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电影文学叙事与视觉创意的融合 |
陈姝睿
朱自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融媒体下旅游题材电影地域意象的符号表达与传播突围 |
帖洪宇
王玉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死”与“生”的辩证:《破·地狱》的生命哲学 |
郭晶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的叙事主题与文化表达 |
资小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5
|
从日常小径到文学天地——管窥《文学的日常(第二季)》的艺术魅力 |
王玲玲
于向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6
|
不见之目:“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概念辨析 |
王玲玲
李朝晖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原创IP的联动与喜剧观念的重建:从《旺卡》《欢乐糖果屋》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互文表述说起 |
佟星晨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8
|
明代浙东祁门书香与家庭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
岳爱华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9
|
从《你好,李焕英》到《热辣滚烫》: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的“作品”动态建构 |
关志英
甄永亮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高校语文教学中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
刘常飞
高银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1
|
德育工作网格化管理中的“破窗效应”及修复策略 |
李华颖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2
|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建构与传播机制 |
殷敬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
13
|
让绿色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抹亮色 |
石文颖
彩虹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4
|
微时代电影短片的新形态与审美指向 |
资小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15
|
地理媒介学视野下中国公路电影的话语空间与形象建构 |
陈姝睿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6
|
中国文化凭什么自信 |
毕国忠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7
|
技术逻辑、家庭伦理与主体哲学:视觉经验转型中的《阿凡达·水之道》 |
殷敬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8
|
寻找内心的精神家园——张杨导演创作谈 |
毕国忠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9
|
应用型本科发展视角下基于OBE理念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刘旭芳
|
《湖北农机化》
|
2020 |
1
|
|
|
20
|
励志题材电视剧中的缝合效果、角色认同与主体意识:以《梦华录》《麓山之歌》《天下长河》为例 |
张特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