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建 宋冬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6-188,共3页
系统研究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需要构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竞争力大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流通、流通产业、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综述有关流... 系统研究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需要构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竞争力大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流通、流通产业、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综述有关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其次构建出内含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增长、产业效益4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的省域流通竞争力评价体系;然后以河北省为例,评价测算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并且和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优化流通产业的结构布局、加大流通产业领域内的创新力度、注重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促进职能四个方面给出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竞争力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甜高粱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香娜 岳美琪 +4 位作者 刘洋 顿宝庆 赵伟华 谭亮 李桂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用24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研究了206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出22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2~19个等位基因。引物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在0.50~0.87。利用220个多态性标记计算206份甜高粱品种之间的... 用24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研究了206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出22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2~19个等位基因。引物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在0.50~0.87。利用220个多态性标记计算206份甜高粱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32~0.96之间。利用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方法对206份甜高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A、B两大组,B组只包含3个品种,与其他品种遗传关系较远,A组进一步被分成15个类群,农艺性状近似的聚在同一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多元化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崔佳 赵秀荣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34,共3页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动力。对于农产品流通而言,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实现多元化营销战略,已经成为摆在农产品流...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动力。对于农产品流通而言,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实现多元化营销战略,已经成为摆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乃至农业发展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当前,在农产品流通多元化营销策略构建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体制机制、系统化建设层面亟待完善。因此,应该从互联网对农产品流通影响的现实背景出发,通过创新多元化营销模式,加快农产品流通系统化建设,加速农产品流通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产品流通 多元化营销 存在问题 创新营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秀荣 崔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2,共3页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在物流体系建设和冷链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配送作为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优化配送路径有助于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析当前我...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在物流体系建设和冷链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配送作为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优化配送路径有助于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析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干扰因素,积极构建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销地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联盟和"一站式"冷链配送网络信息平台,此外,还应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优化冷链物流配送的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冷链物流 配送中心 冷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助理班主任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成革 王争辉 胡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6-37,共2页
为了弥补学管队伍人员的不足,许多高职院校从高年级中选拔学生或学生干部担任助理班主任,协助辅导员来做学生工作,但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文章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以促进学管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助理班主任制度 培训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