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色盆地东部坳陷古近系那读组烃源岩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洛夫 赵素平 +5 位作者 杜振川 朱胜利 李双文 霍红 陈元壮 陈利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百色盆地东部坳陷古近系那读组的那一段上亚段和下亚段以及那二段广泛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 ,累计厚度可达 2 0 0~ 10 0 0m。在东部坳陷的绝大部分地区三段地层暗色泥岩的有机碳含量都在 1 0 %以上 ,是好的烃源岩。三套高效源岩的干... 百色盆地东部坳陷古近系那读组的那一段上亚段和下亚段以及那二段广泛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 ,累计厚度可达 2 0 0~ 10 0 0m。在东部坳陷的绝大部分地区三段地层暗色泥岩的有机碳含量都在 1 0 %以上 ,是好的烃源岩。三套高效源岩的干酪根均以ⅡA型为主 ,次为ⅡB型和Ⅲ型 ,干酪根类型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那一段泥岩的Ro 值为 0 4 %~ 0 6 5 % ,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 ;那二段在较深部位的Ro 值为 0 7%~ 0 8%或更高 ,处于成熟阶段的早期。该坳陷的暗色泥岩厚度高值区、半深湖区、有机碳含量高值区、Ro 高值区是一致的 ;沉积中心、沉降中心与生烃中心吻合。那二段成熟度相对较高 ,已达到成熟阶段早期 ,源岩厚度、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等也比较有利 ,因此 ,那二段应是本区的最主要的高效烃源岩。田东沉积区面积较大、泥岩厚度较大、半深湖区范围较大、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有机质的成熟度也相对较高 ,因此 ,田东沉积区比田阳沉积区更具有生、排烃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 百色盆地 烃源岩 泥岩 那读组 古近系 地球化学特征 有机碳含量 干酪根类型 生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倾斜观测的通用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付新启 张国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常用的建筑物倾斜观测方法要求两观测方向大致垂直 ,这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无法办到的。前方交会法对交会角有一定限制。给出了一种通用方法。
关键词 建筑物观测 变形测量 倾斜量 观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的分析与取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洪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3-665,670,共4页
在多项工程的单桩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比资料基础上,经过理论分析计算,针对不同地基土质条件,提出邯郸市区粉喷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的取值标准,可为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粉喷桩 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 承载力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南部煤层构造变薄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振川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8-750,共3页
通过对河北南部已采掘揭露的煤层构造变薄带特征的研究,论述了由于煤系地层的层状岩石组合及其力学性质的差异,构造变动时引起层间挤压,在断层附近出现煤层变薄与增厚带。煤田构造主要受北北东向构造所控制,其煤层构造变薄带也主要呈北... 通过对河北南部已采掘揭露的煤层构造变薄带特征的研究,论述了由于煤系地层的层状岩石组合及其力学性质的差异,构造变动时引起层间挤压,在断层附近出现煤层变薄与增厚带。煤田构造主要受北北东向构造所控制,其煤层构造变薄带也主要呈北北东向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变薄带 成因分析 南部地区 煤层构造 分布规律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洪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2-64,共3页
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技术可靠、加固效果好、成本低廉、施工速度快、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因此在软土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论文在多项单桩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计算 ,针对不同地基土质条件 。
关键词 粉喷桩 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 承载力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祁连山中段春季降水的变化 被引量:39
6
作者 王亚军 陈发虎 勾晓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77,共5页
春季降水是祁连山中段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利用树木年轮宽度指标重建了祁连山中段 2 30年的春季降水序列 ,发现祁连山中段 2 30年来经历了大幅度长阶段的干湿变化 ,干湿时段与西北实际的旱涝情况比较吻合 ,而且与横断山区、华山的... 春季降水是祁连山中段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利用树木年轮宽度指标重建了祁连山中段 2 30年的春季降水序列 ,发现祁连山中段 2 30年来经历了大幅度长阶段的干湿变化 ,干湿时段与西北实际的旱涝情况比较吻合 ,而且与横断山区、华山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祁连山中段春季降水 ,特别是异常的干湿变化 ,具有较大范围的代表性 ,至少记录了西北地区的干湿变化历史 ,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重建序列的可靠。另外 ,2 0世纪初期到 40年代的少雨以及 2 0世纪 40年代中期到 6 0年代的多雨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说明祁连山中段的春季降水可能和北半球或更大范围的气候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奇异谱分析结果表明 ,祁连山中段 2 30年来的春季降水具有明显的 6 9年长周期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树木年轮 春季降水 气候重建 奇异谱分析 树轮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程祖锋 李萍 +2 位作者 谌会芹 石丙飞 房后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0-744,共5页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而强夯施工振动往往是制约强夯法应用的关键。结合沿海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法地基处理引起的振动在土中纵、横向的传播和衰减情况。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强夯振动对周围...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而强夯施工振动往往是制约强夯法应用的关键。结合沿海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法地基处理引起的振动在土中纵、横向的传播和衰减情况。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强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建议了振动的防治措施。此外,还针对深度方向上的处理效果提出了分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振动效应 衰减规律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盆地早第三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及聚煤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杜振川 金瞰昆 +2 位作者 闫纯有 刘洛夫 蔡勋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3-467,共5页
在对百色内陆盆地早第三纪不同周期基准面旋回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建立了等时 -层序地层格架 ,论述了不同结构和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在中长周期基准面旋回中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基准面变化与聚煤作用... 在对百色内陆盆地早第三纪不同周期基准面旋回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建立了等时 -层序地层格架 ,论述了不同结构和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在中长周期基准面旋回中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基准面变化与聚煤作用分析 ,认为盆地的生成演化及其沉积作用与基准面变化密切相关 ,聚煤作用的发育也受到基准面变化的严格控制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层序的 3个体系域都具有成煤的条件 ,但主要煤层分布于超层序 2和超层序 3长周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聚煤作用 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第三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振川 丁述理 魏魁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9-712,共4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第三纪地震、测井曲线和岩相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盆地充填序列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5个超层序,分别与盆地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在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19个Ⅲ级层序和42个Ⅳ级层序。并... 通过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第三纪地震、测井曲线和岩相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盆地充填序列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5个超层序,分别与盆地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在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19个Ⅲ级层序和42个Ⅳ级层序。并以基准面旋回为基础,长周期基准面旋回为周期,短周期为成因地层单元,论述了不同结构和叠加样式的短期旋回型式及在中长周期旋回中的分布规律,基准面变化与层序发育特征、层序分布模式、沉积体系类型和盆地充填演化序列,以及与油气储盖组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琼东南盆地 基准面旋回 叠加样式 沉积体系 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德汪煤矿9号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关英斌 李海梅 路军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根据显德汪煤矿三维地应力测量数据,利用3D-σ程序模拟了不同水平煤层的开挖效应,计算了各水平回采后围岩应力、位移和破坏区的分布状况,分析了9号煤层底板变形破坏规律,得到了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计算公式.显德汪煤矿9号煤层底板最大... 根据显德汪煤矿三维地应力测量数据,利用3D-σ程序模拟了不同水平煤层的开挖效应,计算了各水平回采后围岩应力、位移和破坏区的分布状况,分析了9号煤层底板变形破坏规律,得到了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计算公式.显德汪煤矿9号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9 1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德汪煤矿 煤层 底板 地应力 开挖效应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材料在“三软”煤层注水、防尘、封孔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英华 梁铜柱 崔景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通过对传统封孔方法存在问题的分析 ,很好地解决了“三软”煤层封孔难的问题 ,为“三软”煤层实施煤层注水防尘提供了很好的封孔方法 .高水材料是一种具有流动性强、凝结速度快、抗压强度大、结晶微膨胀等特点的早强固化材料 ,采用灌入... 通过对传统封孔方法存在问题的分析 ,很好地解决了“三软”煤层封孔难的问题 ,为“三软”煤层实施煤层注水防尘提供了很好的封孔方法 .高水材料是一种具有流动性强、凝结速度快、抗压强度大、结晶微膨胀等特点的早强固化材料 ,采用灌入式可直接实现封孔 .该技术在邢台矿务局显德旺煤矿 172 3工作面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达到了封孔工艺简单、封孔深度大、密封性能好、成本低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防尘 煤层注水 高水材料 封孔技术 抗压强度 凝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图数字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本生 刘武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4-536,共3页
明确定义了矿图数字化的概念,提出了5种矿图数字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条件,供各类矿山企业依实际条件选用,介绍了矿图数字化的软件环境,矿图数字化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输入法、图像扫描、数字化仪、编程绘制和采矿CAD设计,其中采矿设计CAD... 明确定义了矿图数字化的概念,提出了5种矿图数字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条件,供各类矿山企业依实际条件选用,介绍了矿图数字化的软件环境,矿图数字化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输入法、图像扫描、数字化仪、编程绘制和采矿CAD设计,其中采矿设计CAD内容涵盖了矿井生产的各个方面,如方案设计、专业性设计、工程设计。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多变、重复性强是矿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图数字化 采矿设计CAD 主要方法 人工输入法 图像扫描数字化 编程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洲组复合扇体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振川 魏魁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涠洲组的层序地层可分为 3个超层序和 9个三级层序 ,复合扇主要发育于涠洲组下部超层序 1的层序 2和层序 3低水位体系域。岩性较粗 ,主要有块状混杂砂砾岩 ,具递变层理的含砾砂岩及中粗砂岩、块状层理砂岩、具交错层...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涠洲组的层序地层可分为 3个超层序和 9个三级层序 ,复合扇主要发育于涠洲组下部超层序 1的层序 2和层序 3低水位体系域。岩性较粗 ,主要有块状混杂砂砾岩 ,具递变层理的含砾砂岩及中粗砂岩、块状层理砂岩、具交错层理的砂岩、具波状或变形层理的粉砂岩及水平纹理的泥质岩、典型浊积岩等岩相。在分布上和形态上主要由低水位沉积期重力流水道、辫状河道成因形成的扇朵叶体互相叠置而成 ,具有牵引流及重力流成因的双重特点。扇体由碎屑沉积物自湖边缘斜坡向湖盆逐步进积 ,自下而上形成远端扇、中部扇和近端扇的沉积序列。测井曲线为高、中幅指形或齿形及齿化箱形和钟形 ,地震反射呈丘状凸起。复合扇处于湖相生烃泥质岩的包围之中 ,具有非常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且物性较好 ,常形成地层圈闭或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组 特征 油气勘探意义 北部湾盆地 复合扇体 层序地层 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深孔梯段爆破后冲破坏的成因及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汉军 付跃升 张庆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针对深孔梯段爆破产生后冲破坏的问题 ,通过爆炸力学分析和运动力学分析 ,揭示了爆破后冲破坏的成因和机理 ,认为爆破区抛掷运动对后续工作面的冲击力是岩石发生移动错位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通过改变装药结构 ,优化爆破参数 ,采用微差爆... 针对深孔梯段爆破产生后冲破坏的问题 ,通过爆炸力学分析和运动力学分析 ,揭示了爆破后冲破坏的成因和机理 ,认为爆破区抛掷运动对后续工作面的冲击力是岩石发生移动错位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通过改变装药结构 ,优化爆破参数 ,采用微差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等措施可以控制后冲破坏作用 ,保护边坡稳定 ,改善梯段爆破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爆破 后冲破坏 裂隙 爆破参数 爆炸力学 成因 岩石 露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爆破清除管内垢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会礼 田运生 《爆破》 CSCD 1999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清除燃煤电厂输灰管内的灰垢,进行了1:1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黑索金和硝铵炸药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管外贴壁装药的控制爆破方法,可有效清除输灰管内的灰垢。在爆炸压缩波和反射拉伸波的作用下,装药点附近-60°~... 为清除燃煤电厂输灰管内的灰垢,进行了1:1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黑索金和硝铵炸药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管外贴壁装药的控制爆破方法,可有效清除输灰管内的灰垢。在爆炸压缩波和反射拉伸波的作用下,装药点附近-60°~6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爆破 输灰管 垢体 动态应力场 电厂 除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爆破清除管道垢体的研究
16
作者 田运生 高文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分析了北京石景山热电厂管道结垢体的成分,测定了垢体动、静态力学参数,提出了采用控制爆破方法清除管道结垢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爆破除垢机理。
关键词 管道结垢 控制爆破 输灰管 动应变场 管道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控制网最优观测值的选取
17
作者 董增林 付新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7-519,共3页
为了解决测站平差方法中含大误差观测数据污染小的观测结果问题,从重复观测数据的实际特性出发,对观测量重复基本观测的多组观测值计算条件闭合差,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较小者对应的那些观测值组合进行平差计算,选择最小的那组,即获得最... 为了解决测站平差方法中含大误差观测数据污染小的观测结果问题,从重复观测数据的实际特性出发,对观测量重复基本观测的多组观测值计算条件闭合差,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较小者对应的那些观测值组合进行平差计算,选择最小的那组,即获得最优观测值。通过模拟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提高了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控制网 重复观测 最优观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载荷作用下输灰管力学效应与灰垢清除
18
作者 田运生 蓝成仁 +1 位作者 张文元 吴占社 《爆破》 CSCD 1997年第3期84-87,共4页
在弹塑性力学和爆炸力学的基础上,对爆炸载荷作用下输灰管的力学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灰垢的破坏机理,为进一步研究输灰管爆破除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爆炸载荷 输灰管 灰垢清除 力学效应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用作饲料添加剂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丁述理 彭苏萍 +1 位作者 刘钦甫 许红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运用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和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邯郸地区的6个膨润土样品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理化性能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邯郸地区的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通过人工钠化转化为钠基膨... 运用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和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邯郸地区的6个膨润土样品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理化性能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邯郸地区的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通过人工钠化转化为钠基膨润土后,物化性能优良。邯郸膨润土中富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而害微量元素如Cd、Pb、As、Hg和Cr等的含量却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综合分析表明,邯郸膨润土可以满足作为矿物饲料添加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 邯郸地区 膨润土 饲料添加剂 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 理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面回采巷道发火严重的原因分析
20
作者 杨永辰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1,共3页
应用煤炭自然发火原理及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对综放面的采掘时空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回采巷道发火严重的主要原因为:回采巷道揭露煤层最早,使其周围煤体提前进入发火过程的潜伏期;巷道周围塑性区内的裂隙发育情况是影响发火条件... 应用煤炭自然发火原理及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对综放面的采掘时空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回采巷道发火严重的主要原因为:回采巷道揭露煤层最早,使其周围煤体提前进入发火过程的潜伏期;巷道周围塑性区内的裂隙发育情况是影响发火条件(供氧、聚热)的关键因素;工作面端头不放煤及巷道上方顶煤在采空区形成堆积是造成采后发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 放项煤采煤法 回采巷道 自然发火 发火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