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果园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1
作者 孟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4-59,共6页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之一,因其丰富的果树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果园管理中存在管理规范性不足、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率低、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完善及资源保护与利用...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之一,因其丰富的果树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果园管理中存在管理规范性不足、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率低、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完善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等问题。基于对柳江盆地保护区果园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建立果园规范化管理制度、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构建综合病虫害防治体系及建立生产补偿机制等解决策略。研究旨在提升保护区果园管理水平,推动果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地质遗迹保护与果园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江盆地 果园管理 资源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盆地保护区果园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
作者 孟晶 《河北果树》 2025年第1期54-55,共2页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下简称“柳江盆地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地质遗迹和丰富的果树资源,其果园的科学精准管理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地质遗迹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策略,果园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下简称“柳江盆地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地质遗迹和丰富的果树资源,其果园的科学精准管理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地质遗迹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策略,果园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程度低、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果园经营存在仅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经济收入的苗头,成为地质遗迹保护潜在重要风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资源 柳江盆地保护区 果园管理 地质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盆地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
作者 董常青 王喜军 +3 位作者 张淮然 孙涛 张旭 杨天逸 《南方农业》 2025年第8期150-152,共3页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护自然资源安全,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介绍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状况,分析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火力量不足、火源管控难度较大、信息...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护自然资源安全,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介绍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状况,分析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火力量不足、火源管控难度较大、信息化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方位防火保障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防火人员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火源管控措施;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智慧防火体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资源保护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策略研究
4
作者 邢志学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1期45-47,共3页
该文聚焦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明确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地位、作用及现状,论述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对策,旨在为提升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该文聚焦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明确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地位、作用及现状,论述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对策,旨在为提升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林业资源保护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翟坤 邢志学 +2 位作者 孟晶 董常青 刘书燕 《森林防火》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资源丰富,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森林草原火灾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危害生命安全,并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分析了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面临的机遇,并针对这些问题... 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资源丰富,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森林草原火灾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危害生命安全,并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分析了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面临的机遇,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明确总体要求、深化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突出科技赋能、做好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防火 现状 对策 新形势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翟坤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8期43-45,共3页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丰富,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大监管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和生态...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丰富,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大监管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社会参与和增强公众意识、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 乡村振兴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盆地本溪组铁质鲕粒粉砂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书燕 孙浩元 +4 位作者 胡烁 董常青 宋德邻 乔雨朋 邵先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547-11557,共11页
柳江盆地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发育一套铁质鲕粒粉砂岩地层,岩性特征明显,区域上厚度稳定。依据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观察,铁质鲕粒直径一般0.1~1.0 mm,具有边界模糊的圈层结构,圈层数3~5层,内部包裹有细小的石英粉砂颗粒。根据能谱分析结... 柳江盆地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发育一套铁质鲕粒粉砂岩地层,岩性特征明显,区域上厚度稳定。依据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观察,铁质鲕粒直径一般0.1~1.0 mm,具有边界模糊的圈层结构,圈层数3~5层,内部包裹有细小的石英粉砂颗粒。根据能谱分析结果,鲕粒内部含有Fe、Si、Al、O、K、C、Ti等元素,不同部位含量不同。综合分析,主要矿物组分有褐铁矿、赤铁矿、石英和黏土矿物。通过微量元素的分析,认为本溪组沉积早期,该地区属于相对温暖、半湿润的气候,为半封闭的还原环境海湾,水体为半咸水。该地层沉积之前,地表长期处于风化剥蚀状态,风化残积的Fe元素比较富集,再次沉降接受沉积后,被径流带入海湾后,在有机碳的参与下,C与Fe_(2)O_(3)结合,形成菱铁矿(FeCO_(3)),菱铁矿围绕水体中悬浮的细小石英颗粒层层凝聚,随着颗粒的逐渐增大而沉淀到海底。菱铁矿不稳定,在成岩过程中分解成Fe_(3)O_(4),并进一步发生氧化作用,最终转化为褐铁矿[FeO(OH)·H_(2)O]。在后期异常干旱炎热的条件下,菱铁矿也极易氧化成赤铁矿,因此就出现了铁质鲕粒中褐铁矿和赤铁矿共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鲕粒 菱铁矿 褐铁矿 赤铁矿 本溪组 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理念下自然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8
作者 翟坤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教育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阐述生态文明理念下自然教育的发展方向,分析和探讨了自然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继而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做好...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教育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阐述生态文明理念下自然教育的发展方向,分析和探讨了自然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继而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宣传工作三个方面剖析了发展对策,旨在为生态文明理念下自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生态文明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9
作者 董常青 魏菲菲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5期85-87,共3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其保护作用愈发凸显。但结合目前形势而言,当前森林保护面临着重视程度不足、防火力度欠缺、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以及森林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形势下森林...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其保护作用愈发凸显。但结合目前形势而言,当前森林保护面临着重视程度不足、防火力度欠缺、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以及森林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形势下森林保护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建议,为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森林保护 防火工作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盆地上寒武统崮山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景昱 褚庆忠 +4 位作者 邵先杰 韩森伟 刘连忠 董常青 刘书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49-2758,共10页
柳江盆地记录了从太古代至新生代华北地台乃至全球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气候演化以及生物进化和发展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是研究不同时期古环境恢复的极佳选择。通过对秦皇岛柳江盆地上寒武统崮山组的野外考察和不... 柳江盆地记录了从太古代至新生代华北地台乃至全球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气候演化以及生物进化和发展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是研究不同时期古环境恢复的极佳选择。通过对秦皇岛柳江盆地上寒武统崮山组的野外考察和不同层段岩石全元素的测定,分析了各元素富集的丰度。运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体系研究了古盐度、古气候以及氧化还原环境,根据Sr/Ba和Th/U等指标分析,认为研究区域是淡水-半咸水环境,其盐度从下至上逐渐降低;Sr/Cu、Rb/Sr数据表明研究区为温暖潮湿的气候;依据δU、U/Th、V/Cr、Ni/Co和Ce/Ce^(*)等指标分析,研究区为氧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崮山组 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煤系关键金属精细勘探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边晓 王雷 +6 位作者 王喜军 杨敏芳 叶攀 祖淯文 索金玲 邵龙义 鲁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1-2540,共10页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煤系底部赋存着累积厚度达数米、以自然伽马测井正异常为特征的Nb-Zr-REY-Ga型关键金属矿层,是我国最有开发潜力的煤系关键金属资源之一。当前对该矿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关键金属物质来源、赋存状态和成矿模式等方面,...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煤系底部赋存着累积厚度达数米、以自然伽马测井正异常为特征的Nb-Zr-REY-Ga型关键金属矿层,是我国最有开发潜力的煤系关键金属资源之一。当前对该矿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关键金属物质来源、赋存状态和成矿模式等方面,而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对该矿层进行定量识别和浓度计算等工作还未开展过,尽管这项工作对将来这些矿层关键金属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Zr和Ga两种元素为例,利用收集和实测的关键金属浓度及其对应的自然伽马值等数据,进行了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关键金属矿层精细勘探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Zr和Ga元素浓度的预测模型分别为y=133.42x^(2)+262.23x+224.43和y=31.587e^(0.2273x),指示两者最低开发利用浓度(2000μg/g和50μg/g)对应的自然伽马值分别为2.8 pA/kg和2.0 pA/kg。发现Haar小波3层分解获得的预测矿层位置与地球化学实测的矿层位置吻合度最高。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Zr和Ga元素浓度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21%和10.97%,矿层厚度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6%和4.82%,说明论文建立的关键金属精细勘探技术可以精确识别研究区关键金属矿层浓度和厚度,对滇东—黔西地区Nb-Zr-REY-Ga型关键金属矿层的精细勘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黔西地区 煤系关键金属 上二叠统煤系 自然伽马测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晚石炭世野火记录与间冰期气候变化联系
12
作者 王野 邢志学 +5 位作者 杨敏芳 王雷 孙涛 宋德邻 邵龙义 鲁静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79-3587,共9页
当前,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使表层地球气候正在逐步由第四纪的冰室期向间冰期或温室气候过渡,并伴随着不断增加的野火频率和强度。为了揭示古野火发育在冰室期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以晚石炭世冰室期气候的... 当前,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使表层地球气候正在逐步由第四纪的冰室期向间冰期或温室气候过渡,并伴随着不断增加的野火频率和强度。为了揭示古野火发育在冰室期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以晚石炭世冰室期气候的华北盆地柳江煤田的本溪组-太原组煤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泥岩干酪根组分中惰质组含量为古野火强度指标,进行了古野火发育与同时期大气CO_(2)浓度、火山活动以及高纬度地区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之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晚石炭世记录了3次野火增强时期(晚巴什基尔期/WF-1、晚莫斯科期—早卡西莫夫期/WF-2和晚格舍尔—早阿瑟尔期/WF-3),这3次野火增强时期都处于晚石炭世冰室气候的间冰期阶段,并伴随着升高的大气CO_(2)浓度和增强的全球火山活动。认为间冰期增强的野火是全球变暖的产物,同时又与气候变化呈相互促进关系。全球变暖通过使全球气温升高、水循环加剧导致频繁的闪电增加野火的数量和强度;而野火通过燃烧植被、氧化有机质和融化冰川-冻土,释放大量CO_(2)等温室气体进入到大气,进而促进气候变暖。认为野火是冰室期造成表层陆地生态系统恶化的直接工具。研究对深入认识晚古生代冰室期冰川旋回对低纬度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未来第四纪冰室期环境-气候变化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野火记录 华北板块 深时全球变暖 间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在林业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晶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7期136-138,共3页
有效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明确林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为林业资源的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还能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针对传统林业规划设计方法存在的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智能化技术的应... 有效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明确林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为林业资源的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还能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针对传统林业规划设计方法存在的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文系统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林业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应用系统设计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技术手段在提升调查精度方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技术 林业规划设计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森林火灾防控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坤 李伟 《森林防火》 2025年第3期22-25,共4页
雷击作为自然火源中主要致灾因子之一,其突发性、隐蔽性和复杂性对传统森林防火体系构成严峻挑战。基于雷击火致灾机制与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探讨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数据驱动预测模型”以及“人机协同响应体系”在监测、预测和... 雷击作为自然火源中主要致灾因子之一,其突发性、隐蔽性和复杂性对传统森林防火体系构成严峻挑战。基于雷击火致灾机制与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探讨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数据驱动预测模型”以及“人机协同响应体系”在监测、预测和应急响应中的技术现状。研究表明:尽管这些技术提升了火灾防控能力,但在极端气候适应能力和多源数据融合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科技发展,防控体系从“被动应急”向“主动智防”转型,未来需强化多学科协同与政策保障,构建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森林火灾防控 技术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林业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15
作者 孟晶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123-125,共3页
该文对华北地区林业生态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林业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应用策略。目前,华北地区林业生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修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该文对华北地区林业生态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林业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应用策略。目前,华北地区林业生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修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该文提出了华北地区林业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措施,以期为实现华北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修复技术 应用措施 智能监测 生物多样性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园生草技术
16
作者 孟晶 李敏敏 +2 位作者 王新宇 孙艳 韩树立 《河北果树》 2024年第4期33-33,35,共2页
葡萄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不仅在农业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葡萄酒、果汁、干果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原料,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 葡萄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不仅在农业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葡萄酒、果汁、干果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原料,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限逐渐增长,葡萄园土壤管理和生态环境的维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土壤退化、肥力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低以及病虫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土壤管理模式,如清耕和化学除草,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导致果园土壤贫瘠板结,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因此,探索一种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升土壤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经济作物 化学除草 土壤生物多样性 土壤退化 葡萄产业 种植年限 土壤结构 清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湖特早葡萄在秦皇岛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17
作者 孟晶 李敏敏 +2 位作者 韩树立 贾楠 王新宇 《河北果树》 2024年第3期33-33,35,共2页
为丰富秦皇岛地区鲜食葡萄品种,2019年引入南太湖特早(早夏无核)葡萄,2020年初挂果,2021年进入丰产期,2021-2023年连续3年对品种特性、引种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太湖特早成熟期早,葡萄果皮紫黑色,... 为丰富秦皇岛地区鲜食葡萄品种,2019年引入南太湖特早(早夏无核)葡萄,2020年初挂果,2021年进入丰产期,2021-2023年连续3年对品种特性、引种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太湖特早成熟期早,葡萄果皮紫黑色,果肉硬脆,有草莓香味,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6%,可滴定酸含量0.34%,鲜食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南太湖特早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花灌木应用现状及建议
18
作者 翟坤 刘书燕 孟晶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189-192,共4页
花灌木主要是指以花朵为主要观赏对象的灌木类植物,是园林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北省秦皇岛市优良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实地调查,分析和探讨了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认为该市花灌木景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以红色... 花灌木主要是指以花朵为主要观赏对象的灌木类植物,是园林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北省秦皇岛市优良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实地调查,分析和探讨了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认为该市花灌木景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以红色系和白色系为主,色彩较单一,继而从丰富应用品种、优化应用配置、加强养护管理、培养专业人才4个方面对今后规划和发展花灌木应用及配置提出了建议,为花灌木在秦皇岛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灌木 现状 调查 河北省秦皇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南麓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19
作者 罗佳宁 王水 侯菲菲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明确冀北山地南麓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并探究其水土保持能力,选取油松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均值以油松纯林(1.26 g·cm^(-3))>油栎混交林(1.21 ... 为明确冀北山地南麓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并探究其水土保持能力,选取油松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均值以油松纯林(1.26 g·cm^(-3))>油栎混交林(1.21 g·cm^(-3))>蒙古栎纯林(1.08 g·cm^(-3));土壤总孔隙度均值以油松纯林(42.39%)<油栎混交林(43.32%)<蒙古栎纯林(51.53%);土壤最大持水率与土壤毛管持水率呈现出相同的大小关系为蒙古栎纯林>油栎混交林>油松纯林;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递减的态势,而土壤容重对土层深度的增加体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栎混交林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容重 土层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