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清时期山东菏泽地区的蝗灾与治理
1
作者 吴继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8,共4页
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蝗灾爆发频繁而严重。蝗灾给本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和破坏,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区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极与蝗灾作斗争,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应对蝗灾的宝贵经验,在预防、抵御蝗灾... 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蝗灾爆发频繁而严重。蝗灾给本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和破坏,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区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极与蝗灾作斗争,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应对蝗灾的宝贵经验,在预防、抵御蝗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菏泽 蝗灾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溶胶对水中微量Cd^2+与Cu^2+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曾鸣 巩学敏 +2 位作者 彭先佳 王志民 邹文晔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强酸表面氧化法对碳纳米管进行处理,制备稳定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纳米管溶胶,用于去除水中低质量浓度重金属Cd2+,Cu2+。研究表明,在实验的pH值为2.5—9.5,对Cd2+的去除,吸附起主要作用,优化的pH值为6.0;对Cu2+的去除,pH<6.7时,... 采用强酸表面氧化法对碳纳米管进行处理,制备稳定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纳米管溶胶,用于去除水中低质量浓度重金属Cd2+,Cu2+。研究表明,在实验的pH值为2.5—9.5,对Cd2+的去除,吸附起主要作用,优化的pH值为6.0;对Cu2+的去除,pH<6.7时,吸附起主要作用,在pH>6.7时,金属离子沉淀是主要的去除原因,在pH=9.5时,达到最大去除率。在相同碳纳米管溶胶投加质量浓度情况下,对Cd2+的吸附去除率远远大于对Cu2+的去除。碳纳米管溶胶对Cd2+,Cu2+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对Cd2+的吸附性能优于对Cu2+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溶胶 吸附 CD^2+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发展视域下的食品安全责任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7-150,共4页
科技发展在促进和改善食品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困境。技术滥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体现了食品生产中企业的营利性与社会性的冲突。食品安全的特殊性要求食品生产企业承担食品安全的法律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防止科技... 科技发展在促进和改善食品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困境。技术滥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体现了食品生产中企业的营利性与社会性的冲突。食品安全的特殊性要求食品生产企业承担食品安全的法律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防止科技成果的滥用。除了法律责任,超越法律的社会责任对食品安全的实现也非常重要。企业对社会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外的责任相互配合,才能促进食品安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企业社会责任 科技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永 何辉利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年第2期36-37,55,共3页
在十六大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部署,我国的农村建设又面临新的机遇。但是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当关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防止发展以后再搞环境治理事件的发生。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需... 在十六大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部署,我国的农村建设又面临新的机遇。但是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当关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防止发展以后再搞环境治理事件的发生。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环保、建设并举,以达到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双赢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环境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山东西部地区棉花的种植与发展
5
作者 吴继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834-3835,3860,共3页
明清两朝山东西部地区植棉业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3大棉花生产区域——东昌、济宁和曹州地区。分析了明清时期山东西部棉花生产发展的原因、表现及促进因素。
关键词 运河 植棉业 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期中国农村养老“合作模型”探析
6
作者 彭振芳 李忠伟 林秀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1期17-18,共2页
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很多不足:资金的缺口、主体积极性不高等等都严重地限制着广大农村老年人本应享受到的福利。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所伴随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大背景下,寻求创新农... 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很多不足:资金的缺口、主体积极性不高等等都严重地限制着广大农村老年人本应享受到的福利。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所伴随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大背景下,寻求创新农村养老形式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索构建一种过渡时期农村养老的"合作模型",通过一种"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农村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子女、村集体以及乡镇政府等农村养老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契合老年社会福利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也能缓解乃至解决农村地区在养老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期 农村养老 合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