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种子悬浮法制备的复合物改性聚氯乙烯的结构和性能
1
作者
王佩朝
袁金凤
+3 位作者
袁立焕
沈小宁
孙利民
潘明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种子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BA/PMMA、PBA/PS复合物,考察了分散剂相对分子质量、溶胀时间、单体比对其颗粒形态的影响,并将该复合物作为改性剂用于共混改性PVC。研究结果表...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种子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BA/PMMA、PBA/PS复合物,考察了分散剂相对分子质量、溶胀时间、单体比对其颗粒形态的影响,并将该复合物作为改性剂用于共混改性PVC。研究结果表明,当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时,聚合体系不稳定,导致PBA种子的聚并;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VP更有利于聚合体系的稳定,且随PVP用量的增加种子粒径减小;PBA/PMMA改性PVC材料的冲击强度随MMA溶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BA/PS共混PVC体系的缺口冲击韧性随其核壳比的增大而增加,其热稳定性随PBA/PS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复合粒子的加入均降低了PVC的加工温度,改善了其塑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悬浮聚合
溶胀时间
粒径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混合乳液(PU+PA)共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仕沛
王会昌
+2 位作者
王强
刘栋杰
潘明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68,90,共3页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PP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PA),并与PU共混形成(PU+PA...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PP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PA),并与PU共混形成(PU+PA)混合乳液。在高压釜中以混合乳液为种子进行氯乙烯(VC)原位共聚,制备了(PU+PA)/PVC复合乳液树脂。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A-2000热分析仪和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等手段对(PU+PA)/PVC复合树脂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耐热性较好的PA的加入,不但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还能有效地改善复合树脂的抗缺口冲击强度。当PA/PU为4/6,聚醚分子量为3000时,(PU+PA)/PVC复合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共混乳液
复合树脂
共聚改性P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聚丙烯酸丁酯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王伟侠
袁金凤
+1 位作者
袁立焕
潘明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7-181,共5页
采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法合成了活性聚丙烯酸丁酯(L-PBA),采用核磁共振谱仪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单体/引发剂摩尔比,二次引发的单体/大分子引发剂摩尔比,以及多级引发3种途径验证了LPBA具有反应活性,并且发...
采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法合成了活性聚丙烯酸丁酯(L-PBA),采用核磁共振谱仪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单体/引发剂摩尔比,二次引发的单体/大分子引发剂摩尔比,以及多级引发3种途径验证了LPBA具有反应活性,并且发现L-PBA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进行控制;当采用L-PBA再次引发BA聚合时,可在较短时间内(3.5h)、单体/大分子引发剂摩尔比较高时(6665/1),获得较高单体转化率(31.3%),表明大分子引发剂比小分子引发剂活性高;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还显示,多级引发所得L-PB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随单体/大分子引发剂摩尔比及引发级数的增加而变宽,当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9万左右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出现双峰,原因与体系中活性种与休眠种间快速转换的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子悬浮法制备的复合物改性聚氯乙烯的结构和性能
1
作者
王佩朝
袁金凤
袁立焕
沈小宁
孙利民
潘明旺
机构
河北
工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12202131)
文摘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种子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BA/PMMA、PBA/PS复合物,考察了分散剂相对分子质量、溶胀时间、单体比对其颗粒形态的影响,并将该复合物作为改性剂用于共混改性PVC。研究结果表明,当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时,聚合体系不稳定,导致PBA种子的聚并;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VP更有利于聚合体系的稳定,且随PVP用量的增加种子粒径减小;PBA/PMMA改性PVC材料的冲击强度随MMA溶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BA/PS共混PVC体系的缺口冲击韧性随其核壳比的增大而增加,其热稳定性随PBA/PS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复合粒子的加入均降低了PVC的加工温度,改善了其塑化性能。
关键词
种子悬浮聚合
溶胀时间
粒径
共混改性
Keywords
seeded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swelling time
particle size
blending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混合乳液(PU+PA)共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仕沛
王会昌
王强
刘栋杰
潘明旺
机构
河北
工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68,90,共3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06000014)
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号2004420)
文摘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PP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PA),并与PU共混形成(PU+PA)混合乳液。在高压釜中以混合乳液为种子进行氯乙烯(VC)原位共聚,制备了(PU+PA)/PVC复合乳液树脂。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A-2000热分析仪和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等手段对(PU+PA)/PVC复合树脂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耐热性较好的PA的加入,不但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还能有效地改善复合树脂的抗缺口冲击强度。当PA/PU为4/6,聚醚分子量为3000时,(PU+PA)/PVC复合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共混乳液
复合树脂
共聚改性PVC
Keywords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hybrid emulsion, composite resin, PVC modified by co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聚丙烯酸丁酯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王伟侠
袁金凤
袁立焕
潘明旺
机构
河北
工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7-181,共5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1202091)
文摘
采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法合成了活性聚丙烯酸丁酯(L-PBA),采用核磁共振谱仪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单体/引发剂摩尔比,二次引发的单体/大分子引发剂摩尔比,以及多级引发3种途径验证了LPBA具有反应活性,并且发现L-PBA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进行控制;当采用L-PBA再次引发BA聚合时,可在较短时间内(3.5h)、单体/大分子引发剂摩尔比较高时(6665/1),获得较高单体转化率(31.3%),表明大分子引发剂比小分子引发剂活性高;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还显示,多级引发所得L-PB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随单体/大分子引发剂摩尔比及引发级数的增加而变宽,当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9万左右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出现双峰,原因与体系中活性种与休眠种间快速转换的失衡有关。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Keywords
poly butyl acrylate
single electron transfer-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olecular weight
分类号
TQ325.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种子悬浮法制备的复合物改性聚氯乙烯的结构和性能
王佩朝
袁金凤
袁立焕
沈小宁
孙利民
潘明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混合乳液(PU+PA)共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性能研究
刘仕沛
王会昌
王强
刘栋杰
潘明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活性聚丙烯酸丁酯的制备与表征
王伟侠
袁金凤
袁立焕
潘明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