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学问题
1
作者 王巍杰 贾晓冬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2期53-55,共3页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技术,在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涉及到伦理学问题。作者在综合分析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技术引发的伦理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生物技术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伦理 基因重组 克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枣猕猴桃叶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倩 常丽新 +1 位作者 贾长虹 唐红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5-237,241,共4页
以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振荡提取法从狗枣猕猴桃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乙醇浓度、样品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对黄酮提取效果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而样品粒... 以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振荡提取法从狗枣猕猴桃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乙醇浓度、样品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对黄酮提取效果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而样品粒度和乙醇浓度影响较小。狗枣猕猴桃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粒度80目,料液比1∶15,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h,浸提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7.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枣猕猴桃叶 黄酮 提取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盐复合缓蚀剂对海水中碳钢缓蚀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芮玉兰 于静敏 +1 位作者 梁英华 魏应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5,共3页
采用失重法、电极化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钼酸盐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及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一钼酸盐对海水中碳钢的缓蚀率随着钼酸盐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低浓度使用缓蚀率较低。通过失重法确定了与钼酸盐... 采用失重法、电极化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钼酸盐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及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一钼酸盐对海水中碳钢的缓蚀率随着钼酸盐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低浓度使用缓蚀率较低。通过失重法确定了与钼酸盐有较好协同效应的缓蚀剂配方-钼酸盐、柠檬酸钠、有机膦酸盐(HEDP)和锌盐,当缓蚀剂各组分浓度分别为10mg/L、40mg/L、10mg/L和4mg/L时,该缓蚀剂对海水中碳钢的缓蚀率超过93%。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单一钼酸盐缓蚀剂和钼酸盐复合缓蚀剂均为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阳极型缓蚀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缓蚀剂的碳钢表面形成了以氧化铁和有机铁络合物为主要成分,钼与磷也参与成膜的不溶性沉淀膜,有效的抑制了海水对碳钢表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盐 碳钢 海水 缓蚀剂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卤提镁制备氢氧化镁工业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4
作者 韩利华 芮玉兰 +1 位作者 梁英华 郑水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4,42,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苦卤提镁制备氢氧化镁工业中的各种方法,比较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对提镁工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结合曹妃甸工业区特点,提出合理的苦卤提镁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路线。氨法具有低成... 综述了国内外苦卤提镁制备氢氧化镁工业中的各种方法,比较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对提镁工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结合曹妃甸工业区特点,提出合理的苦卤提镁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路线。氨法具有低成本、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用于苦卤提镁制取阻燃级氢氧化镁工艺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提镁 苦卤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蓝酸奶生产工艺的研制 被引量:8
5
作者 贾长虹 张一江 +2 位作者 常丽新 欧阳文卿 曾卉颖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7-180,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颜色鲜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紫甘蓝酸奶。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和参数:新鲜牛奶→加稳定剂(0.05%CMC)→加糖(8%)→灭菌(95℃,1 min)→冷却(<42℃)→接种(4%)→发酵(42℃,4.5h)→加紫甘蓝汁(经55℃灭菌30min,0.04...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颜色鲜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紫甘蓝酸奶。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和参数:新鲜牛奶→加稳定剂(0.05%CMC)→加糖(8%)→灭菌(95℃,1 min)→冷却(<42℃)→接种(4%)→发酵(42℃,4.5h)→加紫甘蓝汁(经55℃灭菌30min,0.04%柠檬酸护色)→搅拌→后熟(4℃,24 h)→成品。产品具有牛奶的芳香和蔬菜的清香,甜而不腻,爽滑可口,在4℃时的货架期为21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紫甘蓝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脱水工艺对煤低温氧化活化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利 许红英 +2 位作者 陈鹏 崔文权 梁英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2,共4页
以高水分低阶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煤的低温干燥脱水工艺条件,并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对煤的氧化及自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70℃热空气干燥10min可将煤中水分从30%降低至15%以下,低位发热量从18.63MJ/kg提高到23.51MJ/... 以高水分低阶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煤的低温干燥脱水工艺条件,并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对煤的氧化及自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70℃热空气干燥10min可将煤中水分从30%降低至15%以下,低位发热量从18.63MJ/kg提高到23.51MJ/kg;煤的脱水活化能增加,吸氧增重活化能降低,煤在干燥过程中的氧化程度加深,自燃倾向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水 低阶煤 低温氧化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巍杰 杨永强 吴尚卓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环保型燃料生物柴油有望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脂肪酶催化动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分离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综述了酶催化法在提高脂肪酸酯产率和减少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酶 酶催化法 全细胞生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甜菜酸乳生产工艺的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一江 王巍杰 +1 位作者 贾长虹 孟慧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173,共4页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红甜菜汁等辅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以白砂糖为调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k(34)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牛奶(100mL)和白糖(8p→灭菌(12℃,5s)→接A.5%的发酵剂...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红甜菜汁等辅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以白砂糖为调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k(34)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牛奶(100mL)和白糖(8p→灭菌(12℃,5s)→接A.5%的发酵剂→42℃恒温发酵(5h)→加入4%的红甜菜汁→后发酵(0℃~5℃,24h)。此产品不仅保留了酸奶风味清新、酸甜可口的特点,在0℃~5℃时的货架期为2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甜菜 酸奶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C剑桥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筠 周正 +2 位作者 王岭 戴磊 朱书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52-354,356,共4页
FFC剑桥工艺是在熔盐体系中从固态氧化物经一步电解,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合金和某些非金属新工艺,是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的绿色冶金新技术。阐述了FFC剑桥工艺产生、核心及其在工艺和环境方面的显著特点,综述了FFC剑桥工艺用于制备金... FFC剑桥工艺是在熔盐体系中从固态氧化物经一步电解,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合金和某些非金属新工艺,是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的绿色冶金新技术。阐述了FFC剑桥工艺产生、核心及其在工艺和环境方面的显著特点,综述了FFC剑桥工艺用于制备金属(Ti、Nb和Cr等)、合金、碳化物和催化剂的应用研究及在阴极制备、参比电极、熔盐干燥等方面的工艺改进研究,并描述了FFC剑桥工艺工业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C剑桥工艺 金属 熔盐 电解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体系及活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红萍 郭红霞 +1 位作者 王艳彦 梁英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综述了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体系的研究。碳酸二甲酯催化体系主要包括以铜-镍、烷氧基化合物、碳酸钾、氧化锆为主的催化剂和以分子筛、醋酸原三酯和乙缩醛为主的脱水剂。该反应的机理是催化剂活化甲醇,生成M-O-CH3物种,二氧化碳... 综述了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体系的研究。碳酸二甲酯催化体系主要包括以铜-镍、烷氧基化合物、碳酸钾、氧化锆为主的催化剂和以分子筛、醋酸原三酯和乙缩醛为主的脱水剂。该反应的机理是催化剂活化甲醇,生成M-O-CH3物种,二氧化碳插入到M-O-中间,形成M-O-C(O)-O-,再与-CH3结合,生成碳酸二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碳酸二甲酯 活化 催化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米酒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亚红 王巍杰 刘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X期102-104,共3页
以南瓜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根霉、酵母糖化发酵,采用2种工艺流程,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出最佳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酒味鲜美并具有保健作用的南瓜米酒。
关键词 关键词:南瓜 加工工艺 米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菜黄酮的乙醇回流与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恒蔚 潘玉欣 谈知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5,共4页
为确定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香菜干叶(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规律,并对经正交试验得到的两种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 为确定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香菜干叶(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规律,并对经正交试验得到的两种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和液料比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温度(或超声振幅)和提取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60%乙醇,液料比25∶1(V/m,mL∶g),80℃热回流提取3 h;或70%乙醇,液料比25∶1,13μm振幅超声波辅助提取45 min,预浸泡处理可提高超声波辅助提取量,经过预浸泡处理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达到与热回流提取一致的提取量,6.914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 黄酮 热回流 超声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几丁质酶分离纯化及其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存宝 刘海燕 +1 位作者 贾长虹 张俊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以实验室筛选的海洋产几丁质酶短芽胞杆菌属(Bacillus brevis sp.)菌株Bsp1,经往复式摇床振荡培养96 h后,发酵液先后采取了75%的硫酸铵盐析、透析、几丁质亲和层析、SDS-PAGE等方法对几丁质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几丁质亲和层析一... 以实验室筛选的海洋产几丁质酶短芽胞杆菌属(Bacillus brevis sp.)菌株Bsp1,经往复式摇床振荡培养96 h后,发酵液先后采取了75%的硫酸铵盐析、透析、几丁质亲和层析、SDS-PAGE等方法对几丁质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几丁质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后,经过SDS-PAGE电泳测定该酶的分子量为23 ku,其比活力为86.65,纯化倍数为1.707、产率为32.1%。纯化的几丁质酶能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具有广谱性。同时研究了几丁质酶的稳定性,以胶态几丁质为底物,分离的几丁质酶在pH7.5,55.0℃左右具有最大酶活性;Zn2+、Cu2+和Hg2+能强烈抑制几丁质酶活性;Ni+和EDTA抑制20%~40%;然而5mmol/L Co2+可以使几丁质酶活性提高1.4倍;Mg2+、Ca2+等也能使酶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分离纯化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豉中纳豆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亚红 刘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8,共4页
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从我国传统食品豆豉中筛选出1株具有高纤溶活性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NK-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该菌株液体发酵最佳条件:大豆蛋白胨1.0%,葡萄糖2.0%,培养温度35℃,初始pH值为7.0,培养时间72h时,该菌产酶纤... 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从我国传统食品豆豉中筛选出1株具有高纤溶活性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NK-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该菌株液体发酵最佳条件:大豆蛋白胨1.0%,葡萄糖2.0%,培养温度35℃,初始pH值为7.0,培养时间72h时,该菌产酶纤溶活力可达1225.5尿激酶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筛选 纳豆激酶 正交实验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米酒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巍杰 田亚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4-165,共2页
以红豆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根霉、酵母糖化发酵酿制红豆米酒进行了研究,采用2种工艺流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品调配最佳配方为:红豆汁10%,柠檬酸0.25%,白砂糖4%。研制出的红豆米酒色泽浅红、口味鲜美,组织状态,均匀细腻,口感较好,具... 以红豆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根霉、酵母糖化发酵酿制红豆米酒进行了研究,采用2种工艺流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品调配最佳配方为:红豆汁10%,柠檬酸0.25%,白砂糖4%。研制出的红豆米酒色泽浅红、口味鲜美,组织状态,均匀细腻,口感较好,具有红豆特有的香气和糯米甜酒的醇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 加工工艺 米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人造大理石热膨胀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海涛 郎建峰 付占达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实验研究不同的单一填料以及共混填料对复合型人造大理石饰面层和结构层热膨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填料CaCO3、Al(OH),和彩砂填充饰面层时,不同粒径的填料改性效果不同。在填料/树脂为2:1时,200目CaCO3填充时,体系热膨... 本实验研究不同的单一填料以及共混填料对复合型人造大理石饰面层和结构层热膨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填料CaCO3、Al(OH),和彩砂填充饰面层时,不同粒径的填料改性效果不同。在填料/树脂为2:1时,200目CaCO3填充时,体系热膨胀系数最小,为2.3×10^-5/℃;两种填料共混填充饰面层的效果比单一填料填充时的效果好,200目CaCO,与80~120目彩砂以2:1填充时,制得的样品热膨胀系数最小,为1.85×10^-5/℃;单一填料聚苯颗粒、花生壳粉填充复合型人造大理石结构层时,加入1.7%的聚苯颗粒或10%的花生壳粉可使结构层的热膨胀系数达到2.0×10^-5/℃左右,与饰面层的相匹配;当选用复合填料时,固定聚苯颗粒为35%,选择花生壳粉为9%时可将结构层热膨胀系数提高到2.0×10^-5/℃左右,并改善了添加单一填料时的缺陷,复合填料显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层 结构层 填料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沙制备叶绿素锌钾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彩云 王巍杰 刘淑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5期33-34,共2页
对以蚕沙为原料,经皂化、锌代、成盐等反应制备叶绿素锌钾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溶剂、温度、粒度和软化水用量等因素对蚕沙中叶绿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45目蚕沙加入0.5倍软化水软化后,用丙酮-乙醇(1∶1,体积... 对以蚕沙为原料,经皂化、锌代、成盐等反应制备叶绿素锌钾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溶剂、温度、粒度和软化水用量等因素对蚕沙中叶绿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45目蚕沙加入0.5倍软化水软化后,用丙酮-乙醇(1∶1,体积比)在50℃浸提2h,叶绿素提取效果好,叶绿素锌钾盐的产率达到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叶绿素 叶绿素锌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前期工艺参数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海深 李福民 +1 位作者 刘永新 吕庆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90-292,共3页
采用40 kg小焦炉模拟唐钢炼焦制气厂的生产过程,研究高温焖炉时间、堆密度和配合煤的细度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焖炉时间控制在180 min,配合煤堆密度控制在0.8 t/m3左右,配合煤的细度控制在77%左右时,焦炭的冷态强度和高温强... 采用40 kg小焦炉模拟唐钢炼焦制气厂的生产过程,研究高温焖炉时间、堆密度和配合煤的细度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焖炉时间控制在180 min,配合煤堆密度控制在0.8 t/m3左右,配合煤的细度控制在77%左右时,焦炭的冷态强度和高温强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强度 焖炉时间 配合煤堆密度 配合煤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解二氧化锰制备锰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筠 毛磊 +3 位作者 王岭 李奇骏 周正 戴磊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2-44,共3页
提出了以二氧化锰为原料经一步熔盐电解得到锰新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等特点。采用850℃的NaCl—CaCl2混合熔盐体系,以烧结后的MnO2片作为阴极,高密度石墨碳棒作阳极,在工作电压(2.8~3.2V)下进行电解。研... 提出了以二氧化锰为原料经一步熔盐电解得到锰新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等特点。采用850℃的NaCl—CaCl2混合熔盐体系,以烧结后的MnO2片作为阴极,高密度石墨碳棒作阳极,在工作电压(2.8~3.2V)下进行电解。研究了不同的烧结温度、电解电压和电解时间等因素对阴极片形貌及其对电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熔盐电解MnO2粉末直接制备金属Mn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MnO2粉末在20MPa下压片,1000℃烧结5h后,在850℃的NaCl—CaCl2混合熔盐中加3.0V的工作电压电解1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电解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乌芝麻米酒酿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巍杰 王秋艳 吴尚卓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利用微生物发酵黑米制备何首乌、桑葚和黑芝麻米酒,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了药液比例、酒曲和酵母粉比例、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米酒制备的影响。确定首乌芝麻米酒最佳酿制工艺:药液比例为1∶5,酒曲... 利用微生物发酵黑米制备何首乌、桑葚和黑芝麻米酒,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了药液比例、酒曲和酵母粉比例、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米酒制备的影响。确定首乌芝麻米酒最佳酿制工艺:药液比例为1∶5,酒曲和酵母粉的比例为1∶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 发酵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