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铝和偏铝酸钠对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廖嘉欣 王健 +2 位作者 孔祥明 徐忠洲 周普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080,共10页
利用水化量热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压汞仪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建立了水泥浆体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硫酸铝(AS)和偏铝酸钠(NA)对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掺... 利用水化量热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压汞仪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建立了水泥浆体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硫酸铝(AS)和偏铝酸钠(NA)对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掺量下,AS和NA对水泥浆体水化过程的影响和促凝早强机理完全不同,AS对水泥浆体硫酸盐平衡没有显著影响,但NA使水泥浆体成为欠硫体系,显著改变了体系的溶解沉淀平衡;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发展同时受硅相反应程度和浆体微结构建立过程的影响;水泥砂浆的早龄期强度不仅源自水泥水化的非晶相产物,钙矾石(AFt)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等晶相产物也对早期强度有所贡献;与AFm相比,早期生成的AFt更有利于水泥浆体建立良好的早期固体网络结构,从而促进浆体后期强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凝剂 硫酸铝 偏铝酸钠 水化过程 强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实验直播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贾永霞 顾斌 徐胜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0,共4页
利用互联网、多维高清摄像、课堂管理设计,将地处较远的大型风洞内的实验过程以直播的方式带进教室,既可以通过计算机投射到屏幕上进行授课,也可以直接在学生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链接。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远程控制摄像系统展示实验细节... 利用互联网、多维高清摄像、课堂管理设计,将地处较远的大型风洞内的实验过程以直播的方式带进教室,既可以通过计算机投射到屏幕上进行授课,也可以直接在学生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链接。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远程控制摄像系统展示实验细节,讲解实验过程。通过清华大学飞行器基础实验课堂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稀缺、贵重实验平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可以推广到其他大型实验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直播教学 互联网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马铃薯生产效率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屹 王鑫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第4期13-18,共6页
马铃薯是中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马铃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农民增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DEA数据包络模型对全国和8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两个层面的马铃薯全要素... 马铃薯是中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马铃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农民增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DEA数据包络模型对全国和8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两个层面的马铃薯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性强的特征,但整体有所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综合效率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作用不明显;全国马铃薯综合效率稍有提高,纯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而规模效率的下滑则是拉低全国马铃薯综合效率的原因;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变化,除山东省以外,全要素变化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最后提出提高中国马铃薯产业生产效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生产效率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史晨 顾斌 +6 位作者 李荧 胡常虹 肖旷 曹建国 张华堂 朱小彪 陈吕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37-2143,共7页
以某研究院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等重要参数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试验考察了工艺... 以某研究院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等重要参数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试验考察了工艺出水水质、氮元素存在形式及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出水水质指标COD、BOD5、浊度、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 2%、96. 9%、97. 7%、99. 3%,最高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47 mg/L、2. 2 mg/L、0. 37 NTU、2. 42 mg/L。MBR对总磷去除效率相对较低,出水TP质量浓度为1. 6~3. 9 mg/L(平均为2. 2 mg/L),平均去除率为58%,总磷的去除主要依靠投加PAC混凝剂实现。进、出水中氮主要以氨氮和硝态氮形态存在,出水中亚硝态氮质量浓度为0. 09mg/L;膜通量为7. 44 L/(m2·h)条件下,MBR的跨膜压差可通过在线化学清洗维持在9~18 k Pa,而通过离线化学清洗跨膜压差可恢复至6. 04 k Pa,明显低于稳定运行期的水平。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具有抗冲击负荷、能耗低、处理量大等优点,其在小规模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活污水 膜生物反应器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油莎豆生长及风沙土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燕建发 张仙梅 +3 位作者 何振全 孟繁荣 盖国胜 支金虎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4期493-499,共7页
【目的】风沙土是风成沙性母质发育的幼年期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弱,利用改良剂提高风沙土肥力是其改造为农田的快速手段。研究不同改良材料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对作物生长的效应,作为研制土壤改良剂原料的依据。【方法】以风... 【目的】风沙土是风成沙性母质发育的幼年期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弱,利用改良剂提高风沙土肥力是其改造为农田的快速手段。研究不同改良材料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对作物生长的效应,作为研制土壤改良剂原料的依据。【方法】以风沙土和油莎豆为研究对象,设置施用有机肥、生物炭、磷矿粉、聚谷氨酸、腐殖酸5种改良剂进行盆栽试验。【结果】生物炭对油莎豆的叶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幅最大,分别为60.67cm、76.70,聚谷氨酸对油莎豆的分蘖数增加最多,为12个。另在不同改良剂的处理下风沙土的理化性质均发生明显改变。有机肥处理对风沙土的有机质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加效果最好,分别为5.77g/kg和158.60 mg/kg、277.27 mg/kg;腐殖酸处理对风沙土的碱解氮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效果最好,分别为34.53mg/kg、3.33cmol/kg。【结论】在不同改良剂处理风沙土研究中发现,生物炭对油莎豆生长的作用效果最佳,有机肥对风沙土速效养分含量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油莎豆 土壤改良剂 速效养分含量 阳离子交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