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制竹醋液防治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岩岩 李铁军 +3 位作者 华美红 薛紫梦 刘盼 李洁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9,共4页
测定不同浓度的精制竹醋液对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田间验证。结果表明10%精制竹醋液不仅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而且能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研究结果为精制竹醋液作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药剂研发... 测定不同浓度的精制竹醋液对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田间验证。结果表明10%精制竹醋液不仅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而且能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研究结果为精制竹醋液作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药剂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竹醋液 平菇 褐斑病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液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岩岩 彭艳芳 +3 位作者 于文青 张温典 崔文杰 李洁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67,共3页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竹醋液原液,50%、20%、12.5%、10%体积浓度竹醋液,无菌水和链霉素0.5 mg/m L作对照,对甜瓜(Cucumis melo var.melo)细菌性果斑病菌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竹醋液浓度越高,抑菌圈越大,其中以竹醋液原液抑菌效果最佳,其...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竹醋液原液,50%、20%、12.5%、10%体积浓度竹醋液,无菌水和链霉素0.5 mg/m L作对照,对甜瓜(Cucumis melo var.melo)细菌性果斑病菌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竹醋液浓度越高,抑菌圈越大,其中以竹醋液原液抑菌效果最佳,其抑菌圈直径可达35.17 mm,50%竹醋液与0.5 mg/m L链霉素抑菌效果相当,10%竹醋液抑菌圈直径最小,为9.13 mm;12.5%竹醋液与硫酸链霉素0.5 mg/m L浸种过的甜瓜种子出芽率和出苗率均较高,且二者效果相当;竹醋液(20%、12.5%)与0.5 mg/m L硫酸链霉素浸种的幼苗长势优且二者相当,但竹醋液处理组幼苗更为矮壮,尤其竹醋液12.5%处理组效果最佳,其平均干物质重量可达0.11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菌性果斑病 抑菌圈法 竹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叶桦木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彭艳芳 李洁 +2 位作者 李旺 杜继昱 于文清 《河北林果研究》 201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我国山杏资源十分丰富,是绿化荒山的优良树种。采用HydersirBDS C18色谱柱(150×4.6mm,5μm),流动相体积比为90∶10的0.3‰硫酸甲醇溶液-3‰硫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10nm,建立了山杏叶中三萜酸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桦木酸... 我国山杏资源十分丰富,是绿化荒山的优良树种。采用HydersirBDS C18色谱柱(150×4.6mm,5μm),流动相体积比为90∶10的0.3‰硫酸甲醇溶液-3‰硫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10nm,建立了山杏叶中三萜酸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桦木酸、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浓度在30~2 000μg/mL(r桦=0.997 1,r齐=0.998 6,r熊=0.997 8)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9%、101.1%和98.9%。以山杏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山杏叶中的三萜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叶富含三萜酸,落叶期山杏叶中总三萜酸(17 078μg/g)、桦木酸(1 842μg/g)、齐墩果酸(2 536μg/g)和熊果酸(5 706μg/g)含量均高于非落叶期。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山杏叶中桦木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同时测定的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发现落叶期山杏叶富含三萜酸,为山杏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叶 HPLC 总三萜酸 桦木酸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