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电桅杆红外二级光学稳定补偿策略研究
1
作者 周隆梅 孙立莹 +2 位作者 蒋巨光 冯小强 曲松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153,共8页
光电桅杆作为潜艇关键侦察设备,其周视成像质量直接影响侦察效果。针对红外周视系统高速搜索因积分时间过长造成图像拖尾的问题和扫描成像过程出现的像旋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二级光学稳定补偿结构,并探讨主反射在不同俯仰角度下振镜的... 光电桅杆作为潜艇关键侦察设备,其周视成像质量直接影响侦察效果。针对红外周视系统高速搜索因积分时间过长造成图像拖尾的问题和扫描成像过程出现的像旋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二级光学稳定补偿结构,并探讨主反射在不同俯仰角度下振镜的补偿策略。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主反射镜在俯仰零位时,针对主光线和边缘光线振镜的补偿策略;以及主反射镜在其他角度时,针对主光线和边缘光线振镜的补偿策略。研究表明:该补偿策略在载体高速运动条件下能有效减小图像拖尾,提高成像清晰度,为光电桅杆红外周视系统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对提升潜艇光电桅杆侦查能力和其小型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桅杆 红外 稳定 补偿 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光瞳分布的星地激光通信波前探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慧哲 张贞钰 +1 位作者 刘进 梁永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5-955,共11页
为了解决星地自由空间光学通信系统中的提前角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光强传输的新型波前探测技术——投影光瞳面分布(Projected Pupil Plane Pattern,PPPP),并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PPPP基于TIE光强传输公式,根据不同传输... 为了解决星地自由空间光学通信系统中的提前角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光强传输的新型波前探测技术——投影光瞳面分布(Projected Pupil Plane Pattern,PPPP),并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PPPP基于TIE光强传输公式,根据不同传输距离下光强分布的变化反解出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畸变。由于PPPP采用的是上行通信激光本身的后向瑞利散射,其测量的大气湍流方向与通信卫星方向一致,因此可以有效解决星地激光通信中的提前角问题。实验模拟了1 m口径的地基望远镜作为上行激光发射装置和后向散射光斑成像设备,通过等效高度分别为10 km和17 km的上行激光后向散射光斑图像来实现对10 km以下大气湍流的波前探测。实验采用的波前畸变模拟装置包括空间光调制器和透明塑料片,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的波前畸变PPPP和通用的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可以实现相似的波前重构,两者重构相位的残差约为初始相位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星地激光通信 波前探测器 投影光瞳面分布 提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衍射的共轴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孟军 赵翠玲 +2 位作者 韩邦杰 耿亚光 马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32-2736,共5页
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两个波段的辐射同时进行探测已显得非常重要,对应的光学系统及其设计需求空前增长。文中根据谐衍射透镜的消色差、消热差特性,在各个较低衍射级次上的共焦以及极高衍射效率的特性,在现有金刚石切削加工能... 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两个波段的辐射同时进行探测已显得非常重要,对应的光学系统及其设计需求空前增长。文中根据谐衍射透镜的消色差、消热差特性,在各个较低衍射级次上的共焦以及极高衍射效率的特性,在现有金刚石切削加工能力的条件下应用CODEV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了适用于-45^+71℃的共轴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该系统在全温度范围内无需调焦其调制传递函数全部接近衍射极限,光学系统无渐晕,并且达到100%冷光阑效率。该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结构紧凑、片数少、透射比高,对于提高导引头的探测精度、识别能力、打击精度有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 红外 谐衍射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彩色阵列显示像质优化技术及其实现
4
作者 郭世勇 陈钱 韩振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0,共5页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彩色阵列显示因规模等原因,难以通过物理像素实现高分辨率显示。为提高LED彩色阵列显示的视在分辨率,利用抽样原理分析了LED阵列显示中的欠抽样情况及其产生的频谱折叠混淆噪声,研究了通过图像数...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彩色阵列显示因规模等原因,难以通过物理像素实现高分辨率显示。为提高LED彩色阵列显示的视在分辨率,利用抽样原理分析了LED阵列显示中的欠抽样情况及其产生的频谱折叠混淆噪声,研究了通过图像数据空间重组分配,将高分辨率图像转换成低分辨率图像组,在三基色独立驱动的LED显示阵列上,通过像素交错组合、时分循环高帧频显示,在低物理像素LED显示阵列上实现了高分辨率图像的显示,设计并实现了LED彩色阵列显示像质优化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LED阵列显示的视在分辨率,消减欠采样产生的频谱折叠混淆噪声,改善显示画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阵列显示 欠抽样 折叠混淆效应 像素交错组合 时分循环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航速流动不分离外形带攻角流动特性分析
5
作者 可伟 王哲 +1 位作者 李晓植 高全喜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50,共10页
边界层发生分离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流体粘性和正压梯度,设计外形使其表面具有尽量大的负压梯度区域,延缓边界层转捩和流动分离,从而达到减阻目的。本文采用基于细长体理论的流动不分离外形设计方法,设计临界速度为100 m/s的航行体外形,运... 边界层发生分离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流体粘性和正压梯度,设计外形使其表面具有尽量大的负压梯度区域,延缓边界层转捩和流动分离,从而达到减阻目的。本文采用基于细长体理论的流动不分离外形设计方法,设计临界速度为100 m/s的航行体外形,运用数值仿真分析其在不同速度和攻角情况下的流动特性。研究发现,0°攻角下仿真得到的压强分布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摩擦阻力与估算结果一致,证明可以通过外形设计使航行体边界层在高雷诺数条件下保持层流流动不分离状态,以达到大幅减阻的目的;小攻角不会破坏航行体表面流体附着状态,但攻角会使流动出现横向漩涡,边界层发生转捩,使阻力明显增加,但减阻效果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航行体 流动不分离 临界雷诺数 层流 攻角 转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特邀) 被引量:36
6
作者 罗海波 张俊超 +1 位作者 盖兴琴 刘燕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偏振成像是一种新的光电探测体制,它可以获得比传统成像多一维的场景信息,在工业检测、生物医学、地球遥感、现代军事、航空以及海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对偏振成像的典型应用、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结了... 偏振成像是一种新的光电探测体制,它可以获得比传统成像多一维的场景信息,在工业检测、生物医学、地球遥感、现代军事、航空以及海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对偏振成像的典型应用、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结了偏振成像的实现方法,当前学术界在场景的偏振特性、偏振的传输特性、偏振成像探测器、分焦平面偏振图像非均匀性校正、分焦平面偏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以及偏振图像融合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偏振成像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高消光比焦平面偏振探测器、分焦平面多光谱偏振探测器、高精度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偏振图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以及强度图和偏振度/偏振角图融合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光电探测 光电抗干扰 非均匀性校正 超分辨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机理的液压泵多信息烈度特征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思远 何跃 +2 位作者 李晓明 卢明立 卢正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0-1465,1473,共7页
以液压泵滑靴磨损故障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机理的多信息烈度特征状态评估新方法。该方法从滑靴磨损机理出发,利用滑靴副压紧系数值对滑靴不同磨损程度对应的液压泵工作状态进行区域划分;通过振动烈度的频域计算方法提取泵壳体振动、... 以液压泵滑靴磨损故障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机理的多信息烈度特征状态评估新方法。该方法从滑靴磨损机理出发,利用滑靴副压紧系数值对滑靴不同磨损程度对应的液压泵工作状态进行区域划分;通过振动烈度的频域计算方法提取泵壳体振动、出口流量及压力三种信号的烈度特征因子,分析三种烈度特征因子对滑靴磨损程度的敏感性,并建立特征因子样本集;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三种烈度特征因子与液压泵工作状态的对应量化关系,结合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建立基于多信息决策融合算法的状态评估模型。通过测试样本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评估 液压泵 多信息 烈度特征因子 滑靴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的数据质量评估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吉胜 李天阳 +2 位作者 王惠霞 杨锐 张旭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1-55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与信息系统应用的加深,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撑企业正常运营与决策。为了使决策更加正确、有效,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数据清洗。重点研究了基于数据维度下数据质量约...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与信息系统应用的加深,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撑企业正常运营与决策。为了使决策更加正确、有效,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数据清洗。重点研究了基于数据维度下数据质量约束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确定数据质量评估维度,并定义了各维度下的数据质量约束,并基于约束给出数据质量评估算法。方法在大庆油田生产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估项目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系统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估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质量 约束 评估算法 数据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RPS&PSR并联机构刚度分析
9
作者 柴保明 韩红雨 +1 位作者 陈景礼 张保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88,98,共4页
并联机构是先进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RPS&PSR并联机构是非对称的机构。采用螺旋理论为基础求解该机构的全雅克比矩阵,得出机构的全刚度。进行刚度分析再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出其各种直观曲线。验证了该并联机器人实... 并联机构是先进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RPS&PSR并联机构是非对称的机构。采用螺旋理论为基础求解该机构的全雅克比矩阵,得出机构的全刚度。进行刚度分析再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出其各种直观曲线。验证了该并联机器人实现预期运动的可行性,为该种机器人的设计、校核和调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理论 全雅克比矩阵 刚度分析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谐振变换极软开关逆变器的新型控制方法
10
作者 成庶 向超群 +1 位作者 郭帅邯 席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61-2071,共11页
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是变流器高频化的主要问题。辅助谐振变换极(ARCP)软开关逆变器通过引入辅助元件和谐振元器件来降低开关损耗,但是引入的辅助元件在导通过程中会带来新的开关损耗。为了降低辅助回路的电流应力和主开关的关断电流,提... 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是变流器高频化的主要问题。辅助谐振变换极(ARCP)软开关逆变器通过引入辅助元件和谐振元器件来降低开关损耗,但是引入的辅助元件在导通过程中会带来新的开关损耗。为了降低辅助回路的电流应力和主开关的关断电流,提高逆变器的工作效率,通过对分段定时间控制和变时间控制2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综合两者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预测电流的原理,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电流预测变时间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稳态负载电流的过零点和幅值,结合电流的正弦特性,预测下一时刻的电流值,准确计算提前开通时间,改变辅助开关管的导通时间进而改变辅助回路电流。该方法将小电流区域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使得辅助回路电压应力随负载电流变化而相应减小,降低了开关器件电流应力,也提高了ARCP逆变器的效率。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模型,搭建ARCP平台进行实验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辅助回路的电流应力和开关损耗,提高了辅助谐振变换极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效率,且运算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P 逆变器 电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数据的通用异构数据交换工具
11
作者 苏冬娜 李天阳 王志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634-5637,共4页
为解决企业数据模型升级等多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问题,构建基于元数据的通用异构数据交换工具。重点研究ETL驱动元数据描述、通用异构数据交换体系、元数据存储模型。实现基于本体映射的元数据的自动抽取,并用元数据驱动数据抽取、... 为解决企业数据模型升级等多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问题,构建基于元数据的通用异构数据交换工具。重点研究ETL驱动元数据描述、通用异构数据交换体系、元数据存储模型。实现基于本体映射的元数据的自动抽取,并用元数据驱动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引擎功能。工具在大庆石油勘探研究院数据中心建设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换 元数据 数据模型 E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映射的数据交换映射识别技术研究
12
作者 苏冬娜 李天阳 +1 位作者 杨锐 张旭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630-5633,共4页
为了实现局部本体之间数据交换映射关系的自动识别,重点研究基于全局本体与局部本体之间的数据交换映射技术。技术以本体映射重用角度出发,结合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映射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本体映射的详细分类与可逆性,定义了映射传递性与... 为了实现局部本体之间数据交换映射关系的自动识别,重点研究基于全局本体与局部本体之间的数据交换映射技术。技术以本体映射重用角度出发,结合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映射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本体映射的详细分类与可逆性,定义了映射传递性与识别缺失率,研究映射关系组合结果实现映射自动识别,技术在大庆油田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交换项目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映射 数据交换XeOML 映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背景中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金云 周晖杰 纪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96-199,203,共5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的人脸图像,提出一种快速人脸检测识别方法。包括基于肤色模型和OpenCV的综合方法进行人脸检测定位,并对图像重新保存、预处理,用以克服光照因素的干扰,剔除复杂背景对人脸识别不利因素的影响。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 针对复杂背景下的人脸图像,提出一种快速人脸检测识别方法。包括基于肤色模型和OpenCV的综合方法进行人脸检测定位,并对图像重新保存、预处理,用以克服光照因素的干扰,剔除复杂背景对人脸识别不利因素的影响。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同一个人多幅不同表情的人脸图像进行采集和特征提取并归类。对ORL人脸库及实际外场背景下的人脸图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复杂背景下的人脸识别问题,具有快速、高效的实用性,正确识别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背景 OpenCV方法 肤色模型 二维主成分分析 人脸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水下运载器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全喜 可伟 乔海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3-791,共9页
针对水下运载器强非线性、强耦合、外界干扰、自身参数不确定的影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提出一种姿态解耦控制方法。将水下运载器各控制通道的相互耦合以及内外部的干扰作为总和扰动,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并引入到反馈控制... 针对水下运载器强非线性、强耦合、外界干扰、自身参数不确定的影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提出一种姿态解耦控制方法。将水下运载器各控制通道的相互耦合以及内外部的干扰作为总和扰动,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并引入到反馈控制器中进行补偿,使原非线性系统转化成线性系统,实现解耦控制。引入虚拟控制量,对舵引起的耦合进行解耦。基于此控制系统和水下运载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给出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自抗扰的控制器具有响应快速、超调与稳态误差小、鲁棒性强的特点,较PID控制动态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姿态控制 水下运载器 线性自抗扰 多通道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器高压涡轮内特性数值计算方法
15
作者 樊玮鹏 洪军伟 +2 位作者 李红烨 张赫 陈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66,共4页
开展高压涡轮机内特性研究对提高大功率水下航行器热动力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一维气动理论,开展高压涡轮机三维几何构型设计及热力计算,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对高压涡轮机的内特性及流动特征进行计算。结果表... 开展高压涡轮机内特性研究对提高大功率水下航行器热动力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一维气动理论,开展高压涡轮机三维几何构型设计及热力计算,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对高压涡轮机的内特性及流动特征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涡轮机内特性结果与热力计算结果相吻合,基于标准模型和标准避免函数的数值仿真计算方法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此外,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涡轮机动叶片做功情况,为涡轮机设计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涡轮机 内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器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水动力系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水源可 可伟 +2 位作者 王金云 邹林 李会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6-31,共6页
由于潜器运动方程中水动力系数对潜器运动操纵性参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为确定流体动力布局中的各因素对操纵规律的影响程度,简化操纵运动方程。通过引入水动力敏感性指数S,量化水动力系数和操纵运动参数间的关系,以潜器六自由度方程... 由于潜器运动方程中水动力系数对潜器运动操纵性参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为确定流体动力布局中的各因素对操纵规律的影响程度,简化操纵运动方程。通过引入水动力敏感性指数S,量化水动力系数和操纵运动参数间的关系,以潜器六自由度方程中各水动力系数为研究对象,求出各水动力系数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角)速度系数和舵角系数敏感性较大,在设计阶段需重点考虑流体动力布局对其参数的影响且在求取其水动力系数时需保证其精度。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潜器的设计和操纵运动方程的简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器 操纵运动方程 水动力系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NUC 0i的清角铣削模块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胜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基于FANUC 0i的用户宏程序功能,开发了拐角清根铣削模块。适用于任意夹角和位置的拐角清根切削,简化了编程。
关键词 数控铣削 拐角清根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