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对北沙参根系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赵靖侨 荣正普 +2 位作者 王灵敏 石卫红 韩晓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9-231,共13页
研究北沙参连作过程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成分、多样性和结构的差异,以探究北沙参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基于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序列V3~V4区的高通量测序,对北沙参栽培过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成分、结构差... 研究北沙参连作过程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成分、多样性和结构的差异,以探究北沙参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基于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序列V3~V4区的高通量测序,对北沙参栽培过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成分、结构差异等进行分析和表型预测。结果表明,门水平上优势菌门的细菌在不同茬口的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差异较大;不同茬口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在属分类水平上优势菌株不同;细菌表型预测分析表明,革兰氏阴性、致病潜力等在重茬中的相对丰度要高于对照和初茬。北沙参连作过程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成分、结构相似性及多样性呈渐次变化趋势,根系土壤的细菌物种连续积累和消减,形成特定的细菌群落,是形成北沙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根系土壤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藏对北沙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卫红 王灵敏 +4 位作者 古军霞 贾凡 赵靖侨 孙会改 韩晓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5,共11页
以未沙藏、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为实验材料,运用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对种子的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和差异分析。通过分析沙藏和未沙藏以及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基因表达差异,探究沙藏打破北沙参种子休眠的机理... 以未沙藏、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为实验材料,运用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对种子的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和差异分析。通过分析沙藏和未沙藏以及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基因表达差异,探究沙藏打破北沙参种子休眠的机理和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测序后共得到218387701条原始序列,有7.85%的Unigene注释到7个数据库中。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中,沙藏与未沙藏的种子基因差别在核糖体,萌发与未萌发的种子主要区别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北沙参种子沙藏后可以引起核糖体基因的表达,打破种子休眠。香豆素作为苯丙烷合成的重要产物,其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种子的萌发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种子萌发 转录组分析 DGE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