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功能异常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及中药调控干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陆方莹 李超 +2 位作者 张尚书 李舒禾 王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尽管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显示,抑郁症与线粒体功能异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从4个方面探讨了线粒体功能失常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尽管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显示,抑郁症与线粒体功能异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从4个方面探讨了线粒体功能失常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线粒体DNA损伤和突变以及质量控制系统失衡,并总结了近年来中药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来改善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显示了中药在提高线粒体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线粒体DNA和调控包括线粒体生物发生、动力学功能、自噬在内的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方面的潜力,为深入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其中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线粒体 中药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谷氨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超 李继安 +3 位作者 高振安 申明宇 蒲菁菁 王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1,共9页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也是潜在的神经毒素。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海马区谷氨酸浓度升高的现象,谷氨酸发生堆积时,将对神经元和脑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加重抑郁状态。因此谷氨酸堆积可能是造成抑郁症的重要机...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也是潜在的神经毒素。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海马区谷氨酸浓度升高的现象,谷氨酸发生堆积时,将对神经元和脑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加重抑郁状态。因此谷氨酸堆积可能是造成抑郁症的重要机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及谷氨酸受体对谷氨酸的浓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中医药疗法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谷氨酸受体影响谷氨酸,进而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为探究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抑郁症 谷氨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HPA-HPT-HPG轴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超 李继安 +5 位作者 田朝阳 蒲菁菁 李嘉钰 韩茹杰 张碧溦 王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10,共9页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局限,阐明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激素和激素操纵化合物已被用于治疗抑郁症,其治疗作用不仅归因于外围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还归因于激素对非内分泌脑回路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H...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局限,阐明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激素和激素操纵化合物已被用于治疗抑郁症,其治疗作用不仅归因于外围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还归因于激素对非内分泌脑回路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HPA-HPT-HPG轴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关系密切。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广泛,对3条轴的调节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基于激素和激素操纵子化合物参与抑郁症的病理学和治疗的新证据,对当前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机制进行了归纳,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HPA HPT HPG 抑郁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M在炎症反应和脂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张帆 田春雨 +4 位作者 王景存 喇孝瑾 付茜茹 李洁 付文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巨噬细胞凋亡抑制因子(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AIM),是清道夫受体富含半胱氨酸残基超家族(scavenger receptor cysteine rich-super family,SRCR-SF)B组的成员之一。AIM为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该蛋白的表达受肝X受... 巨噬细胞凋亡抑制因子(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AIM),是清道夫受体富含半胱氨酸残基超家族(scavenger receptor cysteine rich-super family,SRCR-SF)B组的成员之一。AIM为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该蛋白的表达受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控制,且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AIM作为巨噬细胞的一种分泌蛋白,发挥着广泛的作用,不仅对巨噬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可参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还有相关研究发现,AIM参与炎症、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可以作为结核病和肝硬化等疾病的生物诊断标志物;可以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活性从而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解,在调节脂质内稳态平衡、脂质代谢与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论述了AIM的分子特征及其在炎症反应和脂质代谢等相关疾病方面的作用,展示AIM的多种功能特点,为相关的医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M 炎症反应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肝清方对NAFLD小鼠肝损伤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文轩 宋汶轩 +7 位作者 喇孝瑾 申明宇 王硕 李超 王秀萍 陈震 齐亚娟 李继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83-3591,共9页
目的探究脂肝清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其抑制肝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40只小鼠饲喂高脂饲料8周建立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1.95 mg/kg)和脂肝清方高、中、低剂量组(2.75、5.5、11 g/kg),每组8只... 目的探究脂肝清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其抑制肝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40只小鼠饲喂高脂饲料8周建立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1.95 mg/kg)和脂肝清方高、中、低剂量组(2.75、5.5、11 g/kg),每组8只;另取8只为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8周,给药期间继续给予对应饲料喂养。给药前后测定小鼠体质量及葡萄糖耐量,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ALT、AST、C-Peptide、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HE和PAS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并行NAS评分,TUNEL染色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Bcl-2、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肝组织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IR指数、OGTT AUC、血清TC、TG、HDL-C、LDL-C、ALT、AST水平和肝组织caspase-3、Bax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P<0.01),血清INS、C-Peptide水平和肝组织Bcl-2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P<0.01),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脂滴堆积并伴炎性细胞浸润,NAS评分和TUNEL阳性荧光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和脂肝清方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P<0.01)。结论脂肝清方可以调节NAFLD小鼠的糖脂代谢,改善IR,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脂肪肝及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Bcl-2表达,下调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肝清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糖脂代谢 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络逐痛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及骨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清林 杨雨旸 +6 位作者 王萌 虞跃跃 邹德辉 陈震 李章立 崔建美 李继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58-2166,共9页
目的探讨益肾活络逐痛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和骨微结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剪断大鼠右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切开皮肤不剪断前交叉韧带,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塞来昔布组及益肾活络逐痛... 目的探讨益肾活络逐痛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和骨微结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剪断大鼠右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切开皮肤不剪断前交叉韧带,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塞来昔布组及益肾活络逐痛汤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给药前后测定大鼠行为学变化。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及Mankin评分评价关节软骨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关节软骨COL-Ⅱ、MMP-13、p-p3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Micro-CT分析骨微结构。结果益肾活络逐痛汤可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行为学变化(P<0.05,P<0.01);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P<0.05,P<0.01);降低软骨组织MMP-13、p-p3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P<0.01),升高COL-Ⅱ蛋白表达(P<0.01);升高软骨下骨BMD、Tb.Th、Tb.N、BV/TV值(P<0.05,P<0.01),降低Tb.Sp数值(P<0.01);增加软骨细胞数量,减轻软骨表层磨损,使软骨下骨结构趋近正常,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益肾活络逐痛汤可抑制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及MMP-13表达,降低血清IL-6、TNF-α释放,减少COL-Ⅱ降解,改善软骨病变及骨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活络逐痛汤 骨关节炎 软骨损伤 骨微结构 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勃麟 曾琨鹏 +5 位作者 王宇辰 李飞 申晓雪 马怡晖 李继安 储金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2-762,共11页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挖掘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 Mapper数据库查询“槲皮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挖掘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 Mapper数据库查询“槲皮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OMIM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数据库搜集“帕金森病”的相关靶点,通过InteractiVenn软件获得槲皮素-帕金森病的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取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靶点。然后经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槲皮素-关键靶点-主要通路-帕金森病”的网络图。最后运用DockThor软件将关键靶点与槲皮素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文献对比和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得到242个槲皮素-帕金森病共同靶点,核心靶点有SRC、HSP90AA1、TP53、MAPK1、AKT1等。涉及癌症通路、ErbB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对衰老、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基因表达等的调控。分子对接亲和力平均为-7.1 kcal·mol^(-1),提示槲皮素与关键靶蛋白结合稳定性较好。在MPTP诱导的PD亚急性小鼠模型,槲皮素可显著增加旷场实验中小鼠的活动总路程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P<0.01),缩短小鼠的胶布移除时间(P<0.01),增加小鼠纹状体DA含量及TH蛋白表达(P<0.05),减少小鼠纹状体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P<0.01)。结论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理作用机制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本研究为阐明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槲皮素 帕金森病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