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文学叙事与视觉创意的融合
1
作者 陈姝睿 朱自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媒介生态重塑电影表达,电影行业亟待解构文学叙事与视觉创意的共生关系,依托叙事学、技术美学等理论,探讨文学性叙事机制的现代转化与技术对电影语言的重构效应。以刘循子墨执导的电影《胜券在握》为典型案例,分析当代电影文学叙事与视... 媒介生态重塑电影表达,电影行业亟待解构文学叙事与视觉创意的共生关系,依托叙事学、技术美学等理论,探讨文学性叙事机制的现代转化与技术对电影语言的重构效应。以刘循子墨执导的电影《胜券在握》为典型案例,分析当代电影文学叙事与视觉创意的融合路径。影片通过文学叙事与视觉创意的融合,展现商业社会下的职场现实与个体抗争,构建了引人入胜且富有哲学思辨的银幕世界。影片的文学叙事将荒诞与黑色幽默元素紧密融入曲折的情节设计,通过角色驱动的剧情发展书写了职场中的个体困境。同时通过抽象美学和超现实的艺术手法,结合精心设计的光影效果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性的视觉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叙事 视觉创意 融合机制 跨媒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下旅游题材电影地域意象的符号表达与传播突围
2
作者 帖洪宇 王玉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30-135,共6页
在融媒体技术重构传播格局的背景下,以展现特定地域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为重要创作目的或客观效果的旅游题材电影,其地域意象已成为文化扩散与产业协作的关键载体。该类型影片依托地域意象构建起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人物形象组成的符... 在融媒体技术重构传播格局的背景下,以展现特定地域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为重要创作目的或客观效果的旅游题材电影,其地域意象已成为文化扩散与产业协作的关键载体。该类型影片依托地域意象构建起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人物形象组成的符号系统,其中自然景观符号搭建视觉基础,人文景观符号承载文化脉络,人物形象符号完成精神的人格化呈现。然而,作为小众电影,旅游题材电影的叙事表达与传播依然存在多重难题:符号呈现与媒介特性适配不足,传播渠道选择与受众定位出现偏差,短期流量与长期运营相互脱节。为此,应采取搭建符号分层传播框架,推行受众细分的渠道方案,建立IP化长效运营模式等措施,促进电影地域意象从文本符号到文化记忆及产业价值的有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题材电影 地域意象 符号传播 融媒体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与“生”的辩证:《破·地狱》的生命哲学
3
作者 郭晶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以殡葬行业为叙事题材的《破·地狱》彰显出独具一格的生命哲学。影片凸显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类延续的真谛。“破地狱”的仪式性行动针对的不仅是想象中的死者,也针对着现实中的生者。在影片中,“死”与“生”构成... 以殡葬行业为叙事题材的《破·地狱》彰显出独具一格的生命哲学。影片凸显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类延续的真谛。“破地狱”的仪式性行动针对的不仅是想象中的死者,也针对着现实中的生者。在影片中,“死”与“生”构成了一种辩证关系,它们既指涉着生物意义上的死亡与生存,还关联着经验、伦理以及社会禁忌等层面。而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辩证呈现,影片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它是对阻碍人生活的地狱的不断破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地狱》 生命哲学 家庭伦理 社会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的叙事主题与文化表达
4
作者 资小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9-32,共4页
网络与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成为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影像创作与传播不可或缺又新鲜多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现了地域风情特色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对外宣传的窗口与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走入新世纪迈向新时代的少数民... 网络与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成为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影像创作与传播不可或缺又新鲜多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现了地域风情特色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对外宣传的窗口与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走入新世纪迈向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与发展,同时也在这种趋同化的时代大潮中表达了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惘、对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危机的忧思,以及对民族地区从生态、经济到人文发展的审视与希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少数民族题材 微电影 叙事主题 文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常小径到文学天地——管窥《文学的日常(第二季)》的艺术魅力
5
作者 王玲玲 于向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84-87,共4页
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一季于2020年4月份在海峡卫视和优酷视频同步上线,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当代作家的精神风貌,用文学与生活并置而行的表达方式,实现了大众群体与文学作品的“双向奔赴”。在受访对象的选择上,为了捕捉文学作家对... 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一季于2020年4月份在海峡卫视和优酷视频同步上线,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当代作家的精神风貌,用文学与生活并置而行的表达方式,实现了大众群体与文学作品的“双向奔赴”。在受访对象的选择上,为了捕捉文学作家对生活的敏锐和体察,第一季所邀请的人物大都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个人偏好。2022年4月,《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温暖回归,与第一季相比,该季在表现形式上延续了第一季的基调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作家 文学天地 文学作品 个人偏好 文学作家 人生阅历 受访对象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见之目:“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概念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玲玲 李朝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前,我国纪录片界通常以“真实电影”这一名词囊括“真理电影”与“直接电影”两个不同的子类。事实上,“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在起源上尽管存在相通之处,却有着不同的制作方式与美学主张:“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是世界纪录片... 目前,我国纪录片界通常以“真实电影”这一名词囊括“真理电影”与“直接电影”两个不同的子类。事实上,“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在起源上尽管存在相通之处,却有着不同的制作方式与美学主张:“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是世界纪录片的两大重要派别,它们都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强调以拍摄和记录真实生活的方式追求纪录片影像的力量,但它们之间也在是否要让拍摄者介入被记录事件、在画面中出镜,或促成各种事件的发生等方面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电影 纪录片 美学主张 拍摄者 真理电影 概念辨析 相通之处 记录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创IP的联动与喜剧观念的重建:从《旺卡》《欢乐糖果屋》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互文表述说起 被引量:1
7
作者 佟星晨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4,共6页
2023年12月3日,儿童音乐电影《旺卡》(保罗·金,2023)在北京举行全球原创首映礼。《旺卡》是剧情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蒂姆·伯顿,2005)的前传电影,由《帕丁顿熊》(保罗·金,2014)的导演执导,《哈利·波特》系列电... 2023年12月3日,儿童音乐电影《旺卡》(保罗·金,2023)在北京举行全球原创首映礼。《旺卡》是剧情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蒂姆·伯顿,2005)的前传电影,由《帕丁顿熊》(保罗·金,2014)的导演执导,《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制片大卫·海曼担任制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蒂姆·伯顿 剧情片 《帕丁顿熊》 儿童音乐 喜剧观念 制片人 原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浙东祁门书香与家庭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岳爱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明代浙东祁氏家族以藏书、读书著称于世,对明代祁氏藏书世家进行了溯源,立足祁氏家族尚读、善读、伴读的书香传统,探究祁门以读书为纽带所形成的家庭认知共同体、家庭学术共同体、家庭情感共同体。传统家庭文化共同体构建的现代阐释,对... 明代浙东祁氏家族以藏书、读书著称于世,对明代祁氏藏书世家进行了溯源,立足祁氏家族尚读、善读、伴读的书香传统,探究祁门以读书为纽带所形成的家庭认知共同体、家庭学术共同体、家庭情感共同体。传统家庭文化共同体构建的现代阐释,对于推动当下中国的家庭文化建设具有镜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氏家族 书香传统 家庭文化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你好,李焕英》到《热辣滚烫》: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的“作品”动态建构
9
作者 关志英 甄永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67,共6页
不同于《你好,李焕英》的一路高歌猛进、票房与口碑双赢,由贾玲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热辣滚烫》从筹备到前期宣发,再到正式上映,都存在争议。导演创造电影,市场对电影作出反馈,这种“创作者-创作对象-接受者”的经典传播模式让静态“文本... 不同于《你好,李焕英》的一路高歌猛进、票房与口碑双赢,由贾玲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热辣滚烫》从筹备到前期宣发,再到正式上映,都存在争议。导演创造电影,市场对电影作出反馈,这种“创作者-创作对象-接受者”的经典传播模式让静态“文本”建构为动态“作品”,创作者与不同时期的创作对象形成映照关系,对观众产生情感教育和娱乐身心的作用,同时接受者对创作者与创作对象产生的评议又对其进行二次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辣滚烫》 《你好 李焕英》 接受美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语文教学中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常飞 高银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16-17,共2页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实现就业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高校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创业能力是包涵诸多能力在内的高层次综合性能力,在高校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则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实现就业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高校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创业能力是包涵诸多能力在内的高层次综合性能力,在高校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则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实现传授知识与培养创业能力协同并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工作网格化管理中的“破窗效应”及修复策略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华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4,共3页
网格化管理是开展好现代德育工作的抓手,对德育质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德育工作从单元到系统、共性到个性、封闭到共享。在德育实践中,由于专业与通用失衡、显性与隐形失序、学习与生活失管,导致网格化管理存在破窗效应,... 网格化管理是开展好现代德育工作的抓手,对德育质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德育工作从单元到系统、共性到个性、封闭到共享。在德育实践中,由于专业与通用失衡、显性与隐形失序、学习与生活失管,导致网格化管理存在破窗效应,不仅会产生由外而内的生态缺口,还会发生由小及大的节点崩塌。在德育网格化管理中对破窗进行艺术修复,一方面,需要以人格觉醒为点、以主体行为为线、以综合考评为结、以人文精神为网,打造网格化德育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构建课堂主阵地,设立实践小课堂,营造德育生态圈,提升管理联动性,筑牢德育网格化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工作 网格化管理 破窗效应 德育生态 网格化节点 德育环境 德育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建构与传播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殷敬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6-40,共5页
从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农村一直存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蓝图中。乡村振兴题材的纪录片成为存留时代记忆、建构价值体系、叩问现实之路的重要载体。这类影像作品由经济发展需要催化而产生,... 从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农村一直存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蓝图中。乡村振兴题材的纪录片成为存留时代记忆、建构价值体系、叩问现实之路的重要载体。这类影像作品由经济发展需要催化而产生,其拍摄形式具有多样性,表达内容扎根乡土现实,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共存,群像跟拍与个人访谈结合,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融合建构,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双向流动。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纪录片对中国乡村政策成功实践的案例进行立体化呈现,如《乡村里的中国》《记住乡愁》《美美乡村》等,使作品与政策都具备了更有效的传播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叙事 《记住乡愁》 纪录片 乡村振兴 物质空间 宏观叙事 影像作品 双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绿色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抹亮色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文颖 彩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136-137,共2页
绿色文化代表了当代人对生态文明认知的新高度,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及规划,蕴含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我们不仅要展现绿色文化的时代特色,还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绿色精华,推动绿... 绿色文化代表了当代人对生态文明认知的新高度,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及规划,蕴含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我们不仅要展现绿色文化的时代特色,还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绿色精华,推动绿色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文化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电影短片的新形态与审美指向 被引量:5
14
作者 资小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概念上的电影短片以新的形态和观影渠道兴盛于公众视野。从优酷出品的“大师微电影”系列再到近两年院线上映并引发热议的“拼盘电影”,“微叙事”审美从传统定式中更注重个人风格化的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概念上的电影短片以新的形态和观影渠道兴盛于公众视野。从优酷出品的“大师微电影”系列再到近两年院线上映并引发热议的“拼盘电影”,“微叙事”审美从传统定式中更注重个人风格化的先锋与实验性,指向了大众接受美学视野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共同体美学。如何在“微”电影叙事中抓住当代人的情感结构和情感逻辑以实现与观众的同振共鸣,从创作的本质来看,是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是个性风格与共性表达的有机融合、平衡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师微电影 拼盘电影 微叙事 情感共同体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媒介学视野下中国公路电影的话语空间与形象建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姝睿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35,共4页
公路电影是伴随着新好莱坞的崛起从美国传播至世界的重要类型片种,主要以延伸变动的道路与道路中的人、景、事、物的变化为背景,构建出于主流叙事空间不同的流动空间体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交通基础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在西方公路片形... 公路电影是伴随着新好莱坞的崛起从美国传播至世界的重要类型片种,主要以延伸变动的道路与道路中的人、景、事、物的变化为背景,构建出于主流叙事空间不同的流动空间体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交通基础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在西方公路片形式的借鉴中,逐渐孕育出具有中国现实特征的中国公路电影。近年来在新兴起的地理媒介学视角中,看待媒介与城市社会空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将古典地理学与传播学结合,并提出将地理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空间 空间体验 媒介学 城市社会空间 公路电影 传播学 形象建构 现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凭什么自信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国忠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37,共2页
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传统历史与现代科学思想的结合,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课题。新时代我国要实现文化自信,必须坚定走自主发展之路,同时以开放包容态度,吸收其它文化精华为我所用,为中国文化提供新动力,同时妥善处... 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传统历史与现代科学思想的结合,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课题。新时代我国要实现文化自信,必须坚定走自主发展之路,同时以开放包容态度,吸收其它文化精华为我所用,为中国文化提供新动力,同时妥善处理传统与当代、国内与国外的文化关系,以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逻辑、家庭伦理与主体哲学:视觉经验转型中的《阿凡达·水之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敬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2,共4页
经过了13年的制作,全球影史票房第一、引领电影事业进入3D时代的美国奇幻数码大片《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2010)的正统续作《阿凡达:水之道》(詹姆斯·卡梅隆,2022)终于在伦敦首映礼后于全球院线同步上映。[1]对于期盼已久... 经过了13年的制作,全球影史票房第一、引领电影事业进入3D时代的美国奇幻数码大片《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2010)的正统续作《阿凡达:水之道》(詹姆斯·卡梅隆,2022)终于在伦敦首映礼后于全球院线同步上映。[1]对于期盼已久的全球影迷来说,《阿凡达·水之道》是好莱坞工业技术美学的一次集中展示,正式上映前的点映场一票难求,无数观众媒体涌入电影院参与这场万众瞩目的视觉飨宴;而对受市场影响许久的电影院线来说,专为IMAX银幕而生的《阿凡达·水之道》是影视行业寒冬里的火焰,在沉寂一年的尾声被寄托了盘活院线生态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 《阿凡达》 电影事业 电影院线 影视行业 视觉经验 技术美学 家庭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内心的精神家园——张杨导演创作谈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国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56,共3页
张杨是"第六代"新锐导演的代表,其处女作《爱情麻辣烫》甫一上映,便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从此以高蹈的姿态进入电影市场和大众视野。其之后拍摄的《洗澡》《昨天》《向日葵》等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纪初城市中的家庭生态,在《无人... 张杨是"第六代"新锐导演的代表,其处女作《爱情麻辣烫》甫一上映,便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从此以高蹈的姿态进入电影市场和大众视野。其之后拍摄的《洗澡》《昨天》《向日葵》等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纪初城市中的家庭生态,在《无人驾驶》中,张杨作了电影商业性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创作 张杨 精神家园 内心 电影市场 《向日葵》 《昨天》 《洗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发展视角下基于OBE理念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旭芳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3期112-112,共1页
在OBE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的课程体系、课程形态、课程教学管理“三要素”进行一系列的重构,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适应应用型本科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OBE理念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 实践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励志题材电视剧中的缝合效果、角色认同与主体意识:以《梦华录》《麓山之歌》《天下长河》为例
20
作者 张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3,共5页
从2006年的《士兵突击》(康红雷)、2007年的《奋斗》(赵宝刚,王迎)开始,以“励志”为主题的青年励志题材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中长盛不衰的类型。在2023年1月发布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中,不仅有《麓山之歌》(... 从2006年的《士兵突击》(康红雷)、2007年的《奋斗》(赵宝刚,王迎)开始,以“励志”为主题的青年励志题材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中长盛不衰的类型。在2023年1月发布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中,不仅有《麓山之歌》(毛卫宁)这样的现代背景励志电视剧,也有故事背景分别设置在宋代与清代的两部励志题材古装历史剧《梦华录》(杨阳)与《天下长河》(张挺),其首次突破了以往的现代创业故事题材局限,成功入选。^([1])这些电视剧佳作获得了广大观众与专业评审的肯定,象征着中国电视剧中奋斗者的励志故事首次超越了单一的现实主义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 赵宝刚 《士兵突击》 角色认同 故事题材 麓山 梦华录 奋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