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羊肚菌栽培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果禹鑫 降玉清 +2 位作者 陈青君 张国庆 常俊凤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3-39,共7页
【目的】研究适合北京地区的羊肚菌品种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8个羊肚菌品种的纯培养,编号R1、R2、R3、R4、R5、R6、R7、R8,采用ITS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在温室、露地两种环境条件下对8个菌株的菌丝体生长特性、栽... 【目的】研究适合北京地区的羊肚菌品种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8个羊肚菌品种的纯培养,编号R1、R2、R3、R4、R5、R6、R7、R8,采用ITS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在温室、露地两种环境条件下对8个菌株的菌丝体生长特性、栽培环境、子囊果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观测。【结果】8个菌株都属于黑色羊肚菌类群,R3、R8属于六妹羊肚菌,其余均属于梯棱羊肚菌。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温室环境下,菌丝萌发期和子实体生长期的温度可以调控在8~13℃之间,空气湿度在75%~88%之间。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露地的菌丝生长温度在-7~25℃范围,2017年3月到4月出菇期温度变化范围在10~25℃之间,空气湿度在23%~69%之间。温室条件下R7(梯棱)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为2 070 kg/hm^2,是温室栽培适宜的品种。露地条件下R8(六妹)表现最好,产量为1 275 kg/hm^2,是露地适宜的栽培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品种 生长特性 温度 湿度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