂平板法分离获得芽孢杆菌4 200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获得191株具有灰葡萄孢菌拮抗性能的菌株,其中菌株KA4的抑菌能力最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率为65.34%。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鉴定方法进行了KA4菌株的鉴定,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BA-KA4。BA-KA4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稀释10,20,40倍的无菌发酵液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8.83%,65.19%,45.38%。通过单因素法测定了不同处理温度、pH值和紫外照射时间对BA-KA4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该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温度、pH和紫外线稳定性。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能够抑制灰霉病菌生长、胞外抑菌物质活性稳定,可作为灰霉病生物防治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 灰葡萄孢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胞外抑菌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BA-26抗菌物质分离及对灰葡萄孢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超 刘洪伟 +3 位作者 汪步青 赵雯雅 王雅娜 张丽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89,共7页
分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26发酵液中抑菌物质存在情况,明确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初步探索其抗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通过硫酸铵沉淀、大孔树脂吸附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从菌株BA-26的发酵液中分... 分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26发酵液中抑菌物质存在情况,明确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初步探索其抗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通过硫酸铵沉淀、大孔树脂吸附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从菌株BA-26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菌物质;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抗菌物质抑菌活性;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活性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研究其对菌丝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从菌株BA-26发酵液中获得抗菌粗提物抑菌谱广,对立枯丝核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抑制作用;分离纯化得到11个具有抑制真菌作用的活性组分;其中A6-19和A6-20组分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抑菌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7.81μg/mL;菌株BA-26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能使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受阻、膨大变粗、细胞膜破坏并能抑制其孢子萌发。明确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26菌株产抗菌物质情况,初步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为抗菌物质在防治病原真菌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抗菌化合物 灰葡萄孢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c36菌株hrp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HrpN_(EccPR)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振华 刘方 +3 位作者 宋聪 黄亚丽 马宏 宋水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了揭示hrp基因表达的Harpins蛋白能够广泛地诱导植物对植物病虫害防卫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琼脂固体平板法,发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c36菌株具有很高的胞外酶分泌活性,该菌接种非寄主植物烟草,能够引起过敏反应(HR),结果表明,Ecc36携... 为了揭示hrp基因表达的Harpins蛋白能够广泛地诱导植物对植物病虫害防卫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琼脂固体平板法,发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c36菌株具有很高的胞外酶分泌活性,该菌接种非寄主植物烟草,能够引起过敏反应(HR),结果表明,Ecc36携带hrp基因。用地高辛标记的hrp N基因作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证明了Ecc36菌株中含有hrp N基因,命名为hrp NEcc PR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hrp NEcc PR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254 bp,编码的Harpin蛋白(命名为HrpN_(EccPR)蛋白)由4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分子量为45.27 ku,等电点为5.73,与其他几种软腐欧文氏菌Harpin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此外,将hrp NEcc PR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 ET28a(+)上,将构建的hrp NEcc PR基因表达载体(p ET30a-Ecc PR)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HrpN_(EccPR)蛋白表达,纯化后的HrpN_(EccPR)能诱导烟草发生过敏反应,表明HrpN_(EccPR)蛋白具有激发植物免疫反应的生物活性,可为进一步研究HrpN_(EccPR)蛋白诱导植物防卫反应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NEccPR蛋白 基因克隆 hrpN基因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素内酯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哲 刘方 +1 位作者 张超 宋水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64-68,共5页
独脚金素内酯(Strigolactones,SLs)是介导植物寄主与其寄生或共生生物互作的一种信号分子。SLs如何被不同的植物感知并发挥何种作用还不甚明晰。总结了天然SLs结构的多样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并对植物中SLs的生物合... 独脚金素内酯(Strigolactones,SLs)是介导植物寄主与其寄生或共生生物互作的一种信号分子。SLs如何被不同的植物感知并发挥何种作用还不甚明晰。总结了天然SLs结构的多样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并对植物中SLs的生物合成、信号转导途径和进化起源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素内酯 结构 生物学功能 生物合成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GCR2参与感应N-丁酰基高丝氨酸内酯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艾秋实 张哲 +3 位作者 屈凌波 刘方 赵芊 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101,共8页
N-丁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4-HSL)是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群体感应信号,其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激活细胞膜表面的Ca2+通道,从而参与调控植物的生理代谢。然而,植物感应C4-HSL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拟南芥GCR2作为ABA的受体,对植物的生理代谢十... N-丁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4-HSL)是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群体感应信号,其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激活细胞膜表面的Ca2+通道,从而参与调控植物的生理代谢。然而,植物感应C4-HSL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拟南芥GCR2作为ABA的受体,对植物的生理代谢十分重要。旨在探寻GCR2是否参与拟南芥感应C4-HSL的过程。q RT-PCR结果表明,C4-HSL处理后1 h,GCR2基因表达量出现明显上调并在6 h后达到最大值,说明C4-HSL可调节GCR2。ELISA结果显示,GCR2蛋白表达量也在6 h达到最大值。对体外表达的GCR2进行纯化和浓缩,使其达到0.6 mg/m L后进行微量热泳动(MST)检测。MST测得C4-HSL与GCR2的解离常数(Kd)为166 nmol/L,显示出较强的结合能力。用BSA作为阴性对照,表明C4-HSL与GCR2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这些结果表明GCR2可能参与了拟南芥感应C4-HSL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拟南芥 微量热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的改造和代谢途径构建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浩 黄媛媛 +1 位作者 李曼 宋水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9-63,共5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许多细菌在非平衡生长条件下在胞内积累的以颗粒状态存在的碳源和能源储藏物质。PHA因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许多良好的材料性质、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塑料未来的替代品而引起广泛...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许多细菌在非平衡生长条件下在胞内积累的以颗粒状态存在的碳源和能源储藏物质。PHA因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许多良好的材料性质、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塑料未来的替代品而引起广泛关注。但由短链脂肪酸或单一脂肪酸单体合成的PHA的材料性质具有局限性,需要利用多种单体合成满足实际需求的PHA材料。PHA合成酶的底物特异性和PHA合成代谢途径决定着PHA的单体组成情况,进而影响着PHA的理化特性和材料性能。因此需要对PHA合成酶进行改造,扩展其对底物的特异性。另一方面需要构建新的PHA合成代谢途径,能合成出一些不常见的且性能优良的PHA材料。综述了近些年对PHA合成酶改造的研究及PHA代谢途径构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苗春娟 刘方 +3 位作者 贾振华 金国萍 马宏 宋水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76-80,共5页
细菌群体感应是指细菌能合成、释放和感应一些类激素小分子信号,从而调控群体行为并对其作出应答反应。介导细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有多种,它们参与调节细菌许多重要生物学功能。目前对此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然而近年... 细菌群体感应是指细菌能合成、释放和感应一些类激素小分子信号,从而调控群体行为并对其作出应答反应。介导细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有多种,它们参与调节细菌许多重要生物学功能。目前对此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然而近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另一种新兴方法——以比较和功能性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法奠定了基础。所不同的是,传统方法只能局限性研究某些基因或蛋白,而蛋白质组学法能检测出生物体基因表达的全部蛋白,它也因此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从研究较多的三类信号分子方面描述如何利用蛋白质组学法解析细菌交流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群体感应 信号转导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中蛋白脂酰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明香 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0-177,共8页
蛋白脂肪酰化修饰是蛋白翻译修饰的重要形式,在细胞信号转导、生长发育和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肉豆蔻酰化和S-酰化是脂肪酰化修饰的两种主要形式,长链的脂肪酸被共价结合到蛋白质上,使蛋白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细胞的一系... 蛋白脂肪酰化修饰是蛋白翻译修饰的重要形式,在细胞信号转导、生长发育和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肉豆蔻酰化和S-酰化是脂肪酰化修饰的两种主要形式,长链的脂肪酸被共价结合到蛋白质上,使蛋白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细胞的一系列生理作用。近年来,相比于真菌和动物细胞中蛋白脂肪酰化修饰的功能研究而言,植物蛋白质脂酰化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植物蛋白质N-肉豆蔻酰化和S-酰化修饰过程中分别需要相对应的豆蔻酰基转移酶和S-酰基转移酶来催化,通过对两种转移酶缺失的突变体的研究发现,这两种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与植物种子萌发、花期长短及表型正常化有关;N-肉豆蔻酰化和S-酰化蛋白通过疏水性的酰基键插入膜上相应的位置,进行膜锚定;参与调控植物生长、信号转导及免疫应答等过程。综述了近年来N-肉豆蔻酰化和S-酰化在植物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G蛋白偶联受体(GPCRs)脂质修饰在感知细菌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脂(AHLs)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旨在为采用遗传干预技术提高农作物生产、优质及抗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酰化 N-肉豆蔻酰化 S-酰化 信号转导 N-高丝氨酸内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