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选育及组合发酵优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丁存宝
刘海燕
李明
贾长虹
张秀军
-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唐山市海洋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技术系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97-15399,共3页
-
基金
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04364001B-11)
-
文摘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mm,但数量不多;培养基碳源以胶体几丁质最好,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在32℃;pH在7.0~8.0产酶量最高;以蛋白胨和酵母粉为氮源对产酶的效果明显;添加Mn^2+的培养基产酶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变的菌株组合发酵产酶后,几丁质酶活性显著提高。[结论]在组合发酵中,选取高产酶培养条件、不同来源的菌株混合培养对组合发酵有着重大的意义。
-
关键词
几丁质酶
组合发酵
诱变
-
Keywords
Chitinase
Combined fermentation
Induced mutation
-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海洋石油降解菌株选育及组合降解优化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海燕
李明
丁存宝
贾长虹
张俊杰
-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
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技术系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892-6893,6961,共3页
-
基金
河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z200701)
-
文摘
[目的]研究海洋石油降解菌株的选育及组合降解优化。[方法]从唐山市曹妃店港区石油污染海水中筛选得到3种菌株,分别为芽孢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并命名为B1、S1和P1,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和组合降解优化试验,分别测定降解效率。[结果]菌株B1、S1和P1经10 d降解的降解率分别为63.89%、67.33%和67.25%;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yB1y、S1和yP1,其降解率分别为70.34%7、7.05%和72.81%,均比诱变前有所提高;yS1与yP1y、B1与yP1、yB1与yS1等比例组成的混合菌群的降解率分别为78.21%7、3.65%和72.23%。yS1与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yPa1混合,其降解率达到了81.45%。[结论]利用各菌株的优势互补可构建出降解能力高、能对石油烃进行全面降解的优势混合菌群。
-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筛选
紫外诱变
-
Keywords
Petroleum degradation becteria
Screening
UV-induced mutation
-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