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固相质量流量软测量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传龙 赵延军 +3 位作者 黄健 孔明 汤光华 王式民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6-249,共4页
采用弯管法测量稀相气固两相流中固相质量流量时,固相流量与其影响因素(压差、流量系数、气固混合密度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给粉体的精确测量带来困难。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一个基于BP网络固相质量... 采用弯管法测量稀相气固两相流中固相质量流量时,固相流量与其影响因素(压差、流量系数、气固混合密度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给粉体的精确测量带来困难。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一个基于BP网络固相质量流量软测量模型,并以实验数据为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实现对固相质量流量的在线估计,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稀相气力输送中固相质量流量在线测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固相质量流量 软测量 人工神经网络 弯管流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煤气回收控制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晓悦 孙洁 侯宝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3306-3308,共3页
转炉炼钢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对这些能源的回收利用是目前负能炼钢的重要环节。炉气温度和炉气量的波动也会引起炉口内外压差的波动,传统控制方法容易使系统产生振荡。检测CO含量、控制合适的喷水量以提高除尘效率成为关键问题。提出了... 转炉炼钢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对这些能源的回收利用是目前负能炼钢的重要环节。炉气温度和炉气量的波动也会引起炉口内外压差的波动,传统控制方法容易使系统产生振荡。检测CO含量、控制合适的喷水量以提高除尘效率成为关键问题。提出了在差压、温度、调速控制回路中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并结合操作经验和专家系统实现在线实时控制。实践表明,提高了煤气回收质量,降低系统电能消耗、提高除尘效果的模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煤气回收 除尘 模糊控制 变频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在40t链条锅炉汽包水位控制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丽娟 龚瑞昆 毕长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燃煤链条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是工业锅炉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燃煤链条锅炉节能降耗、提高产气率的重要指标.目前汽包水位的控制方式基本上采用传统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但因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参数不确定性,... 燃煤链条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是工业锅炉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燃煤链条锅炉节能降耗、提高产气率的重要指标.目前汽包水位的控制方式基本上采用传统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但因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参数不确定性,控制效果不尽人意.利用模糊控制鲁棒性强、适应性好以及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采用模糊PID(Fuzz-PID)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鲁棒性都得到了提高,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 40t链条燃煤锅炉 汽包水位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增益P型迭代学习控制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晶 李兵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期87-89,共3页
针对非线性系统模型在P型迭代学习过程中,固定不变的学习增益会使学习系统的收敛速度很慢,鲁棒性差,提出采用模糊推理来整定P型迭代学习增益的方法,即提高了鲁棒性又保证了精度,并利用FPGA完成模糊增益P型迭代学习控制器的设计。通过理... 针对非线性系统模型在P型迭代学习过程中,固定不变的学习增益会使学习系统的收敛速度很慢,鲁棒性差,提出采用模糊推理来整定P型迭代学习增益的方法,即提高了鲁棒性又保证了精度,并利用FPGA完成模糊增益P型迭代学习控制器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硬件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得出该方法的学习速度与学习效果均优于传统学习系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迭代学习控制 FPGA 模糊调节学习增益 VH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小脑模型与PID的复合控制器设计
5
作者 冯超 李兵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3期179-181,共3页
实际工业控制过程往往具有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在实际生产现场中,由于受到参数整定方法烦杂的困扰,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很差。为改善这种情况,提出了模糊小脑模型与... 实际工业控制过程往往具有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在实际生产现场中,由于受到参数整定方法烦杂的困扰,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很差。为改善这种情况,提出了模糊小脑模型与传统PID结合的控制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未知的非线性模型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将CMAC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原理相结合,形成的FCMAC神经网络实现前馈控制,PID实现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稳定性,且抑制扰动。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器具有响应快、超调量小、较强抑制干扰能力等良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小脑模型 PID控制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传感器空间滤波效应及频率响应特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传龙 赵延军 +3 位作者 杨道业 汤光华 周宾 王式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6-561,共6页
介绍了静电传感器空间率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静电传感器空间率波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在重力输送颗粒流装置上对静电传感器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静电传感器在空间频域上充当... 介绍了静电传感器空间率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静电传感器空间率波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在重力输送颗粒流装置上对静电传感器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静电传感器在空间频域上充当低通滤波器,而且径向位置越小,空间频带越窄;电极轴向长度越小,空间频带越宽;在时间频域内测量系统相当于带通滤波器,电极的轴向长度和颗粒径向位置对频带宽度的影响与空域频率特性相似;此外,颗粒速度越大,时域频带越宽,颗粒尺寸越大,频带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 空间滤波效应 静电传感器 气固两相流 颗粒静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点匹配三维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顶利 杨炳儒 于复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331-433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其基本思路是,把代表人脸的三维点云沿X、Y或Z轴旋转,反复多次把3D人脸关键点投影到2.5D图像上,然后提取2.5D图像的关键点并进行标记,而用这些比原来小得多的关键点代替原来的面扫描。面对未知的待测...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其基本思路是,把代表人脸的三维点云沿X、Y或Z轴旋转,反复多次把3D人脸关键点投影到2.5D图像上,然后提取2.5D图像的关键点并进行标记,而用这些比原来小得多的关键点代替原来的面扫描。面对未知的待测人脸首先通过执行相同的多视角特征点提取技术提取关键点,然后应用一个新的加权特征点匹配算法进行识别。通过用GavabDB三维面部识别数据集进行试验评估,这个方法对中性表情人脸可获得高达94%的识别精度,对人脸表情辨识(如微笑)的准确率也超过了88%。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识别精度上有显著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点 投票 识别 人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