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安阳 童朝辉 +3 位作者 张睢扬 王磊 谢建新 张旭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6-729,734,共5页
目的探究在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中药代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60例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分为治疗药物监测(TDM)组和对照组。TDM组调... 目的探究在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中药代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60例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分为治疗药物监测(TDM)组和对照组。TDM组调整美罗培南剂量;对照组不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微生物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 TDM组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DM组临床治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微生物治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DM组不良副作用发生率(10.00%)、病死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DM组实现PK/PD目标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K/PD理论可优化ICU老年脓毒血症美罗培南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治疗有效率和微生物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老年患者 呼吸道重症监护室 美罗培南 药代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分类体系及其与实验室检查和FLT3-ITD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何婉婷 陈佳琦 +3 位作者 任雨悦 高玉娟 刘红星 王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4-1342,共9页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细胞形态异质性。将该分类体系用于40例APL患者的形态学分析,并将分类结果与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征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结果:FLT3-ITD突变阳性的APL病例组中核形规则、粗颗粒且不见Auer小体(1类)的细胞显著少于FLT3突变阴性病例组(P<0.05)。核形规则组相比于核形不规则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较长(P<0.05);细颗粒组相比于粗颗粒组APTT明显较长(P<0.01)、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相对更低(P<0.05);Auer小体阴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Auer小体增多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形态学分类体系可以客观表征不同类型的APL白血病细胞,有助于更好地评估APL白血病细胞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异质性和进一步用于精确分析APL的形态表型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分类 实验室检查 FLT3-ITD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姚昱名 王明明 +3 位作者 施香君 邢晓慧 雷店 任抒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肛周感染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64例骨髓移植患者,按照移植后是否发生肛周感染分为肛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肛周感染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64例骨髓移植患者,按照移植后是否发生肛周感染分为肛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64例患者中,肛周感染组51例(19.32%)。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有糖尿病史、肛周疾患史、二次移植、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移植后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坐浴后规律使用保护剂为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重视既往病史、并存疾病的影响,重点针对二次移植的患者,尤其是在中性粒细胞未成功植入期间,加强肛周感染知识的健康宣教,做好肛周感染防护,减少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肛周感染 肛周护理 危险因素 糖尿病 二次移植 感染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移植物抗宿主病CT表现
4
作者 石玉铸 李连波 +3 位作者 李丽 王凯 刘博锋 陈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51-1855,共5页
目的观察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接受allo-HSCT后并发肺GVHD患儿,根据GVHD发病于allo-HSCT后100天内或其后分为急性组(n=82)与慢性组(n=229);对比组间胸部CT表现及... 目的观察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接受allo-HSCT后并发肺GVHD患儿,根据GVHD发病于allo-HSCT后100天内或其后分为急性组(n=82)与慢性组(n=229);对比组间胸部CT表现及治疗后生存状况。结果儿童allo-HSCT后肺GVHD主要CT表现包括磨玻璃密度(GGO,82/311,26.37%)、空气潴留(78/311,25.08%),以及支气管壁增厚(32/311,10.29%)、支气管扩张(28/311,9.00%)、胸腔积液(43/311,13.83%)、小叶间隔增厚(43/311,13.83%)、胸膜增厚(41/311,13.18%)及胸腔漏气综合征(41/311,13.18%)。急性组出现局灶性GGO及弥漫性GGO、胸腔积液及小叶间隔增厚占比均高于慢性组(P均<0.05),而空气潴留及支气管扩张占比均低于慢性组(P均<0.05);组间其余CT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85例死亡,死亡率27.33%(85/311),在急性组(30/82,36.59%)高于慢性组(55/229,24.02%)(χ^(2)=4.802,P=0.031)。结论儿童allo-HSCT后肺GVHD 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立康唑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监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红春 王磊 +4 位作者 李梦 时磊 孙慧慧 刘红星 欧红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5-951,共7页
目的:探索移植后植入前(即移植后+1至+30 d)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CZ)及其代谢产物氮氧化物(voriconazole N-oxide,VNO)浓度监测在VRCZ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患... 目的:探索移植后植入前(即移植后+1至+30 d)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CZ)及其代谢产物氮氧化物(voriconazole N-oxide,VNO)浓度监测在VRCZ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患者防治真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VRCZ、VNO浓度及MR(CVNO/CVRCZ)的影响因素及在VRCZ防治真菌感染和发生肝肾损伤中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其进行分析(将曲线上约登指数最大一点对应值设定为临界值),确证其临界值。结果:影响VRCZ浓度(CVRCZ)、VNO浓度(CVNO)和MR的因素为:患者体重、VRCZ每日给药量及移植类型等(均P<0.05)。有效组CVRCZ和CVNO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01),MR则相反(P<0.001);肝、肾功能损伤组MR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ROC显示,CVRCZ、CVNO和MR预测allo-HSCT患者移植后植入前VRCZ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界值分别为0.95μg/ml、1.35μg/ml、1.645(AUC分别为0.9677、0.7634、0.9564)。CVRCZ和MR可以辅助提示患者肝[其临界值分别为0.65μg/ml、1.96(AUC分别为0.5971、0.6663)]、肾损伤[其临界值分别为0.95μg/ml、1.705(AUC分别为0.6039、0.6164)]。结论:同时监测VRCZ、VNO浓度及MR对预测allo-HSCT患者移植后植入前VRCZ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CVRCZ预测有效的准确性高于MR及CVNO;CVRCZ升高、MR降低会增加肝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氮氧化物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药物监测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文献复习及临床诊治过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艳华 齐荣艳 +3 位作者 马丽萍 吕范永 刘荣梅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35-542,共8页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是一种重症结核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影像学诊断报告也常常滞后,早期诊断困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血液病,早期临床症状和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一般不具有特异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常导致病情...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是一种重症结核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影像学诊断报告也常常滞后,早期诊断困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血液病,早期临床症状和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一般不具有特异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常导致病情互相掩盖,易漏诊、误诊。笔者报道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以“头晕、乏力3个月,发热2个月”收治入院的1例患者,初步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全血细胞严重减少,早期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肺部病变及血液系统表现均一度好转,但后期在肺部病变进一步好转的同时,血液系统异常却再次加重,最终经多次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笔者希望通过对诊治过程的分析讨论,提高临床医生对两病并存的诊断认识,分享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转诊及会诊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的临床经验与前景 被引量:7
7
作者 童春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9-252,共4页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免疫治疗已获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总结AL免疫治疗的结果和经验,如抗CD19抗原嵌合受体基因工程修饰T细胞、抗CD3/19双特异抗体治疗,使部分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efractory relapse...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免疫治疗已获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总结AL免疫治疗的结果和经验,如抗CD19抗原嵌合受体基因工程修饰T细胞、抗CD3/19双特异抗体治疗,使部分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efractory relapse acute B lymphocytic leukemia,r/r B-ALL)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本研究团队采用化疗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明显提高第一次CR期中低危险性A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其他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研究也逐步开展,如针对其他靶点的抗原嵌合受体基因工程修饰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其他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针对免疫细胞周期卡控点的抗体或药物等。多种免疫治疗及方法的联合有望提高AL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从而减少采用对生存质量影响更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CT)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免疫治疗 临床结果 经验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S及MDS/AML患者基因突变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葭蕤 王芳 +12 位作者 刘铭 张阳 陈雪 袁丽莉 张羽 王明宇 张薇 张净 曹泮翔 房建成 刘明月 王伟 刘红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及MDS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血液肿瘤相关的体细胞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MDS和MDS/AML患者共111例。采集患者骨髓样...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及MDS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血液肿瘤相关的体细胞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MDS和MDS/AML患者共111例。采集患者骨髓样本或用初诊时留存的骨髓涂片,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方法检测血液肿瘤相关的58种基因的体细胞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11例患者中总基因突变阳性率为87.39%(97/111),共检测到28种基因的231例次突变。基因突变阳性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突变阴性组(P<0.001)。突变阳性的患者中,老年组(≥60岁)突变率最高,为100%(14/14),成人(15-59岁)组突变率为89.04%(74/85),儿童(≤14岁)组突变率为75%(9/12)。儿童组人均突变基因数目为1.44个,成人组2.47个,老年组2.5个;成人组突变个数显著大于儿童组(P=0.02)。儿童组信号转导基因突变最常见,突变率为46.15%(6/13),老年组和成人组表观遗传调节基因突变最常见,突变率分别为34.29%(12/35)和22.40%(41/183)。转录因子基因突变率在老年人组突变率高于儿童组(50.00%vs 8.33%)(P=0.036);剪接因子基因突变率在成人组和老年组中均高于儿童组(44.71%vs 8.33%)(P=0.024)、(47.06%vs 8.33%)(P=0.036)。结论:不同年龄组MDS及MDS/AML基因突变有所不同,尤其儿童组与成人组及老年组差异显著,提示儿童MDS的发生可能具有与成人和老年人MDS显著不同的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性白血病 基因突变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树佳 朱搏宇 +7 位作者 栾松华 施香君 韩娜 闫岩 潘世平 王静 刘佳 颜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6期833-839,共7页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北京市9家三级甲等医院HSCT术后患者共217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北京市9家三级甲等医院HSCT术后患者共217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修订版Piper疲乏量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161例(74.19%)HSCT患者体力活动不足,44例(20.28%)患者体力活动适中,12例(5.53%)患者体力活动活跃。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疲乏、社会支持水平及是否有并发症是HSCT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SCT患者体力活动不足,建议根据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实施各项措施,给予其正确的活动指导,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进而提高其体力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体力活动 焦虑抑郁 疲乏 锻炼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验及问题 被引量:11
10
作者 童春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了探索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B急性淋巴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安全有效的细胞剂量、毒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2015年7月12日至2016年11月20日,笔者团队采用CD19-CAR-T细... 为了探索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B急性淋巴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安全有效的细胞剂量、毒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2015年7月12日至2016年11月20日,笔者团队采用CD19-CAR-T细胞治疗了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其中55例为原发耐药或难治性血液学复发患者,9例为FCM确认的难治性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阳性B-ALL患者。在治疗工作早期,2例死于治疗后相关并发症(treatment related motality,TRM),疗效不可评估,4例未获得完全缓解(NR)。以后通过调整入组标准及回输细胞数,近期连续33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或达到CR但血液细胞计数未正常(CR incomplete,CRi),无1例死亡。CDl9-CAR T细胞治疗达CR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者80%以上持续FCM-MRD阴性至观察结束,该疗效与第1次CR期(CR1)接受移植者相同;未移植者绝大多数在CR后1年内再次复发。治疗过程中,及时稳妥地处理好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ing syndrome,CRS)及各种引起复发的因素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缺陷状态患者中人疱疹病毒活化感染谱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丽莉 王芳 +11 位作者 陈雪 张阳 张建平 杨君芳 丁娟 甄成亮 王梦楠 陈丹娜 韩璐优 李培余 何远立 刘红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319,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7年间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4164例患者的8种人类疱疹病毒(HHV)筛查结果,研究血液系统疾病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HHVs活化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PCR方法筛查8种HHVs的活化感染谱。...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7年间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4164例患者的8种人类疱疹病毒(HHV)筛查结果,研究血液系统疾病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HHVs活化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PCR方法筛查8种HHVs的活化感染谱。结果:在4164例患者中共检测到HHV+者2052例,总阳性率为49.28%。对其中2994例涉及8种血液系统疾病和allo-HSCT后患者的HHVs感染谱分析表明,EBV+率最高(29.49%),其次为HCMV^+(23.15%)、HHV-6^+(18.77%)、HHV-7^+(17.64%),其他4种HHVs^+率均≤2.1%。除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EBV感染构成比最高外,其他疾病组多种HHVs感染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单一HHV感染。各疾病组间的HHV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9,P<0.05)。分别对每种HHV在各疾病组间的阳性率分析显示,除HHV-8外,其他HHVs+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液病患者HHVs活化感染谱不同。活化HHVs感染以EBV、HCMV、HHV-6和HHV-7为最常见,且不同活化感染的HHVs类型与不同血液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 HCMV EBV 血液系统疾病 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F联合普乐沙福动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娟 袁丽莉 +5 位作者 张弦 乔佳丽 尹晴雪 张月梅 杨雪莲 曹星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6-291,共6页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普乐沙福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亲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采用G-CSF联合普乐沙福动员方案的...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普乐沙福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亲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采用G-CSF联合普乐沙福动员方案的亲缘健康供者33例(观察组),应用G-CSF细胞动员d 4采集骨髓,d 5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d 5晚加用普乐沙福,并于d 6再次采集PBSC。随机选取历史同期采用单独G-CSF方案动员的亲缘健康供者4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供者d 5和d 6 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计数。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观察供者普乐沙福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分析接受"G-CSF+普乐沙福"动员方案的allo-HSCT患者和仅接受"G-CSF"动员方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100天总a GVHD、Ⅲ-Ⅳ度a GVHD、CMV血症和EBV血症的发生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d 5和d 6 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M±Q)分别为(1.71±1.02)×10^(6)/kg和(4.23±2.33)×10^(6)/kg,d 6 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d 5采集的细胞数(P<0.001)。对照组d 5和d 6 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M±Q)分别为(2.47±1.60)×10^(6)/kg和(1.87±1.37)×10^(6)/kg,d 6 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明显低于d 5采集的细胞数(P<0.001)。应用普乐沙福后的不良反应均为1、2级,停药后症状均自行消失。接受联合动员方案与仅接受G-CSF方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100天的总a GVHD、Ⅲ-Ⅳ度a GVHD、CMV血症和EBV血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G-CSF联合普乐沙福细胞动员方案应用于allo-HSCT安全有效,加用普乐沙福后可显著提高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乐沙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统计指标在IGH免疫组库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芳 房建成 +2 位作者 许媛丽 李婷婷 刘红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20-1723,共4页
目的:探讨稀疏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免疫组库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36例初诊B-ALL患者和15例健康个体,进行IGH V区片段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采用稀疏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 目的:探讨稀疏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免疫组库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36例初诊B-ALL患者和15例健康个体,进行IGH V区片段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采用稀疏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对两组标本进行免疫组库多样性分析。结果:稀疏曲线可以可视化地展示和区分两组标本IGH V区序列的多样性,患者组IGH V区序列多样性减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可以用量化指标区分两组标本IGH V区序列的多样性。结论:使用上述三种统计学方法可以将IGH免疫组库的多样性可视化地展现并进行量化分析,可以作为免疫组库分析的部分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库 高通量测序 稀疏分析 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嵌合状态自动分析和监测平台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房建成 王芳 +10 位作者 袁丽莉 王绵绵 李婷婷 杨颐杭 刘杨 马小丽 陈雪 张阳 聂代静 陈佳琦 刘红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开发一套基于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嵌合率检测时可自动数据分析和报告的工具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采用Apache+MySQL+PHP+HTML5技术搭建数据库和访问界面,根据基于ST... 目的:开发一套基于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嵌合率检测时可自动数据分析和报告的工具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采用Apache+MySQL+PHP+HTML5技术搭建数据库和访问界面,根据基于STR和毛细管电泳法判别STR位点基因型和计算嵌合率的规则设定分析逻辑和流程。抽取100例allo-HSCT患者的STR分型和移植后194次嵌合率检测数据,应用此平台进行自动STR位点分型鉴定、嵌合率计算及生成报告。结果:所搭建的分析平台可实现自定义STR位点、基因型智能识别、嵌合比例自动分析、检测信息数据库化管理,可自动生成含该患者多次检测、多种不同成分细胞嵌合比例结果的整合报告和嵌合比例趋势图等功能,并且可通过浏览器多用户同时访问和使用。应用该平台自动分析和有经验人员的手工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并且通过自动化减少了手工分析失误的可能。使用该平台自动分析所用时间约为手工分析的1/6-1/5。结论:本研究搭建的嵌合率自动分析平台运行稳定、位点分型和嵌合率分析结果可信,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报告内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位点鉴定 嵌合率计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动分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淋巴瘤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阳 刘红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59-1262,共4页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实体肿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早期复发和耐药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瘤是一组具有很强异质性的血液肿瘤,其多数亚型并没有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其疗效和预后评价主要依赖和受限...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实体肿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早期复发和耐药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瘤是一组具有很强异质性的血液肿瘤,其多数亚型并没有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其疗效和预后评价主要依赖和受限于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相比于其他组织起源的实体肿瘤,淋巴瘤具有肿瘤细胞更易进入外周循环系统,并且可以通过免疫受体分子多样性标志进行监测的特点,而液体活检具有更为明确的应用意义。随着检测技术的进展,液体活检在淋巴瘤中的研究和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液体活检的概念,液体活检的实现基础和应用现状,以及液体活检在淋巴瘤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循环肿瘤DNA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载体免疫小鼠制备抗人CD33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卉 刘红芹 +8 位作者 王爱先 甄军毅 吴雪英 陈曼 宫美维 屈浩 周珊 陶欣勇 廖晓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利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抗人CD33单克隆抗体(mAb),并对抗体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真核载体pcDNA3.1(+)/CD33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CD33 mAb,并进行性能评价和临床验证。结果成功获得1株分泌小鼠抗人CD33单克... 目的利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抗人CD33单克隆抗体(mAb),并对抗体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真核载体pcDNA3.1(+)/CD33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CD33 mAb,并进行性能评价和临床验证。结果成功获得1株分泌小鼠抗人CD3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号命名为HI33a,抗体亚类为IgG2a,κ。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可与髓系细胞系反应,不与淋巴系细胞系反应;可完全抑制同类进口抗体与HL-60细胞的结合。Western blot证实可识别相对分子量(Mr)为67000的HL-60细胞膜蛋白(符合CD33蛋白分子的特征)。标记藻红蛋白(PE)后,作为抗体试剂与进口试剂对比,准确度、线性、精密度等评估均符合行业标准。558例临床骨髓样本检测结果与对比试剂高度一致。结论制备了可持续分泌抗人CD33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3 基因免疫 单克隆抗体(mAb)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bb1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影响的探究
17
作者 刘俊 孙佳 +3 位作者 刘维静 郝琰琰 廉虹 王玉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8,共10页
目的 探究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B-1(Apbb1)基因对H9c2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干扰RNA与pcDNA3.1;质粒对H9c2心肌细胞系进行敲低与过表达Apbb1基因处理,通过CCK8实验、qPCR实验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评... 目的 探究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B-1(Apbb1)基因对H9c2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干扰RNA与pcDNA3.1;质粒对H9c2心肌细胞系进行敲低与过表达Apbb1基因处理,通过CCK8实验、qPCR实验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评价Apbb1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利用在线数据库String分析APBB1蛋白的互作蛋白,探究其可能发挥作用的方式。实验分为4组:敲低对照组、敲低Apbb1组、过表达对照组和过表达Apbb1组。结果 相较于敲低对照组,敲低Apbb1组Apbb1基因表达下降52%(P<0.01,n=3),细胞增殖在48 h时下降44%(P<0.01,n=3),但是在72 h时细胞增殖增加86%(P<0.0001,n=3);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b1和Ccna2 mRNA表达水平分别升高80%(P<0.0001,n=3)和76%(P<0.0001,n=3);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PH3与Aurora B阳性细胞分别增加4.33%(P<0.01,n=3)和4.67%(P<0.05,n=3)。相较于过表达对照组,过表达Apbb1组Apbb1基因表达上调119倍(P<0.001,n=3),细胞增殖在48 h与72 h分别降低1.23倍(P<0.0001,n=3)和1.04倍(P<0.0001,n=3);细胞增殖标志分子Ki67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b1和Ccna2 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25%(P<0.01,n=3)、72%(P<0.001,n=3)和38%(P<0.001,n=3);PH3与Aurora B阳性细胞分别降低3.7%(P<0.01,n=3)和4.36%(P<0.05,n=3)。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KAT5、APP与APLP2是APBB1互作最为显著的蛋白。结论 敲低Apbb1基因促进H9c2心肌细胞增殖,过表达Apbb1基因抑制H9c2心肌细胞增殖,Apbb1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G2/M期影响心肌细胞增殖,KAT5蛋白可能与APBB1蛋白互作影响心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C2心肌细胞 Apbb1 增殖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