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干预作用,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减少蛋白尿,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理。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组)10只,其余40只采用高糖高...通过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干预作用,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减少蛋白尿,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理。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组)10只,其余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72 h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成模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中药组(Z组)、厄贝沙坦组(I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干预,1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 UTP)、血凝及血小板参数等指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24 h UTP明显升高(P<0.01),血凝、血小板相关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与M组相比,24h UTP均明显减少(P<0.01),血凝、血小板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I组比较,中药组大鼠24 h UTP明显减少(P<0.05)。与C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肾组织α-actinin-4、Synaptopodi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M组相比,两治疗组两种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I组比较,中药组大鼠Synaptopod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以上结果说明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高粘、高凝状态,上调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维持足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关。展开更多
通过化瘀通络中药全方及拆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肾脏足细胞ZO-1的调节作用,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全方、拆方的不同作用特点及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制。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C组)10...通过化瘀通络中药全方及拆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肾脏足细胞ZO-1的调节作用,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全方、拆方的不同作用特点及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制。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C组)10只,造模组50只。造模组大鼠选择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35 mg/kg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72 h后检测血糖,将成模大鼠(血糖≥16.7mmol/L)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中药全方组(Q组)、通络中药组(T组)、化瘀中药组(H组)。按人/鼠体表面积比率换算等效计量法计算各组大鼠用药量,同时C、M两组大鼠灌以等量饮用水,1次/日,连续16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24 h UTP、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ZO-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糖、24 h UTP明显升高(P<0.01),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出现明显变化(P<0.05,P<0.01);与M组相比,各中药组24 h UTP均明显减少(P<0.01),血脂、血小板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0.05,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Q组部分指标的改善优于T组(P<0.05)。与C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足细胞裂孔膜蛋白ZO-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M组相比,各中药组大鼠足细胞裂孔膜蛋白ZO-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Q组比较,T、H组ZO-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果表明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降低DN大鼠24 h UTP,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血凝状态,上调足细胞裂孔膜蛋白ZO-1的表达有关,并且,化瘀中药与通络中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为临床优化中药配伍提供实验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通过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干预作用,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减少蛋白尿,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理。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组)10只,其余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72 h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成模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中药组(Z组)、厄贝沙坦组(I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干预,1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 UTP)、血凝及血小板参数等指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24 h UTP明显升高(P<0.01),血凝、血小板相关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与M组相比,24h UTP均明显减少(P<0.01),血凝、血小板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I组比较,中药组大鼠24 h UTP明显减少(P<0.05)。与C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肾组织α-actinin-4、Synaptopodi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M组相比,两治疗组两种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I组比较,中药组大鼠Synaptopod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以上结果说明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高粘、高凝状态,上调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维持足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关。
文摘通过化瘀通络中药全方及拆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肾脏足细胞ZO-1的调节作用,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全方、拆方的不同作用特点及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制。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C组)10只,造模组50只。造模组大鼠选择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35 mg/kg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72 h后检测血糖,将成模大鼠(血糖≥16.7mmol/L)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中药全方组(Q组)、通络中药组(T组)、化瘀中药组(H组)。按人/鼠体表面积比率换算等效计量法计算各组大鼠用药量,同时C、M两组大鼠灌以等量饮用水,1次/日,连续16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24 h UTP、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ZO-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糖、24 h UTP明显升高(P<0.01),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出现明显变化(P<0.05,P<0.01);与M组相比,各中药组24 h UTP均明显减少(P<0.01),血脂、血小板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0.05,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Q组部分指标的改善优于T组(P<0.05)。与C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足细胞裂孔膜蛋白ZO-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M组相比,各中药组大鼠足细胞裂孔膜蛋白ZO-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Q组比较,T、H组ZO-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果表明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降低DN大鼠24 h UTP,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血凝状态,上调足细胞裂孔膜蛋白ZO-1的表达有关,并且,化瘀中药与通络中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为临床优化中药配伍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