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楠木杉木人工混交林不同混交比例对净生产力和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田晓 刘苑秋 +4 位作者 魏晓华 张桧 王伟峰 郑吉 胡靖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以中亚热带楠木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应用加拿大森林生态学家J.P.(Hamish)Kimmins教授主持开发的混合型模型FORECAST,模拟不同立地质量、不同混交比例下(楠木纯林、楠木杉木混交比为5∶1、4∶1、3∶1、1∶1、1∶3以及杉木纯林)林分在未... 以中亚热带楠木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应用加拿大森林生态学家J.P.(Hamish)Kimmins教授主持开发的混合型模型FORECAST,模拟不同立地质量、不同混交比例下(楠木纯林、楠木杉木混交比为5∶1、4∶1、3∶1、1∶1、1∶3以及杉木纯林)林分在未来300年内净生产力和碳储量的时空变化。模拟结果显示:楠木杉木混交比为3∶1所获得的净生产力要高于其他混交比例,也明显高于杉木纯林,在较好立地、中等立地下分别达15.24 t/(hm2·a)和13.28 t/(hm2·a)。楠木×杉木混交比例3∶1的树干碳储量和乔木碳储量的累积将达到最大。楠木纯林以及楠木与杉木混交比例大于1的混交林的土壤碳储量在300年的模拟时间内呈现上升趋势;杉木纯林以及楠木与杉木比小于1的混交林的土壤碳储量在300年的模拟时间内则呈现下降趋势,且混交林中随着楠木比例的减少土壤退化趋势越严重。较好立地的净生产力和碳储量要优于较差立地,且楠木杉木混交比例为3∶1时净生产力和固碳能力最强,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获得最大干材量的经济角度还是从维持森林生产力角度来讲,楠木杉木混交比例3∶1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CAST模型 楠木 混交比例 净生产力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质量浓度对软枣猕猴桃扦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晓 李艳萍 +2 位作者 张义勇 苏志华 胡靖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以辽宁桓仁山区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研究100、500、1 000、1 500 mg/L 4种质量浓度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3-吲哚丁酸钾(3-IBA-K)、萘乙酸(NAA)、生根粉(ABT)处理对硬枝扦插生根率、成活率、生根数量、根长、抽梢率、新芽高度和... 以辽宁桓仁山区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研究100、500、1 000、1 500 mg/L 4种质量浓度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3-吲哚丁酸钾(3-IBA-K)、萘乙酸(NAA)、生根粉(ABT)处理对硬枝扦插生根率、成活率、生根数量、根长、抽梢率、新芽高度和小叶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条生根率、成活率、生根数量和根长均表现为ABT效果最佳,6-BA效果最差,生根率和成活率表现为3-IBA-K稍好于NAA,而生根数量和根长则表现为NAA优于3-IBA-K;500 mg/L ABT处理的插条生根率最大,为90.0%,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1),100 mg/L ABT处理的插条生根数量和根长最大,分别为10.9条和5.2 cm,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而在抽梢率、新芽高度和小叶数量方面均表现为3-IBA-K效果最佳,6-BA效果最差,以1 500 mg/L 3-IBA-K处理的软枣猕猴桃抽梢率和小叶数量最高,分别为45.64%和3.18片;而新芽高度则以1 000 mg/L 3-IBA-K处理最高。高质量浓度的3-IBA-K对软枣猕猴桃的抽梢率、新芽高度和小叶数量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扦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