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配优势菌用于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艳红 田永淑 孙俊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7,共3页
从特定活性污泥中筛选优势菌与EM菌复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配优势菌的最佳投加量,并经动态模型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根据污水特点添加不同量的复配优势菌,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量,而且提高了出水指标。
关键词 复配优势菌 活性污泥 污泥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oO,MnO)/SiO_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成胶机理及表征
2
作者 贾千一 赵越卿 +3 位作者 沈毅 赵海雷 梁英华 荣建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23,6,共4页
采用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和Cu、Co、Mn的醋酸盐溶液,通过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量高达75wt%的CuO(CoO,MnO)/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电子散射... 采用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和Cu、Co、Mn的醋酸盐溶液,通过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量高达75wt%的CuO(CoO,MnO)/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电子散射能谱分析(EDS)和化学分析等对其微观结构、组成及成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uO(CoO,MnO)/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颗粒约在5~10nm,并具有SiO2气凝胶的纳米孔隙三维网络结构和高比表面积;根据过渡金属醋酸盐与TEOS比例的不同,Cu、Co和Mn能够与氧在网络结构中形成不同程度的—O—M—O—桥键连接;通过气凝胶的多孔网络分隔作用,可使更多金属氧化物CuO、CoO和MnO的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CuO(CoO,MnO)/SiO2复合气凝胶或SiO2气凝胶骨架中。这种结构既有利于提高催化剂负载量,又可充分利用CuO、CoO和MnO的助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气凝胶 溶胶-凝胶法 成胶机理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废塑料的化学回收 被引量:16
3
作者 樊丽华 马沛生 梁英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98-1203,共6页
聚苯乙烯(PS)塑料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PS废塑料的各种化学回收方法,主要介绍了热解、催化裂解、气化、超临界水降解技术及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 聚苯乙烯(PS)塑料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PS废塑料的各种化学回收方法,主要介绍了热解、催化裂解、气化、超临界水降解技术及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热解 催化裂解 气化 超临界水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脱水技术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全安 冯兴磊 +1 位作者 郭欣 刘丽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5-348,共4页
介绍了煤焦油加工前脱水的必要性,归纳了静置脱水、超速离心机脱水、间歇釜脱水、管式炉脱水、薄膜式脱水法、脱水塔法、加压脱水法等常用脱水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微波法、超声波法、化学破乳法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破乳脱水的应用前景... 介绍了煤焦油加工前脱水的必要性,归纳了静置脱水、超速离心机脱水、间歇釜脱水、管式炉脱水、薄膜式脱水法、脱水塔法、加压脱水法等常用脱水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微波法、超声波法、化学破乳法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破乳脱水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脱水 水包油乳状液 油包水乳状液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煤气“补碳”制甲醇可行性论证 被引量:13
5
作者 范泽育 田永淑 李爱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7,共3页
由于焦炉煤气氢碳比高于甲醇合成的理想比例,使生产规模受到限制。大量过剩氢存在于驰放气中,降低了氢资源的利用率。采用氢碳摩尔比低的气源,与焦炉煤气双气制甲醇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氢碳比和实际应用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某煤化... 由于焦炉煤气氢碳比高于甲醇合成的理想比例,使生产规模受到限制。大量过剩氢存在于驰放气中,降低了氢资源的利用率。采用氢碳摩尔比低的气源,与焦炉煤气双气制甲醇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氢碳比和实际应用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某煤化工企业甲醇补碳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煤气 甲醇 氢碳摩尔比 补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oO,MnO)/SiO_2纳米复合气凝胶催化剂载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越卿 赵海雷 +3 位作者 贾千一 梁英华 沈毅 张翠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7-321,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乙酸铜、乙酸钴、乙酸锰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CuO(CoO,MnO)/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分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MO与SiO2的质量比、温度和pH值对凝胶形成的影响。采用场致发射... 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乙酸铜、乙酸钴、乙酸锰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CuO(CoO,MnO)/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分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MO与SiO2的质量比、温度和pH值对凝胶形成的影响。采用场致发射扫描电镜(FE-SEM)、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电子散射能谱分析(EDS)和化学分析等对CuO(CoO,MnO)/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气凝胶的颗粒约在20~100nm,比表面积为344~733m2/g,孔径范围为2~22nm,而且过渡金属Cu、Co和Mn能够与氧形成部分—O—M—O—桥键连接,并与Si通过化学键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气凝胶试样中的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量可控制在3%~75%(质量分数)。这种结构和组成既有利于提高催化剂负载量,又可充分发挥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助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常压干燥 纳米复合气凝胶 催化剂载体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制备高纯Fe_2O_3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红丽 琚行松 +2 位作者 赵立新 芮玉兰 梁英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32-1135,共4页
文章以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为萃取剂,分离提纯铁样中的Fe3+;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水相盐酸浓度、水相Fe3+质量浓度及油水相比对Fe3+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油水相比。
关键词 萃取 甲基异丁基甲酮 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红丽 琚行松 +1 位作者 芮玉兰 梁英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纳米氧化铁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在催化、磁介质、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氧化铁的各种制备方法,对各种制备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氧化铁 纳米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