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范志奎
王胜林
+4 位作者
崔志新
葛伟
杨玉萍
吴永奎
宋静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简称隔期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隔期联合诊断的53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首次MSCT采用常规剂量,提示创伤4周后复查.复查预扫描错位最轻的骨折,骨性骨痂明显、密度较低者以50mA、12...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简称隔期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隔期联合诊断的53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首次MSCT采用常规剂量,提示创伤4周后复查.复查预扫描错位最轻的骨折,骨性骨痂明显、密度较低者以50mA、120mA的低剂量扫描全部肋骨,不明显者2周后以120mA的低剂量扫描全部肋骨.由2名放射科医师评估低剂量图像诊断可接受率、主观噪声,通过对比观察首次及骨性骨痂形成期薄层图像确定骨折数.以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次(首次及隔期联合诊断)诊断结果的差异,以Kappa检验评价两位医师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首次诊断肋骨骨折234处、疑似骨折26处,隔期联合诊断诊断肋骨骨折313处.64.15%的患者两次诊断不一致,首次有34处不完全性、28处无错位完全性、2处隐性骨内骨折未显示,26处疑似骨折经复查诊断骨折15处、排除骨折11处.两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5.018,P<0.01).清晰可见的骨性骨痂发现于4周末~5周41例,4周末未发现6周清晰可见11例,5周未发现7周清晰可见1例.两位医师评估结果获得近乎完美的一致(Kappa值为0.863、0.826、0.838、0.826).结论:隔期联合诊断可良好把握肋骨骨折复查时机,避免首次MSCT有可能发生的漏诊,降低患者辐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内动脉瘤21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丹
吕亮
+1 位作者
万立野
任丽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4-217,共4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肺动脉瘤的MSCTA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丹
吕亮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肺动脉瘤(PA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PAA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所获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三维后处理。结果:7例PAA均累及肺动脉干,其中2例为单纯肺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肺动脉瘤(PA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PAA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所获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三维后处理。结果:7例PAA均累及肺动脉干,其中2例为单纯肺动脉干动脉瘤,4例同时累及左、右肺动脉,1例累及左肺动脉。MSCTA表现为肺动脉干及分支的瘤样扩张。结论:MSCTA可简单明确诊断PAA,并将逐步取代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PAA的可靠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范志奎
王胜林
崔志新
葛伟
杨玉萍
吴永奎
宋静阳
机构
河北
承德医学院
附属
医院
承钢分院放射
科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t科
河北
承德
市第六
医院
ct
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2-41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简称隔期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隔期联合诊断的53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首次MSCT采用常规剂量,提示创伤4周后复查.复查预扫描错位最轻的骨折,骨性骨痂明显、密度较低者以50mA、120mA的低剂量扫描全部肋骨,不明显者2周后以120mA的低剂量扫描全部肋骨.由2名放射科医师评估低剂量图像诊断可接受率、主观噪声,通过对比观察首次及骨性骨痂形成期薄层图像确定骨折数.以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次(首次及隔期联合诊断)诊断结果的差异,以Kappa检验评价两位医师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首次诊断肋骨骨折234处、疑似骨折26处,隔期联合诊断诊断肋骨骨折313处.64.15%的患者两次诊断不一致,首次有34处不完全性、28处无错位完全性、2处隐性骨内骨折未显示,26处疑似骨折经复查诊断骨折15处、排除骨折11处.两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5.018,P<0.01).清晰可见的骨性骨痂发现于4周末~5周41例,4周末未发现6周清晰可见11例,5周未发现7周清晰可见1例.两位医师评估结果获得近乎完美的一致(Kappa值为0.863、0.826、0.838、0.826).结论:隔期联合诊断可良好把握肋骨骨折复查时机,避免首次MSCT有可能发生的漏诊,降低患者辐射量.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Rib fracture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6.4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动脉瘤21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丹
吕亮
万立野
任丽杰
机构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t科
河北
承德
卫生学校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4-217,共4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患者
临床分析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动脉瘤的MSCTA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丹
吕亮
机构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t科
河北
承德
护理职业
学院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2期170-17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肺动脉瘤(PA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PAA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所获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三维后处理。结果:7例PAA均累及肺动脉干,其中2例为单纯肺动脉干动脉瘤,4例同时累及左、右肺动脉,1例累及左肺动脉。MSCTA表现为肺动脉干及分支的瘤样扩张。结论:MSCTA可简单明确诊断PAA,并将逐步取代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PAA的可靠有效检查方法。
关键词
肺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Pulmonary artery aneurysm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6.4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的临床应用
范志奎
王胜林
崔志新
葛伟
杨玉萍
吴永奎
宋静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颅内动脉瘤21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张丹
吕亮
万立野
任丽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肺动脉瘤的MSCTA
张丹
吕亮
《放射学实践》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