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新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文清 杨晓莲 +1 位作者 姜贵云 鞠智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8-190,共3页
资料表明,脑卒中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的55%-75%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 资料表明,脑卒中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的55%-75%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对未来脑卒中康复发展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功能障碍 功能缺损 生存质量 医学研究 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文清 勾丽洁 +5 位作者 杨晓莲 姜贵云 鞠智卿 谢睿智 冯晶晶 方鑫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7年3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基线期采用常规功能训练。上肢采用改良的CIMT,在治疗期间...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7年3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基线期采用常规功能训练。上肢采用改良的CIMT,在治疗期间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限制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同时接受塑型训练。下肢CIMT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平板训练、起坐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平衡训练、单腿负重等。在CIMT治疗前8周的基线期、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来评价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前后比较:STEF和MWS功平均提高3.0±1.2分和3.1±0.9s,效应值分别为0.11和0.14。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比较:STEF和MWS功平均提高27.3±11.1分和10.1±6.7s,效应值分别为1.73和0.51。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促进患者上、下肢功能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 下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2例报告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文清 徐振奇 +4 位作者 晁志军 姜贵云 张好好 谢睿智 冯晶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2-643,650,共3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例发病分别8个月和4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单病例实验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Fugl-Meyer法评测上、下肢运动功能;用Bar...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例发病分别8个月和4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单病例实验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Fugl-Meyer法评测上、下肢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平衡功能;用TUGT和MWS分别测定起立行走和10m最大步行速度及在活动平板上的最高速度来评价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结果:经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后,2例患者的Fugl-Meyer的评分无明显变化;Barthel指数的变化为:能力较低的1例患者变化明显(P<0.05)、能力较高的另1例患者变化不明显,出现天花板效应;Berg平衡功能有显著提高(P<0.05);TUGT、MWS及在活动平板上的最高速度提高更加显著(P<0.001)。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下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文清 杨晓莲 +5 位作者 鞠智卿 晁志军 谢睿智 冯晶晶 方鑫洋 王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375,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4月-2006年10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66.7±3.8岁;病程120.2±63.5d;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8例。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4月-2006年10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66.7±3.8岁;病程120.2±63.5d;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8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5.1±3.6岁;病程118.6±64.5d;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死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减重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 老年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疗效 中脑出血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损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文清 晁志军 +3 位作者 杨晓莲 姜贵云 谢睿智 冯晶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9-960,F0003,共3页
20世纪50-70年代,脑损伤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广泛应用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其典型代表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Knot-Voss技术等。80年代以来,从事脑损伤的临床(包括康复治疗专业)... 20世纪50-70年代,脑损伤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广泛应用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其典型代表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Knot-Voss技术等。80年代以来,从事脑损伤的临床(包括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发现,神经发育疗法在治疗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患者的生活环境中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损伤 BRUNNSTROM 康复治疗专业 BOBATH技术 神经发育疗法 Rood技术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5
6
作者 鞠智卿 姜贵云 杨晓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58,共2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疼痛科常见病,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或其他原凶可发展为PHN,其主要症状是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多并存痛觉过敏与痛觉异常.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出现焦虑、抑...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疼痛科常见病,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或其他原凶可发展为PHN,其主要症状是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多并存痛觉过敏与痛觉异常.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阻滞治疗 骶尾关节 会阴部 神经节 剧烈疼痛 痛觉异常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