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工程建设综合防灾标准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初建宇 苏幼坡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分析了我国城镇与工程防灾专业标准体系框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单灾种的技术标准,强化标准的系统性,发展综合防灾技术标准和建立关键技术标准子体系等构建工程建设综合防灾标准体系的措施,为城乡综合防灾提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工程建设 综合防灾 标准体系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地震工程》被引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山 张玉敏 苏幼坡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9-162,共4页
以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为信息载体,统计分析了1999~2004年《世界地震工程》被我国期刊、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的引用状况。结果表明,该刊共被引981次,在同类期刊中被引次数名列前茅; 引用期刊主要是近200种高等学校学报;引用期刊论文主要... 以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为信息载体,统计分析了1999~2004年《世界地震工程》被我国期刊、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的引用状况。结果表明,该刊共被引981次,在同类期刊中被引次数名列前茅; 引用期刊主要是近200种高等学校学报;引用期刊论文主要归类于建筑科学和地震学;引用学位论文的作者单位都是具有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世界地震工程》作为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较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震工程》 引文分析 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汶川地震看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36
3
作者 苏幼坡 张玉敏 +1 位作者 王绍杰 徐建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2,共8页
汶川地震的发生是对我国自1978年第一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颁布以来,也是对按各阶段建筑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检验。通过震害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适当提高低烈度抗震设防建筑"大震不倒"... 汶川地震的发生是对我国自1978年第一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颁布以来,也是对按各阶段建筑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检验。通过震害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适当提高低烈度抗震设防建筑"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并考虑整体现浇楼板对结构"强柱弱梁"的影响,以及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宜增加建筑结构倒塌分析及抗倒塌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大震不倒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强柱弱梁 倒塌分析 抗倒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建筑抗倒塌设计 被引量:32
4
作者 于山 苏幼坡 +1 位作者 马东辉 苏经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2,共6页
建筑抗倒塌问题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关注,并颁布了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我国还没有制定有关建筑抗倒塌方面的规范和标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建筑危险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抗倒塌设计方法。该方法将钢筋混凝土建筑分为四类,通过设置... 建筑抗倒塌问题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关注,并颁布了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我国还没有制定有关建筑抗倒塌方面的规范和标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建筑危险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抗倒塌设计方法。该方法将钢筋混凝土建筑分为四类,通过设置拉杆连接系统和A lternate Path设计提高建筑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AlternatePath分析 拉杆连接系统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灾公园“平灾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 被引量:37
5
作者 初建宇 苏幼坡 刘瑞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城市防灾公园是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为了保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城市防灾结构而建设的具有避难疏散场所功能的公园、绿地。游憩设施与防灾设施的和谐与整合确保一个公园具有一般公园和防灾公园的双重功能。探讨了避难所与公园广场... 城市防灾公园是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为了保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城市防灾结构而建设的具有避难疏散场所功能的公园、绿地。游憩设施与防灾设施的和谐与整合确保一个公园具有一般公园和防灾公园的双重功能。探讨了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公园树木与防火树林带;水景设施与抗灾用水设施;广播设施、通信设施、发电设施、照明设施;公园仓库与抗震减灾资源物资储备仓库;公园入口形态、外围形态;临时厕所和公园管理机构等八个方面的整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公园 游憩设施 抗震防灾设施 平灾结合 整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震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绍杰 朱庆杰 马亚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0-83,共4页
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 ,其分布受到场地条件和基岩条件的共同影响 ,对场地影响的考虑相对比较成熟 ,对基岩的影响则相对考虑较少 ,难以满足城市和重大工程设防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岩条件和场地条件的地震影响系数计... 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 ,其分布受到场地条件和基岩条件的共同影响 ,对场地影响的考虑相对比较成熟 ,对基岩的影响则相对考虑较少 ,难以满足城市和重大工程设防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岩条件和场地条件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 ,关键在于确定基岩裂缝、能量、位移、场地等指标的分布与地震影响系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这种非线性关系需要构建多元非线性模型 ,故通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得到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模型。以唐山市为实例 ,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地震 安全评价 基岩裂缝 能量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两层框架基础隔震建筑非线性动力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英利 王绍杰 +1 位作者 苏幼坡 苏经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0-195,共6页
实际震害表明,建筑物主要受水平地震作用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 Non linear建立了底部两层框架上部砌体非隔震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的实体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 实际震害表明,建筑物主要受水平地震作用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 Non linear建立了底部两层框架上部砌体非隔震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的实体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两层框架上部砌体结构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明显低于相应非隔震结构。尤其是刚度突变的转换层,隔震后水平地震反应降低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框基础隔震结构 有限元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制剂处理城市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娟 操家顺 +1 位作者 吴蓓 薄国柱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2,73,共3页
采用新型复合酶制剂(BZ剂)处理城市受污染景观水体。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的使用对COD、NH3-N、TP等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BZ剂投加量为0.4 mg/(L.d)时,CODCr、NH3-N、TP的最终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25.0%7、7.6%2、6.1%;相... 采用新型复合酶制剂(BZ剂)处理城市受污染景观水体。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的使用对COD、NH3-N、TP等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BZ剂投加量为0.4 mg/(L.d)时,CODCr、NH3-N、TP的最终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25.0%7、7.6%2、6.1%;相同投加量条件下,水质净化效果不曝气优于曝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水体 BZ剂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隔震建筑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倪国葳 赵亚敏 苏幼坡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介绍了框架结构房屋的隔震设计方法。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隔震技术的应用,以框架结构为例,指出了采用隔震技术的设计要点和步骤,并给出实例来具体说明。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隔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综合防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静 邓丽 朱庆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根据唐山市的实际资料,分析了控制综合成灾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成灾机理。针对各种致灾因子间关联关系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综合成灾危险性评价模型,确定了模型因子和关联系数矩阵。基于功能设计了唐山市综合防灾信息系统... 根据唐山市的实际资料,分析了控制综合成灾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成灾机理。针对各种致灾因子间关联关系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综合成灾危险性评价模型,确定了模型因子和关联系数矩阵。基于功能设计了唐山市综合防灾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功能和界面,分析了唐山市综合灾害危险性的分布,并对唐山市的综合防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灾机理 危险性评价 模型因子 致灾因子 防灾管理 灾害 综合 唐山市 防灾工作 关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IS技术对采煤塌陷区综合管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娟浓 张锦瑞 +2 位作者 岳志新 马丹祥 祁佳睿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2-85,共4页
为了保证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采煤塌陷区塌陷地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在介绍我国现阶段采煤塌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煤塌陷带来的危害及对塌陷治理工作的不足。并结合实例应用GIS新技术中的ARCGIS软件建立塌... 为了保证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采煤塌陷区塌陷地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在介绍我国现阶段采煤塌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煤塌陷带来的危害及对塌陷治理工作的不足。并结合实例应用GIS新技术中的ARCGIS软件建立塌陷区管理平台,利用塌陷区图纸资料及土壤质量等数据建立了完善的空间及属性数据库,并应用ARCGIS软件强大的功能来实现塌陷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以方便实现对塌陷区数据随时更新,对塌陷区土壤等属性信息随时查询、随时管理。结果表明:应用GIS新技术平台中强大的输入输出功能、检索功能、分析功能等来实现对塌陷区土壤、塌陷区地质、塌陷区复垦等信息的分析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GIS 塌陷区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技术在地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国凭 马浩 关会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共4页
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用于地表水处理时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占地面积小、不污染环境、易于操控等优点,是解决当代能源、水资源缺乏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主要从超滤膜的材料,处理地表水的工艺选择,处理水的用途及膜污染等方面总... 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用于地表水处理时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占地面积小、不污染环境、易于操控等优点,是解决当代能源、水资源缺乏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主要从超滤膜的材料,处理地表水的工艺选择,处理水的用途及膜污染等方面总结了超滤在国内外地表水处理中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应用超滤技术处理江河水、湖泊水、及海水淡化方面的优缺点,指出超滤膜在地表水处理中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地表水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倪国葳 张玉敏 赵亚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9,共4页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与特性,分析了隔震体系的类型及其特点。提出了隔震结构基于位移设计的设计指标和设计准则,并给出了设计步骤和实例。
关键词 基础隔震 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瑞霞 陈金龙 杨彩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82,共5页
通过动态吸附试验,综合考虑吸附量、脱附效果确定资源化硫辛酸生产废水中硫辛酸的最佳树脂是NG-16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5~5.5,室温,吸附流量3BV·h-1,双柱串联处理量25BV.批-1,在30℃下,用3BV甲醇+2BV水脱附,流量为1BV... 通过动态吸附试验,综合考虑吸附量、脱附效果确定资源化硫辛酸生产废水中硫辛酸的最佳树脂是NG-16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5~5.5,室温,吸附流量3BV·h-1,双柱串联处理量25BV.批-1,在30℃下,用3BV甲醇+2BV水脱附,流量为1BV·h-1,高浓度脱附液调pH至7.2~7.8,蒸馏回收硫辛酸和甲醇,低浓度脱附液套用,每吨废水可回收纯度80%左右的硫辛酸1.1kg。处理后废水中硫辛酸的质量浓度从1300~1500mg·L-1降为0,总硫的质量浓度从400~450mg·L-1降为0.05mg·L-1,B/C从0.30提高到0.65,为硫辛酸废水的后续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资源化 树脂 吸附 脱附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复合反应器处理退浆废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薄国柱 曹国凭 +1 位作者 姜登岭 陆继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69,共3页
重点研究厌氧复合反应器处理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5±3)℃、pH 8.0左右的情况下50 d迅速启动,COD去除率>60%,并培养出适应水质要求的厌氧颗粒污泥;经过弹性立体(YDT)填料和组合填料的挂膜比较发现:组合填... 重点研究厌氧复合反应器处理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5±3)℃、pH 8.0左右的情况下50 d迅速启动,COD去除率>60%,并培养出适应水质要求的厌氧颗粒污泥;经过弹性立体(YDT)填料和组合填料的挂膜比较发现:组合填料比YDT填料挂膜快、三相分离效果好、COD去除效果高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复合反应器 退浆废水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强度超声回弹逆回归区间融合评定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海彬 佟晓君 +3 位作者 马群 陈建伟 李素娟 张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运用因变量估计自变量及其可能取值范围的逆回归分析方法代替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出回弹值和声速值的逆回归模型数据融合测强曲线。运用区间估计方法代替传统的点估计方法,导出结构混凝土强度的置信上限、下限和置信区间。给出混凝... 运用因变量估计自变量及其可能取值范围的逆回归分析方法代替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出回弹值和声速值的逆回归模型数据融合测强曲线。运用区间估计方法代替传统的点估计方法,导出结构混凝土强度的置信上限、下限和置信区间。给出混凝土强度的判定标准,在给定高置信度下对结构混凝土强度做出合格、不合格和待定结论的定量判断。该测强曲线比任何单一方法的测强曲线的精度高,减小偶然误差,能够消除无损检测中无法通过仪器校准的系统误差,并且解决了回弹值和声速值不同量纲的数据融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检测 无损检测 超声回弹综合法 数据融合 回归分析 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建筑变刚度保护装置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林 周锡元 +1 位作者 苏幼坡 常永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为了防止橡胶支座在低频激励下失稳破坏,按照多质点结构分析模型推导了不附加、右侧、左侧附加弹簧的运动方程及偏置方程,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通过在隔震层增设变刚度隔震保护装置作为第2道防线, 进行了5层框架的变刚度隔震保护模拟... 为了防止橡胶支座在低频激励下失稳破坏,按照多质点结构分析模型推导了不附加、右侧、左侧附加弹簧的运动方程及偏置方程,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通过在隔震层增设变刚度隔震保护装置作为第2道防线, 进行了5层框架的变刚度隔震保护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变刚度隔震保护装置能有效改变结构动力特性,减小隔震层的变形,使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防止了橡胶垫失稳破坏,同时还能使上部结构的层间剪力不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叠层钢板橡胶支座 变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QF型桥梁伸缩装置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国葳 王兴国 吴文彬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86,共5页
介绍了各种跨径所适应的不同伸缩装置的构造及特点,桥梁伸缩装置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简要介绍了桥梁伸缩装置计算方法及选型原则,着重介绍了GQF(交通行业标准代号)型桥梁伸缩装置施工工艺,供从事桥梁设计及施工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 伸缩装置 伸缩量 伸缩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建筑隔震设计标准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亚敏 苏经宇 张玉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400,共5页
收集整理了世界主要地震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等)最新修订的建筑结构规范中关于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设计标准的情况及具体规定,做了相互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在结构体系方面,应开展层间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结构设计方面... 收集整理了世界主要地震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等)最新修订的建筑结构规范中关于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设计标准的情况及具体规定,做了相互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在结构体系方面,应开展层间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结构设计方面,应进一步研究考虑P-Δ效应、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建筑的影响,以保证隔震建筑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基础隔震 设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树分析法评估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珺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7-151,共5页
建筑物地震事件树分析图的绘制,通常以场地地震最大加速度为条件,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为初始事件,以无震害、场地破坏、震动震害、火灾及其蔓延等损失震害形态为环节事件,并按照震害发生与波及的顺序排列环节事件。示例研究表明,随着场... 建筑物地震事件树分析图的绘制,通常以场地地震最大加速度为条件,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为初始事件,以无震害、场地破坏、震动震害、火灾及其蔓延等损失震害形态为环节事件,并按照震害发生与波及的顺序排列环节事件。示例研究表明,随着场地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环节事件的震害程度增大,地震灾害风险变大,增大无震害的概率,减小有震害环节事件的概率是城市建筑物地震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方向。利用事件树分析法探讨了设定工厂仓库的地震震害模型、损失程度评价、地震损伤度曲线图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分析表明,产生仓库地震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支架翻倒和仓库建筑物倒塌,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树分析法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