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玄参科一新归化种——阿拉伯婆婆纳 被引量:2
1
作者 樊英鑫 荣冬青 +4 位作者 朱登祥 乔永明 魏会平 裴林 郑玉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69,共2页
报道了分布于河北省玄参科一新记录归化种——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
关键词 阿拉伯婆婆纳 玄参科 河北省 新归化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添加剂对中药渣-牛粪堆肥过程碳氮损失和腐殖化的影响
2
作者 张振宇 秦树平 +9 位作者 王选 裴林 李晓欣 张陆 何培 芦晔 姜勇 李红军 张玉铭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2-1644,共13页
中医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药渣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作为生产有机肥的生物质原料,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发挥不同类型有机物料腐解特性互补优势,本研究以中药渣为原料制备有机肥,将中药... 中医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药渣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作为生产有机肥的生物质原料,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发挥不同类型有机物料腐解特性互补优势,本研究以中药渣为原料制备有机肥,将中药渣与牛粪按照3∶10(湿重)比例充分混合作为基础堆肥原料,并添加7%(干重)生物炭、7%(干重)黏土矿物和微生物菌剂3类常用堆肥添加剂,采用50 L的封闭式堆肥反应器进行为期35 d的好氧堆肥试验,探究不同类型添加剂对有机肥制备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为制备高效有机肥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无添加剂(CK);添加300℃下制备的生物炭(简写为300℃生物炭,下同)(300C)、添加500℃生物炭(500C)、添加700℃生物炭(700C)、添加蒙脱石(M)、添加500℃生物炭+蒙脱石(500CM)、添加米曲霉(W)、添加500℃生物炭+米曲霉(500CW)和添加500℃生物炭+蒙脱石+米曲霉(500CMW)。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蒙脱石和米曲霉作为添加剂单独添加或联合添加均有利于堆体升温,加快堆肥进程。与CK相比,300C、500C、700C、M、500CM和500CMW处理均提高了堆肥的腐殖质含量并降低了碳氮损失,碳损失分别降低了19.52%、20.07%、18.55%、7.06%、27.12%和9.45%,氮损失分别降低61.75%、50.79%、39.22%、35.16%、63.18%和20.33%。与CK相比,W处理提高腐殖质含量的效果最好,提高了27.00%的腐殖质含量。生物炭、蒙脱石和米曲霉作为堆肥添加剂有利于加快堆肥成熟,促进堆肥腐殖化,生物炭添加有利于提高有机肥有机质含量,添加生物炭和蒙脱石更有利于减少碳氮损失,二者共同添加效果更好,添加米曲霉更有利于促进堆肥腐殖化。由此可见,生物炭和蒙脱石可通过降低碳氮损失实现保肥,米曲霉则通过加速有机物料的腐殖化进程实现有机肥制备的快速、高效。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添加剂方案为共同添加500℃生物炭和米曲霉,该方案能够提高有机肥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腐殖化程度,得到高质量的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牛粪堆肥 添加剂 温室气体 碳氮损失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通过调控SIRT1/PGC-1α/PPARγ通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池 孙淑洁 +3 位作者 刘佳 李淙 芦晔 裴林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2-789,共8页
目的探究化浊解毒疏肝方调控SIRT1/PGC-1α/PPARγ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5 mg/kg)和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g/kg),每组10只,采... 目的探究化浊解毒疏肝方调控SIRT1/PGC-1α/PPARγ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5 mg/kg)和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g/kg),每组10只,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建立VD大鼠模型,通过Longa5级评分法判断神经行为学,Morris水迷宫实验确认造模成功与否,再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3周。给药结束后,通过行为学实验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β水平,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病理改变及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SIRT1、PGC-1α、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松散,细胞核固缩,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海马组织IL-1β、IL-18分泌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海马组织SIRT1、PGC-1α、PPARγ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化浊解毒疏肝方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海马CA1区损伤有所好转,海马组织IL-1β、IL-18分泌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海马组织SIRT1、PGC-1α、PPARγ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PPARγ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疏肝方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障碍 炎症反应 SIRT1/PGC-1α/PPARγ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实验及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
4
作者 李思潼 顾亚茹 +4 位作者 于泽鹤 肖依 刘佳 储心乔 张一昕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泽泻汤合丹参饮中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构...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泽泻汤合丹参饮中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构建泽泻汤合丹参饮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分别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在0+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获取AS疾病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提交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复制AS大鼠模型,造模时给予泽泻汤合丹参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6.3、12.6、25.2 g/kg)干预,验证网络药理学所得结论。结果:通过数据挖掘最终获得59个与泽泻汤合丹参饮相关的靶点,1187个AS相关靶基因,对接获得63个交集靶点,通过构建PPI核心网络,显示关键靶基因62个,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AS关键信号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证实,与模型组比较,泽泻汤合丹参饮可明显降低AS大鼠的血脂、炎症介质IL-6、C反应蛋白(CRP)含量,下调主动脉组织p-PI3K、p-AKT蛋白的表达,减轻主动脉内皮脂质损伤。结论:泽泻汤合丹参饮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达到防治AS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丹参饮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生物学 磷脂酞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对CUMS抑郁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活性和Neuritin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王呈炜 杨佳丽 +3 位作者 信碗红 徐文丹 芦晔 裴林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0-1665,共6页
目的 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CUMS抑郁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活性和Neuri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57BL/6J小鼠10只设为对照组,30只随机分为CUMS模型组、氟西汀组、化浊解毒疏肝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CUMS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氟西汀组... 目的 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CUMS抑郁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活性和Neuri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57BL/6J小鼠10只设为对照组,30只随机分为CUMS模型组、氟西汀组、化浊解毒疏肝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CUMS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氟西汀组、化浊解毒疏肝方组分别灌胃氟西汀(0.01 g/kg)和化浊解毒疏肝方(3.4 g/kg),连续灌胃4周。糖水偏爱、悬尾、强迫游泳和旷场实验评价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CA3区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5-HT、NE、CORT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组织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Neuritin、Neurl 1、Jagged 1、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UMS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率降低(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总距离、直立次数减少(P<0.05),悬尾、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增加(P<0.05),海马组织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血清中5-HT、NE水平降低(P<0.05)、CORT水平升高(P<0.05),Neuri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Jagged 1、Neurl 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CUMS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疏肝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爱率升高(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总距离、直立次数增加(P<0.05),悬尾、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减少,海马组织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血清中5-HT、NE水平升高(P<0.05)、CORT水平降低(P<0.05),Neuri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Jagged 1、Neurl 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化浊解毒疏肝方促进了Neuritin表达,抑制了神经元凋亡,改善了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疏肝方 抑郁症 NEURITIN 凋亡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碳氮在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3
6
作者 张玉铭 胡春胜 +6 位作者 陈素英 王玉英 李晓欣 董文旭 刘秀萍 裴林 张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8-1570,共13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小麦-玉米轮作是本区域主要种植模式。长期秸秆全量还田与土壤的浅旋耕造成了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养分表聚等一系列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本区域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本研究...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小麦-玉米轮作是本区域主要种植模式。长期秸秆全量还田与土壤的浅旋耕造成了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养分表聚等一系列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本区域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转变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定位试验,开展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有机碳氮在团聚体中分布影响的研究,为阐释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碳氮的物理保护机制提供依据。试验设5个处理:无秸秆旋耕(对照1)、秸秆旋耕还田(对照2)、秸秆深翻耕还田、秸秆集中深混埋、秸秆集中深埋,后3个处理作为转变秸秆还田方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秸秆旋耕还田为深层还田可以显著提高粒径>0.25 mm团聚体含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2 mm的大团聚体和0.25~2 mm的小团聚体的水稳性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秸秆深层还田主要增加10 cm以下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2 mm)含量和表层水稳性小团聚体(0.25~2 mm)含量,大团聚体和小团聚体的水稳性消长受到了秸秆还田方式的影响。秸秆深层还田显著增加了亚耕层(20~40 cm)土壤团聚体稳定率,降低了其结构破碎率。秸秆深层还田措施使0~40 cm土层土壤有效融合,消除了耕层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显著增加了亚耕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以及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氮的贡献率,>2 mm团聚体有机碳和氮贡献率在20~40 cm土层分别平均为42.2%~44.0%和32.8%~49.9%,分别比秸秆旋耕还田处理增加48.7%~54.9%和32.8%~101.8%。总之,秸秆深层还田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效融合,消除土壤表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秸秆还田 有机碳 氮素 土壤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7
作者 左建娇 赵政 +5 位作者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潘莉 董绍英 赵玉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23-2725,共3页
目的:观察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 目的:观察芪苓通络方联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方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6个月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血脂指标均改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高危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高危 芪苓通络方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络论治膜性肾病低危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莉 鲁琴 +5 位作者 董绍英 赵政 杨洪娟 孙汝 李彦竹 蔡冀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以"肾络瘀阻"为病机,益气化瘀通络为治法,观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缬沙坦,结合... 目的:以"肾络瘀阻"为病机,益气化瘀通络为治法,观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缬沙坦,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芪苓通络方治疗,中药组予芪苓通络方,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结合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P〈0.05,P〈0.05);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血浆白蛋白(ALB)升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中药组、结合组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有下降,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而中医方案更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低危患者 肾络瘀阻 益气化瘀通络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孔丽 张玉卓 +6 位作者 金萌 王闪闪 杜静华 张玉果 王荣琦 任伟光 南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21-27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同期选择健康自愿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PBMC中TIPE2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肝脏血清生化指标、AFP、血白细胞及肿瘤大小、数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2组患者ALT、AST、AST/ALT、TBil、WBC、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IPE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96±0.174 vs 1.045±0.330,t=12.187,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98±1.672 vs 1.922±1.297,t=7.746,P<0.01)。TIPE2 mRNA表达与血清ALT、AST、AST/ALT及AF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2、-0.833、-0.992、-0.848,P值均<0.05),而Foxp3 mRNA表达与ALT、AST、AST/ALT及AF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9、0.536、0.843、0.640,P值均<0.05)。TIPE2 mRNA表达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TIPE2 mRNA表达下调,而Foxp3 mRNA表达上调,并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和AFP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TIPE2基因可能通过负性调控Treg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散结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杨丽 张艳春 刘晓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散结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给予保肝、对症、支持疗... 目的:探讨益气散结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给予保肝、对症、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益气散结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以及白蛋白(ALB)的的水平的变化。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门静脉内径(PVD)、脾静脉血管内径(SVD)、门静脉血流量(PVQ)以及脾静脉血流量(SVQ),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腹水消失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VD、SVD、PVQ和SVQ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转率和腹水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散结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散结方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肝硬化 腹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中药废渣的最佳发酵工艺 被引量:10
11
作者 秦梦 郭兰萍 +2 位作者 裴林 何培 张玉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4,共4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中药废渣生物有机肥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方法以中药废渣为原料,添加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复合微生物菌剂,以种子发芽指数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考察菌剂接种量、含水率、碳氮比...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中药废渣生物有机肥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方法以中药废渣为原料,添加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复合微生物菌剂,以种子发芽指数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考察菌剂接种量、含水率、碳氮比及翻堆次数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菌剂接种量为0.5%、C/N比为30∶1、翻堆次数为3 d/次、初始含水率为65%,在该条件下种子发芽指数为92.1%。结论以中药废渣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中药废渣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中药废渣 生物有机肥 复合微生物菌剂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类化合物抗奥密克戎毒株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红 许寅聪 +8 位作者 段绪红 张丹 孙永 袁媛 刘建芳 王鑫 王绛辉 苏彦雷 孙殿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22,I0028,共4页
目的探讨异黄酮类化合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对接到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晶体结构7VB2的底物结合位点处,探讨目标化合物与靶酶活性位点间的相... 目的探讨异黄酮类化合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对接到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晶体结构7VB2的底物结合位点处,探讨目标化合物与靶酶活性位点间的相互作用,再利用奥密克戎毒株转染的Vero细胞模型测试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均可结合于靶酶7VB2的底物进入通道处而阻碍正常核苷酸类底物的进入,对靶酶执行的核酸复制生物学功能起到抑制作用;初步细胞水平抗病毒活性测试实验仅发现毛蕊异黄酮和染料木素具有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核酸复制的作用。结论毛蕊异黄酮和染料木素具有一定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药理活性,实验数据可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毒株 RNA聚合酶 异黄酮 分子对接 活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联合治疗对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立美 张玉卓 +5 位作者 李洁 段绪红 贾文文 裴林 吕静静 王云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928-2932,共5页
目的:观察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胃动力学超声造影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均予以常规干... 目的:观察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胃动力学超声造影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均予以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疏肝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症介质及全胃腔容积、胃排空率超声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厌食、早饱、反酸、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全胃腔容积、胃排空率改善,且观察组全胃腔容积低于对照组,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治疗肝郁型FD可改善胃肠炎症,促进胃肠运动,进而改善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型 化浊解毒疏肝方 胃动力学变化 胃肠超声造影 全胃腔容积 胃排空率 中医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抗奥密克戎毒株BA.2.2药理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常红 刘倩 +7 位作者 李方龙 孙永 袁媛 王绛辉 许寅聪 段绪红 苏彦雷 孙殿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19,I0015,共4页
目的探索大黄素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BA.2.2)的药理活性。方法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大黄素对接到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晶体结构7VB2的底物结合位点处,研究二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后利用奥密克戎毒株BA.2.2转染的Vero细胞模... 目的探索大黄素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BA.2.2)的药理活性。方法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大黄素对接到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晶体结构7VB2的底物结合位点处,研究二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后利用奥密克戎毒株BA.2.2转染的Vero细胞模型测试大黄素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大黄素可较好的结合于靶酶晶体结构7VB2的底物结合位点从而可阻碍正常核苷酸类底物的进入,对靶酶执行的病毒核酸复制的生物学功能起到抑制作用;细胞水平的药理活性测试发现大黄素具有明显的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核酸复制的药理作用。结论大黄素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药理活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实验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毒株BA.2.2 RNA聚合酶 分子对接 药理活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鸡血藤化裁方发挥类雌激素作用保护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旭东 刘淑刚 +1 位作者 高晓璐 陈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4-1028,1050,共6页
目的 观察当归鸡血藤化裁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3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以及OVX+T组,每组10只;适应性饲养两周后对Sham组行假手术,对OVX及OVX+T组行双侧卵巢去势手术,其中OVX+... 目的 观察当归鸡血藤化裁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3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以及OVX+T组,每组10只;适应性饲养两周后对Sham组行假手术,对OVX及OVX+T组行双侧卵巢去势手术,其中OVX+T组于术后两个月给予等效当归鸡血藤化裁方灌胃治疗;连续给药12周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及股骨组织分别进行骨密度检测、组织切片检测、蛋白印迹检测及血清指标检测。结果 X线及HE切片显示,OVX组骨密度及骨微参数均低于Sham组,OVX+T组骨密度及骨微参数高于OVX组(P<0.05)。血清指标显示,OVX组的17β-E2水平低于Sham组,ALP、CTX-1、TRAcP-5b含量或活性高于Sham组;OVX+T组的17β-E2水平高于OVX组,ALP、CTX-1、TRAcP-5b含量或活性低于OVX组(P<0.05)。蛋白印迹结果 显示,OVX组的OPG、ERK表达水平低于Sham组,RANKL、RANK、RANKL/OPG的比率高于Sham组;OVX+T组的OPG、ERK表达水平高于OVX组,RANKL、RANK、RANKL/OPG的比率低于OVX组(P<0.05)。结论 当归鸡血藤化裁方是通过类雌激素作用抑制骨的高转化率,并通过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来促进骨形成并抑制骨吸收,从而来防治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ERK信号通路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当归鸡血藤化裁方 雌激素 高骨转换 OPG/RANKL/RANK通路 ER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14
16
作者 苏彦雷 段绪红 +2 位作者 许文成 赵玲 关世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3,I0011,I0012,共9页
目的从理论上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方法依据SARS-CoV-2的RNA聚合酶与SARS聚合酶结构(6NUR)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以SARS的RNA聚合酶为模板构建SARS-CoV-2的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利用分子对接软... 目的从理论上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方法依据SARS-CoV-2的RNA聚合酶与SARS聚合酶结构(6NUR)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以SARS的RNA聚合酶为模板构建SARS-CoV-2的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研究选中15个化合物与模型靶酶的相互作用,评估化合物对SARS-CoV-2的RNA聚合酶的抑制活性。结果研究发现,所选化合物均与靶酶的活性位点有一定相互作用,其中瑞德西韦活性形式、法匹拉韦活性形式、黄酮及异黄酮类化合物与靶酶的相互作用较强,以瑞德西韦活性形式与靶酶的结合能最低(为-7.9kal/mol),化合物1、2、8、13、14与酶的结合作用相对弱,提示对靶酶的抑制活性弱于瑞德西韦等,而化合物15没有酶抑制活性。结论通过虚拟筛选,得到了SARS-CoV-2 RNA聚合酶的一些抑制剂,其中的某些中药"活性成分"与目前临床上应用方剂的疗效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与清肺排毒汤等中医药治疗方案相互佐证。本研究为开发实施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具体作用机制可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RNA聚合酶 抑制剂 筛选 分子对接 瑞德西韦 法拉匹韦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中药苷类生物转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马宗敏 段绪红 +2 位作者 秦梦 黄璐琦 裴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5期858-864,共7页
苷类是诸多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因其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抗癌等药理活性的发现,苷类中药成分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绝大多数苷类经肠道微生物发酵转化为苷元或低糖苷等成分发挥药效,为了提高苷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苷类是诸多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因其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抗癌等药理活性的发现,苷类中药成分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绝大多数苷类经肠道微生物发酵转化为苷元或低糖苷等成分发挥药效,为了提高苷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在体外将苷类物质转化为相应活性成分,就成为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微生物发酵技术因其反应特异性强、副产物少、反应条件温和、清洁环保等优点在中药转化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微生物对苷类中药进行转化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对近年来微生物发酵转化中药苷类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苷元 中药 微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抗神经元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秦少坤 平鑫 +2 位作者 芦晔 张少丹 裴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12-2416,共5页
神经元损伤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其症状可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及情感行为异常。神经元损伤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黄芩苷是天然中草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凋亡和抗氧... 神经元损伤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其症状可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及情感行为异常。神经元损伤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黄芩苷是天然中草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凋亡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主要论述黄芩苷通过抗炎、抗凋亡等途径对缺血性脑卒中、癫痫和抑郁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黄芩苷能够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抗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且其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可能成为治疗相关脑病潜在药物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抗炎 抗凋亡 保护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亚飞 张延红 +4 位作者 赵亚男 平鑫 秦少坤 刘书宁 裴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32-1737,共6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及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0.85、1.7、3.4 g/kg),构建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及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0.85、1.7、3.4 g/kg),构建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检测小鼠体质量(1次/周),糖水偏好、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疏肝方高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好分数升高,体质量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多,反向站台潜伏期缩短,NCAM、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内NCAM和GAP-43蛋白表达来提高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疏肝方 抑郁症 海马 糖水偏好 水迷宫 NCAM GAP-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石藤中木质素类化合物与P38MAPK的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彦雷 张铭 +3 位作者 赵海珍 段绪红 许文成 胡丽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136,I0028-I0030,共8页
目的研究络石藤中木质素类化合物与P38MAPK激酶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该酶的经典抑制剂SB-203580、BIRB-796为阳性对照化合物,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研究络石藤苷元等木质素类化合物与P38MAPK的相互作用。结果所有化合物均以... 目的研究络石藤中木质素类化合物与P38MAPK激酶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该酶的经典抑制剂SB-203580、BIRB-796为阳性对照化合物,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研究络石藤苷元等木质素类化合物与P38MAPK的相互作用。结果所有化合物均以非共价键方式与靶标蛋白结合,与靶标蛋白产生氢键、范德华力、疏水等相互作用,SB-203580对接产生的自由能为-8.9 kal/mol, BIRB-796对接能量为-11.0 kal/mol,络石苷元、去甲络石苷元、络石酰胺、叶下珠脂素与P38MAPK产生对接能量分别为-8.6 kal/mol、-8.4 kal/mol、-7.4 kal/mol、-7.8 kal/mol。结论络石酰胺、叶下珠脂素与P38MAPK的结合作用相对较弱,络石苷元、去甲络石藤苷元的结合作用相对较强。络石苷元、去甲络石苷元等木质素可能是络石藤中抗风湿作用的活性代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石藤 木质素 P38MAPK 分子对接 抗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